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只要把精力集中,注意手头工作的任何细节,一次只做好一件事,相信你也能像那位询问处服务人员一样那么轻松自如、镇定自若。
如何才能做到精神集中呢?
1.养成不轻易被其他事物吸引的习惯。无论怎样,先整顿好环境,排除那些妨碍集中思想的客观刺激源。试想一下:当你的精神正高度集中于某一主题时,突然从旁边传来了歌声,此时换上任何人,也要分心。
2.要预先把桌上和附近收拾干净,以免被杂物分心。接着,要先处理掉分散注意力的工作。比如你一方面埋头于明天就得交差的工作,另一方面又惦记着其他工作,这样自然难以集中精力。所以先把必须做的工作处理掉。
3.预先定好工作期限,也有助于精神集中。“什么时候都行”就等于“什么时候都完不成”。因此要定下一个“何时干完”的目标,将自己全部投入到工作中,强迫自己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干完。
4.这是精神集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对这项工作抱有兴趣和关心。不管你多么想集中精力,对那些毫无兴趣和一点不关心的事情,是怎么也无法集中你的全部精力的。相反,一旦你迷恋某样东西,自然会精力集中。
5.依靠外部的条件来帮助你精神集中。例如:在公司,使用秘书设一道防线,使你不受其他人的干扰,或提醒你工作截止的日期,或想办法防止你分散精力。再例如,与别人一起从事某一项工作,也有助于精神集中,但是不能与那种朝三暮四、反复无常的人在一起,那样只会互相起反作用。
面对诱惑需要专注
一个人只有专注于一个目标,才能在这个目标上取得成功。相信大家对麦当劳都不陌生吧,可谁又了解它背后的故事呢!
麦当劳在创业之初只是小店,当时有一个叫克罗克的年轻人和一个荷兰人从麦当劳兄弟手下买下了这个小店。克罗克是一个有点愚蠢的人,他只开麦当劳店,加工牛肉,养牛钱都由别人赚,而荷兰人却十分聪明,他不让任何人有赚钱的机会,麦当劳,牛肉加工厂,养牛场全在他一个人旗下。好多年后,人们在一个荷兰农场里找到那个荷兰人,他除了200头牛以外一无所有,而此时克罗克早已将麦当劳店开遍世界了,他使麦当劳成为了世界快餐第一品牌,而他自己也成为了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之一。
这也许就是专注的力量吧!也只有专注的事情才不会给自己留下遗憾。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年轻的时候,没有可以静心读书的环境。他在一个人声鼎沸的茶馆里的一个角落读书。刚开始他常常在嘈杂的人声中头昏目眩,后来他强迫自己把思想集中在书本上,经过磨练,再乱的环境也不能把他从书上拉开了。居里夫人十几年如一日专注于从小山似的矿石中提炼放射性元素,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陈景润专注于数论,终于攀登上了数学的高峰。青年偶像歌手周杰伦,若不是对音乐的执着与专注,短短时间写出十首歌做成第一张同名专辑<Jay>,今日的歌坛也不会因为他绽放异彩。
他们的成就让我看到了专注的力量,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出自雄心壮志或单纯的责任感,而是出自与对人和对客观事物的热爱和专心。“出乎其外,如乎其内”,如果专注于某一件事情,哪怕它很小,只要你努力做好,无与伦比的专注就会带来不寻常的收获!
荷兰有名的科学家万·列文·虎克,初中毕业时,来到一个小镇为镇政府看门,也许是工作太轻闲,他选择了费时又费工的打磨镜片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他一直专注地工作,一磨就是六十年,磨出了比专业技师使用的还要好的复合镜片,并借着他研磨的镜片,发现了当时科技尚未知晓的微生物世界,他成了科学家。
虎克的例子不是偶然的也绝非个别,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世界级顶尖人物其实也都是极为平常的普通人,他们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主要是因为他们比一般人更专注,精力更集中。
现实中,诱惑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诱惑就象攀附树干的藤蔓一样,纠缠于人成长的全过程,永远无法摆脱。因此,我们说:人的成长过程,实质上就是与诱惑抗衡、化解诱惑、战胜诱惑的过程。专注难,但是想真正干出点名堂,在一生中有所建树,我们还必须做到专注。
专注是境界,专注是修养。专注于某一事业要出污泥而不染,不能被物欲所困扰,不能被凡事所羁绊,只有这样,才能面对富贵淡清贫,面对喧嚣甘寂寞,才不至于像有些人那样为权钱名利而奔波忙碌。
专注是激情,激情是动力。要专注于某一事业,你就要真心热爱这一事业,倾心这一事业。只有真爱,才能真专,才能不至于在各种风、各种潮面前左右摇摆,才能不至于发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里的世界很无奈的感慨,才不至于像有些人那样朝秦暮楚,跟着感觉走。
专注是自信,自信是豪气。要专注某一事业,你就要对自己充满自信,不能自己瞧不起自己,坚信“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坚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风景这边独好”。只有坚信,才能经受得住各种风吹浪打,经受得住失败挫折,才能锲而不舍,百折不挠,才能不至于像有些人那样遇到困难就灰心丧气,半途而返,才不至于随波逐流,在世事纷扰中迷失自我。
专注是胆识,胆识是魄力。要专注某一事业,你就要敢于舍取,敢于有所为有所不为,敢于拢起指头攥成拳。只有这样,你才能不至于得陇望蜀,这山望着那山高,才不至于战线拉得过长,才能达到挖深井者得甘泉的目的。
专注是清醒,清醒则不迷惘。要专注某一事业,你就要保持冷静和清醒,要清醒评价自己,一日三省吾身。要清醒选定目标,切忌“人心不足蛇吞象”,只有这样才能专注于适合自己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克服“常立志,不践志”的问题。
辛勤的蜜蜂永远也没有时间悲哀。在世事喧腾、红尘滚滚中静下心来,专注于某一事业,不受其他欲望诱惑的摆布,意味着有可能放弃很多机会,意味着遭遇困难不能退缩,但是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于某一天地,这样的人生才不失为一种智慧人生。
精神专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代价最小,收效最大。通过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人们可以达到组织管理的最高境界;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也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哲学,是一个人实现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的第一法则。
做事不到位是一种浪费。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了尽快结束工作,我们迅速地把某件事情做完,没有过多地考虑细节问题,结果因为粗枝大叶,把关键问题搞错了,最后不得不重头再做一遍;有时候,我们因为偷懒,明知可能是错的,也不思考,心想先交了差再说,结果反而要花更多的精力来弥补自己之前所犯的错误,而这个错误,其实只需你花很少的时间和精力,就完全可以避免。
做事不到位不仅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还会给上司带来工作上的不便,对于上司安排你去做的事,无论巨细,你不去做你的上司就要去做,你做不到位,他就要返工。而这样的下属,一般都是很令上司头疼的。相对于管理工作的高效率而言,工作的低效率或者无效率造成的隐性浪费就更大。例如:
一位企业家总是抱怨自己忙得没有时间赚钱。原来,他的工厂总是不能按期完成生产计划、按期交货。用户们为此怨声载道。为了赶工期,他不得不新招了400名工人,但是生产速度还是赶不上订单的增加。
后来,一位工商管理学博士为他想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方法很简单,就是取消产品的返工区。企业家很疑惑:“取消返工区?那返工的产品在哪里重新加工?要知道,返工的产品占了全部产品的30%!”
博士在纸上写了这样的建议:
1.关闭返工区,让在那里工作的人都回到各自的生产线中去,作为指导员和培训员。
2.在生产线尽头摆3张桌子,让质量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和专业工程师各管一张。将出现的缺陷进行分类,并坚持彻底解决问题。
3.将机器送回生产线修理。
4.建立“零缺陷”的工作执行标准。
几个星期后,企业家惊奇地发现,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同时,他们已经能够完成所有的订单,并占领了最大的市场份额。再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李助理一时疏忽,在公司的宣传册中弄错了一个电话号码,这给公司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和损失。李经理忙了很久才解决了问题,耽误的工作不得不靠加班来完成。领导和其他部门的几位同事也为此忙了好几天。
李助理第一次没有把电话号码写对,导致整个公司上下无谓地忙乱,由此可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对于企业和员工是多么的重要。很多人在工作中都遇到过越忙越乱,解决了旧问题,又产生了新故障的情况,在忙乱中造成的错误,轻则自己手忙脚乱地改错,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重则返工检讨,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可见,第一次没把事情做对,忙着改错,改错时又很容易制造新的错误,如此导致恶性循环,势必降低工作效率。
几乎所有的人,包括老板和员工在内,都认为他们不可能“第一次就做对”。而实际上,“第一次做对”也可以如此简单和容易。原因就在于他们把握了把事情“第一次就做对”的核心理念:确定工作目的;建立一次做对的基本标准;消除达成这一标准的障碍;为标准而努力工作。所有的人和企业,只要遵循这一理念,都可以取得同样的效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一家制造降落伞的工厂产品合格率从99%提高到99.9%,但军方仍然不满意,要求生产和检验人员亲自登机试验。结果使该企业的降落伞合格率保持在100%。
如何能第一次将事情做对?首要的是改变心态: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它既是一个工作方法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态度的问题。如果我们都认为工作中难免出错,怎么可能一次做对呢?其实,错误的发生至少有两个前提:一是我们容忍它的发生,因为它的发生与我们的切身利益没有太大关系。二是我们虽然不容忍它的发生,但默认错误的不可避免,因而未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范和规避,听任它的发生。有了这两点,想不发生错误的确很难,而这又反过来证明了错误发生的“必然性”。
只要我们对不应该发生的错误事件制定了一个可接受的水平,它就永远存在;可是当它不被接受时,它就自然消失。
在一次工程施工中,一位师傅需要一把扳手。他叫身边的小徒弟:“去,拿一把扳手。”小徒弟飞奔而去。师傅等了许久,小徒弟才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拿回一把巨大的扳手说:“扳手拿来了,真是不好找!”可师傅发现这并不是他需要的扳手,他生气地说:“谁让你拿这么大的扳手呀!”徒弟没有说话,但是显得很委屈。这时师傅才发现,自己叫徒弟拿扳手的时候,并没有告诉徒弟自己需要多大的扳手,也没有告诉徒弟到哪里去找这样的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