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4000000007

第7章 少年游 (7)

王先生是教地理的,但他非常喜欢古典诗词,在上课时经常引用。大约是1956年春夏之交,我在东西河沿的劝业场大楼买了一本龙榆生的《唐宋名家词选》,一天晚上我在老师娱乐的工会俱乐部(只是一间宽大的屋子,其中有克朗棋等)的沙发上津津有味地读着。不料,此时王先生进来了,我赶紧站了起来。他挥了挥手示意我坐下,并拿过我手中的书。王老师一看书名,很兴奋,马上将李煜的许多名篇背了出来,如“春花秋月何时了”“无言独上西楼”之类。他又惊讶我喜欢诗词,说:“这是一个不错的爱好。每读一首诗都是一次享受。”后来我走上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的研究道路,原因很多,周围老师同学爱好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大约1956年王先生就出了问题,先是不见他讲课了,后来从校园里消失了。“反右”以前,群众对于在政治运动中的落马人物还不太敏感,几乎没有见面不理或躲着走的现象。中学生更是无所谓。最初我们在校园碰见王先生还是打招呼,向他鞠躬(那时在校园中见到老师要鞠躬的),可是后来就有同学传说,王老师是“特务”。那时我们受解放初反特文艺作品的影响,对“特务”都有个定型的认识,说王老师是“特务”那是谁也不可能相信的。1957年王老师从校园消失以后,大家议论少了一些,但是还有议论。有的同学说,解放前,王老师喜欢读书,不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与钱雱老师不一样,那时钱老师就是地下党。因此同学们认为这是清算他的不积极参加“学运”。1957年我读了宗璞的《红豆》,小说中有位热衷于学问,对学生运动没有兴趣的男大学生,后来留学去了美国。我想王老师如果去了美国也就没有事了吧?

离开师大附中后脑中还常常萦回王老师的问题。小时住街坊,初中是一班,大学又同校的胡天培在六十年代初因为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去了北京红星农场。有一次他见到我,第一句话就是:“还记得王树声么?”“怎么不记得?咱们初一的班主任。”天培说:“我在红星那里管制劳动。好多附中的老师都在那里被监督劳动,像张汝汉、朱正威等。我一见他们就很尴尬。”那时的学生是很尊敬老师的,当这种尊敬与现实政治状况发生冲突后,其心态可以想见。进入八十年代拨乱反正之后,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王先生作为模范教师出现在荧屏上,真为他高兴。真是应了“金子早晚总会发光”这句话,不过他被埋没得太久了。

朱正威先生是教生物的。他是南方人,大约是江浙一带的。初在校园里见到他的时候,他还是个小青年,好像比我们大不了几岁。他非常单薄,穿着一身当时只有南方乡镇青年才穿的毛蓝布的学生装。缝合之处都用白线砸的(北京话称用缝纫机缝制的叫“砸”),还是双线,非常醒目。他穿着这身衣服,夹着讲义,腰板挺直地在学校里走就很引人注目。何况他头顶上留的是“一边倒”的发式呢(“一边倒”指分头推掉左面半边,只留右边多的半边)?据说他只是大专毕业,但他口才特好,讲课特别清晰,为全体同学所公认。另外一位北大毕业的生物老师,学问特好,可是讲课不怎么好,同学听不清楚,可是他后来考上副博士研究生了。半年以后,朱正威先生也变了(那时参加工作三个月到半年就按照水平定级,定到哪级就拿哪级的工资),毛蓝装变成了笔挺的西装,这仍然是引人注目的。他也难逃1957年的浩劫。

还有一位代课老师也是至今不忘的。那就是初二时代语文课的林培志先生。她给我们上第一堂课时是冬天。上课前我们见一辆三轮车一直蹬到教研室才停下来,下来的一位穿黑斗篷的老太太。没想到上课铃响了,进来上课的就是这位“黑斗篷”。她脱了斗篷,露出一头乌黑的秀发,盘成一个柿饼式的发髻,固定在脑后,她不是什么老太太,而是一位四十余岁的中年妇女,那种打扮、长相、风度宛如我们在画报中见到过的宋庆龄。她在黑板上大书了“林培志”三个字。后来知道她是冰心先生的学生,早在三十年代就开始写作,有《娜拉的出路》等作品。

1957年北师大建校五十五周年,在四五月份搞了一次庆祝仪式。师大副校长傅种荪先生给我们讲了话,他是著名的数学家,个子不高,西装革履,风度潇洒。他一开口就说,他是研究“数”的,对数字特别有兴趣。我们建校五十五周年,55恰好是数字一到十的总和。这一开篇马上使气氛活跃起来,真是一位和蔼的老人。几个月后,他被划成“右派”,当报纸上“愤怒”批判他的反党、反人民罪行时,我怎么也与那位曾经听过他的一席话的好老头联系不起来……

同窗记趣

回忆文章最有趣的是回忆往昔的朋友、同学,甚至是当时的对头,在回忆中一切都化解了,唯有一些有趣的记忆被筛选了下来,平庸的和不愉快记忆大多被淘汰了。

首先是两位“大同学”,师大附中的初中班往往有个相应的高中班的有组织能力的同学到这班里做中队辅导员。我们班有两位。一位姓富,这位有好古之癖,写得一笔漂亮的粉笔字,因此,他最爱写通知,在黑板上一展其长。每个通知写完了,必再抬头大书四字:“仰各知照”。我们觉得很新奇,在暗地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仰各知照”。可能他有些不合时宜,1957年,他高三毕业,没有能考上大学。1957年的高考已经开始重视政治了,师大附中的毕业生很少有考不上大学的。1959年有一次我到文津街的北京图书馆去看书,从5路公共汽车上下来,看见一位穿着毛布蓝大褂的人撩着前大襟正要上车,那时正在举国“跃进”之时,连老人都没有穿大褂的了(解放后,北京外观上最大的变化是服装的变化,在五十年代初,长袍马褂就不见人穿了,稍有文化的不是列宁装,就是中山装),青年人穿大褂确是个稀罕事。我一看原来是“富”,不知道是他没有看出我,还是不愿意理不同道之人,他匆匆地上了车,却给我留下一个永恒的回忆。

另外一位姓俞,近些年还有些往来。他是位老北京,以前住在天安门附近的刑部街,前清其祖辈在宫里当差,是亮蓝的顶戴(清朝三品官员的礼帽顶子),爱北京的一切,包括老北京“刮风是香炉,下雨是墨盒子”。他在我们班上带着比他小三四岁的顽童常常琢磨出一些新花样来玩。例如到玉渊潭野营和偷营,蘸糖葫芦,扎风筝,年夜里聚在一起包饺子(一帮男孩子以包饺子为游戏的人不多)等等。快毕业时还想搞一个毕业纪念册,并从图书馆借出三四十年代的毕业纪念册作为参考。我看了那时学生留下的笔墨文字,的确比我们水平高。我们也准备了一些文字,但由于印刷困难,纪念册没有编成。

很怪事,师大附中的学生都特别关心政治,这可能与学生的构成有关系,学生出身干部家庭的比较多。郭沫若之子郭世英就是我们那届的,他的妈妈于力群先生还到学校开过家长会,送给班上一些足球和篮球作为礼物。当时大家都十三四岁,尚属知识未开的小青年,又能懂得多少政治,谈谈政治无非是一种情绪宣泄罢了。我记得那时同学之间最爱谈的是苏联侵占了中国多少领土。有的同学拿着世界地图,用手比划着说中国的滨海省,省会海参崴(现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大小兴安岭一带都被俄国人拿走了,他们人口那么少,土地那么大,许多地方没有人耕种,真是最贪心的。

年轻人是最容易接受极端的民族主义的,因为它简单粗陋,又适合青年人知识水准和那种需要极度张扬的心态。人性中大约就有触犯禁忌的冲动,禁忌越是严厉,冲破禁忌的冲动就越大。这就像小孩子穿上新鞋就要冒险去踩水坑一样。说苏联是个禁忌,那就说俄国帝国主义以触犯这个禁忌,人们讲及历史往往有些借古论今。还在私下谈及十月革命之后,苏维埃政府呼吁废除当年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其实这只是个幌子,因为那时帝俄政府的代表还盘踞俄国驻北京使馆,他们不可能贯彻苏维埃政府主张。当时苏维埃政府这样说的目的是要北洋政府赶走沙皇政府使节,接纳他们的使节等问题)。从这个小例子可见青年人要表达自己的强烈性,当年的初中生与现代的“愤青”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那时没有互联网,青年只是在私下说说罢了。

生活的第一课

1958年暑假后刚刚开学,热火朝天的大跃进扑面而来。各行各业都在以“多快好省”为口号实现“大跃进”。大街小巷每天都有敲锣打鼓、高举着红旗的报喜队伍。虽然还未习惯这种氛围的北京人有时也说些风凉话。如“开车的(指公共汽车的司机)多快好省,坐车的鼻青脸肿”等,但总的来说人们还是以好奇和热情投入了这个运动,人们不知道“多快好省”会给中国造出一个什么样的美丽社会图景来。

到了学校(我在北京65中上学,当时的65中只有高中)发现了两大变化,一是好多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突然消失匿迹了。最引人注目的是校长张迅如不见了,虽然,他没有给我们上过课,但常常听他的训话。他只有一只胳膊,讲话很冲,很有气概,据说是位延安来的老革命。另三位是消失于讲台的教语文的刘曜昕、黄季虬、徐守忠。我听过这三位老师的课,是很吸引人的。黄先生讲“三国”时举的例子,徐先生讲古诗给我们念的他小时候写的“诗”至今我还记得。同学私下相传:他们都被划了右派。这无形中造成一种紧张气氛,似乎当右派的不幸随时可能传染给每一个人。

另一个大变化是不上课了(我上高中的女儿知道曾有如此“好时代”,多次感慨地说,怎么没有让她赶上),成天地开会,向党交心,搞思想改造,拔白旗,插红旗,“红专”大辩论,以青年钢琴家傅聪为反面教材。说他虽然很专,在世界级的钢琴比赛中得了大奖,但却“背叛”了祖国。大张旗鼓地批判个人主义,说个人主义为“万恶之源”。还提出了要搞“四化”——思想革命化、组织军事化、生活集体化、行动战斗化。我所在的高二(五)班变成了“某连五排”,直到现在我也想不出这样做有什么意义。除了开展社会主义大辩论外,还发动同学们搞“超声波”,说这是“科学中的科学”。它用在农田里可以增加产量,用在临床,可以起死回生。

还找了农村一个生产队长给全校讲超声波科学及其实践意义。这位三四十岁的队长在台上夸夸其谈,说超声波促成农业大丰收。例如黄瓜经超声波一“超”可以长到三尺长;老玉米经超声波一“超”,一棵玉米上,可以长出五六个来,每个一尺多长;最令人惊叹不已的是驴子四五天不喂,用超声波一“超”不仅胖了,而且干活更有劲了。听到这里,掌声雷动。我们这些小青年突然觉得大跃进的农村仿佛是个神仙世界了。这位队长为农村描绘出一幅崭新的、光明的图景使我们无限向往。新上台的年轻的教导主任马上在旁边接着说:“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我们农民科学家对科学做的伟大贡献是那些大学教授连想也不敢想的。”这些话真是激起了我们对超声波的好奇心和兴趣。

在这个风潮中,学校也马上掀起一个制作超声波的热潮。最初,我以为超声波极为神秘,可是一操作起来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简单得很。找一根四分或六分的自来水管,把它截成四五寸长,用铁锤把一端砸扁,然后将扁的一端的管壁上各锯一个小口,中间焊上半个剃须刀片,便大功告成了。

然后在圆的一端接上根皮管子,再把皮管子接到自来水龙头上,打开水龙头,强大的水流从铁管扁的一端滋出去,当通过焊在这一端的刀片时,由于刀片很薄,必然被水流激荡,发生震动,于是有的“科学家”便说这是超声波,是尖端科学,具有无限广阔的用途,而且国家的兴盛和人民生活幸福全系于此。由此,党和政府才大搞群众运动,我也得以躬逢其盛。在搞这项科研制作之前,校方领导说,我们用自己制作的超声波做饭洗澡。当然,这些都是兑现不了的,只是说说罢了,像这样只是说一说,日后没有下文的事情太多了,谁能去认真追究一下呢?如果真有追究的人不是被视为别有用心,就会被当做精神病的。像这种搞“尖端科学”的群众运动,五十年来我遭遇过两次,除了“超声波”之外,还有1969年全国搞“单晶硅”,不过当时还处在“文革”运动之中,只在工厂、高校小闹一番,没有“超声波”闹得那么红火罢了。“超声波”还没有收尾,我们就下农村参加更大的跃进去了。

同类推荐
  • 中华句典3

    中华句典3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公民的责任与权利:中小学法治教育漫谈

    公民的责任与权利:中小学法治教育漫谈

    对责任的理解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意义。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教师个人不能任意选择,也不能自行放弃,而且权利和义务具有交叉性,如教师教书育人既是其权利也是其义务。学校是享有一定权利并承担一定义务的社会组织,属于教育法调整的重要对象。我国是一个法治的国家,公民享有基本的权利,但权利与义务并存,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我们也要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本书就是从公民的权利与责任出发,让广大青少年更好的了解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把我国的法治发展推向更好的发展。
  •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了解人性,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人性无法触摸,不被看透。这令许多人陷入迷茫和困境,本书是将会成为改变你生活的指南书。
  •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本书以华夏历史为脉络,炎黄地域为线索,深入解读站在商界前沿、处于事业高峰的商界达人的成功轨迹,剖析他们在创业守业、企业管理、商务谈判、社交处世、个性修养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从中,你可以了解商业往来各方,降低商业交易潜在成本,知己知彼,游刃有余。
  • 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 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 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孩子其实就是一场心理战争。如果你觉得你的男孩不服管教,不懂事,不听话,那么你需要掌握孩子控心术。所谓的“孩子控心术”,并不是要使用心理控制让孩子对父母服服帖帖,乖乖就范,更不是什么邪门歪术,而是要与孩子达成积极的有益的沟通所需要的技巧。很多时候,父母只需要了解男孩的心理,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或语气,就会发觉:其实,男孩很听话!
热门推荐
  • 粉红战争

    粉红战争

    她在书房发现了五张美女艺术照以及温锐的两张裸体画,因此,她展开了一系列调查活动,故事讲述女主人翁王小艳与温锐在分手四年后相遇并闪婚,要把温锐近几年里所谈的女朋友一一挖出,个个击破,以此了解温锐的精神世界,解决自己对婚姻、对爱情的困惑。由此,蜜月期间,她查到了画裸画的美校研究生、多情的酒吧女歌手、积累小说素材的女作家、驴行者的广告白领、美女律师与温锐各有一段浓情秘史;并惊奇地发现了多年前温锐与自己相恋同时期的神秘女友。原来,从8年前开始,一场场争夺“优秀男人”的粉红战争早已打响……
  • 惊艳穿越:被追杀的王妃

    惊艳穿越:被追杀的王妃

    (本文已签约繁体出版)她穿越成冷漠高贵的九王爷的侧妃,可是却因一场莫名其妙的情变,蒙受奇耻大辱的九王爷要置她于死地。仓皇逃离千里之外,遇到权倾一方俊美绝伦的安平王。在他一步一步的柔情攻势下,她终于卸下防备,敞开心扉。然而,婚礼举行在即,邪魅腹黑的九王爷却再一次出现在了她的面前……
  • 妖刀帝王

    妖刀帝王

    当体内的战魂变异为妖,再无弱者的悲欢怜悯,体内沸腾的血液只剩下杀伐冷冽!人若犯我,斩草除根!为了兄弟,孤身独入百万大军取上将首级!为了红颜,放弃万里江山忍受千夫所指!孤儿徐雷,从小饱受白眼和欺凌,一次偶然机遇,体内战魂发生变异,祭出一柄绝世妖刀,从此,他变的凶残暴戾狡诈阴毒!红颜唤醒了他的情,兄弟唤醒了他的义。从此以后,妖刀还是妖刀,徐雷却将它用来做佛祖之事,在爱人和兄弟的协同下,一起开创了一条妖刀帝王之路!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在RPG里开旅馆的勇者

    在RPG里开旅馆的勇者

    阿尔西斯,18岁,某年某月某日被召唤到异世界成为了勇者——然而,他连史莱姆都打不过Σ(っ °Д °;)っ让一个连史莱姆都打不过的人去拯救世界?开什么玩笑Σ(`д′*ノ)ノ!于是阿尔西斯决定了,他放弃讨伐魔王,他要——开,旅,馆。※又名《勇者旅馆传说》、《强行把《我们的旅馆从平面走向立体好了不起》、《打不过怪我只能赚钱惹》 ■食用须知■ ☆鬼战士攻法师受,全程发糖 ☆世界观综合:《进化之地》《旅馆经营》《活在异世界》 ☆日式轻小说吐槽风,雷者勿入。 ☆内含不伦不类的解谜元素,部分内容基调略为灰暗。 ☆不是网游。...
  • 流行文化篇(老外最想和你聊的101个英语话题)

    流行文化篇(老外最想和你聊的101个英语话题)

    不流行的话不说,不地道的英语不讲!遇到老外开口就“哑火”?不知道从什么话题开始交流?没有关系,本书帮你告别难堪!阅读本书,让你了解当下最流行的欧美文化主题,使你能够轻松开始与老外的交流。本书精选全世界最热议的101个流行文化主题,内容覆盖音乐文化、影视文化、商业文化、体育文化、民族文化等多方面。每个话题都包括背景介绍、常用句子、重点词汇以及一段情景对话。对话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校园生活、日常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等。语言通俗易懂,话题生动而不失深刻。
  • 贪财儿子敛涩娘亲

    贪财儿子敛涩娘亲

    她,“魅仙儿”世界一流顶级杀手,却在复仇时与仇人同归于尽。。。。。。“诈尸”醒来,善心泛滥,捡了个儿子,直接升级做了娘亲。看着怀里的粉面玉团,顿生后悔。她还没有恋爱,还没有嫁人,有了儿子,据说在古代是很难嫁出去的,她可不想做老处女啊。在她感叹悲剧人生将要来临时,怀里的小家伙说道:“娘亲,别难过,以后儿子绝对给你找一个天底下最帅最有钱的绝世夫君。”某人顿生感动,从此带着儿子闯江湖,闹朝堂,以惊世之才华,再造巅峰的同时财色兼收。精彩片段【一】:愤怒的某羽:小子,光天化日之下竟然调戏良家妇女?痞痞的某男:爷愿意,怎么你也看上这位美人儿了?先来后到,这是爷的!不屑的某羽:错,那小家碧玉形的本少爷才不喜欢,本少爷是看上你了,啧啧,瞧这脸蛋,跟蛋清似的,瞧这屁股,手感真好,瞧这牙口,唇红齿白的,嗯~,不错,是爷喜欢的类型,跟爷回家,爷会好好疼你的!愤怒的某男:放肆,你可知道我是谁?色色的某羽:我管你是谁?本少爷看上你是你的福气!乖啦~~给爷亲一下先!某男:“。。。。。。”精彩片段【二】:正吃饭的某儿子,盯着朝她们走来,手拿玉箫翩翩公子两眼放光:“娘亲,娘亲,你看,那个男人穿的真是光鲜,他腰上的玉佩起码价值几百万两吧,他手上的玉箫真是通透,一定能卖个好价钱”。某娘亲目不转睛的盯着他,吞了吞口水:“嗯嗯,的确不错,看看那俊俏的脸蛋,那结实的臂弯,还有那微翘的小屁股,真适合爆菊。”某儿子的萌音传来:“娘亲,你看的是正面,屁股在后面,你怎么能看到他很翘啊?”某娘亲白了她儿子一眼:“笨儿子,可以想象啊。”某儿子点了点,正色道:“哦~~娘亲,老规矩,人归你,钱归我”娘亲:“。。。。。。成交!”某男闻声,嘴角抽搐不已......精彩片段【三】某男:小主子,这男的怎么办?小诺儿白了一眼:废话,好看的话当然送给娘亲啦,他长得好看吗?(好吧,他邪恶了~~)某男:一般般啦~~(腹议道:有我帅吗?切!)小诺儿:卖了,换钱!(腹议道:那,把你送给娘亲?)某男:然后呢?(腹议道:小主子,偶错鸟!)小诺儿:用卖来的钱开店。(腹议道:啦啦啦啦......)某男:开什么店?(一脸的期待~~~)小诺儿:“鸡”店和“鸭”店!某男:。。。。。。(语不惊人死不休啊~~不愧是他们小主子!)推荐家人文文:诺弦歌《绝色恩宠》爱是无奈《无心妃》
  • 牛顿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牛顿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世界文学名著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非常集中、非常形象,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是走向世界、观摩社会的最佳捷径。本书包括了大自然之子、小小制作家、这个孩子变了、格兰瑟姆镇的中学时代、剑桥的孤独者、不寻常的学生、天才的思索、为学习机会而应试、避灾归乡、乡间奇迹、重返剑桥等。
  •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片断

    片断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