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500000046

第46章 佛教的认识论(下)(4)

天台宗人把三谛、三观和三智圆融起来的基础是“一心”,认为在成佛的境界里,三谛是一心中照,三观是一心中发,三智是一心中成。这样就在意识活动中实现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的融合为一,泯灭了主体和客体的对立。这是一种脱离客观实践的、脱离客观现实的宗教性思维活动,是一种神秘的宗教精神境界。从人类认识史来看,天台宗人的这种学说,反映了在探讨事物的多重性质和主客体统一问题上的尝试和成果,也反映了人类追求无限的、绝对的认识的困惑和努力。

四、真妄心观自慧文以来,经慧思直至智,一直十分重视一心三观法门,其所观的对象是一切事物的真实本相,即空、假、中三种实相。智又把一心三观说发展为三谛圆融说,宣传三谛在一心中得。由此在佛教修持上就要求主体一方面心观照三谛,一方面观心自身。智在《金光明经玄义》广本中提出“观心”,要求心在观照三谛的同时,还要对自身进行反省。这样心又成为了观照的对象。观心是“以心观心”的反观心源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形式。

天台宗人非常重视观心,智强调观心的必要性说:

心是惑本,其义如是。若欲观察,须伐其根,如炙病得穴。今当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置色等四阴(蕴),但观识阴,识阴者,心是也。(《摩诃止观》卷五上)人由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成,其中识蕴即心是迷惑之本。为了观的方便,略去色等四蕴,但观心识,这是最便捷的方法。这样众生就能从根本上整治自身,由迷惑转为悟明。这里智说心就是识蕴,也就是主体的意识、认识,这显然是着眼于自我意识的反思,以调整意识流向,转变意识内容,即由惑转明,由染转净,从而洞照三谛圆融的中道实相。智还规定了观心的十门法观心十法门是:一观不可思议境,二起慈悲心,三巧安止观,四破法遍,五识通塞,六修道品,七对治助开,八知次位,九能安忍,十无法爱。见《摩诃止观》卷五上。,十种境界十种境界是:一阴入界境,二烦恼境,三病患境,四业相境,五魔事境,六禅定境,七诸见境,八增上慢境,九二乘境,十菩萨境。见《摩诃止观》卷五上。。在他看来,观心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观照活动,十种境界是依修行者观照的深浅而呈现出的多种心理变化。

到了宋代,在观心问题上,天台宗内部又衍化成两派的异说和斗争。争论的中心问题是,作为修观对象的心,是清净的真心,还是染污的妄心?一派称为山外派,主要是晤恩(912—986)的学说。晤恩认为要观照一切事物的实相(法性),应当直接去观照,不必通过观心。另一派称为山家派(自称本宗),主要是知礼(960—1028)的学说。知礼反对山外派的观点,认为观心就是要把所观的道理集中在心上来观,只讲观实相,不讲观心,不把道理集中到心上来观是不对的。后来山外派也承认有观心,但认为实相就是心,观实相就是真观心。实相就是心,所以心是真心,真心是无性恶的。由于观照的对象是真心,因此也称真心观。山外派认为,观照了真心,就不必再观照妄心了;像山家派那样离开实相讲观心,是妄心观,是不对的。山家派则认为,从世俗的“初心”到神圣的“佛心”,中间有着若干阶段,要直接观照实相(真心),这只有在成就佛果时才能达到,或者只有像智那样的“超人”才有可能,对于芸芸众生来说,有着无数的妄惑、执迷,不就这种妄心进行观照,是根本不可能证悟实相的。此派认为,观照俗人的心,就是妄心观。取消妄心观,就是取消观心,是违背止观并重的原则的。

山外派庆昭(963—1017)在争论中逐渐改变了“真心观”的看法。他说:“不独约真心说唯心,亦不须约妄心论唯心,盖约真妄合论说唯心义。”(《四明十义书》卷下)认为心既有真心和妄心之分,就应把两种心合起来论唯心,主张“真妄合论”。山家派知礼反对这种观点,认为这会混淆真心和妄心的界限,是不正确的。他认为世俗人的心是一体两面,一面是“不变之性”,即佛性;一面是“随缘之心”,即妄心。前者是普遍的、客观的理性方面,是不变的,后者是特殊的、主观的感情方面,是随条件而不断变化的,具有随机性,这两者是不同的、不能调和的。知礼认为应当通过观照妄心,以发现真心(佛性),成就佛果。

真妄心观之辩,主要涉及观照的对象——心的性质问题,实质上是人性善恶的问题,这是在中国古代人性善恶之辩的影响下形成的争论。同时,它也和佛教内部宗派之间的影响直接相关。华严宗主张一心开心真如和心生灭二门,并以如来藏为真心,这就形成真心妄心说,影响到了天台宗人产生真妄观心的分歧。

天台宗人的观心活动,是一种带有道德理性的意识活动,是一种神秘直观。这种直观的特点在于将主体意识设置为观想对象,然后以主体观照功能去审视主体意识,这是一种自我内在心灵的反省活动,是自我超度的活动。应当承认,这种观心活动也是宗教道德修养的一种形式,是在内在心灵展开的去恶从善的修炼。虽然这种善恶有其佛教的特定含义,但是它在消除各种欲念和妄想,改变意识状态,重建主体意识方面确能发生特有的妙用和效果。涅槃、成佛(人格神)是虚幻的,而精神、心理的解脱都是可能的,甚至是现实的。

§§§第五节禅悟

唐代慧能创立的禅宗是我国佛教内部独特的一支,它标榜“教(其他各宗)外别传”,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以追求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为目标,推行一套排斥语言文字、“以心传心”的,即直观思维的禅悟成佛方法,构成了一种别有风采的直观认知方式。

禅宗的禅悟有一个历史的演变发展过程。慧能首先提倡性净自悟,追求主体对于自身内在本性的复归,以求得主观精神的解脱。慧能《坛经》用中国语言,通俗地阐释了禅悟思想,在中国禅宗史上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后来禅宗大师的主张都是慧能思想的发展变化而已。在慧能以后,禅宗荷泽系禅宗荷泽系,指慧能的晚年弟子神会开创的一系,因神会住河南洛阳荷泽寺而得名。此系经数传后即趋于衰落。宗密主张“知之一字,众妙之门”,而南岳系则加以批评,认为“知之一字,众祸之门”。南岳、青原两系都高扬不立文字,尤其是南岳系马祖道一和青原系石头希迁分别高唱“触类是道”和“即事而真”的禅道,成为禅宗的典型宗风。此后沿着直指心源的道路前进,越来越趋向于舍弃经论的文字,扫除玄句,大辟机用,以求顿悟成佛。青原系下形成曹洞、云门、法眼三宗,南岳系下形成沩仰、临济两宗,各宗都发挥了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接化方法,如“四照用”、“五位君臣”、“三句”等教学模式,机锋棒喝、超佛越祖甚至呵祖骂佛的教学手段,洋洋大观。到了宋代,禅宗又出现了文字禅、看话禅和默照禅,各呈异彩。

历代禅宗学人经长期禅修实践,形成了大量的“公案”,这些公案表明禅师的基本修持方法是顿悟渐修,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由渐修到顿悟,再渐修。也就是说,各种条件没有成熟的学人要在平日重视渐修,准备、创造开悟的条件。对于条件成熟而还没有开悟的学人,要提出疑难问题,或用棒喝手段,猛击一掌,大喝一声,引导学人紧张寻思,激发开悟,寻思时可以和日常行事、感性活动结合起来;开悟后仍要经过严格的勘验,继续渐修,对随时遇到的问题都要作出真切的解释,从实际生活中去锻炼自己的功夫,塑造理想人格,进入新的人生境界。这种禅悟涉及教学方法、认识途径和思维形式等一系列问题,是佛教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无念、无相、无住禅宗实际创始人慧能倡导的自识本心、自见本性、自成佛道的学说,是以认识、返观众生主体的本心、本性为成佛的根本途径的,因此慧能竭力排斥对外界事物的思维、执著,提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敦煌本《坛经》)的三项禅修要求,构成了慧能顿悟说的基本内涵。

(一)无念为宗慧能说:“无念者,于念而不念。”(同上)“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处,不著一切处。”(同上)“念”,本指记忆,此泛指分别、认识,即思维活动。“无念”的含义有两个要点:一是就主观方面说,心体要离开念,即认识本体,远离一般的思维活动;二是就客观方面说,见一切现象(“一切法”)而又不执著。这就是说,思维时不执著主观思维和客观现象,为无念。其中第二重意义尤为重要,“于外著境,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能明”(同上)。妄念是执著外境的杂念,无念就是无杂念,强调排除一切杂念。“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同上)只要悟解这种无念法门,排除一切妄念,就能见佛的境界。无念对于众生成佛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所以要以“无念为宗”。“无念”是从否定角度讲的,若从肯定角度讲就是提倡“正念”。“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同上)这里所说的念就是正念。真如指万物本性,即众生的本心,本性,佛性。正念是真如本性(体)的自然显现(用)。正念时能使众生的内在本性顿然发露出来,此时也就由迷转悟,成为佛了。无念是对外不执著境,所以要竭力排除世俗的分别、认识,也就是世间的各种概念、判断、推理都应排除净尽。正念是以心念心,直观本心,人在自身内部设置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进行观照活动。在慧能“无念为宗”的命题里,排除一般的感性经验、理性思维与提倡神秘的内在直观是相辅相成的。

(二)无相为体慧能说:“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敦煌本《坛经》)“相”,指一切现象的相状,以及由认识相状而产生的表象、特征。所谓“无相”,是指在接触外界形相时能够离开,即不执著形相,这就是主张在接触客观世界时,不形成感性认识,以免产生对外界的贪恋执取。所谓“离相,性体清净”(同上)。离相就是无相,众生若能做到无相,就能在思想上得到升华,达到性体清净,所以“无相为体”。慧能认为,相是建立在主观心的虚妄分别上的,是人们主观分别的结果。所以“无相”也就是要看到一切现象的无分别性、无差别性。后来有人提出无相讲不通,说释迦牟尼佛就有三十二相,禅宗人解释说释迦牟尼佛三十二相也是人心主观的虚妄之见,佛与众生的差别相、佛相、众生相都应破除,强调众生的自心就是佛,众生的本心与佛并没有区别。

(三)无住为本敦煌本《坛经》说:“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无住”,是指人的本性。

印度佛教讲无住是指一切事物都没有凝固不变的性质,这是一切现象的共性。后来《大乘起信论》以无住为万物本原“真如”的属性,慧能把无住视为人的本性,强调在一切事物上念念无住,不能把意念定住在任何事物上,亦即不把原来的性空的事物执著为实有,这样思想就不会受束缚,而获得解脱。慧能认为,万物都由自心生,如果悟解事物的真性——空性,自心就不会定住在事物上;这种不在事物上定住,不把事物执为实有的心,是从万物中洞察空性的一种智力。这是通过禅修从感性世界中获得的精神超越,是从世俗现实感性经验中得到的思想解脱。

慧能《坛经》所说的“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是禅宗悟道的基本途径,这三者是密切相连的统一整体。其中“无念为宗”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它主张排除一切杂念;排除杂念的根本要求是不能执著一切事物的相状,即“无相”;排除杂念,还要求不在任何事物上定住,执为实有,为“无住”。从认识论来看,就是主张排除世俗认识,排除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或者说,通过直观把握万物的性空和主体的本性,从感性经验中获得升华、超越,进入新的人生境界。

二、触类是道与即事而真慧能提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宗旨,要求众生排除杂念,不执著事物的相状,不执著事物为实有,返归自性,顿悟而成佛。慧能所说的众生的自性就是佛性,佛性作为众生的本性,归属于宇宙万物的真如本性,佛性与真如本性是相等相通的。众生体悟宇宙万物的真如本性,也就返归众生的本性,觉悟成佛。这样众生顿悟成佛就集中归结为这样的问题:众生的杂念、执著、行为和万物的本性的关系如何?众生的日常行事与众生的佛性关系怎样?这也就是如何通过禅修顿悟众生和万物的本性问题。围绕着这个主题,慧能门下衍为南岳怀让、马祖道一和青原行思、石头希迁两大系的禅修方式,南岳一系倡导“触类是道”

胡适说,马祖道一禅法的宗旨是“触类是道,任心为修”。见其所作《中国禅学的发展》,载北平《师大月刊》(18),193504。,青原一系主张“即事而真”。

(一)触类是道“触类”是指人平常生活的各种行为、表现,“道”是修行,佛道,佛理。“触类是道”是说禅修者在生活中的任何行为都是修行佛道,都是佛理的自然流露、表现。马祖道一禅师(709—788)是“触类是道”禅法的主要倡导者。道一原主坐禅,怀让特以磨砖不能成镜为喻说明成佛不必坐禅,使他顿然开悟。参见《五灯会元》卷三《南岳怀让禅师》:

“开元中有沙门道一,在衡岳山常习坐禅。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一曰:‘图作佛。

’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磨作什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邪?’师曰:‘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作佛?’一曰:‘如何即是?’”道一虚心向怀让请教,怀让给以开示,并作偈曰:“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三昧华无相,何坏复何成?”言下道一开悟,心意超然。他继承慧能的思想,提倡“即心即佛”说,认为众生心性与佛性没有差别,人的自心即是佛心,自心就是佛。因此人的一切行为也都是佛道、佛性的表现,是一切皆真。马祖高第南泉普愿禅师说“平常心是道”,众生的平常心本来就是佛心,只是因为众生没有觉悟到这一点,随着名言,执著外物,以为实有,形成迷惑;若能一旦回光返照,停止向外追求,返本归源,那就全体都是佛心、佛道,没有别的什么东西;若能了解、觉悟本心就是佛心,那么大道只在目前。禅道触目皆是,行住坐卧、应机接物都合乎佛道,都是佛道的体现。马祖认为,修行成佛的关键在于悟得本心,只要小心护持本心(佛心),使其不受污染,那就不需要另外一些特别的修持,不需要有意识地去做从善止恶的事,只要“纵任心性”、任运自在就是了。如扬眉、动目、哈欠、咳嗽这些小动作,都是佛事。所以,马祖在接引前来禅修的学人时就采用奇特古怪的教学方法。他不用言语文字来讲佛理,而是用打耳光、口喝、脚踢等动作,刺激、诱导门人,教人去思索,返归本心,悟得本心,求得自我解脱。

马祖道一的禅学思想和禅修方式对后世禅宗的影响极大。黄檗希运继承道一的思想和风范,进一步主张“心即是佛,更无别佛。……即心是佛”(《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同类推荐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是什么人?有没有可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这本惊世骇俗的书,不仅提供了耶稣存在的事证,甚至彻底改变了世人心目中所理解的耶稣。它记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可以说是新近最。晾人的考古发现:在耶路撒冷陶比奥区出土的第一世纪犹太坟墓,埋葬的就是耶稣与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以及儿子……从墓中遗物一窥耶稣的生活、死亡,以及他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无疑让人兴奋不已。曾获艾美奖雅各布维奇和古生物学者佩雷格里诺系统而严谨地分析实物证据,与列为正典或伪经的《福音书》比对,建构了耶稣家族第一幅完整的画面。他究竟是什么人?本书将为你展现一个异于以往面貌全新的耶稣。
  •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本书以《金瓶梅》解《心经》,使之更加容易理解,开篇先录《心经》全文,标以白话。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讲解。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日常用品,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热门推荐
  • 拒爱2:公主vs王子

    拒爱2:公主vs王子

    欧唯熙狠狠地吻上静琳的唇瓣,这吻,没有甜蜜可言。本来,他恨她,因为,那年,她背弃他了!她居然还带她的未婚夫回来!只能报复,他才能泄忿!只是,最后,他发现他爱上她了。
  • 神破苍穹:彪悍王妃斗乾坤

    神破苍穹:彪悍王妃斗乾坤

    前生,她被心爱的男人遭践,最好的闺蜜夺爱,生活简直一团糟,最后他死己亡。今世,她只想重来,重来,一定要重来......吉子皇“辛格美人,朕只想与你朝夕不分!”辛格“皇上放心,臣只属于你。”吉帝“爱妃,木你联难以入眠!”格臣“皇上恕罪,臣妾身子不爽,还有公务在身。”吉帝“拉妃,到朕身上来。”拉妃“谢主龙恩,臣妾来矣!”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下岗教师李颂,醉酒后醒来发觉:自己躺在皇帝的床上——成了大唐顺宗?!可是唐顺宗已中风多日,没几天可活了。为了找个喝醉酒再穿越回去的机会,李颂决定暂时装一下唐顺宗。可是,想找到这个机会,就要身体健康活得久些;想活得久些,就要……
  • 女人幸福的资本全集

    女人幸福的资本全集

    幸福与成功是女人一生追求的目标,永葆青春和美丽是女人一生向往的境界,女人的幸福和成功必须靠女人自己来争取。本书从贯穿女性生命系统、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诸多核心要素出发,以全集式的内容归纳和总结了新世代女性追求幸福与成功的生命法则。内容涉及女性心态、习惯、性格、气质、时尚、健康、情爱、婚姻、人际、口才、职业、才学、财富、情商、处世等人生的各个阶段和不同层面,为女性朋友营造幸福生活提供最全面的人生指导。以帮助广大女性朋友塑造良好的心态和人脉,培育出色的智慧和能力,从而成就辉煌的事业,收获美满的爱情和婚姻,步入幸福如意的人生。
  •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本书包括生活用品、衣着服饰、美味佳肴、蔬菜水果、良辰佳节、民间风俗、官衔职务、俗语谚语、称谓沿袭九大部分内容。涉及两百多个发明、发现、发展故事与史实,涵盖生活方方面面。有妙趣横生的典故传说如“寿桃” “混帐” “万岁”等,也有丰富的娱乐生活。既可得知传统民俗的流传,又可知悉人间万事的变迁。作为生活中的细节和常识,本书将带你进入历史隧道,分享有趣的新鲜事,为你增加茶余饭后的谈资。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索多玛的苹果

    索多玛的苹果

    在一次航海旅行中,少年御景风对一种名为“索多玛的苹果”的毒品紧迫不舍,与他一起参与整个事件的少女橘真绫也对他的真实身份产生了好奇与疑惑,与此同时,一连串神秘的死亡事件频频发生……随后,令御景风更为惊讶的是,一个名为“STH”的神秘程序总是被人反复提起,而因追逐STH秘密而亡故的人越来越多。这个程序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它和御景风从不愿意多提的身世有着怎样的联系?接下来的变故与转折,御景风和超级骇客杰比又该怎样面对?亦正亦邪的神秘少年御景风到底会路向何方?于索多玛城内幻化的苹果到底象征的是希望还是失望?一在劫数与结束来临之前一切已然开始……“苹果”在《圣经》中是智慧之果,但产于死海之滨索多玛城的一种苹果,却有着另外一种含义,即“空欢喜”与“失望的源泉”。面对离奇的身世、飘忽的爱情、忠实的友情以及人与人之问的狡诈争斗,少年御景风该何去何从?作者以独特的笔触细致抒发了一种独立、叛逆、迷茫而又坚定的少年情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