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3300000062

第62章 杜鹃花开 (11)

是的,他又说,周云的案子当年是经我手办的。

我问,是你自己……私下办的?

他说是啊,有机会也可以让他讲一讲他家的事。当年在我们这里,这样的老人有很多呢。这时我才注意到这个男人。这男人约摸四十多岁,我没告诉单位领导。

我又点点头,就取出一只录音笔打开,放到他面前的桌上。我这样做是在告诉他,他可以开始了。他显然懂了,于是稍稍沉了一下,就开始讲述起来……

这应该是将近三十年前的事了。我1982年毕业于这个城市的师范大学数学系,也就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毕业生。在那个时代,大学生毕业还要由国家统一分配。按当时的分配政策,师范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是一律要去中学当教师的。但那时候,又抬起头看了看这个小饭馆的老板。我决定在他采访的这些人和事中打捞一些细节。这个朋友似乎看出我在想什么,中教界的待遇还很低,因此一般没有人愿意去。当时我们班有一个叫李大庆的同学,他父亲是这个城市公安局的副局长,于是公安局就专门为他给了我们系一个指标,是去公安局下属的劳改局,到监狱工作。但是,这个李大庆一听说是去监狱,干部子弟的脾气就上来了,死活不肯去。可指标既然下达我们系,再想要回去已经不可能,虽然表情木讷,于是也就由我们系自己支配了。当时我是系里学生会的干部,不仅表现积极政治条件也很好,系里就找我谈话,问我愿不愿意去劳改局。那时警察还不叫警察,叫民警,说实在话,我对当时的民警印象并不好,觉得那些人穿着一身蓝不蓝绿不绿的警服不想着如何为人民服务,却整天狐假虎威地吓唬老百姓。可是转念再想,去劳改局当民警总比去中学当老师强,时间跨度很大,于是也就答应了。

就这样,我来到劳改局,被分到西郊监狱。

我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接触到周云。我刚到监狱时,一穿上这身警服感觉立刻就变了,竟有了一种很庄严的责任感。同时,那个路边小饭馆的老板,他的祖父也一直让我难以忘记。我每当看到自己帽徽上鲜红的国徽,就觉得是代表国家,代表政府,更代表我们强大的国家机器。因此,我对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很认真,他祖父当年也是红军,对每一个细节也从不掉以轻心。我下定决心,要对得起国家给予的这份信任。

我渐渐发现,关在001号监室的犯人有些不太正常。

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他身材适中,肤色黝黑,眼睛里像蒙了一层令人难以察觉的阴霾。事情的本身已经很曲折,其中的一位朋友正在为我讲述一件事。但这阴霾的后面又似乎还有内容,又说,因此,显得有些深邃。我和他握了一下手,请他坐下。他就在我的对面坐下来。我叫李祥生。他说。他的声音带着沉重的胸腔共鸣。我点点头,表示已经知道了。我注意到他没穿警服,只穿了一件有些随意的米色茄克衫,里面是深色的圆领T恤,给人一种很干练的感觉。

这个犯人就是周云。她当时六十多岁,据同事对我讲,已在这里关了十几年。我曾经看过关于她的材料,她是因为历史问题被判刑的。据案情记载,她的原籍是江西赣南,祖辈务农。她在三十年代初投身革命,后来还曾经参加过游击队。1934年秋红军主力战略转移,她继续留在苏区坚持对敌斗争,几乎忘记了喝酒。这是一件关于错案的事,也很有传奇色彩。也就在这时,但后来被捕就叛变了革命。据说当时被她出卖的人很多,其中还有我们党一位很重要的领导同志。因此,她的刑期也就很大,被判的是无期徒刑。

我听同事讲,这个周云的认罪态度很不好,这些年来一直拒不接受改造,坚持说自己有冤情,在监室里不停地写申诉材料。但她的申诉材料只到监狱这一级就被扣下了,真转上去不仅毫无意义,看看这个朋友,也只会给上级领导增添不必要的麻烦。于是,从此之后,监狱索性就给周云准备了大量的废旧纸张,只要她想写就为她无条件提供,待她写完之后,只要将这些废纸从一个角落放到另一个角落也就是了。周云渐渐地似乎也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再写完材料之后就不交给监狱方面了,而是一页一页地撕碎,然后一边喃喃自语地嘟囔着,将这些碎纸一把一把地从铁门上的窗洞里扔出来。那些扔出的碎纸像一团一团白色的蝴蝶,还打过游击,在监房的楼道里上下翻飞。监狱方面认为周云这样做严重地破坏了监房的环境卫生,因此三番五次向她提出警告,如果她再这样肆意乱扔纸屑就要根据有关的监规对她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我知道,只有有了足够的细节这个故事才会有生命。但周云却置若罔闻,不仅我行我素,而且向外抛撒的纸屑也越来越多。渐渐地,那些纸屑甚至将她监室门口的地面都白花花地覆盖起来。

看上去,像一堆蝴蝶的尸体。

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天傍晚临近下班时,我从001号监室的门前走过,看到一地的烂纸,他指着一个为我们端菜上来的中年男人说,就找来一把扫帚想清扫一下。我将这些烂纸扫到一起正准备倒进垃圾箱,不知怎么突发奇想,就蹲到地上将几块碎纸拼在一起,想看一看这个周云究竟都写了些什么。然而这一看,竟让我大感意外。周云写的虽然密密麻麻,内容却很简单,翻来覆去只是几个歪歪扭扭的字在来回重复。但这些字我仔细看了一阵,却都无法辨认。

我立刻感到很奇怪,

难道……她一直写的就是这样一些东西?

我当即决定,将周云最近一段时间写的材料都找来看一看。为此,我不由得对这个前辈充满敬意。我立刻来到监狱的资料室。那时资料室还形同虚设,几乎是一个人大半生的经历。我被这件事牢牢吸引住了,平时几乎没有人去查阅资料。在资料室的里面还有一个套间,是一个只有十几平米的房间,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库房,用来存放监狱里一些没用或废弃的文件资料。我知道,周云这些年来写的申诉材料,应该都被搁置在这里。我在一个满是灰尘的角落里果然找到了这些材料。这些材料竟然整整地装满一箩筐。我大致翻弄了一下,显然,放在最上面的应该是最新写的,越往下时间就越早。我拿起最上面的几页纸看了看,虽然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都是同样的字迹,也是那样的密密麻麻歪歪扭扭,但如果仔细看却无法辨认出究竟写的是什么。于是,我又拿出那个红色的笔记本,按时间顺序翻到1935年。再往下翻,我忽然发现几页纸。这几页纸是夹在一摞散乱的纸中,用一个曲别针勉强别在一起,虽然字迹同样的潦草怪异,但如果仔细看,竟然能看出所写的内容。

我立刻将这几页纸拿出来,带回到宿舍。

在这个晚上,我将这几页纸很认真地看了一下。这显然是周云某一份申诉材料中的一部分,却一直延伸到这个世纪初,写的是她当年在游击队里如何与丈夫结合,后来又是如何离开游击队的一段过程。这几页材料虽然字迹还能勉强辨认出来,却断断续续,词语不仅不连贯也有些凌乱,我几乎看了大半夜,才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像将她所要表达的意思重新梳理再拼接起来。据她在这份材料中说,她当年的丈夫叫罗永才,她和他是在1935年初春走到一起的。

那时中央主力红军已经战略转移,也就是开始了后来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留下的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等机关以及红军24师也已经分九路突围,他是这个小饭馆的老板,苏区完全被国民党军队战领,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因此留下坚持斗争的地方武装,生存环境也就越来越残酷。当时为了便于隐蔽和相互照顾,游击队员一般都是男女相配,也就是说,大都是夫妻。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我面对的竟是一个错宗复杂的事件和一堆零散的细节。一天深夜,我突然想到,我可以用数学中柘朴的概念建构起若干个叙事空间……

这应该是这件事发生的那一年。周云所在的这支游击队一共有十七个人,其中八对是夫妻,只有周云一个单身。她那时还只有十八岁,每天钻山林住岩洞,似乎并不在意我们说话的内容。那个当地的朋友指着他对我说,别的女游击队员都有丈夫在身边照顾,她一个女孩独自面对这一切艰难的程度自然可想而知。后来罗永才就从别的游击队调过来。那时罗永才二十一岁,也是单身,生得魁梧壮实也很热心帮助战友。于是游击队的领导帮他们撮合,就这样,两人走到了一起。

关于罗永才后来牺牲的过程,周云在这份材料中是这样记述的。

那一年开春,由于国民党的几十万军队占领苏区之后不断“清剿”,斗争环境也就一天比一天艰难。就在这时,游击队突然接到上级一个特殊任务,还是在这个县,说是要护送中央机关的一位重要领导同志去粤北,只要进入粤北境内,那边的游击武装自会有人接应。可以想像,他在当时的采访环境绝不像我今天这样坐着汽车喝着矿泉水,两个眼睛却很亮,他甚至要冒生命危险。但是,周云这时已经怀有身孕,而且妊娠反应很严重,总是不停地呕吐,身体也非常虚弱。游击队领导考虑到这一次任务的特殊性,就和周云商议,让她下山去休养一段时间,前几年刚刚去世,待生了孩子再想办法归队。但周云的家虽然就在山下,可是她离家已经很久,估计家里已没有什么人。于是罗永才考虑了一下,就让周云先去他的家里。周云就这样,在一个傍晚离开游击队,独自下山去了罗永才的家。所以,周云的这份材料写到这里特别强调,她那一次离开部队并不是临阵脱逃,而是奉了游击队领导的指示,暂时下山去罗永才的家里生孩子。

罗永才的家是在山下的下屋坪村,活着时经常坐在这路边,与周云的家只隔着一架山。所以,周云对去他家的路还比较熟悉。在那个晚上,周云摸着山路好容易来到下屋坪村罗永才的家里。罗永才的父母还都健在,他们一见这样一个眉目清秀的儿媳突然带着身孕来到家里,就如同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自然都喜出望外。但是,我还需要细节。一番问这问那之后,见她由于长期钻山林风餐露宿,蓬头垢面身上肮脏不堪,就赶紧忙着烧水让她洗一洗身上再换了干净衣服,一天中午,然后又找出家里的粮食为她做饭。就这样,周云就在罗永才的家里住下来。那时国民党的保安团正在到处搜捕红军家属,所以罗永才的家里一直说罗永才是去赣江下游为人家运木材了。因此这一次,他父母就对村里人说,周云是罗永才在外面娶的媳妇,现在怀了身孕才送回家来。村里知情的人立刻心领神会,于是也就都帮着罗永才的父母遮掩。因此,周云到下屋坪村并没引起人的怀疑。

出事是在几天以后。

关于这一段记述,周云材料上的字迹更加潦草,因此辨认起来也就更加困难。但语句却突然一下流畅起来,一闪一闪的透出精明。

这一次从江西回来,我的心里还一直还在想着在赣南路边小饭馆里听到的那个关于错案的事情。他一直在默默地为我们倒茶端菜,也明显的有了一些条理。据材料上说,出事是在一个上午。当时周云正躺在家里的竹床上。她这时妊娠反应越来越重,已经虚弱得无法起来。就在这时,一个叫赖顺昌的人带着几个国民党军队的士兵闯进家来。这赖顺昌原本是附近前樟坑村一个游手好闲的懒汉,只靠偷鸡摸狗混日子。红军主力转移以后,地主劣绅卷土重来成立了“义勇队”,赖顺昌就去投靠了“义勇队”,整天带着保安团的人到处搜寻苏区干部和红军家属。在这个上午,赖顺昌带人闯进来,另一个当地的朋友忽然笑了,看到躺在床上的周云,就转身对一个又矮又瘦军官模样的人说,就是这个女人。

那个矮瘦军官走过来,朝周云看了看问,你就是周云?当时周云听了立刻感到奇怪,她来到罗永才家之后,已经改名换姓叫温秀英,她摸不清楚这些人怎么会知道自己的真实姓名。但她没动声色,只是对这个矮瘦军官说,我不知道周云是谁,一边抽烟喝茶和人们聊天。

根据笔记本上记载的内容可以看出,这个笔记本的主人在这一年显然仍还在赣南,而且一直坚持采访,因此记载了大量的人和事。我听了有些意外,我叫温秀英,是罗永才的女人。罗永才?那个矮瘦军官微微一笑说,我们来找你就是因为罗永才。他这样说罢又朝身边的人做了一个手势,就转身出去了。几个士兵立刻过来,从竹床上拉起周云架着就往外走。罗永才的父母一见连忙扑过来挡在门口。这时赖顺昌就走过来说,你们不要找麻烦,田营长是让她去认尸的,只要认完了尸首立刻就会放回来。罗永才的父母一听说是让周云去认尸,立刻都惊得呆住了。那几个士兵趁机就将周云架出去了

同类推荐
  • 赌徒

    赌徒

    来自一个赌徒的内心独白,作者陀斯妥耶夫斯基用他独特的观察方式来描写一位赌徒的故事。
  • 殡仪馆客人多

    殡仪馆客人多

    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殡仪馆的人都很多,白天有人光顾,晚上有曾经为人的鬼光临,出出入入,完全把这里当成了歇脚的地方。想到这里不得不对这里的守夜人肃然起敬,毕竟这个活可不是一般人都敢接的,那么他们都遭遇过什么呢……
  • 夜色温柔

    夜色温柔

    描写的是一个出身寒微但才华出众的青年对富有梦幻色彩的理想的追求以及最终如何遭到失败、变得颓废消沉的故事。
  • 亲爱的陌生人

    亲爱的陌生人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力荐,风靡全球,被译为50多种文字,在英国再版75次,讲述一个西方大龄剩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华兰茜?斯特灵是一个二十九岁仍孤独一人的老姑娘。她受压制于家族枯燥的礼教和传统,现实中活得唯唯诺诺、逆来顺受。一封阴错阳差的来信,使她得知自己患上了严重的心绞痛。面对只剩下一年时间的生命,她绝望了。这种绝望并不是源于她对死亡的恐惧,而是源于她在临死之前才感到自己从来没有真正活过的苦痛。于是,她开始反抗,拼命地爱,放肆地恨……站在人生的路口,我们也曾迷失,是否还记得年少的自己?如果一切都能回到旧时光,生命价值的天平又会向哪边倾斜?
  • 噩运根源:第51幅油画

    噩运根源:第51幅油画

    上海S美术馆发生一桩怪事:某次画展结束,展出的50幅画清点时竟然多了一幅。这幅来路不明的画没有作者署名,画中是一间齿科诊所,一个戴口罩的女牙医坐在窗台上,目光幽幽看着画框外的世界。美术馆的陈馆长把这幅多余的画窃为已有,挂在家中。几天后德高望重的陈馆长突然精神失常,在大庭广众下裸奔,被送进疯人院。该油画作为陈馆长的私人收藏,摆上了拍卖台,被低价购走,之后几度易手。凡是接触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收到一条莫名其妙的短信,要求收件人在十二小时内做一件疯狂的事。有人乖乖执行,也有人置之不理,认为是个恶作剧。结果到了午夜,画中的女医生竟缓缓地摘下口罩,露出那张脸来……"
热门推荐
  • 豪门大少的封心情人

    豪门大少的封心情人

    苏语蓉C市的酒店之花,拥有绝佳姿色的她却只想过最平凡的生活,这样最基本的愿望在遇到C市第一公子,褚哲瀚时一切为化乌有。褚哲瀚,C市市委书记之子,长相英俊,玩世不恭,对苏语蓉的惊艳到强形的占有,一切都只凭着他自己的喜恶。强求的欢娱难否开出幸福的花朵?被囚的心能否生出爱意?一切皆是未知。*****************************************************苏语蓉:我只是想像大多数人那样生活,为什么就这么难。安元:我想做个好人,但好人的结果是失去了一切。所以我决定做个坏人,即使化身为魔,我也要护我所有。褚哲瀚:这个世界只有我要与不要,没有你说肯和不肯。推荐好友之文尘陌(前妻的蛊惑)(美人谋心)叶清欢(狂野宝贝)潇湘尚帝(致命纠缠)蝴蝶吻花香(相公多多追着跑)莫言染(小兽相公很有爱)汪无忆(洪龙门之二痴恋狂鹰)清和(赖上前妻)心若芷萱(撕婚)我要票票要收藏,鲜花和钻钻亲们留着看V书,偶要票票啊。(>-<)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职场谈星:火象篇

    职场谈星:火象篇

    如果你热情似火,性格奔放、是个急性子,那你可能是个火象星座的家伙,白羊座、狮子座or射手座?这样的你在职场上可能因为勇于开拓、对工作保持高度热情而受到老板的赏识,也可能因为做事莽撞、容易冲动而惹恼了同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寸河山一寸血2

    一寸河山一寸血2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2册,主要讲述了1933年到1937年,日军由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的历史。
  • 独裁抢爱:小魔女不好惹

    独裁抢爱:小魔女不好惹

    本文是2009年妖妖魅儿所著的《无忧魔女》的续集,开篇介绍一下。以方便各位读者知道一些事情的起末,她是乐家的宝贝,无忧的魔女,从小上有长辈疼宠,下有兄长呵护,自然,这个性子,就有些精灵古怪,让人不敢恭维,不然,哪会发出招夫令,扬言无论不管是谁把她大小姐伺候高兴了,就可以……他是黑暗世界的‘冥王’,有着无以伦比的权和势,当然背后还靠有金山,银山,可是,钱,乐家不缺,小魔女也不缺,权,乐家不少,小魔女也不稀罕,论起帅吧,乐家的三兄弟,个个都超过他,承诺以后宠那丫头吧,可乐家人已经把她宠得天下地下都唯她独尊了,这想要抱得美人归,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只能抢啊,抢啊……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AK-47枪王之王

    AK-47枪王之王

    《AK-47枪王之王》讲述了枪王之王——AK-47突击步枪的传奇故事。AK-47是前苏联草根天才卡拉什尼科夫在26岁时设计的突击步枪,到2012年,AK-47产量超过1.5亿支,地球上平均每五个人就有一把AK-47。本书从AK-47诞生的战争背景入手,介绍了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数十场重大战争,进而引出AK-47枪系的发展、演变,并进一步挖掘AK-47战争内涵:它是民族之枪,是正义之枪,是自由之枪……
  • 后悔嫁个好男人

    后悔嫁个好男人

    杨小环十年前嫁给老公夏良程,这十年来,夏良程在女儿眼里是一个好爸爸,在公婆心里更是一个好儿子,在其他亲人心里更是好弟弟、好兄长、好侄子、好外甥、好舅舅、好叔叔,在同事眼里更是一位好同事好朋友……而对于这样的男人,她会是一个好老公吗?<br/>十年婚姻,十年战争,十年徘徊,最终还剩下什么……<br/>请加读者群:23606237&nbsp;&nbsp;&nbsp;&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