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越是家长里短的事情越不好处理。有多少在外边叱咤风云的人却和家人、朋友、邻居搞不好关系。所以,一定要掌握一些这方面的技巧。
江湖阅历91:与人相处要“糊涂”
一次,孔子带众弟子出游,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饿,于是到一个酒家去吃点东西,顺便歇歇脚。孔子吩咐一个弟子去向老板要点吃的,这个弟子走到酒家跟老板说:“我是孔子的学生,我们和老师走累了,给点吃的吧。”老板一听见他这么说,于是说道:“既然你是孔子的弟子,学识一定很渊博。那我写个字,如果你认识的话就随便吃,分文不取。”于是写了个“真”字。孔子的弟子想都没想就说:“这个字太简单了,‘真’字谁不认识啊,这是个‘真’字。”老板听了以后满脸得意,哈哈大笑:“连这个字都不认识还冒充孔子的学生。于是吩咐伙计将之赶出酒家。
孔子看到弟子回来之时两手空空、垂头丧气,得知原委之后,就亲自去酒家,他找到老板,对他说:“我是孔子,走累了,想要点吃的。”老板说:“那好,既然你说你是孔子,那么我写个字。如果你认识,那么还是老规矩,你们随便吃。”于是老板拿出纸笔,又写了个“真”字。孔子看了看,说这个字念“直八”。老板大为惊诧:“果然是孔子,你们随便吃吧,今天就算我请客。”弟子们你看我我看你,都很诧异,也很不服,于是问孔子:“这明明是‘真’嘛,为什么念‘直八’?”孔子说:“这是个认不得‘真’的时代,你非要认‘真’,怎么能不碰壁呢?处世之道,你们还得学啊。”
认真的反面是糊涂,郑板桥先生有句名言:“难得糊涂。”表面看来是和“认真”对立的,但板桥先生提倡的糊涂并非世俗一般的糊涂,它是难得的“糊涂”,关键就在这“难得”二字。这个“难”字是冷静。清醒者的糊涂,是理性的糊涂,是大智若愚的糊涂,是权衡利弊得失后,利大于弊的糊涂。也就是说,世上事不能事事认真,有时候糊涂比认真好,于人有利,于己有益。
与人相处,不也就是诸音普调的和谐吗。若要达到和谐,必须糊涂一点,不要过于认真,弦急不宜,弦缓不宜。
有一句话叫“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就是这个道理。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就好比表面上看起来很平的镜子一样,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了凹凸不平的“丘陵”;看起来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所以,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去和人相处,恐怕你就很难找到知己了。
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决战,袁绍大败而逃。曹操在收缴袁绍往来书信中,发现了不少自己部下写给袁绍的信。在别人看来,这正是一个查明内部立场不稳者的机会。但是查出这点,对曹操的事业又有什么好处?袁绍已被击败,已断了观望骑墙者的希望。另一方面,当时正是用人之际,曹操需要这些“朋友”的鼎力相助,要是查明谁在背后与袁绍通过信,只会令他们疑神疑鬼,破坏他们之间的关系。所以,曹操在这个问题上宁要糊涂,不要精明,他把收缴到的书信全部付之一炬,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况众人乎!”对私通者表示理解,一概予以原谅。
人无完人,要允许别人犯错误。那些本可以精明但宁愿装糊涂的人,实际上才是真正的精明之人,大智若愚嘛!那些以苛察小事自以为精明的人,恰恰是不通人情世故、大事糊涂的人,他们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江湖阅历92:巧妙卸掉“人情包袱”
亲戚朋友之间互相帮助本来是很正常的事,不过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烦恼:欠下的人情债就像包袱一样,让自己感觉很沉重。那么该怎样摆脱人情债,既能把事情办了,不伤别人的面子,又能巧妙化解人情的负担呢?这就需要一些心理催眠之法,在全身而退的同时,给对方灌下迷魂汤,让他觉得一切都是合理的。
人情是必须回报的,不然我们就成了忘恩负义之徒。但是,如何回报,何时回报,回报的代价是多大,却从来没有什么定规。一般说来如果你欠了小情,就应该还一个大一点的;但如果你欠的人情太大、太多、太久,以至于成了自己巨大的心理负担,岂不糟糕?所以,你既要学会“做人情”,又要努力避免使自己欠下朋友的人情。
无功尽量不受禄
中国人比较讲究人情,朋友之间来往,互相送点礼物很正常,但如果是一个并不经常见面的朋友,却在一天忽然登门,那你就要留神了;常见面的好友,突然带的礼物超乎平时的贵重,此时,你也要心里有数。
中国人不仅讲人情,还讲面子。他送给你礼物,你不收,他觉得你不给面子,你再让他带回去,更是有损尊严了,所以,你也不能太决绝,驳人家的面子。在盛情难却之下,你可以暂时收下,但你必须将这个人情送还回去,两下扯平。
如何面对“红色罚款单”
所谓“红色罚款单”就是请帖,就是亲朋好友有什么喜事请你去喝喜酒,这本来是件好事,可现在却演变成了很多人的烦恼。
对收入不高的工薪族来说,节假日的各种应酬以及消费压力已成为负担,这些往往会造成“人情债”缠身,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面对这种情况时,首先心态要摆稳,千万不要盲目攀比,更不要做“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情,不要总想着自己拿的少会不会丢面子等。其次,要综合分析所面对的情况,对实际开支超过预算的“人情债”,需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因为支出太大,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再次,要判断给你发“罚款单”的人与你的关系远近,如果只是一般的朋友,那么少出一点也没什么关系。另外还要判断“罚款单”涉及的事情的重要程度,比如仅仅是孩子满月之类的活动,就可以适当削减预算。
巧妙推掉饭局
“请你吃饭”是朋友请你办事的另一种手段,但是这种“人情包袱”也是可以卸下的。请你吃饭不像把东西送到你家门口,东西送到门,你不能不给面子。但是吃饭却得预约,这就让你有许多理由去推托掉,只要你的脑袋转得快些,推辞得委婉些,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可以推托的。此时你就应该判断对方的意图,要弄清关系网,搞清朋友圈,然后,再想想该接受还是推掉。
别打肿脸充胖子
人要有自知之明,能吃几碗饭,能干多少事,自己应该最了解。然而,中国人的面子害死人,有的人就爱打肿脸充胖子,自认自己特能,或者不好意思拒绝别人,朋友一求,马上一拍胸脯,包在我身上。更有甚者,明知自己办不成,硬往自己身上揽。就像郭冬临在小品《有事您说话》中表演的那样,本来没那本事,却硬要给人家买火车票,结果害得自己半夜去排队,甚至购买高价票。
所以,自己有几斤几两要心里有数,千万别逞强。如果事情超出了你的能力,你办不成,没什么丢人的,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孙悟空能耐那么大,还跳不出如来佛祖的掌心呢。与其搞砸了一件事,还不如让他另请高明。而且朋友也不会因为这件事情你办不下来而疏远你,倘若真的是那样,那就只能说明这样的朋友成色还不够。
生活在这个人情味儿十足的社会,大家互相帮助、礼尚往来是很有必要的,但也一定要努力分辨,积极控制,巧妙回避,尽可能不要让自己背上沉重的“人情包袱”。
江湖阅历93:邻里相处,忌讳多多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在彼此了解基础上的相互关照、相互帮助,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但邻里之间想处好也不容易,有那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影响两家的关系。
邻里之间没上下级
有一栋居民楼是单位的宿舍,里面住的都是同事。总经理的太太已经退休在家,她总觉得自己是这个楼里的“长者”和“长官”,大家都得让她三分。比如她喜欢安静,谁家孩子在楼道里玩耍吵闹,她就要批评这家的家长。时间长了,楼里的人都对她很有意见。
邻里之间是平等的,没有谁服从谁的关系,既不能因为人多势众就横行霸道,也不能因为职位高就仗势欺人。在单位可能有上下级关系,在邻里之间却没有上下级。
问及隐私别搭茬
有一家住着一位三十五六尚未婚配的女士,邻居经常向别人询问:“你家隔壁的闺女还没出嫁呢?有对象了吗?是不是有什么毛病啊?要不老姑娘变独了?”过了一阵,看还没动静,她会接着问:“听说楼上的以前离过婚,是不是受了刺激不愿意找对象了?她妈特着急吧?”每次这位“热心”邻居发问时,大家都很尴尬。
邻里之间切忌相互打听隐私,更不能搬弄是非。自己不要去问邻居的工作单位、收入、婚姻状况,尤其不要对邻居的这些事说长道短。如果遇到喜欢说三道四的人,要予以劝告,委婉提醒对方不要议论这些事。对于有些邻居恶意中伤、诋毁邻居名誉的事,则要态度鲜明给予严肃制止。
两口子吵架别去评理
一对夫妻经常吵架,邻居李大姐平常与这对夫妻关系很好,听到双方吵得没完没了,于是上门去劝架。她一开口就批评吵架的妻子:“大哥每天在外辛辛苦苦挣钱,不抽烟不喝酒的,你还不满足,天天跟大哥吵什么呀,把家务事做好就行了。”没劝几句,吵架的妻子转而和这位邻居吵上了:“你是不是看上他了,这么向着他?”
有些邻里关系处得好的,大家来往密切,甚至不分你我,有什么事都互相帮助,但关系再亲密,也不要干涉人家的家务事。邻居夫妻吵架,无论哪方有理,劝架的都不要去评理,只能劝说,讲些道理。切不能站在一方立场上帮助他或她和另一方争吵,尤其是帮助异性一方,那样邻里关系很容易搞僵。
有理也别不饶人
楼上的邻居在阳台上浇花时,常把水淋到楼下晾晒的衣服上。楼下的邻居一看便破口大骂其“瞎了眼”,乱“撒尿”。邻居也听出对方是在故意骂自己,下回浇花时故意往楼下倒水,听见骂声也跟着骂,两家的关系一天比一天紧张。
邻里发生矛盾,即便自己完全有理,也不能得理不让人。邻居家的有些做法确实影响到了自家利益,也不应该怒火中烧,指桑骂槐,没完没了。要心平气和地给邻居讲清自己的意见,听听对方的想法,给邻居一个考虑和改正的时间。切不可自恃有理,就逼人太甚,以致矛盾激化,有理变成了无理。
主动示好打破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