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300000037

第37章 王 世 襄 (1)

我久闻王世襄先生的大名,会面却不很早。不是不想认识,是对于名人一贯怀有戒心,怕没有机缘而登门去找,人将疑为有所求,至少是以名人为脂粉往脸上搽,以增加自己的社会重量。算做疑神疑鬼也好,就是因为这种疑,多年以来,有不少人,我应该与之结识而竟交臂失之,还有不少人,我应该早与之结识,而—拖再拖,以致相见恨晚。王世襄先生是这后一种情况中的重要一位。何以重要?因为凭道听途说,他的所好和所能,如明式家具,葫芦器,蛐蛐罐,以至养鹰养狗,下厨房烧制名菜,都是我很感兴趣而又一窍不通的,心想,如果能够同他熟,就可以升堂入室,看看宋牧仲书案,赵子玉蛐蛐罐,等等,然后,恰值饭时,或可得留髡之优待,那就可以敞开肚皮,大吃其白煮什么、红烧什么,岂不妙哉。

显然,这妙是想的,至于实行,就还是等机会。而上天不负苦心人,机会终于来了,而且是两次。一次是在琉璃厂的孔膳堂,记得是两年以前,《中华名匾》出版的招待会。参加的人颇有几位,我感兴趣的有通古董的杨仁恺,有以画驴(我最爱的一种家畜)闻名的黄胄,还有就是王世襄先生。务虚性质的发言完,转为务实,吃“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孔膳。就近入座,我正和王世襄先生谈他的新著《说葫芦》,于是稍前移,我们就成为举箸(王先生不饮酒)的近邻,他左我右。总之,这一次谈得不少。临别,还送我一张手写复印的参加扬州红楼宴学术研讨会后作的《忆江南》词八首。

这是初会,印象是:一、人健壮,随和;二、衣着不讲究,陈旧而近于残破;三、肚子里(也从旧,新说是脑子里)存储太多,古的玩的,几乎无所不通,无所不有,即以见到的这一纸复印件而论,词雅,的是当行,小行书刚劲流利,可入能品。分的印象之后还有总的,是人有意思,败絮其外而金玉其中,值得进一步研究。还没研究,又来一次会面的机会。是几个月之前,在师范大学出版社,《启功絮语》首发式的会上。也是务虚之后务实,入座,又近邻,他右我左。我之左是刘乃和教授。我怀着半请教半考试的心情,每“菜”问其名。上来一盘鱼,我问,他说清蒸什么鱼。我说,清蒸,汤何以不是白的?他说,广东做法。其时刘教授吃了一口,说是糖醋。王先生面不更色,坦然而坚定地说:“还是清蒸。”我心里说,不愧人称为第一美食家,真是把烹调之事吃透了。接着我的思绪如风驰电掣,想到他的明式家具、葫芦器,直到赵子玉的蛐蛐罐。求知的奢望壮了我的胆,我问了他的住址和电话,说:“有机会我想到尊府看看。”他说:“欢迎。先打个电话,我恭候。”

能者多劳加事有凑巧,刘乃和教授和陆昕(我的已故大师兄陆宗达先生的哲孙)都想求我转求王世襄先生写纪念册,我顺手推舟,为送纪念册,先电话约定,与陆昕同往朝阳门内南小街芳嘉园拜访王先生。为省钱,我们乘公交车,南小街站下,南行一段路,远远看见路旁有人招手,原来王先生在胡同口等着。东行一段路,进街北一个大院落,王先生住北房,五间,由东头一间入门,先见到袁荃猷夫人。西行,室内东西多,旧而乱,用小说家笔法写,可以说有如古寺庙。到最西一间,北望就更像,因为靠墙,前后坐着两尊佛像,有真人那样大小。

我们闲谈,多及他的著作,他拿出几种让我看,其中有用力最多的《明式家具研究》。问他现在研究什么,他说养狗养鹰的文章写完了,正在研究鸟食罐和鎏金佛像。谈及明式家具,他说共有76件,因为无处放,都让给上海博物馆了。也谈到蛐蛐罐,他登高,由木柜上层摸出几个,让我看款识,摸内外皮,说必如此坚实光滑才是真的。其时室内火还没撤,围炉摆着一圈养秋虫的葫芦器,里面并有秋虫叫。打开一个看,里面立着一个大油葫芦,像是比田野上的更精神。临辞出,他送我一部不久前出版的《蟋蟀谱集成》。回来的路上我禁不住慨叹,真是“唯天为大”,竟能生出这样的奇才!

就算做有猎奇癖吧,我决定先看看他的著作。找著作不难,因为已经同作者有来往。于是不久就找到以下这些:

《竹刻艺术》,1980年人民美术出版社

《髹饰录解说》,1983年文物出版社

《明式家具珍赏》,1985年三联书店香港分店、文物出版社

《明式家具研究》,1989年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说葫芦》,1993年香港壹出版有限公司

《蟋蟀谱集成》,1993年上海文化出版社

《獾狗篇》,1994年《中国文化》第9期

《大鹰篇》,手稿复印本

还有知其名而没见到的,是:

《广陵散》,1958年人民音乐出版社

《清代匠作则例汇编》(佛作·门神作),1963年

自刊油印本/1969年香港中关图书公司铅印本

《中国古代漆器》,1987年文物出版社

《北京鸽哨》,1989年三联书店

《中国美术全集·竹木牙角器分册·漆器分册》

只是看著作之后,就知道王先生走的不是传统读书人,如马融、郑玄、程朱陆王、戴震、焦循的路子。那些人是面对高文典册,王先生则走出书斋,乐得与作坊师傅和五陵子弟为伍。这不好吗?要看在什么时代以及在什么人的眼里。编《皇清经解》的诸公大概要说是玩物丧志吧?我,也许因为无志,就不这样看,而是走向另一端,认为更有必要。说“更”,有原因,而且不只—种。其一,王先生的所治不都是玩物,如家具、漆器、竹刻之类,正襟危坐如经生,也是乐得放在室内的。

姑且假定连这些也终归是长(读zhàng)物,可与蝈蝈葫芦、蛐蛐罐之类等量齐观,也未尝不可以这样想:且夫人生,非如无极图之单一而纯正者也,志士可以面对小红书,无志之士为什么不可以怀揣蝈蝈葫芦,听鸽哨声在天空回荡?揣,听,一乐也,就同样有价值。有价值就不难放大,说这些同样是珍贵文化的一部分,也就同样值得研究。其二,更有必要,是因为比作某经补证难得多,盖治经可以参考旧的,讲明式家具、鸽哨之类,就只能自我作古。其三,王先生好这些,钻研这些,始于童稚之年,及至拿笔记述,已经是古稀前后,据我的孤陋寡闻所知,如果王先生守“知者不言”之训,那就这方面的知识真就成为广陵散,说是文化史的大损失总不为过吧。

这样的杞忧可免,因为王先生知就言了,并印成上面所举的多种本本。我说句狂妄的话,读书不算很少,可是王先生的所讲,我却毫无所知。惭愧的是还大有兴趣。也就只好不管惭愧不惭愧,翻开书,读。重点读了《明式家具研究》和《说葫芦》。读了,尤其此时写,要说一些好听的,我却为了难。不是乏善可述,是善太多,造诣太高,苦于“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但既已拿起笔,也就只好名。想由(形而下谓之)器而道试试。其一是由书入手就可以推知内容必丰富。都是上等纸精印,《说葫芦》一厚本,《明式家具研究》两大本,单说重量,还是推断,林黛玉必两种都拿不动,就是史湘云,也只能试试那本《说葫芦》吧?重,装载必多。

都装了什么?偏重求知的可以重点看讲说。(恕我偷懒,抄纲目)《明式家具研究》讲了这样几项:一、时代背景和制造地区;二、种类和形式;三、结构;四、装饰;五、用材;六、年代鉴定及改制问题,后附名词术语简释一千多条。《说葫芦》讲了这样几项:上卷:一、天然葫芦;二、勒扎葫芦;三、范制葫芦;四、火画葫芦;五、押花葫芦;六、针划葫芦;七、刀刻葫芦。下卷:一、鸣虫种类与所用葫芦;二、畜虫葫芦各部位分述;三、秋山捉蝈蝈;四、育虫与选虫;五、鸣虫之畜养。两种书都有插图和集中的彩色图版,总数,明式家具是四百多,葫芦是二百多,这样,陶渊明之徒不求甚解的,或早年失学不识之无的,就也可以开卷欣赏一番。

我是识之无兼愿求甚解的,翻阅之后有什么所得或只是感触呢?只能以感触的形式说说所得。所得过多,只好分项说。

其一,先说个总的印象,是王先生的所治为“绝学”,所以奇得稀有,高不可及。谈起为学,自然也是大道多歧,但限于国内,可以总括为三种:一是旧的一套,即所谓国学;二是新的一套,即所谓西学;三是中西合璧,或用西法研究中国老古董,或吟诵李杜之余,也谈莎士比亚,皆是也。王先生的所治是中国旧有的,可是在国学里几乎没有地位。说几乎,是因为过去也有名为《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天工开物》的书,专看名色,王先生的獾狗、蛐蛐可以插入前者,明式家具可以插入后者,那就也成为国学。

其实不是这么回事,盖古人讲草木虫鱼,意在治经,讲器物制法,意在致用;王先生不然,借用世俗的评语,是“研究玩的”,古人是不想也不敢这样的。玩的也值得研究吗?这里先说个浅的理由,是人创造以利其生的任何事物都是文化,就都值得研究。理由还有深而玄远的,想留到后面说。还是说绝学的“绝”,原因有小的,是没有人肯写,比如偏旧的王国维,偏新的胡适,治学都涉及门类广泛,能写,他们会扔开甲骨文、《水经注》,改为玩葫芦吗?原因还有大的,是没有人能写。人两种,一种,能写而没有这方面知识的,数量大;一种,有这方面知识(大多限于某一方面而非全面)而不能写的,数量小,结果就合二为一,没有人写,其内容就成为即将绝灭。由文化史的角度看,王先生这些著作的深远意义是,使即将绝灭的没有绝灭。

同类推荐
  • 岁月诗痕

    岁月诗痕

    诗歌是中国读书人的基本功,20世纪之前,属于蒙童常识。本书收录了作者的诗歌如《七绝,毕业感叹》、《浪淘沙,食堂就餐记》、《七绝,贺年片题呈双亲》、《七绝(二首),为合影题照赠翁乃勇》、《七绝,相片自题呈寄双亲》、《忆江南(四首),咏雷锋》、《七绝(三首),出差盐源县感叹》、《七律,贺罗秉林发表学术论文》、《七律,辞旧迎新感咏》、《蝶恋花,九寨沟水景》等。
  • 青春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青春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120篇哲理美文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120篇哲理美文

    许多人为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机,殊不知一滴水里蕴涵着大海,一句话中蕴藏着博大的智慧。一本好书可以滋润你的心田,一篇美文也可以让你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 朱自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朱自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朱自清最脍炙人口的散文、游记、杂论、诗歌、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作品精选出来,集结成《朱自清大全集》,鉴于朱自清的散文成就最大,本书的遴选也比较侧重于其散文作品。
  •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3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3

    泪率96.5%的中国第一奇书。每一个感人片段,都让你泪眼滂沱。真情树书系。美文集,收录了《有一种爱和死,我们都还陌生》、《告别,与世上最疼你的人》、《那些生命中美好而温暖的遇见》、《找个人,一起老去》等等催人泪下的人间真情故事,堪称近年来少有的感人之作。每一篇选文都用它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一段感人肺腑的情感。父母的爱、兄弟之情、朋友之义、忠心宠物,在这些充满感情和温情的故事中,感动人心,唤起心灵的触动。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女老总的柳下惠老公

    女老总的柳下惠老公

    ---腐女俱乐部女主角:“我妈催我嫁人。”---投炸弹。死党一:“你女王是当定了,没有反击的可能。”---一副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样子。死党二:“什么呀?不是还有其他的吗?别将恋的选择权弄少了!”--白眼.死党三:“YOU,泥闷……煤油靠率国?”---标准的洋老外,亏了她这么长一句话错了一大半,最后两个字倒是发音相当标准。-----近墨者黑啊!众人感叹!!女主角:“洋忸说的没错,就这么定了!”-----拍板定案!
  • 孔雀西南飞

    孔雀西南飞

    981年我去攀钢,首先激起我创作激情的,是很有大将风度的“好一个黎明”!第二篇报告文学,专写赵忠玉。题目叫:《得人心者》。今天我读别人写攀钢、写赵忠玉的文章,仍禁不住叹日:得人心者,得天下也。啊,又见攀钢,又见攀钢
  • 亲爱的敌人

    亲爱的敌人

    《亲爱的敌人》以父女情感为主线,描述单亲家庭中父女之间所发生的感人故事。是穆仰天与童云一见钟情结为伴侣,生下美丽的“天使”穆童。在一次交通事故中童云去世,突如其来的打击使父女俩人产生隔阂、误会。穆童以各种坏招阻碍女性对父亲的接近,父亲因为爱女儿和怀念妻子放弃了一次次择偶的机会,俩人成为“亲爱的敌人”。但当穆仰天患脑癌不久于人世时,父亲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女儿操办一切,而女儿突然长大挑起照顾父亲的重担,二人的心真正走到了一起。
  • 后宅那些事儿

    后宅那些事儿

    掩埋在时空中后院的女人们,争的,也许并不只是男人的宠爱。业务骨干高安琪对宅斗并不是很热衷,来到这个时代她只想吃好喝好过好自己的日子,可是,为什么她就遇到一个逗比呢?直爽淡漠女VS阴狠二逼男
  • 不可思议的明星路

    不可思议的明星路

    想走明星路,无非被潜潜,被炒炒。实在不行可以向某姐学习,以不怕人恶心死的姿态傲然的爬上这条路,她属异数,只因借了钱,签了卖身契。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三世独妃

    三世独妃

    她,林卓儿,足智多谋,却挡不住爱狱,国破家亡之日以身殉国。醒来,她是凤家的绝世天才,却是一身修为尽毁的废物!她扬眉浅笑,废材,那是暂时的,耻辱,那也是暂时的!那些曾经践踏她,侮辱她的人,她要一个个将他们踩在脚下,让他们回答,谁,才是废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处不在的化学(人生解密)

    无处不在的化学(人生解密)

    科学早已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仰望星空、俯视脚下的大地,还是近观我们周遭咫尺器物,处处都可以发现科学原理蕴于其中。本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