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200000016

第16章 有关史识的闲话 (1)

唐刘知幾著《史通》,说著史须具备三个条件,才,学,识。我这里是想扩大“人”的范围,只说读史。读史是否同样需要才和学?且不管这样多,只说切不可少的是史识。识者,见识也。加细说是:一、记载有真有假,要有分辨的能力,取真舍假;二、记载的事真,会牵涉是非问题,要能够评定是非。第一步像是比较简单,但也不那么容易,如武王伐纣,《尚书·武成》篇有“血流漂杵”的话,孟子不信,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下》)照孟子的想法,周攻商,商军队应该不抵抗,因为正义在周人之手。事实显然不会是这样,因为军队多年受训,所知只是服从,而不是正义。

所以希特勒的军队,直到大势已去,还是奉命抵抗;同样,古今中外,对付非外侮,遵命动武的事也不罕见。又所以可证,这是在分辨真假方面,连亚圣孟子也错了。第二步就更难了,因为浅尝,会看到人各有见;深追,还会碰到人各有所好。以不避“下体”为例,由李笠翁到辜鸿铭,都认为女人的脚缠得越小越美,你搬出天生脚的功用、女人有独立的人格等大道理同他辩,他轻则不听,重则笑你对于国粹毫无所知。“喜爱”常常是无理可讲的,这里只好畏而远之,单说人各有见。“见”是讲理式的评论,如说缠小脚不好,举证,用天生脚的功用也好,女人有独立的人格也好,或兼用几种也好,都是用自认为通达的理评论某具体的事。可是说到“理”,情况就复杂了。

也可能有是非,比如诸葛亮辅佐没出息的刘禅,不取而代之,用世俗或传统的眼光看,是合理,如果着眼蜀地人民的福利,或西蜀立国的前程,还同样合理吗?至少是还值得考虑。还可能有层次,比如扣帽子是整人,摘帽子是救人,我们说前者非而后者是,如果有人问为什么,我们就只好把理亮出来,借用儒家的术语,说仁是而不仁非。至此,有哲学癖的人还会追问,为什么仁比不仁好?前院的答案不能应付了,只好到后院去找,说,因为幸福比痛苦好。自然,有哲学癖的人还可以追问,幸福真就有价值吗?答就更难了,且不管它,这里只是想说明,理有层次,讲清楚,尤其使人人点头,大不易。话归本题,是读史,具史识,能够分辨真假,不易,进一步评定是非,更不易。可是我现在执笔,提出史识,难道真就胆大妄为,想碰碰硬的吗?曰不敢。可是已经开篇,如何躲闪?这里坦白,题目里的“闲话”二字即避风港也,闲,就是不求深,不求全,尤其重要的是无拘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暂时不想了就作罢。

为了突出重点,分辨真假的小难可以略去,只攻大难,即史实有定,如何评定是非。这在上一段已经说过,是要搬出“理”,即评定的“原则”来。原则有性质之别,为了化繁为简,只说对立的两种。一种是子曰、《诗》云之类,包括流行于各时代的街头巷尾多数人不想就认为毫无问题的种种说法以及伟大的什么人的所谓指示,其共同的特点是接受带或多或少的权威性的现成的。另一种是经过“自己”思索,有所肯定,追问为什么这样就可信可行,最后挖掘到一个根本的,自信为处处可通而且难得推倒,然后就以之为尺,量旧事新事之值得分辨是非的。显然,所谓具史识,这识的基础应是后一种;前一种人云亦云就不成,因为错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至此,性急的读者会揪着辫子问:“你个人的原则是什么?还是快亮出来吧。”为省事,我也乐得绕过繁琐的思辨,既已“图穷”,干脆抽出“匕首”,这是“人文主义”。

这个名称很多人用,可能各有各的理解,我说我自己的,是:评定事的是非(或对错、好坏),要看这事能不能使所有有关(包括受间接影响)的人获得幸福,趋向文明,能者是,不能甚至反其道而行者非。这是个概括的原则,但用得其当,它也未尝不可以对付具体。姑且算做举例,以之为基础形成史识,评论史实,就会与某些实用主义的教条大异其趣。比如根据某一教条,凡是农民起义都是好的。(推想是想论证造反有理。其实这也难得成为普遍的原则,因为这理要有条件,条件是:被造反者是别人,不是自己。)换为人文主义就不是这样,而是要就事论事,冤亲平等。比如举不很远的。张献忠是农民起义,可是几乎把四川人杀光了,说句不怕高论家耻笑的话,如果我不幸生于其时,就宁可做朱氏或爱新觉罗氏的顺民,而不愿往四川分享农民起义的光荣,因为我无大志而舍不得小命。同理,歌颂太平天国,我也觉得大可不必,因为我读过一些其时的史料,其中最值得吟味的是李圭《思痛记》,大量的史实使我们感到,为了还能活,小民只好甘心做咸丰皇帝的子民,而不敢到金陵去冒点天灯的危险。舍不得小命,两害之中取其小,不光彩吗?人文主义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福利,常常不管本性可疑的光彩不光彩。

至此,史识的破题,以及其背后的理据,说完,连我自己也禁不住要问:“大热天,不到林下去风凉,叨唠这些做什么?”以下说事出有因,是今年(1995年)3月,不要钱的《读书》送上门,我老规矩,翻翻,拣自己有兴趣的看看,其他一目十行,旅行到结尾,心里说“知道了”,放下。这一回却有点特别,是读了其中一篇之后,打电话问编者,想知道作者的情况,并说:“如果方便,愿意同他谈谈。”承编者好意,告知作者在上海,而很巧,过不很久,这位作者就来北京,编者的好意全始全终,在东四北孔乙己酒店备一桌绍兴菜,约我和作者见面,席上除绍兴花雕之外,还有几位常在《读书》上耍笔杆的。且说我这次赴会的所得,酒、菜等唯物的不计,是见到这位我推为有见识的上海作者,并听了不少其他谈论。

谈闲话也不当跑到“其他”,还是回到我欣赏的这篇文章,题目是《乱世的两难选择》,副题是“冯道其人其事”,作者葛剑雄。历史上冯道出名,事由主要是三种:一是官做得大,经历的事多;二是欧阳修作《五代史记》(通称《新五代史》),骂他“无廉耻”;三是主持用雕版技术印刷《九经》。三种之中,第二种力量最大,因为在绝大多数人眼里,他为士的阶层提供个反面教材,立身处世要以他为戒。这种看法,限于著史的,由欧阳修直到范文澜,可以说没有例外。我孤陋寡闻,看了葛剑雄先生这篇文章,算是第一次碰到例外。葛是谭其骧先生的学生,他在这篇文章的开头说,一次听谭其骥先生说:“欧阳修对冯道的评价是不公允的,还是《旧五代史》说得全面,只看《新五代史》是要上当的。”话简,概括,会不会深远到认为冯道的立身处世也未尝不可取?但不同意欧阳修的骂则是确定的,这就是未随波逐流,或说有自己的史识。

葛剑雄先生当然也有史识,而且说得明确。这篇文章字数不少,这里撮其要,是先举史实。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仕宦的经历,“一生所事四朝(唐、晋、汉、周)加上契丹、十帝(唐庄宗、明宗、闵帝、末帝,晋高祖、出帝,汉高祖、隐帝,周太祖、世宗,辽太宗耶律德光)合计不过三十一年,平均每朝(含契丹)仅六年余,每帝仅三年余,最长的唐明宗和晋高祖也只有八年。

”一方面是为人,是做了不少好事,也抄一些为例:“随军当书记时,住在草棚中,连床和卧具都不用,睡在草上;发到的傣禄与随从、仆人一起花,与他们吃一样的伙食,毫不在意;将士抢来美女送给他,实在推却不了,就另外找间屋子养着,找到她家长后再送回去。在丧父后辞去翰林学士回到景城故乡时,正逢大饥荒,他倾家财救济乡民,自己却住在茅屋里,还亲自耕田背柴;有人田地荒废又没有能力耕种,他在夜里悄悄地去耕种,主人得知后登门致谢,他却感到没有什么值得别人感谢的地方;地方官的馈赠也一概不受。”这完全是孔孟眼中的“仁者”形象,只是因为改朝换代,他没有君辱臣死,无数的人就从欧阳修之后,骂他为无廉耻。所以葛剑雄先生就提出个疑问:生在乱世的知识分子,除了效忠一君,君败亡则竭节致死和灭迹山林之外,就不能走冯道的第三条路吗?葛先生的意见是可以走第三条路,他在文章的结尾部分说:

如果有第三条道路,那就是以人类的最高利益和当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前提,不顾个人的毁誉,打破狭隘的国家、民族、宗教观念,以政治家的智慧和技巧来调和矛盾、弥合创伤,寻求实现和平和恢复的途径。这样做的人或许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但他对人类的贡献无疑会得到整个文明社会的承认。……与“灭迹山林”或效愚忠于一姓一国的人相比,他无疑应该得到更多的肯定。

就这样,葛先生明白表示,不同意欧阳修死揪着“政治道德”,骂冯道为无廉耻的评论。这是葛先生有不人云亦云的史识,尤其不随波逐流,颂扬效愚忠于一姓,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而说到“我心”,又像是还有许多话已经上升到嗓子眼儿,不吐不快。干脆就顺着葛先生这条思路说下去。

同类推荐
  • 萧红小说集

    萧红小说集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本书精选了萧红的小说代表作《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等。萧红的作品以抒情笔调抒写着自我主观感受;散文化的小说结构;重文化风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不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浪费笔墨;故事情节断断续续,然而意味深长;童年趣事,妙趣横生。正如茅盾先生给出的评价:“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 X字

    X字

    周亚平是我们这个时代少有的伟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到今天,依然引领着我们时代最为“另类”的写作。作为曾经第三代的主将、中国语言诗派的创始人,他的诗歌性感,迷离,突然而又趣味万千。一句话,在周亚平那里,写诗是一种“开天辟地”、开端启新的语言能力,这样的能力正是我们这个吃喝拉撒睡的神经衰弱的世界所匮乏的,也是它所需要的。
  • 真水无香

    真水无香

    星星与月亮终于守不住阵地败退了,楼道里的那盏长明灯也在眨着渴睡的眼。我依旧伏在桌上捧读着那本《庄子》,一缕晨曦悄悄地拾起一片飘落于地的稿笺:“命运,只能支配你的昨天,而明天的命运却在你自己的掌握中……”
  • 青春无泯(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青春无泯(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难得的心思

    难得的心思

    桌子上放着一沓书稿,是同仁徐志良即将付梓的新闻评论集《难得的心思》。翻看书稿,不禁为志良感到高兴。为他的收获,更为他的耕耘。
热门推荐
  • 我在天堂等你

    我在天堂等你

    半个世纪的时空交错,构成了色彩斑谰的时代画面……,讲述了五十年前,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三代人生存环境和观念的巨大落差,离休将军欧战军在得知三女儿有外遇闹离婚,小儿子经营的超市被查封的消息后,世界屋脊瑰丽奇异的自然风光,欧战军突发脑溢血,不治身亡。会议不欢而散。沉默寡言的母亲白雪梅终于开口,以及那遥远的、轰鸣在进藏女兵身上纯真而动人的爱情圣歌,那群进藏的女兵的真实故事,解开了萦绕在六个子女心中的身世之谜。欧家陷入混乱
  • 皇妃别走

    皇妃别走

    她-----二十一世纪经过苛刻筛选,坚强勇敢,百里挑一的女飞行员,一个不乏现代女性时尚与潇洒的女子,她最向往的就是登上她驾驶的飞机,尽情翱翔蓝天,成为一名优秀的女飞行将军。一场突然的遇外,让她掉进时空急流。。。。。他,赋有天下,斩敌无数,战功赫赫。。。。他,斜睨天下,以血肉之躯,霸中原,灭六国。。。。他是骊翼帝国狂暴的主宰者,也是冷血无情的独裁之王------朱邪圣帝天下,是他冲锋陷阵得来的,而不是这个从天而降,被愚蠢臣名朝拜的莫名女子。。。。他的凯旋,是他带兵御驾亲征必然的结果,而并非这个不知从哪儿冒出来装神弄鬼的怪异女人。。。。请历史考究分子绕路,本文纯属自娱自乐,经不起推敲,也和历史无关.下面是痕儿已完结文,呵亲们有兴趣可以欣赏一下!〈冷宫晚妃〉:〈丫环皇后〉:〈罂粟皇后〉:〈将军的替身小妾〉:〈皇妃别走〉:痕儿的新文出炉了,呵,欢迎痕儿最新坑,有空的亲们去踩踩,《总裁的陷井》亲们,痕儿新文,欢迎来踩,都市言情:《恶劣富少极品男》顺便推荐后妃大大超好看的精彩文文,《狂野未婚夫》呵,还有自已的新文《总裁惹不得》痕儿最新现代文,《总裁的惩罚游戏》喜欢现代都市文的亲们,记得过来踩踩哦!推荐好友一本书,《夫君十个不算多》轻松又搞笑的哦!痕儿的新文,望亲们多来踩踩,《总裁的豪夺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风媚骨

    仙风媚骨

    修仙路上,别人弹指之间便能变昼为夜,撒豆成兵,挥剑成河,呼风唤雨。而叶青双,为什么这一切都只能用拳头解决?不用法术也行,反正别人也不能对她用。罢了罢了,既来之则安之,大不了咱不要优雅的姿态,做个暴力女修。于是,她扛上了一把比自身还大上两三倍的斧头,开始了崭新的修仙生活。诶诶,那边几个骚年,看什么看,没见过妩媚女子拿彪悍兵器吗?——————书友交流群:191963217,暂时空无一人,期待你加入……
  • 世有桃花

    世有桃花

    从《诗经》初嫁,到秦汉飘摇、唐之明艳、宋之清丽,桃花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绵延不绝,遮蔓、轮回,人们很容易弄清松竹梅兰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但不是很容易弄明白桃花这样东西的文化内涵。桃花在中国,太复杂,但凡想起,先有一言难尽的暧昧。
  • 爱,好难好难

    爱,好难好难

    “救命啊,放开我,呜呜……求求你……不要,求你……不要,不……”一个雷雨轰隆的夜晚,除了黑暗就是恐惧,一个年约四五十岁的男人,面目狰狞的撕扯着女孩的衣服……叶欣儿猛的睁开双眼,发现枕头已被泪水打湿,这样一个噩梦叶欣儿已经不是第一次梦到,如果是梦,为什么那么真实!为什么要频繁的出现在自己的梦境中,纠缠恐吓着自己。自从两年前的车祸,叶欣儿失忆了,从那以后,就会经常被这样一个噩梦……
  • 每天一堂生活经济课

    每天一堂生活经济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经济学的运用,经济学是每个希望生活更幸福的人的学问。经济学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经济学规律对生活的巨大作用。本书的文章大多以短论为主,针对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引起作者注意的事件,探讨经济中的一些问题。文章既有经济学之内的经典解释,又有经济学之外的通俗剖析,文词符合作者一贯的风格,流畅简洁,大处着眼,小处入微,让读者在坐而论道中轻松地领会经济学的高深内容。
  • 气冲星河

    气冲星河

    中国古武界史上最年轻的大宗师武星河,重生在异世界一个下等贵族少年身上。再次开启他武道追求的颠峰之路.不依阿权贵,不妥协豪门,哪怕你火海焚身,自有两只铁拳打出一片清朗乾坤;哪怕你刀山盖顶,自有一口真气喷上九霄气冲星河!身似蛟龙,到哪都能翻江倒海;心如猛虎,何处不可傲啸山林欺山赶海,不参仙佛,不拜鬼神,未惧这处处地网天罗轮回十世,上凌九霄,下踏黄泉,只为那一刻气冲星河
  • 营养保健粥

    营养保健粥

    要健康,多吃粥。《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有云:"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