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祠堂回到村子。全村的人都聚集到族长家里,烹羊宰牛,一片喜气。明天是小花闲出嫁的日子。
这个时代,童养媳多是一些大家庭从贫苦人家的孩子里买回去从小当丫头照顾少主子的,还有的是冲喜之用。像花家和颜家是方圆几百里内的百年世家,因为身处乱世,行事刻意低调,但这样自小结成儿女亲家,自然非俗称的“童养媳”能够相提并论。按照风俗,在满月这一天,在女家大摆宴席,为女娃庆祝满月,也向双方亲朋广而告之,明日便是正式大喜的日子。
一天,就这样热热闹闹过去了。
满月,生之伊始的重大标志性日子。
祠堂,逝去之魂形而上的寄托之地。
花闲心中忽生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安定之感。寻寻觅觅,到底皈依何处?人自出生那天开始,便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生与死,不过是生命轮回的本真样态,即便生死之际总有至亲之人的痛,生有肉体的痛,死有心灵的痛。然,生——痛着并快乐着,死——痛了却是重生的开始。
人生得意须尽欢,何必总难忘前川?
无所谓生,无所谓死。
生生死死,何必介怀。
隆冬时节,最是闲时。曾经,这是一年中最奢侈的季节,万物无声,萧瑟却暗藏生机。花闲对自己未来的每一个成长的日子都充满了期待。
翌日,花家的族人们早早就起来了,今日花闲和颜子君大婚,两族履约之日,自然马虎不得。
唯有花闲,是睡的最香的,鸡都还没叫呢。花闲真的很喜欢这种日落而息,鸡鸣而醒的生活啊!
除了花闲,大家似乎都有很多事情要忙。只因今天是花闲出嫁的大日子。
虽然今天是她出嫁的大日子,她却反而觉得自己被完全忽略了。
碎碎念一把,作为新娘子的花闲决定还是要自觉做个乖乖的小人,给大家留个好印象嘛!要知道,这第一印象可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她就切实承担起她唯一的任务——是睡觉,吃奶,加不哭。
说到哭,这个新娘子自从出生以来哭的次数真真是屈指可数。大家对她是非常放心,得出一致结论——她是最乖的新娘子。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花闲却是第二次进入了梦乡。她不知道别的小婴儿是不是也都在做梦,她却是做了梦的。
梦里有大片大片的前世情境。
恍惚与清醒相错间,她困惑了。
她梦见李梦泽来找她,说想她了,要跟她和好。她欢天喜地,喜不自禁。跑到屋里去打扮,出门来,却看到李梦泽牵了小柔的手,冷冷的对着她笑。而小柔还是用她那样柔情似水的眼神,深情款款的凝望着李梦泽。
场景变换,是吴同。她看见吴同在沿着马路飞奔,一直跑上天桥,趴在栏杆上叫“花闲!花闲!等我!等我!”花闲大喜,朝吴同跑去。边跑边喊“吴同,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她跑过大马路,跑上天桥,跑到栏杆边,可是吴同却已经跑下了天桥,跑向了前方,口中还在喊:“花闲,等我!”
花闲哭了。
李梦泽有了别的女孩子。
吴同却总是找不到她。
花闲闭上眼睛,暗自神伤着,眼睁开,却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了家里的床上。周围围着好多人,妈妈,爸爸,哥哥,嫂嫂,还有小侄儿……她坐起来跟他们打招呼,可是却只看到他们哭肿的眼睛。妈妈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她去拉妈妈颤抖的手,手却抓在了虚空中,毫无触觉。眼睁睁看着她们伤痛不已,花闲却无能为力。她从床上爬起来,穿过围着她的亲人们向客厅走去。客厅里坐着叔伯兄弟。在她疑惑间,有人站起来走向她刚出来的房间。不由自主的,花闲跟着他们去看究竟。把花闲吓了一大跳的是,她看到自己正一声不响的躺在床上,嘴角含笑,睡美人一般。妈妈紧紧拉着她的手,沉浸在悲伤中难以自拔。旁边的三婶子上前拉妈妈“嫂子,孩子去的很安详,还请节哀保重身体!”“不,闲儿,我的闲儿,昨天还好好的跟我说话,怎么今个儿就没了呢!闲儿,你别吓妈妈啊!”妈妈趴在花闲的身上,紧紧的搂着女儿的身体,哭的撕心裂肺。
花闲忽然心痛到无以复加。
她死了吗?她问周围的人,可是却没有人回答她。
花闲恍惚中跟着一大帮人往前走。她欣喜的发现,这里是太爷爷太奶奶的墓地。那些人到了墓碑前,把一个小小的骨灰盒放在了紧挨着太祖墓的一个深坑中,哥哥上前,拿着铁锨,暗红色的土壤如天女散花,掩埋了那块小小的骨灰盒。花闲感觉不到自己的呼吸,感觉不到自己的心跳,可是,她好痛。
未及,一个小小的坟茔赫然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花闲看向妈妈,只听妈妈尖叫了一声,昏了过去。大家手忙脚乱把妈妈抬上了车,一行人凄惶离去。
花闲痴望着那恢复安静的墓地,呆呆愣愣的,不知所措。
秋草依旧,有着古老传说的小土坡依旧,太祖的墓碑依旧,只是墓碑后多了一个小坟茔,墓碑旁多了一个小石碑,上刻:花家女花闲之墓。
花闲恍然,自己真的已经辞世了。她擦干眼泪,对着妈妈离去的方向磕了个头,只是对不起妈妈了。
一阵风吹过,恍惚中,花闲听到爸爸哽咽着对着那一丘黄土念叨着:“果然,还是逃不过宿命的啊!童子之身,年不过三十。闲儿2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