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9600000031

第31章 最突出的,未必是最重要的

有位家长在日志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

她开车带孩子回家,到车库的时候让孩子去开车位上的锁。这个孩子现在读小学六年级,这是他第一次开车位锁。他下车的时候是高高兴兴的,然而很快就遇到了困难——锁怎么也打不开。这时他开始发脾气,埋怨妈妈,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本来就不是我应该干的事情……”

此时恰好保安看见了,就帮忙开了锁。妈妈停好车,然后回家。这个孩子比较爱辩论,在大人看来,孩子的话常常是狡辩,让人觉得比较难缠。经过我们多方的共同努力,他的难缠指数已经下降了不少,这次发脾气,妈妈没有理他。

以前,他一纠缠妈妈便会和他辩论,结果总是被孩子理论得无言以对,孩子常常在这种时候表现得很得意。现在,妈妈不理他,他的“辩才”也没了发挥的余地。

我还是忍不住追问:“不理他虽然是很有效的方法,但是不是最好的方法呢?”

妈妈沿着这个思路想下去,首先想到的是,如果非要说点什么的话,肯定要强调这就是他应该干的。

我跳开这个思路,问了妈妈另外一个问题:“通盘考虑这件小事,你觉得有哪几个点是必须处理的?”这一问把妈妈问迷糊了。她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只是说了她打算怎样处理。她的切入点还是强调这件事情就是孩子应该干的。

我不依不饶地问:“这件事情有几个点是必须处理的?是否有必要强调这是孩子应该干的,这个地方是重点吗?”妈妈回答:“不是重点,也是次重点吧。”我追问:“是次重点,还是非重点?”妈妈半开玩笑地回了我一句:“杨老师,我怕你啦!”

哈哈,回头看看这一段,我也觉得自己很过分,仿佛把人家逼问到了角落里,还不肯善罢甘休。

在我看来,这件事情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孩子不会开锁需要学习,一个是孩子该如何对待不会的事情。孩子第一次开锁,不会开很正常。值得关注的是孩子对待不会的态度——他不是直接说出来请求帮助,而是推卸责任埋怨大人,“这件事情本来就不是我应该干的”这句话不过是他的一个说辞而已。

学会开锁是很简单的事情。如果他肯学,当时教他就可以,如果他不肯,事后教他也无妨。所以这件事情的重点是:遇到不会的事情应该怎么办?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大道理他肯定听不进去。所以我建议妈妈说三句话:“如果你不会开,直接告诉我就行了,我来开。这件事情,没必要纠缠于应不应该。用不着发脾气。”

具体的说法和语气可以根据当时的场景来调整。如果他脾气很大,就可以稍微强硬一点儿,如果他仅仅是抱怨,这些话完全可以说得很柔和。

我反过来问这位妈妈:“为什么仅仅是这几句,而不是别的?”我让她分析每句话的用意。从分析来看,她并未完全理解。

这件事情的重点是让孩子学会坦然面对自己的“不会”。如果孩子遇到不会的事情总是推卸责任,埋怨他人,就要追踪一下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以及孩子由此形成的观念。遇到孩子不会的事情,有的人会随口说“这都不会啊”。这样的话看似轻描淡写,在孩子听来则是很严重的否定和责备,言外之意是孩子很笨,该会的都不会,这会让孩子感到非常难堪。

遇到不会的事情,孩子需要学习、需要尝试,这个过程中难免犯错。我们如何对待孩子的错误也很关键。我见过许多家长,如果孩子连续学几遍都不会,家长的挫败感会比孩子还严重,往往会严厉地责备孩子,会挑剔孩子的态度,埋怨孩子心不在焉,甚至对孩子大发脾气。瞧,我们在用行动告诉孩子:不顺利的时候,请放纵自己的挫败感,随便推卸责任,暴跳如雷也可以。

孩子做错了,我们有责任指出来,关键是我们指出错误的方式不能伤害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从道理上讲,我们都知道应该“对事不对人”,而我们的行动,往往是“对人不对事”。不管是“这都不会啊”,还是严厉的责备,我们的关注点并不是具体的错误,而是指向了孩子本人:你很笨,你态度不端正,你不用心,你让人感到厌恶……通俗地说,我们表达给孩子的意思,并不是你做的事情错了,而是你这个人错了——“你不是好孩子”!孩子的关注点也偏离了错误本身,他想的不是怎样改正错误,而是要努力证明自己是“好孩子”,证明好孩子的最佳途径就是推卸责任,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样,自己就是“好孩子”了。许多人直到成年,“对人”和“对事”都是粘连在一起的,自己犯了错便觉得自己这个人错了,要承受沉重的挫败感,因此会本能地推卸责任。如果别人做错了事也会怨恨那个人。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勇于承担责任,这要有一个前提,那便是坦然面对错误。因此,我们对待错误的方式要限定在错误本身,关注于怎样改进和怎样学会,不蔓延,不进行人身攻击。我小时候也常常这样,不会的不敢问,怕被别人嘲笑。直到最近几年我才愈发明白:不会,学会就是了。一遍不行就学一百遍呗!只要不厌其烦地想办法,没有学不会的。我在咨询中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就算大人愿意改变,也经常要连续错6次以上才能完全改过来。因此我们不要苛求孩子错一两次就学会。

回到开锁这件事情。第一句话应该让孩子明白,不会可以直接说出来,他会得到理解而不是奚落。“这本来就不是我应该干的”,这句话虽然仅仅是一个说辞,但我们还是要澄清一下。澄清的重点不是争辩是否应该干,而是直接告诉他没必要争辩。从前文来看,妈妈两次的切入点都选了这句话。这句话火药味浓重,听上去就是明显的抱怨。如果和孩子辩论下去,彼此都很难说服对方,牵涉的话题可能会越来越多。妈妈可能会说得更多:我天天辛苦赚钱给你花,还得给你做饭,还得陪你做作业,你说这是我应该干的吗?要不以后我不管你了……

当然,我们也见到很多人,能从这三句话的意思衍生出30句话,似乎是掰开了揉碎了给孩子讲道理,以为这样孩子能听得更明白些。这样做显然低估了孩子的理解能力。这样做还有两个弊端,一个是话太多,孩子反倒会一时抓不住重点,甚至片面理解了大人的意思;另外,孩子听烦了会直接屏蔽掉所有的话,结果相当于没说。这两点也恰好是唠叨的弊端。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将这三层意思用最简单的三句话表述给孩子,接下来不再说什么,那么这个沉默的时刻就恰好是孩子消化吸收的机会。安静下来以后,他也会反省自己的行为,将妈妈的态度和自己的表现一对比,便知道以后该怎样做了。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通常少有轰轰烈烈的大事。孩子们成长质量的不同,大多是被这些小事影响的。教育无大事,教育也无小事。10年前,在阅读教育书籍的时候,我被其中的教育观点所感染,也曾激情澎湃。随着阅读的深入,尤其是当我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咨询案例,越来越感慨:教育理论都是知易行难。我们很容易理解尊重、自由、平等、倾听这些理念,但是怎样将这些理念体现在每个教育细节中,则是最有难度的。尤其是遇到突发事件,在矛盾冲突当中体现这些理念,就更加有难度。相信这也是家长们最困惑的地方。这几年,我非常关注教育的精准性,追求点到为止,恰到好处,而不是过度教育。当下我们容易焦虑,总想教育得彻底一些,结果往往用力过度,起了反作用。

与孩子相处,遇到突发事件时,我们首先要有全局观念,抓住主要问题,而不是被最突出的细节所牵绊,陷入次要问题的泥潭。突发事件并不全是坏事,它完全可以成为良好的教育契机。我们能够通过处理这一件事情,最终解决这一类问题。比如处理了孩子因为不会开锁而推卸责任发脾气的事情,今后孩子就学会了怎样面对不会的事情。孩子通过这件事情形成了一个新的观念:遇到不会的事情,直接问是最好的方法,也是值得赞扬和欣赏的好习惯。

同类推荐
  • 教育从赞美开始:孩子,你最棒!

    教育从赞美开始:孩子,你最棒!

    采用故事导入评析的形式为你讲析赏识教育,故事篇篇经典,评析句句精彩,读来发人深省,引人深思。不仅让你掌握了赏识教育的方式,而且还让你避免涉足赏识的误区。让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聪明的家长们勇敢地打破传统教育的樊笼,握紧赏识教育这个武器,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天堂,引领孩子走向辉煌的成功之路!
  • 孩子不爱学习,妈妈怎么办

    孩子不爱学习,妈妈怎么办

    但就是不起作用,本书是一部彻底解决孩子厌学、贪玩、偏科、不爱写作业、惧怕考试的教子宝典!很多孩子都非常聪明,可就是不爱学习:每天去上学,孩子不仅没有改变,一翻开课本就头疼:作业不是忘记写,就是拖拉到很晚才动笔;上课眼睛在盯着黑板,但是心已经飞到九霄云外了:还有的孩子非常害怕考试,反而更加厌学了。相信很多妈妈都非常头疼。,就仿佛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一样:一玩起来就没够,一到快考试的时候就不想上学……遇到这样的孩子。甚至给他请来家教。每天晚上都给他补课
  • 父母一定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

    父母一定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

    本书科学地、有针对性地、从细节的层面对孩子从一岁到十八岁的人生历程中,深入浅出地论述了父母应该为孩子做的50件事。指出了当前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教育误区,指导家长教会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学会自己判断、自己选择,拥有独立的能力、快乐的心境和健康的身体,形成健全的人格。
  •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小斯宾塞是作者赫伯特·斯宾塞的侄子,因为一次不幸,失去了父母,于是被作者收养。在家乡的小镇上,小斯宾塞的生活是幸福的,因为他接受的是名符其实的快乐教育。尽管小斯宾塞的天资并不聪颖,但在作者的教育下,他14岁就以优异的成绩被剑桥大学破格录取,后来顺利取得博士学位,成为著名的植物学家。那么何为快乐教育?作者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因此教育的方法或手段也应当是快乐的。而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少对孩子发布命令,要用积极的暗示令他们看见希望,让他们能够快乐成长。
  • 30天精通儿童心理学

    30天精通儿童心理学

    本书融专业性、知识性、可读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全面介绍了儿童心理学知识,书中援引了大量典型的故事和案例,贴近现实生活,将晦涩的专业知识寓于轻松的故事中,让你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快速了解和掌握儿童心理。
热门推荐
  • 没完没了的穿越:王妃劫

    没完没了的穿越:王妃劫

    【轻松小白,不喜勿近】NND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够完结了?生活就不能安定点吗?为什么总是在不停地穿越?两个月就要穿越一次,TMD还让不让人活啦?什么?要想结束这种生活就必须要用爱人的鲜血来祭奠体内的穿越药?这还有没有天理了?哎不过开心的是,好在在古代凌凌找到了乐趣,每一次穿越遇到的帅哥被改造成了现代的帅哥不说,就连古代的人也开始穿现代服饰,凌凌还被称作最美丽的设计师?
  • 爱上一位名叫春妮的女子

    爱上一位名叫春妮的女子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宁爱美人弃江山

    宁爱美人弃江山

    他们前世新婚蜜月中遇难,他带着记忆穿越,只为不忘却她。他是锦乐的皇帝,她是大梁的公主,他是她前世的爱人,是她今生的杀父仇人。他性格冷僻,却独对她温柔。她投胎转世,经历了亡国亡亲的变故,只求安稳度日。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雷罚

    雷罚

    修炼的极至是什么,只是飞升神界而已吗?意外得到一本不完善的上古法诀乾坤典,从地球来到修真界,由心思单纯的小白,步步成长为各大势力间游刃有余的煞星,仙界遇天照大神,却是某国祖先,一怒下杀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次元主神创建者

    次元主神创建者

    无意中得到了一个金色的光球,本来李星认为这只不过是可以用来穿梭不同世界的工具,可没想到这个光球还有更加强悍的作用,很快的,李星走上了不断的穿梭吞噬世界,建立理想中的主神空间的道路。(有意的可以加入竖瞳的书友群三、四、六、零、二、八、七、六、三)
  • 黯乡魂

    黯乡魂

    我真的,真的,真的只是个过路的,可是为什么老天爷如此“厚爱”我?是她们要穿越又不是我要。天哪,我不要去那种连电视机都没有的世界!!!黯乡魂,追思旅,无奈异世走一回...
  • 女人善待心灵的100个阳光禅

    女人善待心灵的100个阳光禅

    女人,很多时候都会感到累、感到无助、感到孤单、感到迷茫……"其实在没有月光也没有星光的时候,你也不要绝望和哭泣,禅的智慧会带你走出黑暗和迷雾,走向幸福和光明,让你学会自已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撑一柄避雨的伞,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
  • 麻辣吸血鬼

    麻辣吸血鬼

    他们怕太阳光、十字架和大蒜,喜欢睡棺材,昼伏夜出,能变成蝙蝠,靠吸血为生;他们都是俊男美女,皮肤苍白,冷漠,有贵族气质;他们吸完血的人会死去,但是如果得到他们的血,就会和他们一样变成吸血鬼。就是这样神秘的一族,也会有个别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