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深圳的家长,她家有两个男孩,哥哥9岁,弟弟6岁,平时孩子的舅妈在家里帮忙做饭。话说有一天,这位朋友外出归来,得知家里发生了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孩子的舅妈、哥哥和弟弟三个人吵起来了!
这下热闹了,她回家后,舅妈先和她讲了事情的经过。大致的情况是,弟弟给一位亲戚打电话,本来是问候一下,后来提到想要一个玩具,那位亲戚说最近不会去他家,没法带给他。孩子的舅妈觉得孩子这样做不礼貌就让他挂了电话。弟弟没能得到玩具,就开始闹腾,大喊大叫并摔东西。孩子的舅妈和哥哥制止了他,当然少不了要批评他。这个过程比较曲折,总之最后乱作一团。
这位妈妈还算沉得住气,听了孩子的舅妈描述之后一直沉默,弟弟也假装无事,绝口不提。到了吃饭的时候,弟弟绷不住了,开始说这件事情。他重点强调舅妈和哥哥如何如何对付他,至于他做了什么则一带而过。妈妈见此情形觉得三言两语说不明白,就灵机一动,对弟弟说:“既然如此,我找来纸笔,把这件事情记录下来,看看你舅妈和哥哥都做了什么。”
于是,弟弟描述过程,妈妈边记录边澄清。比如,他说哥哥训斥他,妈妈就会追问他是因为什么事情,哥哥是怎么说的,又是怎样做的,然后与哥哥核实。就这样,所有的细节都被呈现出来。妈妈说,这个记录,整整用了两页A4纸,足见“案情”之复杂!
把整个过程弄清楚后,妈妈找来一支红笔开始点评。弟弟主动给亲戚打电话,说明很有礼貌,但不应该这样要东西。尤其是挂了电话之后的闹腾,首先是他的不对。当然,孩子的舅妈和哥哥也有过激的语言和行动。妈妈像个审案的判官一样,将所有的细节分析了一遍。
比较有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弟弟说:“妈妈,你说的一句话,让我特别感动,你说舅妈都生病了,还给我们做饭。现在,舅妈说的有道理,我还不听她的话。妈妈我错了,舅妈很辛苦的。还有,妈妈生病的时候,还送我们上学,我也很感动……”说着说着眼泪稀里哗啦就下来了。
妈妈感到非常意外,一方面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会说出“感动”之类的话来,还泪如泉涌;另一方面是因为孩子与此前的表现大相径庭。半个月前这位妈妈还给我打电话,苦恼于弟弟的死不认错,哪怕人证物证俱在,他也会矢口否认,给他讲道理,基本说不通。我帮她分析,这和家人对弟弟的否定有关,比如,无论弟弟说什么话哥哥都马上说:“不对,你说错啦,不是这样的!”弟弟说了幼稚的话,全家人觉得好玩,也会笑他,甚至还拿这些话题开玩笑。家里人并无恶意,但弟弟却觉得被奚落、被嘲笑,导致弟弟不肯认错,哪怕说他裤子穿反了,他也死活不承认。吵架的事,如果不是记录下来,按照弟弟一贯的做法,他肯定会一口咬定是舅妈和哥哥不对,自己没错。
这位妈妈说她是受了我的启发。我说:“虽然给你出过很多‘馊主意’,但好像没这么一条哦!”她说:“你是没直接说,可你不是让我写日志,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吗?我这不是活学活用嘛!”我打趣道:“哈哈,知识产权归我哦!”
通常,我会让找我咨询的家长每天记个流水账日志给我,我通篇看一通,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重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大大减少了跑题的可能性。但这个办法还从来没用在孩子身上呢,这位朋友倒是做了很好的尝试。
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落在纸上至少有三个好处。
首先是能把倾听与评判清晰地分开。如果只听几句就评判孩子,孩子会本能地回避问题,不讲真话。这样做不但容易引起对抗,还特容易跑题。如果先让孩子把整件事情讲清楚,孩子也能平静地诉说,这是纯粹的倾听。这个描述的过程把事情的原貌呈现了出来,不但紧扣主题,还能抑制双方的坏脾气。说完了,也让双方度过了情绪爆发的危险期,彼此的状态都归于理智。这样记录对于爱发脾气的人来说是个很好的缓冲。而且,我们作出倾听的示范,孩子才能更好地倾听他人。
其次,孰是孰非,一目了然。我这位朋友和孩子的舅妈开玩笑:“如果光听孩子的一面之词,以为你在家欺负他了呢!”再小的孩子也懂得自我保护,总是突出自己有道理的地方,并指摘对方的不是。如果双方各执一词,就很难沟通。把所有的事情记录下来使整个事件了然于胸,双方的是非都清晰明了,谁也没法否认。
再次,对孩子来说,这是培养客观性与条理性的好契机。孩子的思维更具主观性,不易看到事情的原貌。如果让孩子描述一件事情,他通常会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细节,但未必是重点,说了半天,听的人还一头雾水。如果写出来,则是一种全面呈现,孩子也能渐渐明白描述一件事情应该遵循怎样的线索。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和孩子有争执的情境。你会发现,如果把孩子的观点记录下来并核实清楚,然后再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孩子更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