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4400000034

第34章 博 学 (3)

建筑的构成集合了很多材料,材料品质是精致还是粗糙、形状是弯曲还是笔直,都会极大影响到我们的感觉。当建筑物集中了很多材料构成了某个有机整体时,尤其可以代表一种人生观。而它的外形及其气韵和风采,便让我们觉得和建筑物之间是能够用感觉沟通的。

我国的建筑中,具有美学价值的大致可归结为以下七种:

一是宫殿,就是古代帝王们的居住地和墓地,另外还有佛教的寺院等。这些建筑多呈四方形,有高层屋檐,上面有飞扬式的拱顶,下面有高大整齐的台阶,朱红的大门配以碧绿的琉璃瓦,给人们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二是别墅,书斋舍馆,曲折回环的长廊,间隔着景观亭台,以假山假水掩映其间作为点缀。别墅追求朴素摒弃华丽,要求各种搭配远近疏密得当,清幽高雅的情致尽显其中。三是桥,用石块垒成拱状穹窿式,类似于罗马建筑。罗马人的建筑普遍都是这样的,我国除了桥之外,其他建筑很少用这种风格。

四是城,是用砖石垒成的,四周城墙之上环绕着可以供守军瞭望、隐蔽和射箭的城垛,四角建有守卫、报时人员值勤时所住的望楼,其功能是为了保卫城市不受外敌侵扰。城的建筑要坚固整齐,迄今最具观赏价值的是我国的万里长城。五是华表,它树立在陵墓之前,有时也用六面体的柱子,但大多数呈圆形柱,顶上有雕刻有神兽的柱头,下面配有浮雕装饰的柱础,很像希腊神祠里的列栏,它们两两对立,就像埃及的方尖塔。六是坊,是为了纪念某个人的名誉而建造的,大都在街道或陵墓前面,样式有点像欧洲的凯旋门,但是欧洲使用的是穹形拱门,而我国使用的平面方形结构,这是两者的不同之处。七是塔,这一建筑风格来源于印度,却融入了我国固有的审美情趣,有七级、九级、十三级的区别,一般是附建在佛寺之中,跟欧洲教堂的塔性质相类似,但中国的塔常常在佛殿之外,更能呈现出其独立的观赏价值,这一点与欧洲的教堂有所不同。

总而言之,我国的建筑既不像埃及的建筑那么雄伟壮阔,也不像哥特式的建筑那么巍峨高峻,其特点是整齐严谨、配置精妙,这是我国民族性格中数千年来遵守礼法、崇尚实际的精神风貌的体现。

选自《华工学校讲义·智育篇》蔡元培

雕 刻

音乐和建筑足可以体现人生观,然而只有雕刻能够将此表达得最为直接。雕刻是一种把木、石、金、土等材料进行凿刻塑造,使之成为表现人和物的形象的艺术。雕刻的题材,大多取材于历史事件,现在的风俗,即使取材于宗教神话的,也是一种人生观的代表。

雕刻的方法,基本上分为两类:一是浮雕,雕出来的像带着简单朴实的风味,仅仅是用凹凸起伏的花纹来展现人物和物体的相貌罢了。比如山东嘉祥的汉代武梁祠画像和山西大名的北魏造像等;另一种是具体的塑像,对雕刻的功夫有更高的要求,需要考虑得面面俱到,比如商代武乙制造的天神偶像、秦始皇铸造的十二个铜人、以及后世一切神祠佛寺中的神像等。

雕刻的精美之处,一是它的匀称,要各部分的长短肥瘦、相互间比例的尺寸都很合适,不能违反自然状态;二是它的细致精巧,雕塑打磨的精巧程度,要求是无懈可击;三是浑然天成,看不出任何雕琢的痕迹;四是生动逼真,雕像要求仪态万千,合乎力学原理,神态要活灵活现,合乎人类心理学的原理。

我国著名的雕刻家是晋代的戴逵,他曾经为了雕刻一个佛像,自己藏身于佛像后面的神帐里,随时听取参观者的意见,然后予以修改,就这样用了十年之久才完成其作。遗憾的是,他的雕像作品早已失传于世了。继他之后,唐代的杨惠之、元代的刘元也是著名的雕刻家。西方国家的雕刻以古希腊的最为精美绝伦,十五世纪以来,意、法、德、英诸国在雕塑方面也是名家辈出。通过去巴黎的卢浮宫或者克逊堡博物馆游玩参观,我们可以对古希腊及法国的雕塑艺术略知一二。

相传越王勾践曾经用金来铸造贤臣范蠡的塑像,开启了我国人物肖像雕刻的先河,只是后世很少再用。

西方的人物雕刻从古罗马时期就竞相雕刻和铸造人物肖像,这门艺术至今仍然兴盛。他们的雕像有石雕和铜雕之分,形象都非常逼真。

我国崇尚仪式,而西方人崇尚自然,因此我国的雕像大都穿戴整齐,只有如来袒胸,观音露足,这是印度旧有样式的保留。而西方则相对开放,自从古希腊时期,他们就喜欢裸体的人物雕像,人像骨骼的长短粗细、人体肌肉的松弛紧绷都是以解剖学原理为依据的。雕塑者自然不能不先对解剖学有所研究,而观赏者也可以借此了解人体结构。

选自《华工学校讲义·智育篇》蔡元培

装 饰

装饰是美术中最常见的一种,它的取材有石头、金属、陶土这些矿物质,还有木、草、藤、棉、麻、果核、油漆等取自植物的材料;还有贝壳、角、骨、牙、皮、羽毛、丝等取自动物的材料。装饰所用的技术,包含雕刻、铸造、陶艺、镶嵌、编、织、绣、绘等。装饰的构成形象有几何学上的线条和平面,有动植物和人类的形状,也有的以神话宗教内容和社会变化事件为题材。装饰的对象涉及身体、服饰、器具、住宅、都市等。

身体的装饰有文身和亏体两种。文身装饰以刺青和绘画为主,是未开化的民族常使用的方式。我国现在只有在演戏的时候,会用粉末和油彩涂在脸上做成脸谱;而在手臂上刺花纹的做法,只有在我国的拳棒武术家,以及外国的航海家之中,才有人这样做。亏体的装饰,如有的民族刺穿鼻子戴上鼻环,刺穿嘴唇戴上木制饰品等等,我国旧社会的妇女有缠足穿耳的传统,这也属于亏体装饰的一种。

对于服饰的装饰,像帽子、衣服、腰带、佩饰以及一切金银、钻石、珠宝、玉制品的饰物等都属于服饰。现代文明民族已经日渐趋于简单朴素,只有军人、贵族和帝王还保留特别的制服。而女子的服装衣帽崇尚各种翻新的样式。巴黎的女装样式常常成为欧洲的服装潮流。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法开战之后,德国政府曾想用日耳曼服饰风格代替法国服饰潮流,却没有得到德国妇女的认可。

器具的装饰,大的如座椅、床铺,小的如陈设品。我国商周时代的铜钟、大鼎,汉代的香炉、铜镜,以及宋代以后的瓷器,都属于器具装饰。

对于住宅的装饰,比如屋檐、门楣、柱顶,大多有雕刻花样;天花板和墙壁有时候绘上图画,汇集不同色彩的玻璃组合成窗户,连缀五彩斑斓的石片拼接成地板,这些都是住宅装饰。其他的像窗帘和地毯之类的也都附属于住宅装饰。

关于都市的装饰,看看《考工记》的一句话:“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也就是说在准备建设城市之前,先要做好全局的规划方案,力求达到形式的匀称和庄严的美感。比如莱茵河穿过巴黎城市,河上有大桥横跨,并用马路来划分街区,留有广场作为活动场所,用高大的建筑增添韵味,以开阔的园林衬托远近层次,如此渐渐深入都市的装饰。马路两侧有绿树和花草,茂盛而芬芳。广场上的公园里有花卉喷泉、古树雕像、分合有致、错落精巧、别具风味。这些装饰都是为了满足公众的审美情趣,并非是一人一家所私有的。

由此可以知道,民族的智慧不断被开发出来,那么装饰的方式也不断扩大。身体装饰是未开化时期就崇尚的;但都市的装饰,也只有文化发达的国家才能关注到。装饰的变化由近到远,从私人到公众,由此也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程度。

选自《华工学校讲义·智育篇》蔡元培

理信与迷信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各种行为都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这样才不至于相互冲突,前后判若两人,做到这些依靠的就是信仰。信仰也是有区别的,一是理智的信仰,一是迷信。行为之初也许差之毫厘,结果却会造成巨大的差异,这是必须要认真考察的。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什么样的原因,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这是人们都相信的道理。面对那些比较复杂的事理,糊涂的人往往理不出头绪来。对于因果相关的事情,就会把原因毫无依据地归结为不可知的神,把所有的事情都依赖神。当自己感到幸福时,就说这是神喜欢我,在保佑着我;当遇到不幸的事情时,就说这是神对我的惩罚。于是,就千方百计地去做一些让神高兴而避免灾祸的事情,祈祷、祭拜、忏悔、设立很多敬神的仪式等等。但是,所做的这一切与他们所希望得到的结果毫无关系。然而,人们却仍旧相信它,这就是迷信。

房屋的地基潮湿,就预示着快要下雨了,这是由潮湿的现象总结而来的规律;地上起霜就要凝结成冰,这是由寒冷的现象验证而来的规律;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尊敬他,爱待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爱待他,这是由人所特有的感情中验证而来的结果;看见什么样的原因,就知道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这是每个人都坚信不疑的。那些糊涂的人把一切原因都归结为神,而神的心思又无法猜测,于是人们就产生了一种侥幸心理,想找到一个神与人之间的媒介,以便探听神的想法,于是就有了巫婆、神汉和占卜算命的人,这类人利用人们心存侥幸的心理自欺欺人:有的说自己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有的说自己是通晓未来的先知,有的则用龟甲蓍草来占卜,有的用星象来推算,有的解说梦境,有的观察人的气色,有的用人的生日时辰来测算,有的甚至观察人家的祖墓,这一切都是为说出某种预言所做的准备。但是,这与人们想知道的问题的真正原因毫无关系。然而,人们仍旧相信它,这也是迷信。

再说理智的信仰,这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所得出的因果关系,都是由无数经验的积累而来的,所以才能够破除以前的迷信。例如日食、月食现象,古人认为这是上天对人类的警告,如今我们知道了,这其实就是月球或地球的影子偶尔遮住太阳形成的,并且还能预测下一次日食、月食在什么时间出现。暴发流行的瘟疫,古人认为这是神对人类的惩罚,如今我们知道了这是受到了某一种微生物的传染,并且是可以预防的。人类之所以能超越万物,古人认为是天神在创造万物时,赋予人类得多一些;如今我们知道了,人类是生物进化中的一个环节;只不过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观察力,以及同类间互相帮助的感情,都比其他生物要高一个台阶,所以进化的程度就特别高。这些都是理智信仰的最科学的证据。

如果人们都能破除迷信,而坚持理智的信仰,那么就可以把一些费时费力的祈祷、占卜省去,把精力都放在有利于社会建设的事业当中,这样就会每天都有所进步了。

选自《华工学校讲义·德育篇》蔡元培

原文

修 学

身体壮佼,仪容伟岸,可能为贤乎?未也。居室崇闳,被服锦绣,可以为美乎?未也。人而无知识,则不能有为,虽矜饰其表,而鄙陋龌龊之状,宁可掩乎?

知识与道德,有至密之关系。道德之名尚矣,要其归,则不外避恶而行善。苟无知识以辨善恶,则何以知恶之不当为,而善之当行乎?知善之当行而行之,知恶之不当为而不为,是之谓真道德。世之不忠不孝、无礼无义、纵情而亡身者,其人非必皆恶逆悖戾也,多由于知识不足,而不能辨别善恶故耳。

寻常道德,有寻常知识之人,即能行之。其高尚者,非知识高尚之人,不能行也。是以自昔立身行道,为百世师者,必在旷世超俗之人,如孔子是已。

同类推荐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 求学集

    求学集

    “求学”,既有作者对不懈追求学问的自励,也有对继续求学医院的表达。收入本书的文稿主要是作者于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作品。其时,作者在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本书主要是对作者这段那时间工作和学习的一种记录,或一种既你那,包括论文、调研报告、读书笔记、讲稿等。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从西方哲学萌芽的古希腊哲学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期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热门推荐
  • 陶娃子的爱恨情仇

    陶娃子的爱恨情仇

    后来制陶人的妻子不得不背井离乡,他们追踪过女魔头、降服了吸血怪兽、跟火狐狸斗智斗勇……然而,拜刘志为师傅,陶娃子也失败过,师徒二人历经千辛万苦,陶娃娃本是陶瓷世家祖传下来的一个镇窑之物,他在与山大神周旋时,在她临走时把陶娃娃送给了刘志。种种磨难……他们得到了玉仙神龟和跟屁虫神奇的帮助,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妖魔鬼怪,因为被宦官的孙子发现,非要这个陶娃娃。陶娃娃显灵之后,发誓要为陶人怪讨回公道。制陶人怪死后,用智慧和勇敢清除了障碍。一路上,县太爷刘志为了给制陶人伸张正义,却被奸人顶替。于是,喝下了不该喝的忘情茶……,他的妻子到县衙去告。制陶人哪里会把镇窑之宝送人?便惹来了杀身之祸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魔君的懒妃

    魔君的懒妃

    ★★简介:她很宅,宅到能不出门绝不出门。她很懒,懒到一天至少有十五个小时都在睡觉。能坐着绝不站着,能坐车的时候绝不走路。这并不表明她很糊涂,她只不过想省事而已。能不亲自动手时绝不亲自动手。她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每天一觉睡到自然醒,无人烦无人扰。可是命运却跟她开了个玩笑,让她穿越到一个莫名其妙的朝代,还嫁了个皇帝。就在她以为可以悠哉一生时却成了劳碌命,一直在劳碌奔波,某人还不知好歹,很是欠扁呐。★★泪有点咸有点甜你的胸膛吻着我的侧脸回头看踏过的雪慢慢融化成草原而我就象你没有一秒曾后悔爱那么绵那么粘管命运设定要谁离别海岸线越让人流连总是美得越蜿蜒我们太倔强连天都不忍再反对深情一眼挚爱万年几度轮回恋恋不灭把岁月铺成红毯见证我们的极限心疼一句珍藏万年誓言就该比永远更远要不是沧海桑田真爱怎么会浮现待度过斜风冷雨春暖在眼前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优秀员工要有好心态好方法好素养

    优秀员工要有好心态好方法好素养

    全球500强企业奉为圭臬的理念和价值观,是为你造就优秀员工的第一思想准则和行为指南。帮助员工纵横职场,实现员工职业梦想;提升员工自身素质,成就员工卓越人生。心态决定状态,方法决定效果,素养改变命运。良好的心态+有效的方法+一流的素养=优秀员工。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叛逆的灵魂(纪伯伦全集)

    叛逆的灵魂(纪伯伦全集)

    此书将纪伯伦的小说及话剧作品首次完整集结,并配有纪伯伦为该书特别绘制的插图,十分精美。纪伯伦的小说及话剧作品充满了反叛的精神,正如他所说:是在深渊最深处对自由之神的呼唤。《叛逆的灵魂》呼吁人民打破奴性的桎梏,纪伯伦也因此激怒了当局政府而被驱逐;《草原新娘》歌颂了爱情的纯洁,并控诉舆论与礼教对爱情的摧残;《被折断的翅膀》是作者以自己的一段经历为蓝本而作的凄美的爱情故事,文中的哀恸与绝望扣人心弦。此书没有纪伯伦在《先知》等其他作品中一贯的包容、温柔的模样,而是满满的愤怒与不平,他将他一生中所有的无奈与绝望都借文中主人公的口呐喊出来,震撼人心。
  • 两宋烟雨三百年

    两宋烟雨三百年

    本稿讲述了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前世今生,他出身将门,弱冠入伍,在乱世中几经挫折,最终定鼎江山,黄袍加身,结束了五代混乱纷争的局面。该稿充满权谋和霸术,既有乱世的政治博弈,也有古代官场的尔虞我诈,还有争权夺利的不择手段,完整展现了五代、宋初的政治情景和天下形势,以及王朝的兴衰更迭,统治者的利益博弈。它是一幅乱世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