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9600000020

第20章 如何“引”,“导”向哪里

这是一位妈妈写给我的日志:中午大宝对我说:“我告诉您一件好事,今天我们老师差点让我当体育委员。老师和大家说:‘有个同学做操特别认真,我观察他很多次了,他一直都做得很好,下次选体育委员的时候就选他。’大家都猜,猜来猜去也没猜到我。我知道老师说的是我,老师总是盯着我,我就很认真地做。”我说:“你觉得这个老师好不好呀?”他说“好”,我又问:“那我猜你上课肯定爱听这个老师的课。”他说“是”,我接着说:“老师那么关心你,你想不想给老师留一个好印象?”他说,“当然想了”。

我又接着说:“那你要在哪些方面努力呢?”他说,“不知道”,我又说:“你上课听讲怎么样呀?写字怎么样呀?”他说:“都好好的。”还说:“我就不该告诉您,您怎么这么贫呀!”我一想,我说多了。我是想引发他的思考,结果弄巧成拙。孩子都很有荣誉感的。老师有意识的表扬本身就会给他带来思考,老师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就会上升一个高度,敬仰之情会带动他去认真上课,认真写字,好赢得老师更高的赞赏。我的话说得太直白了,我只说一句就好了:“我猜你一定更喜欢这个老师了,也更爱上老师的课了,就连写字都会很认真的,你绝对不想再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应该这样点到为止。

这个咨询时间比较长,慢慢地,大宝妈妈也学会了及时反思。当孩子说她“您怎么这么贫呀”,她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话有不妥当的地方。如果我们的回应不恰当,其实孩子会给我们一些信号。但是,以前妈妈对孩子释放的信号不敏感,有时候孩子都发火了,妈妈还在沿着自己的思路走。现在不同了,孩子说了这一句,妈妈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回应不妥当,并及时反思,想出改变的路径。这是妈妈的进步,也是孩子进步的前提。后来的咨询过程证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妈妈的引导思路就变了。当然,一次反思显然不够,要经过几次反思和修正,并且经历一个不断练习的过程,才能做得恰到好处。

我问了妈妈一个问题:“当你得知孩子被老师表扬了,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想引导他,还是想先去体会孩子的感觉?”妈妈说她已经习惯了,马上就想去引导他。在教育当中,“引导”是被滥用、被误用得最多的词汇之一。通常我们发现孩子的错误和不足时,喜欢滔滔不绝地胡乱讲一通大道理,美其名曰“引导”。事实上,真正的引导必须回答两个问题:怎样“引”?“导”向哪里?以这位妈妈为例,她听说孩子被老师表扬,表现得很高兴,看得出她也希望锦上添花,引导孩子更上一层楼。但妈妈的问话根本没呼应孩子的话题,甚至她还没想好说什么,就随口以自己的价值标准对孩子提出设问。妈妈手里仿佛有一根“万能红线”,任何事情都可以直接联系到学习上。孩子回来时本来是兴高采烈的,却被妈妈“引导”得兴致索然。

许多家长都是如此,引导孩子的时候总是想当然,不打腹稿,边说边想,边想边说。到头来都不知道自己要表达怎样的意思,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既然我们想引导孩子,如果想收到效果,不但要打腹稿,还要花时间去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样才能引导到位。

妈妈之所以这样胡乱地“引导”孩子,是因为她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理解孩子的感受。于是我问妈妈一个问题:“如果有位老师天天用欣赏的目光看着你做操,你的心里会是怎样的感觉呢?”妈妈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哦,这样体会呀,我就是总找不到感觉!”我继续分析:“慢慢地,是不是去做操的时候,心里就有个期待了?是不是自己也会主动去寻找老师的目光?然后和老师之间就有了一个默契,知道老师欣赏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表现老师会看到,这样是不是就有了改变自我的动力了呢?”妈妈说:“是呀,昨天他就是这样描绘的。这样的感觉我怎么就分析不出来呢?”

通过揣摩孩子的感受,妈妈把原来的话改为:“是不是觉得老师很关注你?通过这件事,同学们的看法也会改变,老师同学都和你更亲近了,你心里的感觉也是甜甜的吧?”妈妈这样说,呼应了孩子最强烈的感受,孩子的内心肯定会更加愉悦。我继续问妈妈:“在此基础上,能否再升华一下呢?我们肯定孩子,重点落在什么地方呢?老师在班里大张旗鼓地夸奖他,最欣赏他什么?是因为他一次做得好,还是因为他连续做得好呢?”

很显然,孩子最可贵的地方不是某一次做得好,而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坚持做好,不松懈,这是最了不起的地方。我们对孩子的肯定,不妨落在孩子的坚持精神上。我和妈妈各想了一个说法,最后将两个说法糅合在一起:“大宝,我听了你的话很高兴,老师在同学面前表扬了你,你心里肯定感觉甜甜的吧?我猜你们老师肯定天天在观察你。他发现全班只有你最认真,并且一直在坚持。老师太喜欢你了,忍不住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夸奖你,也是希望同学们像你一样,能天天把一件事情做好!”

我和妈妈一起揣摩了孩子的感觉,最后从老师的角度来肯定孩子做得最好的地方,突出了老师表扬的主题,并升华了孩子的感受。表面上看我们只是呼应了孩子的感受,并没有“引导”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似乎没有完成任务。事实上我们说的那些道理,孩子自己何尝想不到呢?关键是孩子要出于自愿去做,才能激发孩子真正的动力。我们的引导就隐藏在那段话中,“引”孩子去重复这种愉悦的感觉,“导”向坚持做一件事。当孩子能愉悦地坚持做一件事情,还有什么能难住他呢?

有许多妈妈问我,为什么你比我更了解我的孩子?为什么你能通过不起眼的细节判断孩子的感受和意图?在我看来,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被问得多了,我开始琢磨其中的原因。虽然大家认为我擅长管孩子,事实上,我不会成天想着怎么管住孩子,怎么控制孩子,让孩子听我的话。从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一个爱好:在安静放松的状态中,心无杂念地注视着孩子,饶有兴趣地观察孩子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这样连续观察,会产生一个奇妙的结果——慢慢融入孩子的感觉,与他同悲同喜。我并不仅仅依靠头脑去分析孩子,更在感觉层面与孩子保持联通,这样可以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因此,我不喜欢把教育看成某种“技巧”,教育的核心是感觉的融合,乃至内心的共鸣。

当然,如果我们想融入孩子的感觉,对自己的感觉也要保持敏锐的觉察。我非常珍视童年的经验,总是去回忆当年的细微感受,这是理解孩子的绝佳参照。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孩童时代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具有特别的价值。激活我们的童年经验,对理解孩子非常有帮助。

我并不认为自己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是喜欢教育,喜欢小孩儿,也一直保持心无杂念连续观察的习惯。我是家族里的“孩子王”,常在一起玩的孩子有十几个,保持密切接触的则有几十个,这为我提供了充分的“实习”机会,我有充足的时间观察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孩子。

我发现,准确理解孩子的感受并不困难,它仅仅是一个不断练习、不断印证的过程。比如,有的孩子被批评以后会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态度,在我看来这有违常理。我猜测孩子只是在掩饰自己的情绪,他的内心并没有这样淡定。于是我会特别留意这个孩子的状态,在他后面的表现中,总能从一些细节中感受到孩子内心的沮丧。对待这样的孩子,就算他犯错误了,我也会点到为止,而不是把他训斥得无地自容。很显然,当孩子想掩饰都掩饰不住的时候,他的内心一定陷入了极度的沮丧。如果我们对孩子不敏感,就会把孩子的无地自容当成“悔改”的证据,我们伤害了孩子,却误认为达到了教育目标。当然,我对孩子的判断也会出现偏差,每当发现自己判断失误时,我都会极端重视并反复揣摩整个过程,找出自己出错的原因。忽略小错误,终会积累成大问题;通过向错误学习,不断修正自己,判断孩子的准确度就会越来越高。

没有人规定成年人一定是对的,作为父母,关键是要有学习的态度,有否定自己、重新出发的勇气。如果我们像写广告方案一样,精益求精地对待每次教育行为,坚持理解孩子的感受,与孩子的互动就会越来越默契。

同类推荐
  •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中国篇)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中国篇)

    本书让您迅速了解大师教育智慧的核心内容,从而能够轻而易举地亲近和理解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感受世界经典教育方法的巨大魅力。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汲取榜样母亲科学的教育理念,成就优秀孩子辉煌的发展轨迹。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母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母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外家庭教育的历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她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
  • 哈佛家训VII: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哈佛家训VII: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创造了无数不朽的诗篇当被寂寞包围的时候,请不要沮丧,请接受寂寞的洗礼,也许这正是成功的契机《人生要耐得住寂寞》是《哈佛家训》系列第7本,书中的经典故事寓教于乐,都富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桥梁,也是青年学生学会独立,走向社会的枕边书,让读者在增长智慧的同时,攻破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堡垒;艾米莉狄金森的寂寞。提高自身修养,本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寂寞,是人生成长阶段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感受寂寞、超脱尘世,是一种人格的独立与完整;耐得住寂寞,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陈景润的寂寞,是可以陪伴我们共同成长的必读书目
  • 小公主

    小公主

    为了能使自己的女儿像一位公主那样美丽、优雅和高贵,我看到过不少父母作了方方面面的准备。他们有的每周都兴冲冲跑去参加培训课,以期得到切身的经验;有的则忙着购买从胎教音乐磁带到学步车等等一系列物品。虽然这意味着花费不少时间,但作为父母,他们无疑已经下定决心,要帮助自己的小宝贝尽可能完美地成长。记得我当年得知自己将为人父时,不分好歹买了一大堆相关书籍,并且准备了一个很高档的大笔记本,准备在理论上大大提高一番。如今这个笔记本已密密麻麻记满我的心得……
  • 哈佛家训大全集

    哈佛家训大全集

    《哈佛家训大全集》汇集了近四百年哈佛顶尖的教育理念、哈佛家训的成功案例、哈佛家训的精华训言,并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妙语连珠地进行了全方位的诠释。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本书一共分为七篇,分别从正确的人生观、优秀的品质、杰出的本领、克服人性弱点、激发灵活思维、成为社会财富、能力培养七个角度解释了哈佛教育的精髓,并挖掘了丰富的人性内涵。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人们对社会、人生进行多方位的思考,还可以帮助人们取得新的突破,使他们见微知著,不断超越自我,为将来成为栋梁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 情商系统培养方案

    情商系统培养方案

    本书介绍了:胎儿情商培养、幼儿情商培养、道德品质培养、健康情感培养、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育儿方法。
热门推荐
  • 龙御天下

    龙御天下

    一个王朝的覆灭造就了一个怀有恨意并立志复国的孩子,一个从地球穿越过来的孩子与之相伴。一起学习,一起游历,一起复国,然而性格的差异,最终将两个手足一样的兄弟送到了对立,又一场颠覆之战,兄弟之战就此产生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大漠厮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大漠厮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记录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厮杀,内容包括阿莱曼之战,突尼斯战役,撒哈拉奔袭,北非补给线争夺战、克里特岛大厮拼,反击意大利等。
  • 每天一个心理技巧

    每天一个心理技巧

    逃避、嫉妒、紧张、焦虑、抑郁、浮躁、愤怒等坏情绪时时刻刻隐藏在我们身边。它们爆发的那一刻,受折磨的不仅仅是你发泄的对象,最大的受害者是你自己。这些坏情绪会带给你焦躁,让你的生活变得混乱,而且会给健康埋下很大隐患。为了减轻这些不良情绪对生活的影响,请你试着把本书放在枕边,在闲暇或苦闷的时候,打开它,它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发掘自身的心灵潜力,永葆身心的健康!
  •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1)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是文学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诗词盛行于唐宋,而现代诗歌则是随着白话文的兴起而开始发展的。诗歌没有散文那种细腻淡然,也没有小说的迭宕起伏,但它却以最简炼的语言囊括了最丰富的情感。诗境富有大胆的想象,诗意具有悠远的意味,还有力求避实就虚的空灵。文字优美、富有韵律,常给人以“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的美感。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读这亦真亦幻,似远似近的诗歌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编者,走入诗歌鉴赏的艺术大堂……
  • 销售中的心理学策略

    销售中的心理学策略

    俗话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在销售工作中,心理那点事儿还真是不得不琢磨,否则很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就忤逆了客户的“心”。《销售中的心理学策略》并非学术著作,其内容旨在通过故事和案例来揭示现实销售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带读者轻松读懂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 一品官妻

    一品官妻

    简介:一个杀手穿越到农家小院,虽说有本领在手,但奈何身体却太单薄,所有的事情都不能够一步登天,只能慢慢的一步步往前冲,这是一个农家女成为这个朝代,唯一一个封为官的女人。真实版简介: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被人追杀,像只高贵的猪一样窝在了一个洞洞里。她看着他身上的衣裳以及佩饰,确定这是一个十分有钱的人,便以救他性命赚钱,但谁知这坑爹的玩意儿,居然只扔下五两碎银,便逍遥离去。简洁版片段:“我只希望你的手能够在我身上少停留一会儿,虽然我还未满18岁,但是男女之间的事情,我懂得。”某女淡定的用眼神看着他。“宝贝,没办法,谁叫你的身体总是吸引着我的手,让我欲罢不能,这其实是你的错。”某男无耻的笑着,咸猪手依旧没有停。深情版简介:花海飘飘,微风拂起的时候,那一双壁人面对面的站着,那位美人轻启朱唇:“如果你想离开这个院子的话儿,那你就从我的身上踏过去,或者是我把你打倒,把你拖回去。”“你又何必呢!”帅哥忧郁一叹,走过来将她搂在怀里。穆水谣原本只想老实做人,低调发展,但是无奈脑残的人总特别多,总想着踩着别人上位,她可不管来的人是哪方势力,只要是碰到了她的底线,她可不会任人宰割。其实这是一个没没无名的女人,成为一国之女官的故事,故事里面有奸情、亲情、友情,最主要的是有美男、美大叔以及许多的萝莉。
  • 读故事 学管理

    读故事 学管理

    故事是历史的记录、艺术的结晶、思想的升华。有时,我们不得不惊奇:管理中许多艰深的题目竞然可以用一则简单而深刻的故事轻松表达。在学习管理艺术的过程中,另人感悟的故事和真实精彩的案例总是更能给人更多的启发,它往往能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比单纯的说教有效的多。本书从众多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和精彩案例中精心撷选了近500篇,它们或说理生动、或寓意深刻、或思想犀利、或耐人寻味,在这些故事的基础上阐述了现代公司的众多管理理论,并把管理寓意化,有效解决了管理学艰深枯燥、难以为大众接受的问题。
  • 自然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自然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我们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我们人类的主要情感,是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起源。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就是对自然界不断探索、不断解密的过程。而我们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探索和破解未知世界的过程中前进的。随着科技发展到现在,我们的认知也越来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