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9600000019

第19章 认真说话,认真听话

最近,因为朋友熟人的缘故,陆续到别人家里见了几个孩子,都是四五岁的年纪。

当我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亲子互动的时候,我发现大部分时间根本不需要用头脑去分析,只要把自己“代入”孩子的角色,答案就会自然浮现出来。

在这几次的观察中,我在家长的苦恼之外,发现了一个非常有共性又非常简单的事实:父母和子女的沟通根本不在同一“波段”,彼此频率对不上。

比如,孩子在跑着玩,还又蹦又跳做鬼脸,这时候妈妈连续发布了五六个指令:宝宝,小点声,你太吵了;小心桌子角,别碰着;把那本书捡起来,那可是你最喜欢的书哦,弄坏了你会心疼的;和阿姨打招呼,要有礼貌;过来,我看看你是不是出汗了……

说实话,我听了这些频繁的指令,感觉很聒噪。结果可想而知,孩子依然如故,一个回应也没有。妈妈的调门不知不觉开始提高,有时候妈妈通过大声喊、不断重复,能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有的时候这样做根本没用,妈妈的挫败感便一波一波地袭来。最终妈妈通过生气、发脾气,迫使孩子屈服,完成自己的指令。同时这件事情不断强化妈妈心中的一个判断:这个孩子不听话,一定要对他大喊大叫才有用!在这个想法的推动下,妈妈对孩子的沟通手段越来越脱离常规方式。

孩子主动与妈妈沟通的时候依然不在同一波段。我发现,孩子对妈妈说的话,妈妈只是用语气词哼哼哈哈地敷衍孩子,或者不耐烦地说“知道了”,与孩子没有眼神接触。孩子也复制妈妈的策略,大声喊、不断重复,或者去扯妈妈的衣角,甚至哼哼唧唧地耍赖,这样才能引起妈妈的注意,获得一些回应。如果孩子想获得更多的回应,还要加倍使用这些手段。于是这些方法成了孩子解决问题的首选策略。孩子也得出一个结论:对付爸爸妈妈就要不断地哭闹耍赖,这样他们才肯听我的话,才会答应我的要求!

渐渐地,在这样的家庭中,家人之间习惯于带着敌意说话、用吵架的方式协商问题。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个沟通的“死结”:一方退让,另一方就会变本加厉。如果互不相让,矛盾就会继续升级。

这样进退两难的处境,形成过程非常简单,就是因为我们不认真跟孩子说话,也不认真听孩子讲话。

许多家长看了无数的教育书籍,对教育理论如数家珍。但我要说的是,教育其实没有那么复杂,我们不妨回归简单,回归常识。亲子关系虽然有些特殊,但也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因此要遵循人际关系的基本规则——说话认真,听话认真。

在工作场合,我们如果想对领导说一件事情,肯定要先看看对方的状态,是否有时间听我们讲话。另外我们也要打个腹稿,知道怎样说更得体。领导对我们说些什么,我们都会认真听,并且立刻回应。如此说来,我们都具有人际沟通的基本技能,但亲子关系中,我们重视教育结果而轻视孩子本人,否定孩子的平等地位,仿佛孩子没有资格享受某些基本人权,我们对孩子任性而为,放纵行使父母的特权。当我们埋怨孩子任性的时候,真正的事实是:我们比孩子更任性!

我们不妨把“尊重”“倾听”这些口号化为简单的行动,像对待领导一样,认真地对孩子说话,认真地听孩子讲话。要知道,孩子比领导重要多了!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对待孩子,就会发现,亲子关系完全可以风和日丽。如果始终坚持这一点,家庭教育也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我建议前文中提到的这位妈妈连续地观察孩子,并最大限度地化简和孩子说的话。而且要选择合适的时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孩子对话,还要非常注意用表情和眼神与孩子互动。养成这样的习惯,我们一旦对孩子说话,孩子就会认真听。当孩子和我们说话的时候,我们也要认真倾听,认真思考,准确回应孩子。我们要用行动来诠释“尊重”“倾听”,没必要成天把这些词汇挂在嘴边。

我为这位妈妈做了一个小小的示范,假设她想让孩子把书捡起来,我建议她首先喊“宝宝”,然后等待孩子的回应。这个回应可以是声音的应答,也可以是眼神的回应。孩子有回应以后,我们再用最简洁的话说出自己的要求:“把书捡起来!”类似的要求,本来是举手之劳,孩子之所以会抗拒,通常都不是因为要求本身,而是我们提要求的态度和语气。

我们要非常警惕对孩子的无效指令。以这位妈妈为例,她一天中对孩子发出的无效指令绝对超过30个,一年下来对孩子发布的无效指令上万个。这是很可怕的一个数字,那些指令都是严重的噪音污染。就算孩子已经把这些指令当作噪音,仍然要花时间去分辨、判断、权衡,并要作出选择——是顺从、抵抗还是防御?频繁而无效的指令,会影响孩子内心的平静,进而影响他们做事的效率。

我问了妈妈一句:“孩子是否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妈妈说:“有有有!幼儿园的老师总说他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讲的话他好像没听见一样。”

这一点儿都不难解释。妈妈不认真听孩子讲话,孩子也不认真听妈妈讲话,久而久之,孩子倾听的能力就弱化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缺乏眼神交流,眼神的定焦能力和追踪能力也会弱化。并且,孩子嫌父母烦,就会主动屏蔽父母的唠叨,也会把他人的话当作耳旁风,对话语中传递的信息不敏感。如果孩子的视觉注意力和听觉注意力同时被弱化,孩子的注意力就会习惯性地处于涣散状态。

相反,那些与父母亲人愉快互动的孩子,眼神总是亮亮的。大人说到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他会目不转睛地看着你,他的眼神也会随着讲话的内容产生微妙的变化。这些孩子也能捕捉到他人情绪的细微变化,好奇心强,会主动追踪他感兴趣的事情。

在观察的过程中,这个孩子开始在我面前跳着玩,我专注地看着他,偶尔还和他开个玩笑。看得出他很享受别人专注而善意的眼神。过了一会儿,他拿了一些积木在我面前摆弄。我试探着问他:“能给我玩一会儿吗?”在之前互动的基础上,他没有拒绝,但也没有直接答应,而是采用了一个中间策略:把一块积木放在我椅子的边上。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我很高兴地对他说了谢谢,就拿起积木摆弄。又试探性地问他:“可以给爸爸妈妈每人发一块吗?”这对他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他欣然应允。然后我又试探着问他:“能再给我发一块吗?”这回他不但答应了,还直接把积木放在我的手上。由此一个新的游戏便展开了,他一次次跑到自己的房间,找出一堆玩具,给在场的人每人分发一个,如此循环往复,我们只是高兴地回应他,感谢他。他特别有积极性,表情也明媚起来,他几乎把所有小件的玩具都拿来分发。最后我们每个人怀里都抱着许多玩具。我在他家坐了一个多小时,告别时他还不让走,又分发了两轮玩具才算结束游戏。我注意到,游戏玩到后半部分时,孩子热情高涨。他对我们的眼神和问话变得敏感了,会主动看我们,问他的话,有一多半都会回答。

与这个小孩儿的互动结束后我心中五味杂陈。作为一个陌生人,孩子能在短时间内这样与我互动足以证明,只要方法对路,孩子有很大的改变空间。

关于此事的文章发到网上以后,一位读者给我留言:

刚刚看了这篇文章,恰好发生了一件事,奶奶让孩子快点睡觉,可是孩子在玩游戏,根本叫不动。奶奶让我去收了电脑,我用这个办法,坐到孩子面前叫了他的名字,让他看着我的眼睛,然后问他:“现在几点?”他说:“不知道!”我就告诉他,现在是晚上930,到睡觉的时间了。他一边听我讲话一边摸着电脑说:“我把这一盘玩完了就去。”我把电脑拿开,对着他坚定地摇了摇头,他看着我想了10秒钟,什么话也没说,就自己去刷牙了。所以我现在心情非常好。我的孩子也是四五岁,平时的我,也像上面讲的家长一样,刚刚只是小试了一把,好管用啊!

我努力想象这个场景,心中很感动,也很感慨。虽然妈妈没有答应孩子的要求,但他一定能从妈妈的眼神和态度中感受到真诚与尊重。

同类推荐
  • 独生男孩怎么养

    独生男孩怎么养

    俗话说:“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这话不无道理。然而如果家有男孩,仅仅是“穷着养”,就一定能培养出了不起的男孩吗?未必。独生男孩与有兄弟姐妹的男孩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及心理特点。我们只有因材施教,才能让独生男孩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培养出一个了不起的男孩。 本书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根据独生男孩的成长特点,分别从生活习惯、独立个性、基本能力、身心健康、优良人格、情商教育、性教育,美德教育八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阐述。内容翔实,分析透彻,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从本书中,您一定能找到养育独生男孩的有效方法。
  • 产孕妇保养与保健

    产孕妇保养与保健

    本书从女性生理常识、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婚前孕后、育儿护养、饮食禁忌等诸多方面,以科学严谨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全方位进行阐述,同时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学习咋有那么难?看当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2007年2008年2009年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教育类畅销书第一名作者——林格如何解析学习本质,解放天下父母。本书是全国教育名家巡回报告会唯一指定用书,它最终价值是让教师和父母从单纯的“管教”里跳出来,一切为了获得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 与孩子的10个重要对话

    与孩子的10个重要对话

    本书在篇章设计上颇费心思,全书共分10章,10个话题,每个话题有7个小标题。父母可以循着本书的话题安排,每天和孩子探讨一个小问题,每星期完成一个对话主题。父母自己安排和孩子的对话,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很容易落实在实际的生活中,很有实用性。学贵力行,一旦把这些真正落实在生活中,10个星期就能扎下孩子一生幸福的根基。本书引用了大量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从而更具说服力。本书是与为人父母者的真诚分享,对于现代的父母来说,是一本简单直观、实用性很强的家庭教育参考书。
  • 我们怎样做父亲

    我们怎样做父亲

    这是一本现代文化名人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文集。书中所收的文章,有散文、杂文、随笔、论文,还有讲演稿、书信。作者中有作家、艺术家,也有哲学家、美学家、教育家。他们都是中国现代史上成就不凡的文化名人,如鲁迅、蔡元培、陶行知、徐志摩、丰子恺、老舍、叶圣陶等。他们的文章中蕴含着对孩子赤诚的爱、谆谆的苦心、人生的智慧,以及对国家的抱负、对社会的责任、对理想的坚持、对进步的追求。
热门推荐
  • 治安管理处罚法教程

    治安管理处罚法教程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
  • 惊世第一懒妃:暴君何弃疗

    惊世第一懒妃:暴君何弃疗

    “娘子,莫急。装得太久,有些生疏了。待我灭了那个喘气的知情人,你依旧是北国第一战神,为夫绝不抢你风头”“装了一千多年。敢问您……为何放弃治疗?”,她,21世纪最懒最能吃的天才特工。他,北之国最笨最白痴的废物太子。时空扭转,天才特工撞上废物太子。从此之后,他洗衣、做饭、卖萌撒娇,她战甲、重剑、横扫天下。天才配废物,扮猪吃老虎,汝甚吊汝娘知乎!什么?天下你不屑?那算了,回家种田吧。什么?都回家汗滴禾下土了还有人来找茬?还抢他的贴心小娘子?靠,好不容易装了一千年,临了还逼他露出真面目!天空瞬变,大地开裂。九龙缠身,秒杀众人!“……你这是?”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作者品评的八位女性,均在上个世纪留下过深刻的人生印记。她们以各自不同的人生姿态和生存际遇,仍让今天的我们萦怀于心。顺着作者的笔触,品读她们的命运和人生,竟会是如此的苦涩而又温馨,仿佛有干愁百结,欲罢不能。
  • 麒麟印

    麒麟印

    --情节虚构。请勿模仿,盛名之下无虚士,强将手下无弱兵!在这二十二世纪高科技发展的年代仍没有武器能破得了凌云心经的“无敌气盾”!且看他如何依靠“无敌气盾”虐遍天下强者,享尽齐人之福
  • 祸妃倾城:妖逆天下

    祸妃倾城:妖逆天下

    孟琦夏,在一次车祸后被一只千年修行的猫所救,人身虽死魂却穿越到北辕王朝,成了当朝丞相的嫡女——闻人七夏!可是娘亲早逝、爹爹不疼、姐姐陷害的,这嫡女怎会是这般的待遇?无所谓,她体内有猫妖内丹一枚,能懂所有动物的语言,养只麻雀当宠物,没事给她收集信息去,再有猫妖来相助,她要一步一步的变强大,好让那些欺负她的人都知道她不是好惹的!一副天真无邪可爱无敌的模样,却是腹黑无比,在别人要嘲笑之时,她让那些嘲笑的人无地自容,在别人要陷害之前,她就先陷害过去,总之,一切都是先下手为强!好吧,她这是要逆天了!
  • 僵尸问道

    僵尸问道

    僵尸出没!小心!!!宅男张洋在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修真界,成为一头最低级的小僵尸,凭借着一本《太阴炼形》混得风生水起、霸气凛然,留下了一段“僵尸会法术,谁也挡不住”的传奇。
  • 婴儿早期智力开发

    婴儿早期智力开发

    早期智力开发就是在孩子具备某种能力之前的适当时期(比儿童智力发展规律的年龄略为提前)内,给他们提供恰如其分的感官刺激,促进大脑的发育,以加速儿童的先天潜能变为现实的能力,也就是早期给感官以合理的刺激使它们增加反应的敏感性,启发婴幼儿的潜在智力,包括发展小儿感知觉能力、动作及语言能力,培养小儿记忆、注意、思维想象力及良好情绪和意志等。
  • 领导艺术36计

    领导艺术36计

    毫无疑问,没有人希望自己在失败和平庸中度过自己的一生。也没有人不渴望自己能在一方舞台上纵横驰骋,成就一番或大或小的事业。但是现实生活却是这样的: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而有的人却一生平庸!那么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我们人生的不同呢?人生成败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呢?是家庭背景吗?有的人因出身显贵而平步青云,有的人虽出身低贱也步步高升,可见家庭背景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是经济实力吗?有的人从大富起步而成为巨富,有的人白手起家而成为巨富,可见经济实力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才华学问吗?有的人学富五车而功成名就,有的人识字不多而功成名就,可见才华学问也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勤奋努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