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4400000033

第33章 博 学 (2)

图画的颜色是用水彩做成的,这一点中外都一样。除此之外,西方还有油画,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流行至今。图画中还有不带颜色的:一种是水墨画,用来体现画面的浓淡程度;一种是白描,用细笔来勾勒物体的轮廓。这种画以形式和笔法见长,给人很强的感染力,而带颜色的画除了形式和笔法之外,色彩的对比度也能较强地刺激人的视觉。

中国的画家学习绘画,大都是从临摹前人的作品开始的;西方的画家,大都从写实入手。因此中国画中除了肖像画之外,多数是描绘意境的,即使称为山水风景画,也多半是画家们凭着记忆描绘出来的。西洋画以写实为主,人物画一定要有模特,山水画一定要有实景。即便是理想派(意象派)的作品,也需要先有蓝本,再在蓝本的基础上进行润色修改。

中国画与书法密切相关,并且大多融合了文学方面的趣味。西方人的画则与雕刻和建筑相关联,并伴有科学观察、融入了哲学思考。因此中国画多以气韵胜出,擅长绘画的人大多数都精通书法和诗歌;西方的画以技能和意蕴取胜,擅长绘画的人大多精通建筑与绘画两种艺术。而且绘画艺术的进步,常常与科学和哲学的发展相辅相成。中国绘画源于尧、舜、禹时期,直到唐朝进入成熟时期,宋朝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之后精通绘画的人逐渐减少,但也诞生了不少名家。西方绘画源于古希腊时期,发展于十四、十五世纪,十六世纪时最为兴盛。近三个世纪以来,传授绘画的学校逐渐成熟,画家云集,其中不乏许多标新立异的人才出现。

选自《华工学校讲义·智育篇》蔡元培

音 乐

音乐是一门以一定的规律将多种声音组织起来,让人们们通过娱乐以陶冶情操的艺术。音乐有两种载体,一是人的声音,歌曲就属于这类;二是乐器,古代的“八音”就是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八种不同材料制成的。现在常用的,有金属打击乐器(如锣、铙、钹等)、皮革(如鼓)、丝弦(如琴、筝)、竹管(如箫、笛)四种。音乐中使用的音,最低的是每秒振动三十二次的频率,最高的是每秒振动八千二百七十六次的频率,其间又各自有着音阶的划分,比如从每秒二百五十次振动到每秒五百一十七次振动的频率为一阶,每秒五百一十七次振动到每秒一千零三十四次振动为另一阶,这就称作“音阶”。在一个音阶中,我国古代是取其中五个音用来作曲,之后又增加到七声音阶和九声音阶。西方人现在所用的,是七个正音、五个半音,一共十二个音阶,也就是现在普遍运用的西洋音乐的十二平均律。

音和音连续起来,就构成了音符,每个音所占的长短也有区别。以最长的全音符作为基本单位,并依次递减,有二分之一的二分音符、有四分之一的四分音符、八分之一的八分音符、十六分之一的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之一的三十二分音符,以及六十四分之一的六十四分音符。即便是同一个音,如果演奏的乐器不同,也会有所差异,这就是音色。

不同的音,有些和谐地搭配使用,比如相隔八位,或者相隔五位,或者相隔三位,这称作“谐音”(也即和弦)。

组合了各种高低音阶,协调音符时值,用和弦作为修饰,配以合适的音色构成曲子,这就是音乐。因此,音乐是以有节奏的音符变动作为系统,既灵活又有停顿的有声艺术。在生理方面,它可以调节呼吸频率、促进血脉流动;在心理上,人们可以经由它领悟人生境界、体验社会变迁和宇宙万象,这就是音乐具有极强感染力、达到移风易俗效果的根本原因。

选自《华工学校讲义·智育篇》蔡元培

戏 剧

在宏伟壮丽的建筑之中,有雕刻、装饰和绘画等手段,以代表自然的景物。加上歌舞的表演,音乐的配合,集中各种艺术的特长,让观众心领神会,油然而生代入感和同化感,不正是戏剧的功效吗?我国的戏剧起源于古代的歌舞和徘优戏,直到唐代才有专门的学校教学演剧,宋元时期才有了较为完善的戏曲剧本。到了现代,戏曲中只剩下昆曲的文辞比较雅驯、声调比较沉郁,然而这却脱离了当下人们的嗜好,因此“汉调”、“秦腔”等地方戏逐渐兴起并取代了昆曲。汉调也叫做皮黄,就是西皮和二黄;秦腔也叫做梆子。

西方戏剧起源于古希腊,当时已经分为悲剧和喜剧两个类别,都有著名的代表作品。而现代戏剧,则分为歌舞剧和话剧两种。歌舞剧又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是正式歌舞剧(Opera),全部都用歌曲,内容性质上多倾向于悲剧;第二类是杂体歌舞剧(Opera –Comique),在歌曲之外还穿插着旁白,剧情上悲喜片段兼容。三是小品歌舞剧(Operette)),全属于喜剧性质,歌曲与旁白穿插使用,情节结构上比较轻佻。话剧也分为两种:一是悲剧,二是喜剧,没有歌舞,没有配乐,行动和对话符合社会生活习惯。现在我国所谓的“新剧”(话剧),就是仿效西方话剧而创作的。

西方人把戏剧融入教育领域使其成为教育方式的一种,因此,戏剧课程的设置很周全。戏剧剧本中的曲词和旁白都是由著名文学家所编写,甚至有学校把它选入教科书来用。戏剧的乐谱,也是由著名音乐家谱曲,而最终表演戏剧的演员,更是因为兴趣和爱好而投身该类艺术,通过在学校进行专业的学习和实践,因此能够领会剧情的深刻意蕴,并以适当的神情将剧情表达出来,从而让喜剧感人至深,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由戏剧方式演出的艺术,还有一种影戏(也就是电影),有影像却没有声音(当时的电影为无声电影),其感化力虽不及戏剧,但是著名编剧和导演创作的电影能以种种动作来摹拟传达意境;而且对于自然界的美景、科学研究的成果,电影更能细致刻画和展现其中层次曲折的各种状态,给图书予以充分的补充,这也成为一种很好的社会教育方式。

选自《华工学校讲义·智育篇》蔡元培

诗 歌

人都是有感情的,像喜、怒、哀、乐、恐惧、怨恨、着急、爱恋等,一切心理上的状态都是感情。情感由心而生,对外通过声音来传达,于是就有了唉、呀、啊、咳、吁、嗟、呜呼、咄咄、呵呵等感叹词。

尽管如此,情感的缘起还是因为内心与外界事物发生了联系。其中有情感产生的原因,也有情感所希望的结果,而且情感的强烈程度不同,或者由强到弱,或者由弱到强,或者从这种情绪演化成了另一种情绪,或者是各种情绪的综合,很多情感绝不是用简单的感叹词所能表达的,人们就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和复杂的词汇语言来表达,于是形成了诗歌。

声调指的是韵和平、仄声。“平声”是指语音中位于长短缓急之间的音调。最长最缓的音调称为“去声”,较短较缓的音调称为“上声”,最短最缓的音调称为“入声”,后三种都属于“仄声”。

语言就是词句,我国古代的诗歌,每句多数是四言句,其后多数以五言、七言为主。一首八句的五、七言诗,称作“律诗”,十二句以上的则称为“排律”。一首四句的诗称为“绝句”,绝句偶尔也有六言句的。古体诗没有标准的句子数,但诗的字句有规格限制,有些用来唱的诗歌,演唱者就得考虑和乐曲的节奏相吻合,有时候延长一个字对应几个音,有时候缩短几个字在一个音上。也因此,有人根据歌声的长短变化写诗,这就是“乐府”,后人称为“词”。词当中,有些节奏复杂而语句通俗易懂的被称为“曲”。词中的字既要平仄分明,又要分清清辅音和浊辅音,以此来使歌曲的节奏更和谐。

古人将诗的性质分为三种:风、雅、颂。纯粹的言情诗歌归为风;既有言情又有叙事的归为雅;用来赞美道德和功业的诗篇归为颂。后来延伸的诗歌,也都属于这三种类型。与诗歌题材类型最接近的还有赋和骈文,它们的声调要求都不如诗歌的格律严谨。赋要押韵,骈文不必押韵。

选自《华工学校讲义·智育篇》蔡元培

历 史

历史是记载过去的社会现象以昭示后人的一门社会学科。通过读历史,我们了解了古代的知识,以此为基础进行研究,这是人类知识不断进步的原因。通过读历史,我们了解了古人的行为,从而帮助我们明辨是非曲直、总结成功得失,借鉴其长并加以运用,深刻认识其短并加以警戒,这是人类道德和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原因。这些都是历史的有益之处。

我国的历史著作,过去分为三种体裁:第一种是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主,为君主撰写《本纪》,为其他重要的人物撰写《列传》,有记录皇家贵族世系和国家大事的《表》,还有记载文献资料的《志》,例如《史记》《汉书》以及《二十四史》等正史都是纪传体史书。二是编年体,按照年代的时间次序记载历史事件,有利于核实事件发生的前后关系,例如《春秋左氏传》《资治通鉴》等史书。三是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中心,每记录一件事情都有始有终,首尾完整,便于考察事件的前因后果,《尚书》《通鉴纪事本末》等史书就属于这一类。这三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是以政治事件为主,其他的事情只是附录归属于政治事件之下。

如今的新历史学,已经不再偏重于政治,而是注重于人文的进化过程。凡是风俗的变迁、实业的发展、学术的兴衰等,都分别梳理它们的条目源流,综合论述它们的系统构成。这就是“文明史”。

还有一类学科专门记载某一科学的历史发展状况和进程。哲学史、文学史、科学史、美术史之类,都是文明史的一部分。比如我国纪传体历史著作中的《儒林传》《文苑传》等,以及个人撰写的传记著作《宋元学案》《畴人传》《画人传》等书,都属于这一类。

附注:《畴人传》,清代学者阮元著,是一本关于数学家的传记文学。

选自《华工学校讲义·智育篇》蔡元培

地 理

地理是用来考证地球的位置、区划,以及它与人类生存关系的一门学科。大致可以把它划分为三类。

一是数学地理:如研究地球与太阳以及其他行星的关系,以及地球的自转、公转的规则等,从而让人们知道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和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

二是天然地理:用来研究土壤的性质,山脉、河流的走势,动植物、矿物质的分布,气候的变化,雨量、风向的比例等。人的外貌、性格和生活习俗及职业习惯,都因居住的地方不同而有所差别,与上述这些自然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是人文地理:又分为两种类别。其一是关于政治的,比如地球上有很多国家,有中国和法国等。一个国家又分为很多省份,如中国有二十四个省份,法国有八十六个省份等。其中还有不以省份来划分的,叫做属地。比如法国有安南以及在美洲、非洲、澳洲等地的番地等;其二是关于生计的,比如某块土地的物产是否丰富,道路、河流等交通是否便利,农、林、牧、渔的区域分布,大都市的工商业如何等等。这两者,都是地理与人类生活有直接关系的方面,所以称之为人文地理。

凡是记载上述各类现状的著作,称为地理志,也叫做地志。综合记载全球的地理则叫世界地理。只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叫做某国地理。比如《中华民国地志》《法国地志》等。地理如果没有地图,就很难表达清楚,因此地理著作中一定配有地图,而地图不必都附加在地理书里面,可以出版发行单行本形式的地图书。

选自《华工学校讲义·智育篇》蔡元培

建 筑

人的生活离不开衣服、食物、住宅,而这三种生活必需物,常常在其实用的基础上,还被增加了审美的趣味。比如食物,本来是用来解决饥饿的,但外形上还要看起来赏心悦目;衣服本来是用来保暖御寒的,却常常花样翻新;住宅本来是遮风挡雨的,然而建筑学却在美学上兼具独立价值。

同类推荐
  •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问世后就不断被人们以打造的精神加以解读。《〈大学〉〈中庸〉意释致用》旨在继承前人的打造精神,以现时代的生活为起点,突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力求对人们的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发。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我们当然知道,宗教就是信神。然后你也许要问:“不教哲学家既然研究宗教,那他们可不可以告诉我,究竟有没有神?究竟什么是神?如果没有神,信宗教的人去信一个没有的东西,不是太傻了吗?听说牛顿和爱因斯坦还有别的一些大科学家也信神,他们怎么会那样傻呢?”对于你来说,追问这些问题可能只是出于好奇,但是这些真的是一些很重要的宗教哲学命题呢,而且历史上那些拥有聪明大脑的哲学家们曾经绞尽脑汁想要回答你呢,看看他们是怎么回答的吧!
  • 君主论·论李维

    君主论·论李维

    书中有关领袖之道以及治国原则的观点无比深刻又惊世骇俗,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国家元首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精辟的解剖。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 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热门推荐
  • 万古战帝

    万古战帝

    萧逸原是二十一世纪的国际佣兵,一次英雄救美竟穿越成了萧家的练武废材。天天被人打?资质不给力?有了仇恨系统,一切都不是问题。惹我者,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肥女也多娇

    肥女也多娇

    没有人比她更背了,吃个烧烤也能被雷劈中.被雷劈中了吧也就算了,竟然还穿越了.可是为什么人家穿越都穿成绝世大美女,她穿越却穿成了绝世大肥妞啊?而且她的名字竟然这么地讽刺,竟然叫楚--纤--纤!哇!天啊,还有没人性啊.这个冰山脸王爷真的是她的老公吗?来看落湖被救起的她,竟然还带着个妖艳的侍妾,是存心来冷嘲热讽外加看好戏的吗?长得胖又不是她的错.她也想穿越成大美女的啊,可是老天不帮忙啊.既然这样,那就井水不范河水,各过各的生活吧,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那一天,她倒要看看,她的王爷老公是不是真的不后悔.什么什么?五色石?什么什么?要她去找?什么什么?皇上老大的命靠她去救?天啊,她只想安静地过点小日子啊,能不能这救世主的任务让别人去做啊...-----------------------------------------------------------------------------------------------群号是&quot;32806509...还有一个39691728..连接一下朋友的新书--<天蝉传说>超好看哦超级连接自己的新书(伯爵的烧饼小妹)有兴趣的朋友去看看吧...
  • 梦断军营

    梦断军营

    《梦断军营》作者1974年参军,1982年退伍并参加工作工作,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对文学创作的追求,拓展了作者的写作空间和视野。《梦断军营》是作者融合自身经历的所见所感而创作的一部集军营生活、人生奋斗、理想爱情为一体的小说,它不同于军旅题材的同类作品,而是一部讴歌70—80年代初军人纯善、纯美、纯爱的情感类小说,不涉及过多的政治要素。其主要内容是讲述一个农村青年放弃上工农兵大学的机会而追逐“红星梦”的故事。全书以林少华的命运为主线,讲述了他在一次团机关整顿发言中无意间触动了团5号首长之后所引发的矛盾和纠葛。
  • 相见不如怀念

    相见不如怀念

    纨素走了,留下了江府的第一个孩子,父辈的恩怨情仇纠缠着孩子们的恩怨情仇。造化弄人,究竟能有几个人能够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 被迫逃学

    被迫逃学

    本书描写两个善良与正义的逃学儿。主人公倒霉蛋儿和大馋鬼在去七仙山的路上遇到了白雪女孩,帮助她在蜘蛛妖手里夺回了冰凌花;他们机智勇敢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妖魔。如:大战美女魔兽、千手怪、石头怪兽和绝命大峡谷的小旋风魔王……但是,他们也有过失,如:大馋鬼因贪图金钱变成了骷髅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火王的逃宠妃

    火王的逃宠妃

    凌水灵,二十一世纪最强黑帮的大姐大,穿越至阔海大陆出名的草包美人,全国首富凌家的外室之女凌水灵身上。她有一双很冷的眼,一张善变的脸,一副腹黑的肚肠,一身惊天地泣鬼神的本领。她绝非善类,有仇必报。她为人低调,最喜欢给敌人“惊喜”当她睥睨天下,翻云覆雨,全世界都为她震惊。风之焰,飓风国最强的存在,人称火王,没有知道他的战气已达到何等级别,只知道他天下无敌。很少有人见过他的真颜,只知道他嗜血冷酷,欲求超强,数年来已有无数女子在他身下暴毙。阴差阳错,黑道大姐大下嫁火王,才知道火王与传说中完全不同。他身患绝症,每逢十五便要承受烈火焚烧般的病痛折磨。他的羸弱模样让她怜惜,他的隐忍坚持让她心痛。她发誓:千辛万苦,也要让他痊愈;上天入地,也要保他周全。只是,越走近,越发现这个男人似乎还有很多的面孔…片段一:洞房非礼篇某王爷捧着一本春宫画册正看得入港。床上新娘掀开盖头一角,烛光下,男子棱角分明的侧脸更如鬼斧神雕般俊美无铸,浓密的睫毛扫下一片阴影,薄唇微抿,无限性感,一头墨发随意的散落肩头,更添几分魅惑。好,你敢勾引,我就敢上钩!“你怎么可以看这个?”新娘一手抄过男人手中的画册,指着他的脑门大喝。“为什么不能看?”男人一脸委屈,眨巴着一双凤眼泫然欲泣。“好了,好了。”真受不了这男人卖萌的样子,新娘拍拍他的头,“这是不健康读物,黄色的,懂吗?非礼勿视。”“黄色的东西都很好吃啊。非礼是什么东西?”某男顺手捞过娘子的手,轻轻揉捏着,嘴角勾起一弯戏谑的笑意。“娘子,听说这‘非礼’是你画的?”“娘子,可听过女人是老虎的故事?”手中暧昧的温度迅速攀升,某女心中警铃大作。“娘子,”某男色色的瞄向画册,长臂一舒,某女已被他霸道地箍在自己腿上“娘子,我想要和你非礼。”片段二:婚后溺宠篇“娘子,这东西从哪来的?”某男托着玉玺,神色凛然。“看着好玩,就拿来玩玩儿。”“这么重要的东西,娘子这次未免太放肆了。”某男俊脸一沉,冷冷地说道。某女眉峰一挑,嘴角噙起一缕兴奋的挑衅:好久没有和这男人过招了。四目相对,火花劈啪作响。某男潇洒的一挥衣袖,转身向外:“来人!”三个黑衣护卫应声而来。还有帮手?某女更加兴奋起来。“娘子,这是其他三国的玉玺,娘子随便玩,玩多长时间都可以。”某男揭开托盘上的绸布,看向某女,笑得无比狗腿。本文强强联合,宠文+爽文
  • 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丛书,分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卷,共8卷,近400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 环保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环保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里的东西是否越积越多,丢弃觉得可惜,堆放在那又没什么实用?那我们来试试将这些东西变废为宝,制作成您需要的物品!本书给你提供了家庭清洁,平日生活中节约金钱的小窍门。帮您构建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
  • 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散文作品中的精品,有种民间活泼泼的味道。1934年,沈从文返回故里,眼见满目疮夷,美丽乡村变成一片凋零景象,悲从中来,一路写下这些文字,抒发他“无言的哀戚”。书中,作者细织密缝出他的童年、他的往事、以及远行中船头水边的见闻。其间散落数十封才子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往来情书。该书文笔自然淳朴,有如行云流水,迷人的“湘西世界”,质朴的风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