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4500000018

第18章 古诗十九首部分 (5)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有人说,冉冉孤生竹,比喻的是柔软的、野生的竹子,是枝叶丝丝垂挂的意思。

曹植在《美女篇》中,就写过这样的句子: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枝条纷纷垂落,落叶片片飞舞。

不过,竹子,是修长而清高的植物,是植物中的君子,绝没有柔弱一说。况且,竹枝都是尖利的,向上生长的,说竹子丝丝下垂不是很奇怪吗?那应该是垂柳,或者垂丝海棠。

我觉得,这开篇冉冉二字,应该是形容女子清俊美好的。

蔡邕《青衣赋》中“脩长冉冉,硕人其颀”,冒襄《影梅庵忆语》卷二也有“其人淡而韵,盈盈冉冉”的句子,都是形容女子柔媚美好的。

美好柔媚的姑娘,养在深闺,孤独无聊——每天除了刺绣针线,就是对窗沉思。好好的青春,就这么禁锢在一个小院子里,怎能不无聊呢。

每日憧憬的,都是白马王子来迎接。他,会像山一样吧,呵护着我,有稳固的家业,宽大的胸怀,最重要的是,有绵绵情意,将我融化。

哪个小女子,出嫁前不含如此的心思?只是,想得越美好,现实中往往反差越大。她觉得他应该像山,让她这棵清高脆嫩的竹子可以结根山阿,恣意生长,沐浴阳光。

轻染胭脂,慢挑腮红,凤冠步摇乱,嫁衣绣鸳鸯。羞羞答答上轿去,吹吹打打别娘亲。

从此后,修竹摇曳,山高水阔,哪晓得,盖头一掀两重天——他婚后没过几天就走了,出去求取功名,不是说他没用,像个女萝,而是说,这样一别,他对她来说,真的毫无用处!

你以为的山,只不过是一棵女萝而已。而她,想要的,是一座山。

琼瑶小说《菟丝花》中有一段关于菟丝的描写,小树林里那株菟丝花盛开了,黄绿色的藤葛上挂满了一串串粉白色的花朵,迎着夏日的晨风飘荡……那细碎的小花束和那柔弱的藤蔓,看来那样的娇嫩和楚楚可怜。而那雄伟的松树,扎结的枝干,又那样的挺拔苍健。望着这两种纠缠在一起的植物,令人对自然界的神奇感到迷惑。

菟丝子,是一种寄生植物,无根草,也叫无根藤。其组成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利用爬藤状构造攀附在其他植物上,并且从接触宿主的部位伸出尖刺,戳入宿主,直达韧皮部,吸取养分以维生,更进一步还会转化成淀粉粒储存在组织中。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这样描述菟丝子:无叶有花,白色微红,香亦袭人。

古诗中有用菟丝表示新婚妻子,女萝代表丈夫的传统。

《诗·小雅·頍弁》,有女萝句:茑与女萝,施于松柏。是一种附在松柏上的寄生物,成丝状下垂。也叫松萝,不过女萝的名字更好听一点。

《本草纲目》说女萝:女萝,菟丝也;《吴普本草》:菟丝一名松萝;陶宏景说:茑是桑上寄生,松萝是松上寄生;陆佃《埤雅》言:茑是松、柏上寄生,女萝是松上浮蔓。又言:在木为女萝,在草为菟丝。

女萝,有雄为女萝,雌为菟丝之说。

杜甫在《新婚别》中写:菟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这对新婚分别的夫妻,是因为打仗,所以调子更悲伤了一层。菟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柔软的菟丝子,依附在其他的生物上面,注定不会长久。

用菟丝子比喻新婚不长久,当属杜工部。要说将菟丝的缠绵缱绻发挥到极致的,要属李太白: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 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 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谁言会面易?各在青山崖。女萝发馨香,菟丝断人肠!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芬芳。中巢双翡翠,上宿紫鸳鸯。若识二意心,海潮易可量。

潇潇洒洒山水间的李白,自然比沉溺在生活苦难中的杜甫多了些飘逸和不拘,你看他写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中巢双翡翠,上宿紫鸳鸯!分明是一幅缠绵香艳的春闺图,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新婚伊始,他们尝到了鱼水之乐,年轻的小夫妻,虽然还有些陌生,却也挡不住恩恩爱爱,自然是,夜夜有温存,缠绵缱绻,好像一双紧紧缠在一起的植物!

嫁是嫁了,依然无依靠,倒不如在家做修竹的时候了,孤独是有的,希望也有,如今孤独还在,希望却没了,怎能不怨恨!

草木荣枯有时,身体寂寞已久。

她叹的是,他新婚别去,对她来说是一件尴尬的事儿,对于一个初尝新婚之喜,床榻缠绵的年轻女子来说,男人的迅速离去,令人失望。她像一只风筝,高高飞在天空,男人牵着线,却忘了收。就这样被高高遗弃在空中,只好等着被阳光慢慢晒,被风雨静静吹,在尘世的飘摇中,风干。

这样的分别,充满了无奈孤苦和凄惶。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春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孤灯梦不成。

朱淑真的这首《减字木兰花》几乎是写尽了寂寞少妇的无奈,一连五个独字,将日子,衬托出了几许凄惶。

又加上,女子千里远嫁,与家人隔了千山万水之遥,心里不免又添一层愁苦,在思君、思亲、又孤独难耐的时光中,她慢慢憔悴了。

这样的等待是没有尽头的。唯一的指望是,男人能功成名就,坐着轩车回家来。

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汉末,外戚夺权,买卖官职,下层文人志士根本就得不到重用,也没有机会接近权贵。所以,如果丈夫不放弃做官的想法,她的等待将是遥遥无期的。

其实,女子明白自己的等待很渺茫,只不过难挨长夜漫漫,身心清冷。她自比是含苞待放的惠兰花,惠兰花,婀娜多姿,花朵层层叠叠,多用来比喻夫妻。

正是娇美的时候,蕊含清露,萼探嫩芽,迎风楚楚开,微雨片片落。

怕是过了这好时节,花也落了,叶也枯了,再无美色,岂不是耽误一生?

万分无奈,只好选择相信,他的心,是在自己身上的,那么,可以稍作安慰。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意思堪比,但是,杜秋娘更直白一些。

杜秋娘是个大胆的女子。她本是镇海节度使李锜的歌姬,虽然有才有貌,却不得不淹没在众多的歌姬中,空负年华。

她自谱了一首《金缕衣》在一次李琦的家宴上唱得旖旎生香,李琦被这个出众的女子倾倒,很快纳为妾室,百般宠爱。

杜秋娘是个活得十分明白的女子,人生一世,短短不过数十年,如果不自己争取,也许就真的淹没在红尘中,成为一枝开在路边、独自鲜艳明媚、又默默凋零枯萎的闲花野草,一生,都不会有人注意。

她永远不会像王宝钏,傻傻地在寒窑里等十八年,却等回来一个负心郎,搭上了自己的一生,只不过成全了一段闲话。

她用大胆和才情,争取到了李琦的爱,人生也开始华美起来。后来,李琦战死,她被充入后宫,依然作歌姬,命运真是捉弄人,又一次回到起点。

她仍然不甘,又是一曲缠绵凄婉的《金缕衣》,将唐宪宗吸引,被封为秋妃。

多少人误读杜秋娘的《金缕衣》是劝人珍惜时光,殊不知,她要珍惜的,是自己含苞待放的青春,她要劝说的,也不过是眼前人。

女子当如是。幽怨,缠缠绵绵,哭哭啼啼,是对自己的再次辜负,倒不如,撇开去,努力追寻幸福。

杜秋娘比诗中的新婚女子要幸运,她得以在李琦和皇帝面前表露自己的才华。

而这个女子,只有一个人,对着月影轻轻吟咏一句: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风也许会听见,帮她带走一份惆怅,却带不走满怀的幽怨迷茫。

《古诗十九首》,多少离绪别愁。

《行行重行行》写的也是一对夫妻离别后的思念。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一样的分别,一样的思念,一样的寂寞,甚至连对丈夫是否会对自己忠贞的怀疑,都异曲同工。唯一的区别是,一个是夫妻别,一个是新婚别。

新婚别的寂寞更长些,因为得到的太少,也因为新婚,往往都恩爱非常,这一别,心里的落差太大。

更让人心惊和心悸的是,新婚一别,她居然忘记了他的模样!

我们看《行行重行行》里面,妻子思念,憔悴,瘦弱,怀疑,最后却告诫丈夫,要努力加餐饭,切身的关怀,有过日子的味道。

而这首《冉冉孤生竹》,她只是在诉说嫁娶的过程,自己的委屈,思念、孤独中的憔悴,最后,在表明自己的心迹之后,戛然而止,如一个休止符,猛然停顿!

我们在这首诗里,没有发现任何生活的片段和对丈夫的描写——她和丈夫之间甚至还没有太熟悉,就匆匆分别了。她只记得,短暂的缠绵,那是他娶她之后,唯一的一次记忆!

很是酸苦。

这样的婚姻,还没爱情,只不过是走了一遍夫妻程序而已。

他们没有共同生活的基础,何来加餐饭的叮咛。

古代,男人在出门之前,要娶一个媳妇在家里,一是证明自己是成年人了,可以肩负责任;二是没有了后顾之忧,有人照顾父母、家庭。倒霉的是妻子,既无夫妻之实,又要担妻子之责任。

不是源于爱!

更悲哀。

她只是在思念,一个模糊的,可以算作丈夫的男人,就是这样一个男人,就锁定了她的终身,禁锢了她的情感。

这世上最无奈的事情,就是新婚别;这世上最残酷的事情就是,新婚别后,音容两忘,却还要苦苦守候,一份虚幻。

客从远方来

女人多么容易满足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着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一读此诗,便心中一喜。

由于汉代特殊的政治环境,大多数男人离家求官,于是,产生了一大批怨妇弃妇,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大批的伤情离别诗自成风景。

所以,大多汉代诗作,不是游子思家,就是充满了离愁别绪的怨妇伤情诗作,调子阴郁,忧伤迷茫。

《客从远方来》,是为数不多的一首,调子明快,有些微微欢喜。像刚刚绽开了花苞的合欢,一滴清露不偏不倚,落在蕊心深处,看了,就让人觉得奇妙,喜欢。

其实也没有什么隆重的事情,就是远行在万里之外的丈夫,托付回乡的同乡,给妻子带回去一匹锦缎,她就高兴的不得了,琢磨着,要将这锦缎,做成被子。

这么美好有意义的一匹布,自然不能做成普通的被子,要做成合欢被。等他回来,两个人一起,缠绵在这锦被里,满满的爱情,像极盛的牡丹花,慢慢,溢了一室清香。

就是这样普通的一匹锦缎,女子失落已久的心,无端地欢欣起来。让那些依窗望月,抚琴寄思,采桑不满的孤独女子们,黯然成了一抹背景。

自然,她并不是喜欢这锦缎的华贵美丽,而是因为,那是他在万里之外,亲手挑选了,又托了人,送回来的。

女子在乎的,永远不是物件本身,而是男人的一颗心——他心里想着她,才会不惜万里,辗转稍回一段锦。

痴情的女子,欢欢喜喜的,裁剪,缝纫,缀流苏,细细密密,将心事交付。

其实,他只不过在遥远的地方,给她捎回来一段锦,并不曾有片言只语,已经足够俘获一颗心。

“锦”字的含义是“金帛”,意为“像金银一样华丽高贵的织物”。

事实上古代和现代确有用金银箔丝装饰织造的锦缎,只是现代的金银丝并非真正用黄金和白银制成,而分别是用铜粉和铝粉制做的闪光丝而已,因此锦的外观瑰丽多彩,花纹精致高雅,花型立体生动。

唐代,项斯《欲别》诗写过锦缎:花时人欲别,每日醉樱桃。买酒金钱尽,弹筝玉指劳。归期无岁月,客路有风涛。锦缎裁衣赠,麒麟落剪刀。也是离人赠锦,只不过,做衣服和被子之别。

我国早在春秋以前就已经生产锦类织物,《诗经》:“锦衣狐裘”,“锦衾烂兮”,《左传》:重锦,锦之熟细者…… 湖南战国墓葬曾出土过深棕的红黄菱纹锦和朱条暗花对龙对凤锦。

总之,可以算作锦的布,是非常艳丽华贵的。

同类推荐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本丛书探讨中国社会文化转型背景下湖北文学发展的现状及与当代中国文坛的联系、荆楚文化文学传统和地域文化意识在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中的表现、湖北作家队伍的构成与创作质量的关系、湖北小说诗歌散文创作的基本特色与主要成就等问题。既注意到生活和创作在荆楚大地上的作家的某些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共性,也充分正视其多元繁杂的特点。充分展示近20年湖北文学成就,指出其某些缺失,分析湖北文学未来的走向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以介绍作者的家居生活方式为主,散步、室内设计及别墅改造等看似生活琐事,皆有作者的乐趣及巧思在内,我们也可从中获取些家居生活的经验,使生活更美好。
  •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

    ,这套丛书共收入了8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8部散文集,《爱你生命的每一天》是“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之一。包括李国文的《历史的真相》、陈忠实的《俯仰关中》、刘心武的《人情似纸》、宗璞的《二十四番花信》、迟子建的《我对黑暗的柔情》、周大新的《我们会遇到什么》、熊召政的《醉里挑灯看剑》和刘玉民的《爱你生命的每一天》。这套丛书是国内第一次将多位茅盾文学奖获奖者的散文以丛书的形式集中呈现,反映了他们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和独特风格
  • 中国船

    中国船

    军人加诗人,他的诗,首首都饱含着对祖国的热忱,对历史的关注,对生活的深情,他是把自己整个心灵都放进诗句中写作的诗人,因此写出的诗有血肉、有骨骼、有痛感、有生命,有极大的情感冲击力和震撼心灵的力量。
  •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本书是俄罗斯象征主义诗歌盟主勃留索夫的诗歌精选,译者按年代从勃留索夫的诗集(含未出版诗集)中选译(共141首),分为十辑。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生活中,勃留索夫是个非同凡响的人物,被誉为“青铜和大理石”铸就的诗人。在诗坛上,勃留索夫还以诗歌理论家著称。
热门推荐
  • 青少年应知的100个高科技知识

    青少年应知的100个高科技知识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个人民族的素养一个国家科技知识普及的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生产力和文化发展水平。为此,我们一定要用科学普及工作引导广大青少年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全体少年儿童中形成鼓励创新、反对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 父王,娘亲被抢了

    父王,娘亲被抢了

    ★得推背图者得天下,而她就是推背图之主人。一夜疯狂的缠绵后,男人取走她的处子血。只为营救他心爱的女人。“做错事,就该付出代价!”终于,她逃出宫,而他却不知道,她便是那个拥有“推背图”的人。★六年后,他带领千军万马杀到她眼前。居高临下威胁道:“你已非处子之身,倘若跪下求本王,且赏你一妃之位。”突然,一颗小脑袋冒出来:“父王,我觉得还是你跪下求她比较现实哎!”“……”在她身后,竟站有五位身材高大的男子负手而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千秋家国梦

    千秋家国梦

    全书由15篇各自独立的文章组成,犀利的笔触直指现实社会那一个个令人尴尬的沉重话题。其中,《走出古隆中》、《古城荆州》等文热切地呼唤改革,但强烈的优患意识与炽热的爱乡爱国之心始终是本书的主调。作者以地处中华腹心位置的荆楚地区为标本,希望人们冲决封建网罗,摒弃小农意识,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命运遭际、一桩桩历史事件的风云变幻、一处处历史名胜的兴衰荣枯起笔,以跃身现代文明的大潮中去中流击水。毅然穿透那重重的历史帷幕,本书是作家曾纪鑫近几年来思考地域文化、历史名人及现实社会问题的大文化散文著作
  • 做优秀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形象

    做优秀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形象

    对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形象”问题是一个伴随终身的大问题,它不但关系到个人的成长进步,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党的生命。因为共产党员形象是党的形象的具体体现,党员的形象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威信。所以,在党员个人修养中,应该而且必须始终注重“形象”这个问题,真正树立起党员的良好形象。本书就是一本专门探讨“共产党员为什么要重视自身形象”、“共产党员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形象”、“共产党员应该如何塑造并提升自身形象”等问题的专著。
  • 吃货养生小秘密

    吃货养生小秘密

    气、血、阴、阳,或虚或郁,或湿或瘀,形成人体的九大体质,如何通过食物来调和?五谷杂粮,有温有热,有寒有凉,怎么选择方可趋利避害?红黄白黑绿,色彩缤纷的食物,透露哪些玄机?酸甜苦辣咸,寻常五味,如何对应五脏六腑?春夏秋冬,温度变化,饮食如何调配?血型天定,和饮食又有怎样的联系?这本书将为你一一揭晓。
  • 神箭诛日

    神箭诛日

    脚踏潇洒的舞步,吟唱死亡的战歌,一柄弓,一支箭,非凡节奏的背后,演绎传奇的人生!主角说:“其实上面的简介都是扯淡,这就是一个很神很射也很日的故事——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 嫡手遮天:彪悍太子妃

    嫡手遮天:彪悍太子妃

    “如不是为了王位,朕又怎会娶你这商家之女?”往日恩爱的夫君却是说出此等骇人听闻之言。皇陵中,万箭穿心,身虽死而心未灭。夏璎珞对天盟誓,如有来世定不嫁入宫门、坐那凤椅。所有欺辱,定当百倍奉还!
  • 虞美人穿越万年

    虞美人穿越万年

    他,才华横溢,性格却非常古怪;她,貌美如仙,却刁蛮任性,有点痞子的可爱。这个性格完全与外貌不匹配的小女人,却让他左右琢磨不透。两人相遇竟是惊天动地!这对欢喜冤家的故事,除了精彩没别的。
  • 重生之极品恶妇

    重生之极品恶妇

    柳家长房嫡出三姑娘死后二个月诡谲的复生在二房五堂妹柳玉研身上。母亲因她的逝去而缠绵病榻,不治而亡。而她却连送最后一路的机会都没有!娇儿被害,五年的良人一朝得势为了权势联合逼死了她,祖母和父亲为了权势准备再一次把她送入虎口,当这一切再无法可转转圜时,当她发现母亲的死竟是被人所害时,当祖母再次为了权势牺牲她时,小绵羊终于变成了大灰狼,拍案而起——“下跪者何人,所告何事。”“小女国子监柳司业之女,所告者乃当朝通政司副使柳言柳子轩,柳府老夫人,宠妾灭妻,枉顾法纪执法犯法,纵容家人欺压百姓谋夺她人家产,草奸人命,为了自身权势谋杀亲女…”十条罪名字字杀机句句惊心,上头端坐的顺天府丞听的眼角直抽。这也罢了,可是这柳司业之女,那不是柳副使的侄女?侄女告伯父…堂上堂下一片人倒抽气声。*“哭什么哭,大不了小爷娶你。”男人挤眉弄眼笑的好不销魂潇洒,可惜在女人看来只觉得像抽筋脉。“你家里女人一大堆,我就是要饭也不嫁你。”“那,要不,你娶我吧?”“呸,你做梦。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纨绔不良,我不嫁一个小白脸。”上辈子嫁了一个被害了,这一辈子死也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