登陆注册
1453900000013

第13章 疑问品第三(1)

释品题:此品述说韦刺史对于达摩祖师说梁帝没有功德,而产生的疑问;以及往生西方等话题。《唯识枢要》明五种问:一、不解故问。二、疑惑故问。三、试验故问。四、轻触故问。五、为利乐有情故问。而今言之疑问,总则“为利乐有情故问”,别则兼有第二“疑惑故问”。故以“疑问”为品题。

经文

一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①。斋讫,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②,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③。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师曰:“是。”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④,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⑤,布施设斋⑥,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注释

①斋:我国古人在祭祀前或举引典礼前,清心洁身以示庄敬。《吕氏春秋·孟春纪》:“天子乃斋。”斋,亦指屋舍。一般指书房、学舍。如书斋、东斋。《世说新语·言语》:“(孙绰)斋前种一松,恒手自壅自治之。”于佛教,斋之本意原为清净之谓,后渐转指不过中食(过午不食)之法;能持守此法者,称为持斋;持斋期间所食之食物,或法会时所供养之食,称为斋食。此外,以食物供养僧伽亦称为斋;此类之法会则称斋会。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时代,斋食乃特指午前所食之食(又称中食),午后食者即非斋法,此系就其“食时”而言;至大乘佛教时代,乃以慈悲禁杀之意,转而侧重于“食体”,故以素食为斋,如我国佛教徒多将素食习称为“吃斋”、“持斋”;然严格言之,其与戒律中“斋”之本意并无接关系。盖凡有持斋,则必有戒,故斋戒二字自古并称。于佛教,广义而言,则为每月之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月小则二十八、二十九)等六日为六斋日,惟以断食等苦行为旨,而强调忏悔、清净等精神。于此六日必集僧众诵呗说戒经,使比丘安住于净戒以长养善法;在家二众亦须于六斋日持守八戒而增长善法。若狭义而言,八关斋戒:(1)离杀生。(2)离不与取(未经他人允许而自行取用他人之物),亦即偷盗之意。(3)离非梵行,梵行即清净不淫之行。(4)离虚诳语,凡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等均属之。(5)离饮诸酒。(6)离眠坐高广严丽床坐,即不坐卧于一尺六寸以上或宽大华丽之床座。(7)离涂饰香鬘及观听歌舞。(8)离非食,即过午不食,此系八关斋戒中之最重要者。我国儒家自古亦有斋戒之说。《论语》谓:“斋必变食,居必迁坐。”盖古人于祭祀之前,必先变食迁坐,以自洁齐。“斋”字于古经传中与“齐”字通用,系取其“齐一意志”之义。《礼记》谓:“致齐于内,散齐于外;齐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齐意志,思其所乐,思其所嗜。”《易经·系辞》注亦云:“洗心曰齐,防患曰戒。”由此可知,儒家重视斋时“虔笃专注,齐一意志”之意,与佛教之斋戒强调忏悔、清净之意可谓不谋而合。②士庶:为魏、晋、南北朝时士族、庶族的等级区别。《宋书·恩幸传》:“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别。”《南史·王球传》:“士、庶区别,国之彰也。”东汉未年开始,大官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逐渐形成大姓豪族,称为士族或世族,又称高门。不属于世族的则称庶族,又称寒门。士、庶之间不能通婚,甚至不得平起平坐,庶族虽高官位显,其自视亦不敢与士族较。③不可思议:言理之深妙,事之稀奇,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注维摩诘经》卷一谓:“不可思议者,凡有二种:一曰理空,非惑情所测。二曰神奇,非浅识所量。”④梁武帝:姓萧名衍(464—549),字叔达,南朝兰陵(江苏武进)人。原为南齐雍州刺史,以齐主残忍无道杀其兄懿,萧衍乃兵陷建康,别立和帝;遂于中兴二年(502)篡位,国号梁。在位期间,整修文教,国势因之大盛。武帝笃信佛教,有“皇帝菩萨”之称。天监三年(504)宣布舍道归佛,十六年废天下道观,令道还俗。十八年从钟山草堂寺慧约受菩萨戒;当时名僧僧伽婆罗、法宠、僧迁、僧旻、法云、慧超、明彻等,皆受其礼敬。首都建康有大寺七百余所,僧尼讲众常聚万人。

大通元年(527)同泰寺落成,设无遮大会、平等大会、盂兰盆会,将平等慈悲之精神普及民众;复设水陆法会,恩及水陆所有众生。梁武帝一生精研佛教教理,固持戒律,四次舍身同泰寺,自讲《涅槃》、《般若》、《三慧》等经;著有《涅槃经》、《大品经》、《净名经》、《三慧经》之“义记”数百卷。后因侯景起兵反叛,攻陷建康,于太清三年饿死于台城。在位四十八年,世寿八十六。⑤朕:古代自称之词。《尔雅·释诂》:“朕,身也。”郭璞注:“今人亦自呼为身。”《离骚》:“朕皇考曰伯庸。”从秦始皇起,才专用为皇帝的自称。太白听政时亦自称朕。《史记·秦始皇本纪》:“天子自称曰联。”《后汉书·和帝纪》:“皇太后诏曰:‘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听政。’”⑥布施: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义。布施原为佛陀劝导在家居士之行法,其本义乃以衣、食等物施与大德及贫穷者;至大乘时代,则为六波罗蜜之一,再加上法施、无畏施二者,扩大布施之意。亦即指施与他人以财物、体力、智慧等,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积功德,以致解脱之一种修行方法。《大乘义章》卷十二解释布施之义,以己财分散予他,称为布;惙己惠人,称为施。小乘布施之目的,在破除个人吝啬与贪心,以免除未来世之贫困;大乘则以大慈大悲之教义联结,用于起度众生。布施为六念之一(念施)、四摄法之一(布施摄)、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之一(布施波罗蜜、檀波罗蜜)。布施能使人远离贪心,如对佛、僧、贫穷人布施衣、食等物资,必能招感幸福之果报。向人宣传正法,令得功德利益,称为法施。使人离开种种恐怖,称为无畏施。财施与法施称为二种布施;若加上无畏施,则称为三种施。以上三种布施,系菩萨所必行者。其中,法施之功德较财施为大。布施若以远离贪心与期开悟为目的,则为清净财施;反之则为不清净财施。至于法施,劝人升于人天之说教,称为世间法施;而劝人成佛之教法(三十七菩提分教法及三解脱门),称为出世法施。根据布施行为之内容、态度、目的等之不同,而有种种分类之方式。总体而言,布施应当以施者、受者、施物三者本质为空,不存任何执著,称为三轮体空、三轮清净。

经文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①,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②,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注释

①谦下:谦,谦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谦通慊,心安理得之意。《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郑玄注:“谦读为慊。”谦下,虚心谦逊,不自高自大的意思。②普敬:普遍尊敬,不轻看人的意思。提示功德是自性上的成功,不是心性外所能够求觅得的。这一区别,固然非常重要。但是,达摩祖师初化梁武帝的一段公案,《景德传灯录》以后才见有的,道宣《续高僧传》中却并无其事。考察达摩初到番禺是在刘宋朝灭亡之前(公元479年以前),他北渡到达洛阳时,却正是梁武帝普通元年(520),故普通大通年间(520-534)的问答公案,实为时间上所不可能,或者竟是后人所假托增饰而并非事实。但亦可解说为萧氏陪臣执国命时曾见达摩祖师,后人追记之便称梁武帝且误其年月也。

经文

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①,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师言:“使君善听!慧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②,说西方引化

经文

,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③,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④。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使君但行十善⑤,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慧能与诸人移西方于刹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

注释

①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又作阿弥多佛、阿弭跢佛、阿弭亸佛。略称弥陀,意译无量寿佛;又有音译为阿弥多婆佛、阿弥亸皤佛,意译为无量光佛。关于阿弥陀佛名号之由来,据鸠摩罗什译之《阿弥陀佛经》载,此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故称阿弥陀佛。然据梵本《阿弥陀佛经》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载,此佛寿量无数、妙光无边,故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一佛而有不同义之二名,为其他诸佛所未见。又于《般舟三昧经》、《大阿弥陀佛陀经》、《维摩诘经》等早期经典中,亦仅有阿弥陀佛之称号,故推知无量寿、无量光之称号,系后代依其名之原义所立。另据《平等觉经》、《后出阿弥陀佛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等所载,弥陀号称无量清净佛,所在之世界称为清净世界、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成道之本缘,据《无量寿经》卷上载,过去久远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时,有一国王发无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为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处修行,熟知诸佛之净土,历经五劫之思维而发殊胜之四十八愿。此后,不断积累功德,而于距今十劫之前,愿行圆满,成阿弥陀佛,在离此十万亿佛土之西方,报得极乐净土。迄今仍在彼说法,即净土门之教主,能接引人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阿弥陀三尊像通常以观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为其胁侍,而与此二尊并称为西方三圣。于现存大乘经论中,记载阿弥陀及其极乐净土之事者凡有二百余部,可见弥陀信仰及净土教义之深入人心。据《般舟三昧经》卷上载,阿弥陀有三十二相,光明彻照,端正无比。另据《观无量寿经》之说,无量寿佛之身如百千亿夜摩天阎浮檀金之色,其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之白毫右旋宛转,毫相之大小犹如五倍之须弥山高广;其眼清白分明,眼之大小犹如四倍大海水之纵广。其身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中有八万四千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摄取念佛之众生。于西藏,阿弥陀佛被视为无量光、无量寿二佛,若祈求智慧,则皈依无量光佛;祈求延寿福乐,则皈依无量寿佛。于密教,以阿弥陀佛象征大日如来法身之妙观察智,称为甘露王。于金刚界曼荼罗中,称为受用身智慧阿弥陀如来,居于西方月轮之中央;于胎藏界曼荼罗中,称为无量寿如来,居于中台八叶之西方。②世尊:如业十号之一,即为世间所尊重者之意,亦指世界中之最尊者。梵语中被音译为婆伽婆、婆帝、婆伽梵或薄伽梵。除意译为“世尊”之外,亦被直译为有德、有名声等。即“富有众德、众祐、威德、名声、尊贵者”之意。其中,以“世尊”一语最易解知,故自古以来之译者多以其意译,我国即为一例。然在印度并不限用于佛教;若于佛教,则特为佛陀之尊称。舍卫城:舍卫,为中印度古王国名。本为北萨罗国之都城,名舍卫城,为别于南萨罗国,故以都城代称。关于舍卫国名称之由来有数种说法,如《毗湿奴富兰那》所载,该都城之创建为日种王。另如南传佛教所传,有人问:“此城有何货物?”城中人则答:“无物不有。”梵语之耳、闻、好名之意即是舍卫,后转译则称“舍卫国”或“舍卫城”。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4

    圣经故事4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

    《圣经故事:使徒行述》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四分册,讲述耶稣门徒的故事并介绍使徒的书信作品,对应《圣经·新约》的后23卷。使徒保罗原本是迫害基督徒的急先锋,但在去往大马士革的路上得到神启,归信了基督,从此冒着巨大风险坚定不移地展开三次传教,曾被投放监狱,依然坚持信仰直到最后被杀害。本册同时也讲述了基督教早期领袖彼得、基督耶稣厚爱的门徒约翰等其他使徒传播基督之道的故事。由于早期基督教是被罗马帝国禁止的,这些使徒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然而他们都展现出了强烈的大无畏精神,对后人有相当大的榜样作用。
  •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是什么人?有没有可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这本惊世骇俗的书,不仅提供了耶稣存在的事证,甚至彻底改变了世人心目中所理解的耶稣。它记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可以说是新近最。晾人的考古发现:在耶路撒冷陶比奥区出土的第一世纪犹太坟墓,埋葬的就是耶稣与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以及儿子……从墓中遗物一窥耶稣的生活、死亡,以及他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无疑让人兴奋不已。曾获艾美奖雅各布维奇和古生物学者佩雷格里诺系统而严谨地分析实物证据,与列为正典或伪经的《福音书》比对,建构了耶稣家族第一幅完整的画面。他究竟是什么人?本书将为你展现一个异于以往面貌全新的耶稣。
热门推荐
  • 我的师父是棺材

    我的师父是棺材

    命终于保住了,没想到,在一个阴森森的小摊上吃了一碗饭,却背负了更大的诅咒。为了活命,我不得不听从师父的安排,一步步探寻诅咒的源头。诡异的师父,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永远紧闭大门的棺材铺里面,却吃出了祸来。我不得不拜一个奇怪的人为师。为了保命,究竟生活着什么人?祸延千年的诅咒,到底是谁种下?六道轮回,究竟是怎么回事?随着越来越接近秘密的中心,我越感觉到危险。这件事已经超出我的想象,那天晚上我走进一个昏暗的路灯下,我想抽身,然而,我发现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吃过一次鬼饭,一辈子都要靠鬼吃饭
  • 管理有道 领导无形大全集(超值金版)

    管理有道 领导无形大全集(超值金版)

    事必躬亲,而企业的发展还是缓慢?为什么下属只想被动地完成任务而不是主动地拿到成果?为什么你的激励措施有很多,为什么领导已经事无巨细,可下属就是不买账?如何避免以上问题,让企业快速拿到成果,是每个企业领导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绝对有效的解决之道——研读本书,您将知晓其中的一切!
  • 柔情秘书,休想逃!

    柔情秘书,休想逃!

    (新文《替身新娘:总裁,离婚吧》已开更)他是御氏集团的总裁,霸道冷酷,说一不二;她是御家收养的孤女,终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从走进他的那一刻起,她就被迫发誓,永远不对他动情。四年了,在一次次无情的凌辱之下,她寸寸芳心被烧灼成为寸寸灰烬,终于决定放弃了,离开了。他,却在这时,紧扼她的下巴,厉声道,“御雯,今生今世,除了我,你休想爱上任何人!”面对这样的他,她又该如何抉择……
  • 新课标最佳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新课标最佳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幼年丧母,由姨妈收养。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闯祸。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贝利·费恩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因为害怕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贝利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站出来指证了凶手。不久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他心爱的蓓姬·撒切尔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最终,他们走出了山洞,并告诉村里人在山洞里见到了杀人犯印江·乔,当村人在洞中找到印江·乔时,他已经死了。最后,汤姆和哈克贝利重返山洞,找到了一笔宝藏,成了这个村的英雄。
  • 弗洛伊德6: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

    弗洛伊德6: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

    此卷包括三篇论文。《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发表于1905年,该文深入探讨了诙谐的技巧、目的、动机、心理起因及其与梦、潜意识的关系。《精神分析中潜意识的注释》发表于1912年,该文简明扼要地揭示了潜意识的含义及其在精神分析中的地位和意义。《论潜意识》发表于1915年,是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一篇重要论文,也是他论述心理学基本理论方面的代表性文章之一。
  • 我是四爷儿媳妇

    我是四爷儿媳妇

    一朝穿越,成为雍亲王长子弘晖正妻,才刚清醒就危机重重,如何自保如何生存都是问题,但她凭借自己的聪慧美貌终究在这后院在这世界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一路艰险,一路风雨,当她笑看天下时,谁还能伤她欺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发明家的故事

    发明家的故事

    本书从军事、化工、机械、医药、生活等多个方面精选了古今中外有影响的发明创造的故事,并以清新流畅的文笔真实反映了世界各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科学发明以及发明家艰辛而又传奇的发明经历。阅读这些故事,可以激励小读者刻苦学习的意志。
  • 拐个上仙:溺宠嚣张萌徒

    拐个上仙:溺宠嚣张萌徒

    传说被六界第一美男师父宠翻了天的某女很萌很清纯,百闻不如一见,群仙宴上,掠刮各种天材地宝、仙丹妙药,其女态度既嚣张又蛮横,哪听来的乖巧懂事?翌日,所有大仙都气呼呼的去找某师父——“尊上,您得为我做主啊,我炼了十几万年的仙丹,说没就没了!”躲在师父后面的某女弱弱的:“那个,我以为是糖果,就,就都吃了……”师父蹙眉,“好吃吗?”“好吃!”师父点点头,“那再去拿。”某大仙一口老血喷了出来,捶胸呐喊,见过宠徒弟的没见过把徒弟宠得这么天理不容的啊!
  • 极品镇魂师

    极品镇魂师

    安幼宁的人生不过刚刚开始便戛然而止于她二十四岁的那个夏天!再次重生她已经变成了那个为情自杀让奶奶操碎了心的少女林笑。原身懦弱,胆小,孤僻,虚荣,偏长了一副招祸的天仙容貌,大少爷们游戏里理所当然的牺牲品。当她不再是她,当安幼宁变成林笑,命运自此改变,势必翻盘!练体、修魂、镇鬼、林笑本想只陪着奶奶安稳一世便好,可偏偏天不从人愿。紧跟她脚步自地狱而来的傲娇引魂猫阿蛮,十字路口那过不去的转弯,无端失踪的少女尸体,大学宿舍洗手间里的红衣女鬼,古墓里等待千年的灵魂……当一件件超自然的事情发生在她周围时她可以不去理会,可当这些事情牵扯到她的至亲好友时,她还能硬起心肠不管吗?一桩桩一件件,真像让人难以接受,地府也有潜规则,当再次无辜被拘地狱时,林笑怒了!苍天不公,吾自成魔!打鬼差,斩鬼子,闯天宫,终成鬼神修罗,笑傲六界!精彩片段1、B大报名处“林笑,你这个溅人竟然从附中追到了B大,别以为成绩好点叶少就会回头。”谭晶晶盛气凌人地讥讽道。“就是,长的人模狗样,有妈生没妈养,尽会四处勾搭男人。”另一个少女面含不屑的笑着应合。林笑垂眸浅笑语:“满嘴喷粪,我不喜欢!”众人突觉冷风乍起,温度突降。谭晶晶右脚绊左脚,像是被什么东西束缚住般,直挺挺的倒向报名的桌子,一边与她相伴的少女眼疾手快扯住了她的衣领,还不及松口气,只听“刺啦……碰……”,雪纺沙长裙自衣领处直撕裂到裙底轻飘飘的掉落在地。谭晶晶裸奔着与桌角来了个相见欢,帮她的少女也因为力的作用整个后仰摔倒,在众人的惊呼声中与地面来了个亲秘接触。林笑淡定的跨过地上的两坨,向接待处已经石化的众学长问:“可以报名了吗?”2、没钱没家业,还得养上一帮花钱的‘好朋友’面对着空空的银行卡,傲娇的引魂猫阿蛮爆发啦,拿着算盘,噼里啪啦的冲林笑算帐。林笑言没关系,左有修神决,一层层练起,修物、修魂、专治各种超自然疑难怪病,右有强大吞噬能力,除魔镇鬼,清理家宅,何愁钱财不来。3、高档的咖啡厅里,模样精致的妇人,高抬着下巴,上下将林笑打量个遍后,嘲讽的道:“你算个什么东西,没家世,没文凭,没长相,还想嫁到我们家里来,我懒的跟你多费话,说吧多少钱你才肯滚出我儿子的视线!”几个月后当林笑名扬京都的时候,妇人哭天抹泪的将林笑堵在了家门口:“笑笑,我是你亲生妈妈呀!”
  • 跟大师学做经典川菜

    跟大师学做经典川菜

    在重庆烹界,李跃华老师算是一棵常青树。他技艺精湛,一生勤劳,70多岁还坚持劳动,站灶炒菜,他的厨德令大家由衷地敬佩。李老师的拿手菜非常多,可谓款款精美,道道绝伦,能够品尝他烹制的菜肴是人生的一大福气。《跟大师学做经典川菜》的作者沈智敏老师将李老师生平最精彩、最拿手的菜肴记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