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200000017

第17章 有关史识的闲话 (2)

往下说,应该有点新意,或说深意,这新意是:知识分子,所事之君败亡,不只可以不从死,而是不可以从死。这样说,有些熟悉历史的人或者要大吃一惊吧?比如据传闻,崇祯皇帝完蛋于煤山,或弘光小朝廷完蛋于南京,柳如是劝钱牧斋以身殉之,钱牧斋不听,后来的所谓正人君子都赞扬这位河东君明大义,为钱牧斋的不能舍生,以致沦为“二臣”惋惜,而我,却公然站在钱牧斋一边,这不是甘居下流吗?就说是下流吧,对不起,我想奉告,事实是我还要流得更远。

比如我不只一次反问:“钱牧斋,除了没随着崇祯皇帝死之外,你还能举出他什么劣迹?”问题当然不到此为止,因为还可以接着问:“公认为于己有大恩的父母死了,誓同生死的同床共枕人死了,不从死,于人格无损,何以帝王败亡,不从死,就于人格有损?”这显然是因为帝王的权太大,就有能力要求臣下忠于一姓(如汉周勃之诛诸吕),甚至忠于一人(如明方孝孺之不奉燕王朱棣诏),说得更鲜明些,忠君就成为至上的美德,忠到从死就能获得最高的荣誉。有谁曾经追问,这样的信念是怎么来的?信受奉行,除去有利于某一姓某一人的专制统治之外,还能找到人文主义性质的理由吗?不问,说句愤慨的话,是因为几千年来,知识分子受骗(或兼自骗),已经到了“心死”的程度。不幸是心死而行不死,且撇开动机,结果就成为,为历代的专制魔王做了帮凶,为历代的专制制度做了护身符。但评人又不当抛开动机,所以视忠君为美德,为荣誉,如欧阳修之流,只是可怜,而不是可鄙。我也勉强算个知识分子,说同行的昔人(今人也不少)可怜,不得不说说理由。以下说理由。

先说忠君的信念是怎么来的。说来可笑,忠君的信念流行之后,君也是内有五脏、外有四肢的平常人,知道的人也很少了。如果知道,这样一个平常人,干什么(直到任意杀人)都对,总会感到很离奇吧?见怪不怪,主要是来于两种情况。一是统治者权力的无限膨胀。

就古代说,群雄并立的时候就差一些,如士的阶层,还有离开此国、投奔彼国的自由;君有权,但非至上,所以孔子虽然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无)也”,却也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孟子还进一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到秦始皇统一天下,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记,胡作非为,臣下都唯命是从,还有人敢说为君要有为君的样子一类话吗?不说,是因为都总结出经验,求利禄,求安全,就要听话,颂圣,而听话、颂圣惯了,不得不然生长,就渐渐变为当然。另一种情况是,总会有御用文人编造种种神话,说坐上宝座的人都是天纵之圣,奉天承运,伟大,正确,能够使国运昌盛,小民幸福,所以做什么都对,直到赐自己死,还要叩头谢恩,以示感激。就这样,至晚到秦始皇,广大被统治的人民,尤其多有入朝机会的知识分子,就视忠君为天经地义,不改朝换代之时,乐得死后得个“文忠公”之类的谥号,改朝换代之时,忍痛舍生,以求挤入忠义传。

时间长,错的变成对的,并且根深蒂固,以致没有一个人敢问,或想到问,这样纵容一个人胡作非为,对吗?或心怀人文主义,问,合算吗?可怜,也可怕,是忠君变为无条件的好。于是如欧阳修,就大骂不从某一君死并事多姓的冯道。奇文共欣赏,抄其中的主要部分:

传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案这是一句空话,有哪个帝王是以礼义治人?臣下当然也不敢这样要求);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这是说,亡国皆由大臣不廉不耻,与君无关)予读冯道《长乐老叙》(应作《长乐老自叙》,“长乐”是冯姓的郡望,疑取为号,义双关),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

……予尝得五代时小说一篇,载王凝妻李氏事,以一妇人犹能如此,则知世固尝有其人而不得见也。凝家青、齐之间,为虢州司户参军,以疾卒于官。凝家素贫,一子尚幼,李氏携其子,负其遗骸以归。东过开封,止施舍,旅舍主人见其妇人独携一子而疑之,不许其宿。李氏顾天已暮,不肯去,主人牵其臂而出之。李氏仰天长恸曰:“我为妇人,不能守节,而此手为人执邪?不可以一手并污吾身!”即引斧自断其臂。路人见者环聚而嗟之,或为弹指,或为之泣下。开封尹闻之,白其事于朝,官为赐药封疮,厚恤李氏,而笞其主人者。呜呼,士不自爱其身而忍耻以偷生者,闻李氏之风宜少知愧哉!(《新五代史》卷五十四《冯道传》序论)

欧阳修所谓小说,意为出于笔记传闻,所以说“世固尝有其人”。有其人,也就有其事。这样的事,今代少读史、常出入舞厅和卡拉OK的年轻人,一定感到新奇,难于理解吧?可是旧时代,如欧阳修所说,有不少人(包括妇女)就认为应该这样,能这样是好样的。何以评断为好?因为头脑里有个评价标准,曰“两性道德”。这两性道德是建立在男权的基础上,所以对男和女的要求就不一样:男,有妇之夫可以纳妾,嫖娼;女,有夫之妇被夫之外的男人摸一下,就要把被摸的肢体砍去。砍,血淋淋,可怕吗?正人君子如欧阳修之流,却以为很好,因为“之风”还可以使冯道之流的士大夫“知愧”。求不愧要如何?是所事之君败亡,随着死。死也就成为好样的,因为合于评价的标准,“政治道德”。这样的政治道德也是建立在君权的基础上,所以为君,几乎都胡作非为,用老百姓的血汗享受,乱杀人,还要说“天下没有不是的君父”;臣下就不成,要“君辱臣死”。总之,昔日,我们的两性道德和政治道德就是这样荒唐,而以读书明理自负的知识分子却视为天经地义,总是太可怜了吧?

其实应该说“可悲”,因为,两性道德已是死老虎,可以不再打,忠君的政治道德,直到现在,看法不同于欧阳修,并深恶而痛绝之的,还是几乎没有。仍以明末清初为例,都认为陈子龙是好样的,因为死了,退一步也要学习顾亭林,不仕,有谁敢想,走钱牧斋的路也未可厚非?这里有异族入主问题,且放下不管,单说对于朱明,如顾亭林,还不只一次偷偷去祭十三陵,痛哭流涕。他是精通历史的,难道把朱元璋、朱棣乱杀人,把也是忠君(另一君)的,男,剥皮,下油锅,女,送往军营轮奸,折磨死后喂狗,以及正德皇帝乱抢民女,天启皇帝信任魏忠贤,开东厂,杀死那么多正派人,崇祯皇帝愚而好自用,做了不少祸国殃民的坏事,等等,向北跪拜之时,就都忘了吗?不忘而一笔勾销,就是因为心中有忠君思想盘踞着,以至于认为,既然坐上宝座,就无论干什么都是正义。这样,道德规范的适用范围就分了家,管众人的,对帝王都不适用。可悲的是包括理学家在内,都以为这是天经地义。

一不做,二不休,我们无妨进一步,看看这样的荒唐信念给我们带来什么。古今可以分说。古,至晚由桀、纣起,到既糊涂又狠毒的那拉氏老太太止,小节可忍的且放过,单说错杀人,总是任何统计学家也算不清的吧?可是我们听到的声音却是千篇一律,“君王明圣”。自然,帝王胡作非为,主要不当由君王明圣的呼喊声负责,但是也可以想见,如果朝野的人人头脑里都没有忠君是无上美德的信念,倒行逆施的路就不会这样平坦吧?岂止不平坦,连坐宝座也就不能安稳了吧?所以,由效果方面看,因为忠君思想既普遍又根深蒂固,两千多年来,帝王的宝座就坐得更稳,一个人说了算并为所欲为的专制制度就更加巩固,而小民,也就永远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没有改变命运的希望。古如是,今呢,我是担心心理状态这玩意儿,旧时代寿终正寝而阴魂不散,比如“文武衣冠异昔时”之后,有些人不还是可以以充当驯服工具为荣,在某时某地望见或亲近天颜,就郑重记入日记,说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吗?这是忠君思想的现代化,其结果自然就成为老调重弹,堂上说煤是黑的,堂下山呼是,改为说煤是白的,也山呼是;堂上说往东走对,群起东行,改为说往西走对,一齐向后转,举步往西。

太可怕了!所以其后上上下下,都喊应该走向民主,改人治为法治。我常常想,任何变动都不像说的那样容易,尤其生活方式的改变,要以教养的普遍提高为基础。这所谓教养,其中重要的一项是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这分辨的事物也包括历史,因为“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而评论史实,就不能不有史识,不然,如果不假思索,仍死抱着传统信念,随着欧阳修大骂冯道,说钱牧斋不随着崇祯皇帝死是无耻,就实际等于为压榨小民的专制帝王和专制制度唱颂歌,真是太可悲了。

附记:本篇写成,刊于《读书》1995年12月号,黄裳先生曾写《第三条道路》,提出批评,刊于《文汇报》1996年1月9日《笔会》栏,《笔会》编者来信询有无不同意见,我曾复信,刊于同年2月8日同栏,抄有关之第二条,供读者参考:

二、拙作确有不妥处,如举钱牧斋事即是。钱氏之情况,我不是不知道,学问文章有可取的一面,为人则有可鄙的一面,因热衷怯懦(陈寅恪先生评语)而结交马阮,以及黄裳先生所举之不仁不义皆是也。记得昔年为一后辈改文稿,曾易“牧斋”为“谦益”,以示不尊重。年来老境颓唐,丢三落四,以至立论时只顾及原其不殉节,而说得偏激片面。得黄裳先生匡谬,亦当顿首谢也。

同类推荐
  • 席卷长江

    席卷长江

    国共交锋亲历者的往事回忆,时代剧变见证者的战地写真……共和国军史丰碑上镌刻的经典战事!《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纪录:席卷长江》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纪录:席卷长江》由桂恒彬所著,改朝换代参与者的最后报告,讲述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我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此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这一胜利粉碎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集团企图“划江而治”的妄想,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 中国散文年度佳作

    中国散文年度佳作

    友人的散文放我案头已有一段时间,在为写序再次阅读的时候,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如今的散文的质地和精神是什么?艺术的高线和散文家存在的底线是什么?
  • 新月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新月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它的特殊的隽永的艺术魅力,一幅梦想现实交织的绚丽画卷。勾起了我们对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诗人生动描绘了儿童们的游戏,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纯洁的儿童世界。诗集中,一首母爱与童真的不朽乐章,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本书是一部诗坛圣者的巅峰之作,新月集(The Crescent Moon,1903)主要译自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诗集《儿童集》,也有的是用英文直接创作的
  •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夯者脸上开心的笑容,幽默风趣的夯歌,瞎子富才与高平鼓书,心地善良的父亲母亲……作者用朴实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的温馨画面。使我们在感受人间真情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作者那颗善良、朴实的心灵。城市化的今天,乡村正远离我们而去。“我确信乡村会永远存在,而且会以一种稳定的姿态坚守着脚下的土地”。多么善良朴实的百灵啊!我深深地为她这份对土地对乡村的执着而感动着。
  •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这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颂于世。
热门推荐
  • 世界上最伟大的致富圣经

    世界上最伟大的致富圣经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富人积累财富的能力这么强?是不是他们有什么秘密的法宝?这本书集合了世界上最经典的六本致富圣经。全方位为您揭秘获得财富的秘密。
  • 唯爱:老婆大人太凶狠

    唯爱:老婆大人太凶狠

    她有着绝色容颜,过人家世,却秉持不作就不会死的观念将身边所有疼她爱她的人一一作向别人的怀抱。青梅竹马,宠她入骨的恋人因她一句你什么都不是而转向她亲妹妹的怀抱,大学四年的舍友终于在某一天彻底爆发,从此形同陌路,可是即便如此,她依旧坚决秉承作的性格,将大学爱了三年的男友作的远走他乡,不复相见。原以为一次次的决裂会让她有所领悟,却不曾想她竟将生身父母作的一病不起,而家中企业也在一夜间改名换姓。而她,终于一无所有。
  • 引发学生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

    引发学生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

    以及生活中的新观念、新方法。每个故事皆充满智慧,本书精心挑选了100个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创新故事,体现创意,给人启迪;每个故事配有精彩独到的点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发明创造,挖掘故事深层的智慧,揭示创新的内涵和方法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古代文明探索之旅系列丛书发现古老的文明,探寻逝去的记忆,掀开古 代世界神秘的面纱,介绍古代文明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展示各大 文明的经济、文化、艺术和科学的辉煌,带你领略几千年前古代人类的风采 ,充分了解人类无穷的智慧和叹为观止的成就……  拨开历史的层层迷 雾,人类文明之谜向你娓娓道来!
  • 毒女遮天:轻狂大小姐

    毒女遮天:轻狂大小姐

    两岁,亲娘离她而去,堂堂嫡小姐连一个下人都不如。十四岁,她留守乡下被溺死,家里无人问津。四年后,她华丽归来。不让进家门吗?本小姐会让你们无家可归;派人行刺吗?本小姐让你们有来无回;有皇后撑腰吗?本小姐让二十万精锐抄你家灭你族。要钱,本小姐有金山银矿;要权,本小姐堂堂政王之妃;要命,本小姐有二十万精锐冲锋陷阵。想与小本姐玩吗?放心,好戏才刚刚开始。
  • 游戏异界之无敌升级

    游戏异界之无敌升级

    踏入异界的少年,随身带着有些升级装备,从此拉风打怪,装逼杀人,各种好事纷至沓来,激情热血的游戏生活。圣战辉煌,诸多英雄掀起血雨腥风。战斗吧,为信念,为命运,为爱人!
  •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罗列了中国古今的名人对于文化与艺术的见解,对文化艺术的不同发展观念,但这些都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
  • 残酷总裁的芭比娃娃

    残酷总裁的芭比娃娃

    十七岁,他得到了她的身体,让她成为他的芭比娃娃,他的专属玩偶,不能拥有任何情绪的玩偶。而她却在不经意间,将自己的心遗留在他的身上。二十二岁的她,依旧是他的玩偶,依旧深深地爱着他,可他却要和别人结婚。可她还是深深的,傻傻的爱着他。因为她知道,爱情从来都不是等价交换,不是付出了就会有回报。。。为了他的梦想,为了他的幸福,她带着满身的疲惫离开了他。。。二十五岁的她,再次见到他,他则化身为魔鬼,将她再次囚禁在他的身边,狠狠地折磨她。不仅再次摧残她的身体,更深深的伤害她的心。还在她的身体埋下一颗“种子”。原以为,他会因为这颗“种子”而留在自己的身边。可最后她才发现,原来他的心早已不在自己的身上。他有的,只是埋怨和报复。。。为了孩子,为了自己,这一次,她要永远的逃离他。。。咖啡喝完了,可以续杯。。。爱情没了,是否能续爱。。。咫尺有爱却不伤害、爱在唇齿却不咀嚼.他们的爱,究竟能不能回来。。。精彩剧情;“莫宇浩找你什么事?”莫子轩开口问道,语气依旧是那么的冷漠。“他要我做她的女朋友。”她依旧不舍得骗他,只因她爱他,深深的爱着。“答应他。”“什么。。。”安雅乐不确定自己所听到的是真的。“答应他,努力让他交出宇轩集团的一半继承权。”莫子轩的语气依旧冷漠。“为什么。。。告诉我,我到底算什么。。。”安雅乐发了疯似的对莫子轩吼道。为什么世界上的人都看见我对你的爱,为什么只有你看不到。。。“我的芭比娃娃,我的专属玩偶。”他依旧那么冷漠。。“只是玩偶吗?”安雅乐泪眼迷蒙的望着他。“仅此而已,难道你还想要别的。”看见她的泪水,他转身离开。怀孕??“子轩,你跟她结婚,那我怎么办?”安雅乐的小腹已经略吐凸出。“你?还是照样留在我的身边。”“那孩子呢?难道你想要让他成为私生子?”“你的孩子?他也不配拥有名分。不要想太多,安心静气的将孩子生下来就行。”。。她的孩子,。。不配拥有名分。。。瞬间,眼泪决堤而出。。。你给不起名分,我给的起。安雅乐拿起一个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我答应你,跟你结婚。”。。。。本文过程虽然贼虐,可结局绝对精彩。。。。文是天天更,律儿不弃坑。。。亲们放心。。呼呼,希望亲们多多支持。。。V文律儿可以保证每天至少一章,而且每周要是花花钻钻其中的一种超过二十个,律儿就两更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