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4500000017

第17章 古诗十九首部分 (4)

只恐夜深花睡去,说的就是对海棠的痴迷。但是,海棠也只是淡香,对应不下后面的诗句: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那么香气四溢的花朵。

这叶上开花,到底是什么树呢?

忽然想起,有一年友人出差途中打来电话,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原来,他在某公园居然见到了叶上开花的树。

后来查证,那树,叫大叶椴树。

每年六月到七月,是椴树的花期,椴花很小,一簇簇,开在叶片上,五片花瓣,中间是亮晶晶的蜜汁,叶阔而花香,摇曳生姿,属于植物界的奇景。

难道,这院子里的奇树,竟然是椴树!

椴树是奇树,一点也不夸张,一般的椴树,长到十五年开花,八十到一百年是花期繁茂的时候,是主要的蜜源。

也许,她嫁到这里的时候,这棵树就已经存在了。它摇曳在她的生活里,见证着她新婚的娇喜,自然,也见证了她和丈夫的离绪别情。

忽然有一天,它开花了,一簇簇拥在阔大的叶片上,像一个个清脆的小铃铛,摇醒了她的寂寞和思念。她就那么站在庭前,看叶片开花,闻芬芳四溢,心被好奇占得满满的。

女子的心事,就是如此,所有好的不好的情绪,都愿意跟爱的人分享。

于是,她走上前,折断一枝,心里想着,要将它送给千里之外的丈夫看看就好了。一枝花,欢欢喜喜擎在手里,芬芳馨香缭绕不绝,一丝丝,竟嵌进她的衣裙,袖口。

忽然就颓然下来,他在哪里呢?山也迢迢,水也渺渺,这枝花,要送到哪里去?

想来,再珍贵的花朵,无人分享这喜悦,又有什么意思呢!

最喜欢这句:馨香盈满怀。有花香袭人的味道。

写花写的好的诗句太多了,突然一起涌上心头。

曹雪芹写白海棠,借黛玉之口: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号称梅妻鹤子的林逋,也有写梅的绝世好句: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孤影横斜水轻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花香花美,花成诗。一时间,眼前风拂花影,竟是馨香满怀——自然,是幻觉,就像诗中的女子,在欢喜中,忘记爱人远行的事实,只想着摘那奇妙的花朵来,和他分享。直到摘下来,一阵芳香入心。她才明白,此事,无异于异想天开。

诗句有这样的魅力,让人暂而忘忧,沉浸到一个美丽的幻觉中去,花朵也有这样的魅力,引领着所有尘世的烦恼和痛苦,暂时来到一个无忧的世界。

无论怎样,终会醒来!这才是最残酷的地方!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一个女子,广袖轻舒,目光如水,手里擎着一株花,花朵一簇簇,自叶片上探出身躯。孤影横斜,乱红飞过,一庭一树一人一花,就像一幅画,淡淡几笔,疏落线条,已经勾勒出说不尽的落寞无趣,零落花语负春光。

这花,这树,这美好,这绮丽,这盛大的欢喜和极度的失落纠结在一起。何尝不是女子命运的写照和境遇?

再美的容颜,再鲜嫩的青春,再全心全意的爱,又有什么用?不过是男人人生中的点缀罢了。就像这树,有着如此奇特的叶上开花的景致,有如此芬芳的香气袭人,也不过是点缀时光的一株道具罢了。

被折下来的花朵,还有什么珍贵可言?

她看着手里的花枝,心里发出了感叹。是啊,长在树上,是鲜活奇绝的景色,一旦折断,也就是三五天的美丽了。

或者,用余生品啧寂寞相思,或者,做一株无经脉相连的断枝,慢慢枯萎……谁又会珍惜你的青春你的爱!

好花无人赏,美人形影单,则花不是花,伤心无语对黄昏,零落泥土碾做尘。

花语零落负春光,我不过是你生命的点缀——这才是此诗的真正用意,才是女子真正的心声吧!

回车驾言迈

功名如尘土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这是在感叹:功名晚,出身不早。

自然,诗中的主旨也是在感叹,却不是感叹浮名,而是仕途。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甚至连草都不如,草可以秋衰冬盛,绵延不绝,人却不可以,无论多么长寿,一生总有个尽头。如果不努力早早得到功名利禄,将会一世无成,永生遗憾。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中功名利禄的毒太深。蒲松龄考了几乎一辈子,总结他的一生,就是考试,失败,继续考试,继续失败……一直考到了将近五十岁。

二十多年时间,练八股练到吐,白白浪费了似水年华,结果还是没有考中功名。于是,转而开始写妖魔鬼怪小说,从自己的切身体验出发,认为科举考试不能公平地选拔人才,关键在于考官的昏庸和腐败,因而这就成为《聊斋志异》中人才问题小说揭露和抨击的重点。如果蒲松龄能够早一点觉悟,将考功名的心思,用到写小说中来,他的成就,还会更大吧!

如今,科举弊病,已经废止,功名之心,依然昭著。你看每年挤在独木桥上拼命向公务员的领域进军的人,就明白了。一个原因,公务员待遇比较好,稳定;一个原因,公务员熬得久了,毕竟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江山可以改,制度可以易,千百年来沉淀在内心深处的成功标准,没有更改。

魏晋多隐士,那是因为家国混乱,出仕无门,被逼无奈。商纣时有个著名的隐士微子,也是为了自保性命,隐居山野。但凡有一丝希望,他们是不会放弃红尘浮华的。

更可笑的是,许多人还打着拯救天下苍生、为民为国的幌子,一旦做了官,保官晋升便成了主要的事业,哪里还想得起来家国生计,百姓死活。

还是批评家金圣叹比较潇洒,他第一次参加科考的时候,题目是:吾岂匏瓜也哉,焉能击而不食。他答题时在试卷上绘了一个光头和尚,一把剃刀。主考官问他这是什么缘故,他回答说:“此亦匏瓜之意形也。”主考官大怒,其结果可想而知;

第二次考,题目是:“吾四十而不动心”。金圣叹在试卷上连写了 39 个“动心”。主考官追问原因,他回答:“孟子曰四十不动心,则三十九岁之前必动心矣。”又因此被除名;

第三次,试卷上有“西子”题目,金圣叹写:“出其东门,西子不来;出其南门,西子不来;出其北门,西子不来;出其西门,西子来乎?西子来乎?”

嬉笑怒骂皆成趣,只是缘何不过关!

金圣叹的风格有些叛逆有些幽默,却并不是没有真才学,他是对功名利禄浮云过眼的人生真相了悟于心了。

出仕不利,或者晚年受挫,便开始感叹人生、名利,继而开始思考生命的真谛。

本诗的作者,明显是一位失意、已经年过不惑的男人。

他可能是偶尔驾着车出去,访友或者游玩。既然没有功名,也就没有事业羁绊,时间基本是松散的,出外散散心,天高地广,无拘无束。

可惜,这是我的想法,要不说男人和女人不同呢,女人以我心为苦乐,男人的成功与否,则多半要依靠一生功名。

反正,这个男人驾着车,行走在春天的旷野上了,长路悠悠,渺无人烟,百草齐刷刷被风摇动,草稍滚动,宛如仙人踏浪,整齐而飘渺。

春天的风力是温和的,吹面不寒杨柳风。可是这风,在失意人的眼里,却变成了强劲的东风,这东风实在是小草的福音,它们吹啊吹,将往年枯萎的草,吹绿了,又焕发出了生命的勃勃生机,在东风里摇曳。

这样的场景,这样的空旷,不由得使人想起自身的处境。

跟草比起来,人的生命何其脆弱。

生命是一个谜。有的人,先是懵懂无知,以为生命万能,受到挫折开始仔细分析这个谜题;有的人,一开始就对命运给予了盲目的崇拜,一生躲在顺其自然的心态下,混乱茫然;有的人,热衷于对于生命的解谜,一点点,一滴滴,翘开时光与世俗,窥视出生命的内核;也有一些人,本来是无所谓的,是懵懂的,是被社会的约定俗成推着走的,忽然有一时刻,被触动,被惊醒,毕生追求的功利大厦轰然坍塌,无味至极……

李叔同就是在刹那间,放弃一切尘世浮华,毅然出家。

他出身富贵,多才多艺。自古以来,风流才子,美人多情,总少不了风花雪月的陪伴。

李叔同这个人,才惊四座,倜傥逼人,吟风弄月,烟花柳馆,无不留恋。他有两个妻子,贤惠的中国妻子,美丽深情的日本妻子福基,还有无数个红颜知己,才名耀眼。人生可以说是完满的,多少人穷其一生追求的东西,他很早就具备了。

忽然之间,这一切,都成了烦累,他毅然出家,皈依佛门。

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他就这么厌倦红尘,舍弃骨肉亲情,放手人间情爱……坐在船上,顺流而下,打坐如修行千年的老僧。

岸上是娇妻呼唤,泪水与焦虑齐飞——无论多少眼泪,再也唤不回他离去的脚步。

那一刹那,他出离了人世所有庸俗的追求和疾苦,内心一定清净如碧水。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人世本无常,清冷孤寂,繁华热闹,不过一时一景。如清茶淡,如白水清。

这是真正的了悟。

诗中的这个男人,奋斗了大半生时间,胸中不是没学问,却逢时代不济,无法如愿,于是,他站在这春天的旷野上,对生命发出了疑问和解答。

他发出的疑问和解答,没有李叔同那么清晰彻悟,却也在内心激起了不小的波澜。

他感叹的是眼前的一切都毫无希望,陌生又遥远,人怎么不能加速衰老呢。而衰老,又是世人最害怕的东西。

人无法和草比,草可以再生,循环往复,有的是时间。人只有这一世,失败了,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

后面这句,是对后人的奉劝。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短暂,年轻的时候一定要早早准备,别以为人生有多么长,再长寿,能活到几十?在这短短的生命旅程中,功名是宝,荣禄是宝!

张爱玲也在《传奇》的再版序里说:出名要趁早啊,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她有资格说这样的话,斜睨红尘,傲物恃才——中学时期的张爱玲已经被称为天才,通过了伦敦大学的考试。是因为战乱,她才不得不选择了香港大学。无奈没有毕业,香港也沦陷了,她只得回到上海,写作为生。

张爱玲的执笔,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上海文坛凭空投下!《第一炉香》《第二炉香》《倾城之恋》《金锁记》……一部又一部。

那个时期,张爱玲的人生辉煌到了顶点,大把的稿费,炙手可热的名气,青春正盛,光芒万丈。

又如何呢?多少年之后的美国公寓里,已经变成了老太太的一代才女,穿着心爱的旗袍,一个人,无声无息地离开了人世。

此时,多少浮名过眼,都化成了一抹苍凉的叹息。

《诗经》里也有一名篇: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很是超脱,却也没有脱离凄凉无奈。

退而求其次,如果多年求取而不得;如果人的生命总有一天要回归大自然,烟消云散,那么,能给后人们留下点精神上的美名供人怀念也是好的啊!

不得不说,他做到了,这首诗,辗转多少年,无数后人品评,阅读。可惜,诗人的名字淹没在历史中了。

这也说明,好的文字和精神也许真的能永存,具体到个人之后,可能就卑微得多了,哪怕你真的功名到顶——除非当了皇帝,人们想不记住你都不行。

诗中充满了对生命最终的荒凉之叹。

短暂,追求,苍茫,遗憾。

人无来处,亦不知去处,却在这茫茫天地间,短短一瞬,谱写热气腾腾的历史。野心的,杀戮不断,踩着前人的鲜血,一步步向上走,一直走到凌云绝顶,最终落一个,高处不胜寒;

无为的,浑噩度余生,吃喝玩乐享富贵,也不过,落一个行尸走肉,遭人鄙视;

飘逸的,琴棋书画诗酒花,一弦一柱掷年华;

读书的,恨不得读个天昏地暗天下知;

经商的,财富聚敛无节制;

当官的,荣华富贵,如履薄冰;

没本事的,身累心苦,抱怨不停……

人生就是一个递进的过程,拥有了这一样,便憧憬那一样,没有顶点,没有尽头……直到岁月尽头,一片烟灰,回归尘土。

但,壮士未捷身先死,大多数人,都存了这个感念。

那么多的菩提树,那么多的明镜台,那么多的纷扰,那么多的尘埃!

功名如尘土,镜花水月终成空。

冉冉孤生竹

新婚别,最是离愁怨

同类推荐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介绍了元曲的整体风貌,并同唐诗宋词进行了横向比较,使读者对中国诗歌的多元成就有所会心,且获得文学知识与情操素养的全面享受。《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内容丰富,每首元曲后都有注释、语译、赏析三方面内容。
  • 只是路过你

    只是路过你

    世间所有的男女,皆是路过,也皆会彼此走失,可是爱情却始终在时光里,以它淡定安静的面容,注视着汪洋之中,沉浮向前的你我,即使是相伴一程,也终将铭心刻骨。
  • 西方神话故事

    西方神话故事

    勒托是提坦神的女儿,是著名的黑暗女神,她是主神宙斯的第六任妻子。当初,天后赫拉发现宙斯与……
  • 再见,好时光

    再见,好时光

    苏善生编著的《再见好时光》以散文、随笔的形式书写了一本关于人生感悟的图书。爱,原来是需要爱来当参照物的,年少时的我们,少不更事,常常看不到父辈们那份深沉的爱,是因为那时我们自己根本就不会爱。长大后,我们懂了,那个这样爱了我们一生的人,却是渐行渐远。花开当珍惜,爱也要趁早。
热门推荐
  • 穿越也疯狂:情牵亲王

    穿越也疯狂:情牵亲王

    “哎呦!我是不是被人揍啦?怎么浑身都疼!”“我见你是从树上掉下来的。”“你是那里人?”“我当然是中国人啦!看不出来吗?”“中国?姑娘穿的衣服有些古怪。”“你才穿的古怪好不啦!难道你是拍戏的啊?怎么没看见剧组啊!”电视上播放了一位亲王古墓、陪葬品竟然和自己的吊坠一模一样、出于好奇,找到地方看见异象掉下悬崖被一股力量吸引到1500年前。穿越古代吊坠遗失,在接受这个现实之后、章晓岚努力适应古代生活,一次游玩中、无意间遇见身负重伤的人,救他回去帮他治好伤、他对以后章晓岚的古代经历有很大的改变。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亲爱的陌生人

    亲爱的陌生人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力荐,风靡全球,被译为50多种文字,在英国再版75次,讲述一个西方大龄剩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华兰茜?斯特灵是一个二十九岁仍孤独一人的老姑娘。她受压制于家族枯燥的礼教和传统,现实中活得唯唯诺诺、逆来顺受。一封阴错阳差的来信,使她得知自己患上了严重的心绞痛。面对只剩下一年时间的生命,她绝望了。这种绝望并不是源于她对死亡的恐惧,而是源于她在临死之前才感到自己从来没有真正活过的苦痛。于是,她开始反抗,拼命地爱,放肆地恨……站在人生的路口,我们也曾迷失,是否还记得年少的自己?如果一切都能回到旧时光,生命价值的天平又会向哪边倾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大神,我错了!【签约出版】

    大神,我错了!【签约出版】

    游戏中来了菜鸟一只,做为小仙级别的“霁月清清”自然要以前辈自居,对他好好调戏——不不不,是调教一番。哪知三个月后,菜鸟居然跃居大神榜,看得晓月眼珠子都快蹦出来了。某大神衣袂飘飘,高高立于御天剑上,斜睨着某只曾欺负他的偷懒小仙:“要我动手,还是你自己解决?”士可杀,不可辱!冲动的后果就是——“没天理啊!居然连杀我三级!禽兽啊!!!”“纪晓月!你居然又在办公时间玩网游!扣你三个月奖金!”主任一声大吼,从此不仅没了奖金,还直接由秘书降成了打杂妹。该死的大神!我和你势不两立!!!!!更可恶的是,新上任的总裁大人有事儿没事儿总是找茬儿,害她连饭都吃不上,天天在公司义务劳动!啊啊啊!还让不让人活了!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纪晓月提着垃圾桶,众目睽睽之下一路狂奔冲进了总裁室。几分钟后,总裁室里传出惨绝人寰的叫声:“大神,饶了我吧,我错了!”
  •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是学术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出版以来社会科学领域争议最多的一部著作,它对世界人口理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