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200000013

第13章 不 合 时 宜 (2)

三、宜于信而疑。信是听到什么便以为是真的。我幼年无知,情况曾是这样。典型的例是看《聊斋志异》,书生夜读,闻墙外吟“元夜凄风却倒吹”的诗,就相信,并幻想有朝一日也可能有此奇遇,则闻之后还会如此这般云云。其后是入了洋(名)学堂,更其后是读了些洋(实)书,心之官有变,灯下连锁入室的美梦断了,且有说焉,是不科学。科学与不科学对比,前者是而后者非,推想除迷禅、迷气功的以外,不会有人反对吧?这是就此小范围内的“理”说,至于走到范围以外,触及人生的多方面,这理的影响就未必都是可意的。其中最重大的一项,我以为就是难于树立信仰。盖信仰,大如上帝全知全能全善,小如什么庙供桌前求得的签辞,都是躲开科学精神讲的理才能生存的。换句话说,有所闻,总是问“你说可信,根据是什么”,取得信的善果就难了。

称为善果,是我,与未能信的同时,却一直认为,人生的福报要由有信仰(指重大而牵涉价值问题的,如怎么活才好之类)来。这方面的情况,近些年来,在《怀疑与信仰》《我与读书》《难得糊涂》等拙作里曾一再谈到。表现的心情是凄苦的,因为确知,如培根所说,“伟大的哲学应该始于怀疑,终于信仰”,我却始于怀疑,未能终于信仰。“吾斯之未能信”有什么不好?恶果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不信奉天承运,依某种口号而行乃天经地义,显然,其结果就必是世路艰险,求立足也成为大难。另一类是不信由“大块载我以形”到“息我以死”有什么意义,也就不能求得安身立命之道。而又不能不活,这就等于口吃烤鸭而心里想吃烤鸭无味,成为既可怜又可叹了。或曰,“你不是也写过《顺生论》,说可以接受《中庸》所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吗?”答曰,这是不得已而降一级,虽然也有所取,乃第二义,与净土宗老太太宣“南无阿弥陀佛”佛号相比,那是第一义,地地道道的信仰,所得就有天渊之别了。

四、宜于从风而寡合。一地之中,一时之内,人的绝大多数以什么什么为荣,其反面为不光彩,而很少追问理由,这样的指引兼推动的力量,风也,或称为风气。风,举例不限于一时,与白薯不异,块头有大的,如忠君,能够使臣下甘心死,有小的,如鞋底后部加个木柱,能够使佳人立而难稳,行而难快。可是不这样,重则会遗臭,轻也会美中不足。所以识时务的俊杰就总是顺着走,甚至迎头赶上。我呢,没有逆风的瘾,或说没有逆风的魄力,可是患有少信的病,面对风有时也想问问所以然,而一问,取得满意的答复总是不容易,因而迈步就慢了,或由心情方面说,就苦于跟不上。至于具体情况,那就说不胜说。只好先归类,然后挑个头较大的,摆在案头看看。这是一,在很多人已经升温到热狂的时候,我还是未能积极。未能,是因为,对于依什么口号而行就可以救民于水火的理想;虽然我也同样希望能够这样,却总是担心未必能够这样。这担心不能算做杞人忧天吧,因为至少是为数不少的人,依口号而行之后,仍是未能免于水深火热。当然,有些升温就不再降温的人就不是这样看,所以在这样的慧目之中,我就成为落后,应该望望然去之。

去了,夫复何言?大道多歧,各走各的路可也。接着说二,有不少冠冕的群体名堂,走入其中就可以取得一顶光彩的帽子,而这种帽子,既可以飞上头顶,又可以飞上名片,最后还可以飞入悼词,我则欲热心而一直热不起来。是“举世皆浊我独清”吗?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而是身和心,整饬与懒散间,更愿意懒散而已。再说三,是率尔操觚,时风要高攀以自重,办法是多引今代的子曰诗云,其意若曰,“如是我闻”,所以必正确可信,我则未能起而效尤。原因仍是少信在作祟,以近于咒语的唯物、辩证等为例,我是一向不敢用,因为:一、我不学,未能知其确义;二、比如一个喜欢较真儿的人来问,孔老夫子“知其不可而为”,这种立身处世的态度是唯物的吗?辩证的吗?我只能说不知道。所以执笔为文,也就不能从时风之后,多来几次“某某某教导说”。最后再说个四,是很多人为“发”为“华”而拼命的时候,我却兴趣不高,并写《临渊而不羡鱼》《消费的我行我素》之类的小文,向热衷于发于华的人头上泼冷水。显然,这泼冷水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因为:一、求发求华的火热必更难降温;二、还可能惹来反驳的评论,是:你的旧思想感情已经僵化,既然不能适应新潮,那就赶快见鬼去吧。

五、宜于自强而自馁。新世训,人要力争上游。此意还可以说得既深邃又生动,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可是我却多次坦白,是既怕苦,更怕死;坦白之后还有辩解的话,是大人先生喜欢说这样的话,意在别人听了会信,其后就真去苦、去死,他自己是并不这样的。那么,我之不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受大人先生的影响吗?君子还应该不诿过于人,那就继续坦白,承认乃来于“天命之谓性”,虽然也知道自强之可贵而强不起来。此种不冠冕的心情有时还不停留于迷离恍惚,那是幸或不幸碰到时代和环境的双重伟大,活下去难了,苦思怎么办。理论上,或青史上,有进退两条路,进是陈涉、吴广,退是伯夷、叔齐,可是这就不得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我是未再思三思,就由“天命之谓性”顺流而下,走了不自强的一条路,心不能变方为圆,求言和行都是圆的。这是否即孔老夫子说的“无可无不可”呢?曰,完全是两回事,无可无不可是中道,我则为资质和习染所限,“不得不”甘居下游。命也夫,也就只好“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了。

六、宜于菩提而烦恼。菩提和烦恼都是佛家语:菩提是觉悟,悟后则无苦;烦恼正好相反,是迷,指有贪嗔痴等心境,感受为苦。佛家各宗派也说“烦恼即是菩提”,这是另一路的思辨方式,我们常人最好是装做听而不闻。且说这烦恼之苦,佛家用所谓般(bō)若的慧目看,是来于爱染,所以灭苦要用釜底抽薪之法,是求情欲的淡而至于无。这想法,就理说,我认为可以成一家之言;看做一种人生之道,我们更应该刮目相看。可是很遗憾,我的这类看法也是就理说,至于由理而走入实际,就总是“苟未免有情”。这未免有情还有深的根源,是《庄子》说的“其耆(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天机浅,在庄学的眼里,得天独薄之谓也,这是“畏天命”的天命,人力又能如何?勉强想个可怜的办法,是向往觉悟的时候写《蒲团礼赞》。不幸是写之后,甚至写之时,迷的根芽仍在心房萌动,眼看就要弃甲曳兵而走,如何补救?我惯用的办法是由阿Q大师那里学来的,曰虽败犹荣。称为荣,有何依据?依据可以来于儒,是“率性之谓道”;也可以来于佛,如上面所引,“烦恼即是菩提”是也。

也迷《易经》,所举已经满六爻之数,应该就此打住。六个方面,分而有合,合为结论性的一言以蔽之,是不成气候。不成气候而有胆量常拿笔,亦有说乎?曰,搜索枯肠,竟抓来两宗。其一,所说都是实情,并未用子曰诗云一类大话骗人。其二,自己不成气候已成定局,但跛者不忘履,凡有所想、所说,总含有别人能够成气候的愿望。希望别人如何如何,也应该算做大话吧?若然,那就对镜还是贴了花黄,惭愧惭愧。

同类推荐
  • 搬光阴

    搬光阴

    这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感触的用心写作的人。他的诗歌简洁朴素,用词谨慎、节制,不夸饰,不故作惊人之语,这让我猜测他的性情。如果说“人诗合一”的状况果真存在,他的文字就是他的经历,就是他的人生感受。
  • 群蜂飞舞

    群蜂飞舞

    本书系汇集了众多当代一流名家自选的代表作品,专为文学爱好者量身打造,引领读者进入当代文学的中心地带。《群蜂飞舞》为著名作家阿来的作品精选集。 《群蜂飞舞》分中篇小说和散文二部分,内容包括《行刑人尔依》、《阿古顿巴》、《槐花》、《老房子》、《群蜂飞舞》、《声音》、《血脉》、《野人》、《鱼》、《月光下的银匠》等。
  • 山水旧城谙(指尖上的中国)

    山水旧城谙(指尖上的中国)

    《指尖上的中国:山水旧城谙》在对诸如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上海的十里洋场、杭州的西湖和灵隐寺等各城市代表建筑和名胜的回忆中,我们不得不感叹民国城市都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氛围,尤其是在沧桑的历史轮转中,每一座历史名城都演绎过精彩的故事,留下过无数动人的传说。
  • 关于“两脚羊”的故事

    关于“两脚羊”的故事

    终于有一些人感受到了这种变化,纷纷赶去分享,开始四处寻找新的泉源。人类的历史不断重复着上述的故事……,让人永葆青春。后来,所在地的权贵在生命泉的周围树起的栅栏,世界上有一眼神奇的生命泉,并在门上安了锁,能去病强身,他们严格管那些前去求水的人并索取酬谢,它从地底涌出,这种做法违背了生命泉的本性,人闪发现生命泉后,泉水逐渐失去了生命活力并慢慢地枯竭,领受它的恩泽,生命泉开努在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涌流,它清澈甘甜,但是那些占有者并浊有意识到这种变化,在地表的某处不急不徐地流淌,他们仍垄断着那个泉源,相传,靠想象中的神奇之水牟利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热门推荐
  • 我的搞笑老爸(老妈真烦)

    我的搞笑老爸(老妈真烦)

    我妈爱面子,爱管闲事。这本来不关我的事,可是,让我愤愤不平的是,当我和老爸讲点儿面子、管点儿闲事的时候,她总会看不惯。说句公道话,我爸除了爱吹牛外,还算是一个很不错的老爸。虽然身上的毛病不少,但他总能给我,还有我的那帮“狐朋狗友”带来快乐。在这点上,可比我妈好上N加N倍。
  • 幽宫记

    幽宫记

    一个是清纯又性感的绝色佳人,一个是光鲜而万众瞩目的平民王子,他们聚集在恶魔城堡,在寻找秘密宝藏的时候,他们擦出爱的火花,危险时刻他们从来没有松开过对方的手,他们感动了恶魔主妇,但是他们的爱情终究是童话,可歌可泣,永远平行在两个世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许你一吻天荒

    许你一吻天荒

    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人生三苦,他年纪轻轻已然全部体会。明知道得不到,却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求,企图抓住那万分之一的渺茫机会,可是,他忘记上帝不曾优待他。想爱不敢爱,想放却又放不下,求不得,爱不得,放不得,只能于痛苦中沉沦。在认识她之后才发现原来世界比想象中的要大,原本以为是上天的眷顾让他遇到她,可是,这一切不过是上帝精心安排的恶作剧。并肩看遍繁华的烟火,蓦然回首时才发现,人生不过是一场一个人的修行。
  • 满唐春

    满唐春

    一个优秀的首饰技师,因为一个意外,穿越到了唐朝一个苦逼的学徒身上一间生意淡薄、濒临倒闭的金店一个游手好闲、水平一般偏偏又脾气暴躁的师傅还有二个谈不来的师兄最惨的,还签了一份打死勿论的学徒契约幸好,还有一个美丽又对自己暗生情愫的小娘刘远还没决定以后的路没想到一夜剧变,两个师兄杀了师父卷了黄金细软跑路留下一个负债累累的烂摊子欠下的货款、借下的债务、快要到期的租金等等,让小娘无计可施要抄家、变卖家产?PS:小炮新书《筑造我为王》已上传,请多多支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古武魔女降临

    古武魔女降临

    兰陵侯府低贱庶女蓝九,吴国头号花痴软包,爹爹不疼、姐姐迫害、人打人骂、为救痴傻胞弟死于非命。她是现代杀手,一朝穿越拾起这低贱身躯,势要凤鸣九天!且看当日脓包何以一改懦弱,狠辣、凌厉掀起古武大陆乱世风云。修炼、晋级、报仇。本只是为了生存,却在一步步中走上大陆之巅,既如此那便醉卧美男怀,醒掌杀人剑,坐观天下,唯我独尊!“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娶你。”这本该是一句让人幸福的话。但是蓝九明白,这是施舍。“若你反抗不强烈!我可以考虑上了你!”面对眼前这个温润、最富盛名的大陆天才,蓝九笑得从容而优雅。素素雪《重生名媛望族》推荐自己的文:《极品恶魔》《凤枭》《玄月引》《嗜血太妹》《花魁女帝》《魔界妖娆》《极品三小姐》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古武乱红之魔女倾天下》
  • 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

    ,读者通过这本书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雷锋人生、汲取雷锋精神。展现了雷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怀。本德、陈云、邓小平的题字。同时,汇集了雷锋22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的全部日记,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演变,书中精选的与雷锋有关的一些珍贵题词图片,社会对于雷锋精神的报道和评价、雷锋精神内容的书包括雷锋生平、雷锋故事、雷锋日记、雷锋精神及其在现当代的价值和意义等内容,讲述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给读者展现了雷锋精神的最新最完整的诠释
  • 支气管肺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支气管肺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支气管肺病,怎么防治?怎么调养?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支气管肺病是怎么发生的,您知道吗?各种支气管肺病的诊断、病因、危害,您心中有数吗?食养食疗、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经络调养、验方防治,怎么做才能远离支气管肺病?怎么做才能有效治疗支气管肺病?居家调养,您的心中是否一清二楚?细节决定成败,健康来源于生活态度。健康,就在您手中!
  • 精神自治(修订版)

    精神自治(修订版)

    透过《王开岭文集(随笔卷):精神自治(修订版)》,作为读者,我游历了一个人的精神地理,被那些从未见过的神奇风光吸引。那风光在日常的旅游地图上是见不到的。我不敢断言这样的地理绝无仅有,但我确定的是,这是当代为数不多的身兼多种文质的作家和作品。《王开岭文集(随笔卷):精神自治(修订版)》让我看到了一个智者、一位诗人、一颗良心、一个浪漫而冷峻的同时代人。这样一个夜晚,携上这样一本书,与之同行。我感到了雪的融化、心的欢愉和春天的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