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9600000018

第18章 孩子“偷钱”怎么办

在一个星期之内,有三位妈妈问了我同样的问题:孩子“偷钱”怎么办?我给“偷钱”两个字打上了引号,在我看来,这是孩子拿了父母的钱,但不能过于武断地定义为“偷”。

在咨询中我发现,孩子拿大人的钱,发生在10岁左右的非常多。

其中有一个11岁的男孩,妈妈发现他拿钱买了游戏币,另外这个孩子以前还拿钱买过小玩具和零食。孩子每次被发现后认错态度都很好,但还是重犯。其实,只要关注孩子买了什么东西,就能理解孩子拿钱的驱动力。

我问这位妈妈:“孩子与钱有关的愿望有哪些?”妈妈列了如下几条:羡慕别人可以玩游戏(主要是电脑游戏);想吃肯德基;想买一些小玩具,比如小刀、卡片之类的小东西。

关于孩子的愿望,比如吃肯德基,妈妈说此前不让他吃,认为这种快餐是垃圾食品,对身体有害。我的回答是:“这的确对身体不好。不过孩子会偷偷拿了你的钱去买零食,有些零食的质量更没法保证,这两者相比,哪个更有害呢?”最后,我们达成共识,每两个星期让孩子吃一次肯德基。关于孩子喜欢小刀、卡片、漫画之类的小东西,妈妈认为孩子喜欢的那些漫画等等,都是没用的。其实,虽然玩耍本身不会产生什么生产力,但只要孩子喜欢,身心愉悦就好。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之所以偷偷拿父母的钱,是因为心中的愿望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得到满足。因此我建议妈妈进一步了解孩子的愿望,然后取舍、妥协。孩子的一部分愿望满足了,当他可以买一些小玩具,可以吃肯德基,也就不再需要偷偷拿爸爸妈妈的钱了。

同时,我建议这位妈妈考虑给孩子一些零用钱。给的时候,不妨作一个简单的约定,比如零用钱的使用范围、具体数目、给钱的方式、是否需要记账,等等。这也是对零用钱使用的一个指导。

不妨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给零用钱。比如最开始可以按天给,虽然有些麻烦,但可以有效抑制孩子的冲动消费。假设孩子一个月有30元零用钱,如果按月给,他可能3天就花光,另外27天没钱可花,有时候孩子就会忍不住悄悄拿父母的钱。如果每天给,他每天都有盼头,但他要学会攒钱才能完成自己的愿望,比如买一本5元钱的漫画书,他要等5天,孩子就学会了延迟满足。等孩子对待零用钱的态度稍微理智一些,我们就可以过渡为按星期给,甚至是按月给。

当然,我们并不鼓励孩子偷偷拿家里的钱,无论如何这都是不妥的行为。发现以后一定要严肃地教育孩子,让孩子有基本的是非观念。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提醒的是,孩子偶尔拿了父母的钱,并不等于变坏。家长在这个问题上特别容易产生道德焦虑,因此往往会严厉地处理这种事情。而且通常处理的是结果,而不是引起这件事的原因,原因没有弄清楚,孩子往往会再犯,然后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这显然是一个恶性循环。当然,如果孩子频繁拿父母的钱,则另当别论。

为什么10岁左右的孩子容易犯这个错误呢?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开始认识到金钱的力量,渴望对金钱拥有控制权和支配权。有的家长说,他想要的东西我给他买了。其实,孩子最渴望的不是东西本身,而是自己购买的权利,如果家长不给,他们就会通过别的方法获取。回忆一下我们最开始花钱的时候,是不是感觉很好?我们甚至会觉得钱很神奇,一张薄薄的纸币,就可以换来那么多让人心驰神往的好东西。孩子为了体验这个“好的感觉”,有时候会知错犯错。

十几岁的孩子有消费需求,渴望驾驭金钱,这本身没什么错。这个问题宜疏不宜堵,越是不让孩子消费,他的愿望就越强烈。孩子刚开始有零用钱的时候可能会乱花,为了花钱而花钱,买些没用的、不值得的东西。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因此没必要责备孩子,而应该慢慢引导孩子回归理性。

这个年龄段恰好是理财教育的好机会。理财,用通俗的说法就是赚钱、花钱、存钱、省钱的学问。经常听家长说:“你现在只要好好读书就行,赚钱的事儿长大了再说。”等长大了、工作了,再进行理财教育,还来得及吗?我个人觉得,理财教育从8岁甚至更早就可以开始啦!

理财教育,不妨从管理零用钱开始。

许多孩子的零用钱基本都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有一笔可观的压岁钱,对压岁钱的使用,有的是由父母来统一支配,有的孩子则用来买平时的零用钱支付不起的东西,随意性很大,缺少计划。有些家庭,给孩子零用钱的额度,高到令人咋舌的地步。有位私立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他班里的孩子全都是高消费,一次花几千元是很平常的事情。他甚至感慨:“学生们一出手,比我一个月的工资还多。”曾经有个孩子告诉这位老师,他的银行卡里有60万元的零用钱!

当然,并不是说零用钱多了就一定不好,关键是孩子要有驾驭这笔金钱的能力。

现在,很多家境好的孩子“炫富”,说到底,就是他能支配的金钱和他驾驭金钱的能力不相匹配。把金钱变为炫耀的工具一点儿难度系数都没有,但如果一个孩子能善用手里的一大笔钱,做到物尽其用,倒是非常令人尊敬。

炫富现象反映了人们财富观的偏差,以及中国人理财教育的缺失。大家都说富不过三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根源在于理财教育没做好。富二代、富三代,片面地把财富等同于购买力,绝大部分人把精力用来想怎样花钱,却很少考虑怎样赚钱、怎样投资。

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至少要包括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学会储蓄、学会理智消费、了解等值的观念、考虑怎样赚钱等。

每个人的财富观都不同,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达成共识:教育孩子自己创造财富。这与父母的财富多寡无关,我们从报纸杂志上得知,哪怕是顶级富豪,也会让自己的孩子去打工赚钱。并非在乎那点收入,而是要从小给孩子确立一个观念——财富要靠自己创造,并且要尽早让孩子体会创造财富的感觉。父母直接把大笔的钱给孩子似乎是爱孩子的表现,其实剥夺了孩子创造的快乐。洛克菲勒说:“我不能用财富埋葬我心爱的孩子,愚蠢地让你们成为不思进取、只知依赖父母果实的无能者。给人带来伤害的最快捷途径就是给钱,它可以让人腐化堕落、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失去最美好的快乐。”

钱并不仅仅是一张张钞票,这背后隐藏着人的劳动。我们要让孩子了解等值的观念。比如妈妈每月赚3000元,孩子买一双运动鞋花了200元,这就相当于消耗了妈妈两天的工作量。

读大学的时候,我发现一些家境好的孩子经常“断粮”,原因是花钱没有计划,不懂得量入为出。家里一寄来生活费就开始大手大脚地消费,花着花着不够用了,又只能节衣缩食。有个男生自嘲说,“前半个月像国王,后半个月像乞丐”。这些孩子从小养成了随意性消费的习惯,没有建立理智消费的观念。对于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没有考虑,也没有从全局出发制定消费计划。

我们要培养孩子科学的消费观念,让他们懂得按照一定的原则来分配金钱。理智消费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能力。当然,理智消费往往是从不理智开始的,孩子刚开始支配金钱的时候,都有一个胡乱消费的阶段,需要慢慢引导、慢慢练习。而且要经过反复地印证,孩子才知道哪些钱有必要花,哪些钱没必要花。我非常赞同记账的方法,每个月回头一看,孩子就知道哪些地方不妥,这样反复改进,孩子便形成了理智消费的习惯。

让孩子参与家庭账目的管理,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有位家长曾经尝试让孩子管理家庭一个星期的开销,当上千元钱交到孩子手里的时候,他顿时有被“委以重任”的感觉,同时也变成一个抠门的“大管家”,以前向父母要钱从来都是理直气壮,轮到他自己管钱时就总想着精打细算。这个孩子第一次明白,原来家里每个星期有那么多开销,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目前,我们理财教育最薄弱的环节就是怎样赚钱。在国外,人们有很多很好的尝试,比如,孩子可以帮邻居家修剪草坪赚钱,学校定期有跳蚤市场,高年级的孩子还可以办公司,甚至炒股票。我非常赞成这些活动,孩子不能生活在真空里,长大了最终要走向社会,要学会赚钱,因此,我们要为孩子提供“实习”的机会。现在,很多家长也进行了很好的尝试,比如,带孩子去摆摊卖东西,或者在网上开店,让孩子体会赚钱的过程。

理财能力,关乎孩子的生存能力,因此,一定要从小培养。

同类推荐
  • 孩子你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你为什么不听话

    很多父母会说,教育孩子很累,比打仗还累。那么父母们姑且就把教导孩子的过程当做一场战役吧。这场战役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仗,父母注定只能赢不能输。因为父母的胜利意味着孩子被教导成一个合格而有能力的人,若是失败,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失败的教育方式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不言而喻,而因为失败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失败的人生更是令人扼腕叹息。
  • 好妈妈改变孩子一生(3-6岁孩子家长必读)

    好妈妈改变孩子一生(3-6岁孩子家长必读)

    每个孩子都是珍贵的存在,好妈妈会改变孩子的一生。那么,3-6岁孩子的妈妈应该怎样做呢?也就是说,好妈妈到底怎样做,怎样去教,怎样去塑造,才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呢?这正是本书要告诉每一位好妈妈的。
  • 如何让你的孩子更优秀

    如何让你的孩子更优秀

    本书从孩子的心态、学业、志向、品德及应对挫折等五个方面入手,通过中外名人教子事例、哲理寓言、经典案例等,系统地提出了一个如何让你的孩子更优秀的教育方案。本书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相信每位家长能从中找到切实可行的教子良方。
  • 独生女孩怎么养

    独生女孩怎么养

    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的教育思想、正确的教育方法做支撑也许家长所期望的“凤”就无法展翅翱翔。本书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根据独生女孩成长的特点,从生活习惯、完美性格、生存能力、身心健康、情商教育、美德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阐述,并针对独生女孩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等弱点,为家长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完善女孩的性格,塑造女孩的优良品质。
  • 青春期女孩和父母对着干怎么办

    青春期女孩和父母对着干怎么办

    本书从女孩的心理特征入手,涉及亲子沟通、学习技能、内心成长、生活习性、情绪状态、为人处世、生理困惑等七个方面,全面揭示了青春期女孩内心的那些秘密--她们最为迫切的心理需要以及无数的青春期困惑与烦恼,从而指导父母拨开女孩心灵的迷雾,看到她们真实的内心世界,并最终帮助她们打造绚丽多彩的“人生花季”。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拒嫁豪门:美颜娇妻101次逃跑

    拒嫁豪门:美颜娇妻101次逃跑

    她是M国颜值最高的美女少校,明明可以靠脸,却非要靠实力。一次机密任务,遇上了神秘莫测,唯我独尊,狂狷不羁的他。至此,一场纠缠不休的追逐战,拉开序幕…“东方未晞,这辈子,下辈子,永生永世,我都不要再遇上你。”他似笑非笑的看着站在自己面前怒火朝天的女人,绯红的薄唇无奈扬起,“那我只好委屈自己像上帝申请,让你这辈子,下辈子,永生永世都遇上我,爱上我,嫁给我。”她:“……”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假妻真爱:误惹不良帝少

    假妻真爱:误惹不良帝少

    突然发现自己成了另外一个女人,自己的老公也变了,这是不是意味着做梦还是穿越?路小丫就这么神奇的被人当成了另外的女人,豪门少奶奶,英俊多金的老公……梦一般的生活让她慢慢的对那个腹黑霸道的帝少不能忘怀的时候,灰姑娘始终还是灰姑娘,她被打回了原形……刚失去了孩子,那个女人说:“不要再让我看见这张脸!”她的脸就那么变成了另外一张脸,在黑暗中度过了两年痛不欲生的生活,支撑她的唯有报仇的信念……涅槃归来,她成了微笑女神二妮,她要的就是将那个男人抢到自己的手里,她要夺去那个女人最在意的一切!
  • 欢喜后宫:来人,皇上又闹了

    欢喜后宫:来人,皇上又闹了

    【耍宝皇后的闺蜜团】343268733刚掀起喜帕,她媚眼如丝。他故意算计:“朕已经病入膏肓看不到明年秋天的落叶,不过朕向你保证,你可以陪着朕去另一个世界看落叶。”随后一口血喷到她的脸上,她面不改色擦干净,笑颜如波:“皇上待臣妾真好,臣妾得了不治之症,不过三天的命,能够让皇上这样相伴,臣妾死而无憾……”再后来,战火纷飞,敌国兵临城下,他却说:“休书给你,天下男儿多了去,你再找一个白首。”她却是撕了休书:“这辈子只要你一人陪葬,其余人何等货色,如何能够配得上我这皇后至尊……”
  • 自制力2(实践版):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与命运?

    自制力2(实践版):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与命运?

    在本书中,作者将继续用翔实的案例、专业的心理测试、心理分析、实用有效的方法全面提升你的自制力!帮你战胜拖延症、驱除无力感、告别焦虑、学会时间管理、情绪掌控等。学会本书,让你的自律能力、意志力、效率都将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所有的极端情绪都是假象,“搞破坏”的是你失衡的心理状态。在书中,作者向读者分析非理性的坏情绪是如何发挥积极作用的。我们一定要懂得利用这种积极的力量,而且要避免对自己身上的各种情绪进行一刀切的管理。但前提是,你必须学会如何区分它们。7天改掉坏脾气,7天养成好习惯!本书将重点向你介绍将坏情绪转化为正面能量的具体方法!
  • 爱妻入骨之腹黑蛇蝎妃

    爱妻入骨之腹黑蛇蝎妃

    她是21世纪顶尖特工教练,曾亲手塑造了很多叱咤风云的特工狠角色,没想到一朝穿越,她竟成了北溟国叶大将军府上的病秧子废材五小姐。他,明里是煜王府的世子,暗中却是掌控蓝刺军的首领,喋血冷漠,傲慢霸道,对谁都是手段毒辣,绝不留情!当男霸遇上女狠,她腹黑爱算计,他总能捏住她的狐狸小尾巴,你来我往,他爱上了这只刁蛮却睿智善良的“小狐狸”。于是,他宠她,宠入骨,她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谁敢忤逆着她的意愿,那就是他的头号敌人,他不惜一切代价将那人摧毁!本文女强宠文,男女都是强中更强的高手,过程从始至终都是一对一,无数伏笔,无数衷情,无数YY,任你遐想揣摩,所以,不要犹豫,跳坑吧,亲!
  • 微笑经济学

    微笑经济学

    微笑服务是一种力量,它不但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创造无价的社会效益。微笑不需要成本,却能够创造出许多价值。本书旨在指导读者如何将微笑转化为效益。作者在书中用平凡人的小故事指引读者看到微笑产生的能量,告诉读者微笑代表着真诚、付出,让人愿意亲近、接受,一步步指导读者如何发挥这一能量,创造美好的生活和出色的工作。
  • 武家兄弟闯清河

    武家兄弟闯清河

    传说武松在打虎英雄后,又成为新一代打鼠英雄,得到乡亲邻里的爱戴,不过很有可能成为动物保护协会的首要通缉犯,而他的哥哥武大郎也没有扫兴,在岛国生活得乐趣多多……
  • 搭建心灵沟通平台

    搭建心灵沟通平台

    本书告诉读者在遇到事情和问题的时候要善于和人沟通,这样才能使问题得到最好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