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8400000030

第30章 我的北大诗歌记忆 (2)

冯至先生这时住在昆明附近的一座山里,他每星期进城两次,一次步行十五里。就在这样的行进中,他完成了充满现代精神的《十四行集》的写作,而这种堪称是象牙塔中精品的作品,却是在战时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产生的。冯先生回忆这些十四行诗的写作时说,“在一个冬天的下午,望着几架银色的飞机在蓝得像结晶体一般的天空里飞翔,想到古人的鹏鸟梦,我就随着脚步的节奏,信口说出一首有韵的诗,回家写在纸上,正巧是一首变体的十四行。”(《十四行集序》)

与联大的师生们创作那些现代诗的同时,战争正在激烈地进行。前些日子我访问腾冲参观了滇缅战争纪念馆,史料记载说,那场战事极其惨烈,我方付出了伤亡二十万人的代价。1942年3月8日中国远征军失去侧翼,同古失守,曼德勒、腊戌、八莫、密支山陷落,时年六十二岁的史迪威将军,身着士兵服,肩背卡宾枪,与远征军一起撤退野人山。援缅的中国远征军十万三千人中幸存四万六千余人,伤亡近百分之六十。在这些士兵中,就有联大的学生。

联大的师生,倾心于科学和艺术,写着精美的诗篇,却是从来不忘社会盛衰、民族兴亡。

据统计,联大先后有学生8000余人,参军人数达834人,平均每一百人中,就有十四人参军。穆旦、杜运燮的一些经典诗篇都作于军中。这是杜运燮的《滇缅公路》——

歌唱啊,你们,就要自由的人路给我们希望与幸福,——给我们明朗的信念,光明闪烁在前面,这是穆旦的《赞美》——

当我走过,站在路上踟躇我踟躇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仍在这广大的山河中等待等待着,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然而一个民族巳经起来然而一个民族巳经起来。

我进北大是1955年,当时正是中国的“百花时代”,到处弥漫着早春气息。战争已经远去,建设正在展开,生活开始了新的内容。当时我们大学生活中有一个响亮的口号,叫“向科学进军”,学校号召我们争当“先进集体”。北大在马寅初校长的领导下开始了充满理想的无忧无虑的学习生活。

我在入学的第一学期就参加了“北大诗社”。在开学之初,诗社发表文告,向新同学介绍北大诗刊:“北大诗刊是在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创刊的。在创刊号上,诗人力扬在《给青年诗歌工作同志》一文里写道:‘被共产主义思想所照耀着的英雄时代,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前进着的我们伟大的祖国,每时每刻都出现着无数新生的美妙的事物,值得我们去歌颂。’一年多以来,它已经成为热爱诗歌的同学们亲爱的伴侣,同学们喜爱诗刊上登载的诗,也愿把自己的诗拿出来发表。到现在为止,《北大诗刊》已经出了十六期,诗刊的编辑从内容到形式都在不断地改进着。”当年的诗刊是十六开本,人工刻写,油墨印刷,封面是简单的套色。记得每本售一角钱。我参加诗社好像是有老同学介绍,他们不知从何得知我有写诗的经历。这一年的年末,我写了迎接新年的诗:《一九五六年骑着骏马飞奔而来》。

50年代北大最重要的学生刊物是《红楼》。《红楼》筹划于充满幻想的1956年,而于1957年元旦正式出刊。我参加了出刊的筹备工作,创刊后担任诗歌组长,张元勋和林昭都是诗歌组的成员。《红楼》周围集聚了北大最活跃的作者,尤以诗歌为甚,这时我认识了众多的北大诗人,除了张元勋、林昭,还有李任、马嘶、沈泽宜、蔡根林、杜文堂、王克武、孙克恒、孙玉石、刘登翰、江枫、任彦芳等。

《红楼》的创刊号上,我们延请中文系的林庚先生为之写了序诗,百年校庆前后经马嘶、张元勋和我几人核对,是这样的四句整齐的“林庚体”:

红楼你响过五四的钟声

你啊

是新诗摇篮旁的心

为什么今天不放声歌唱

让青年越过越觉得年青

在当年的北大诗坛,女诗人很少,才华横溢的林昭就格外引人注意。她曾以任锋为笔名为一张照片题诗:

世界是这么广大

友谊是这么真诚

生活是这么美好

我们又这么年青

这四句诗代表了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我们的思想情感。当年我们是非常纯真、甚至是非常天真的一群。这种纯真和天真,不单是由于轻信,而且也由于发自内心的热爱。那时我们不会、也不敢怀疑。我们的坚信一直延续到梦想被现实的打击而破灭的最后。在我们的同辈中,有人因才华横溢而遭不幸,其中最让人扼腕的是林昭之死。这一点以后将有叙说。

1957年的春天依然美好。《红楼》编辑部的同人们,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结伴出行,我们“沿着‘五四’的道路”从“民主广场”出发,经赵家楼,过段祺瑞旧宅,直抵天安门。事后写出了一批纪念“五四”的诗歌,这些诗歌在那年五四广场的簿火晚会上朗诵。张元勋的回忆文字《北大往事与林昭之死》,记述了1957年5月4日夜晚在北大广场上的簿火晚会与诗歌朗诵的盛况:

当时,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在主席台上把第一支火炬点燃,递给站在台前二级台阶上等待传递的第一位同学1那同学接了火炬转身把主席台下的数十支火炬顷刻点燃,那数十支火炬又把等待着的数千支火炬点燃,整个操场顷刻之间变成了火炬的海洋,光明的海洋,炽热的海洋,呼啸的海洋!而诗朗诵便在高音的麦克风里响起!林昭站在主席台的南侧,她是为诗朗诵做“顾问”的,她看着那翻动的火炬之山,火炬之海;听着那诗歌之风,诗歌之雨,而在这诗与火、声与色、灵与情、静与变的美景里沉思着,她只是看着。

最后,所有的火炬都堆在了一起,变成了一座山,涌起了凌空的烈火,把东操场照得如同白昼。数千北大儿女在这火的周围,鼓掌、跳跃、呼喊、歌唱一直到夜深。斗转星移,余烬渐熄。我与林昭离开这里时,晨光熹微,巳是5月5日的早晨。

5月是乍暖还寒的季节。而我们依然沉浸在春天的诗意之中。1957年的5月19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那日,《红楼》编辑部的同人相约前往颐和园。因为临近学期末,暑假来时一些高班同学要离校,借此小聚也是,亦有预为话别之意。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大家心情都很好。林昭那天带了一架照相机,我们在排云殿前有一个“全家欢”。我不会吉他,却是抱了它做样子。1998年12月11日《南方周末》发表张元勋文章时用的就是这张照片。红楼的诗人们大部分都在其中,马嘶、李任、孙克恒、薛雪、康式昭、谢冕、任彦芳、杜文堂、张钟、张元勋和林昭。因为是林昭摄影,所以画面上没有她。

那日大家玩得尽兴,回到学校已是黄昏。当晚大饭厅举行全校大会,天气已暖,学生们,饭厅外的广场上也坐满了人。散会时人头簇拥,大家争看刚刚贴出的大字报,有一份是诗,赫然写着:《是时候了》。

是时候了,向着我们的今天

我发言!昨天,我还不敢

弹响沉重的琴弦,

我只可用柔和的调子,

歌唱和风和花瓣今天,

我要鸣起心里的歌,

作为一支巨鞭鞭笞阳光下一切的黑暗!

我的诗

是一支火炬,烧毁一切

人世的藩篱,它的光芒无法遮拦

因为它的火种来自——“五四”!!!

诗的作者是我同系的同学,也是一起写诗的朋友沈泽宜和张元勋。这是1957年的5月19日,是我们同游颐和园的那个日子。我们下午刚刚从颐和园回来,晚上就贴出了这张大字报。《是时候了》发表的这一天,被不同的人分别叫做“五一九民主运动”或“右派进攻”发端的日子。这一天对于我,也是刻骨铭心的。作为《红楼》的成员,作为这首诗作者的朋友,我受到了激烈的震撼,且陷入痛苦的内心冲突。就我个人当时的心理,我为他们的勇气所折服,同时又有某种惊恐。

《是时候了》引发了大论争,赞成的和反对的都有。对这首诗,我也是充满了矛盾的心情,由于谨慎,也由于胆怯,当年我的态度是暧昧的。《红楼》编辑部在上面的授意下决定开除张元勋和李任——因为他们所谓的“右派言论”,我也举手“赞成”了,记得林昭也是赞成的。那时 我们内心有矛盾,也有顾虑。就这样,1957年关于诗歌的第一场悲剧开始了。随后是张元勋和李任被捕,《红楼》改组,随后被改编成《北大青年》,那是性质完全不同的另一类刊物了。

经历了时间的洗礼,也由于我自己认识的改变,我对自己有过反思。我铭记着1957年的早舂时节的那一声无畏的诗的呐喊,以及随之而来的严酷的天谴。我在内心深处敬重我的诗歌朋友,我永不会忘记当年石破天惊的那些激昂的诗句。1996年我出任《中国新文学大系(1949-1976),诗歌卷》的主编,在考虑选目时,貧先想到的就是将《是时候了》正式入选。这在我,是想通过我的工作为这首诗正名,其次,也是将我自己对于历史的反思公之于世,也是对当年遗憾的一个补偿。

这是《是时候了》作为优秀诗歌的正面形象,首次在庄严的正式出版物刊出,为此,我们为它特别写了一篇注释:“《是时候了》是北京大学第一张诗体大字报,写于1957年5月19日。作者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学生。该诗张贴后反响甚大,两位作者随即均被错划为‘右派’。《是时候了》也被当作‘反面教材’广为转载和批判。《中国百名大右派》(张杉尔著,朝华出版社一九九三年版)和《反右派始末》(叶永烈著,青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五年版)征引了该诗。”

在北大,诗曾经唤起新一代献身建设新生活的热情,诗是和自由思想、理想情怀联系在一起的。那个年代的青年,以心灵的创伤,乃至身陷囹圄,以至血泪为代价,谱写了一曲悲怆的乐章。我是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亲历者,我以自己的谨慎和怯懦而躲过了这番劫难。但我一直没有忘记那些走在思想解放前列的时代先驱者的敏锐和锋芒。那些受难的灵魂一直照亮我的内心,我不能忘却。

同类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散文诗经典之作。该书1996年1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雄师渡天堑

    雄师渡天堑

    4月21日,6月2日解放崇明岛,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长达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三大战役之后,彻底摧毁了国民党60余万守军的长江防线。人民解放军在西起湖口,至此渡江战役胜利结束。1949年4月20日,宣告了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此役,国民党政府企图凭借长江天险“划江而治”,历时42天,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共歼敌43万余人,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华东和向中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有利条件。23日解放国民党首都南京,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东至江阴。5月2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和平谈判宣告破裂
  • 草叶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草叶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美国现代诗歌之父沃尔特·惠特曼是十九世纪著名的诗人、人文主义者。由于早年受到民主主义者托马斯·潘恩和爱默生的深远影响。1839年起,他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850年,开始在报纸上发表自由诗,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自由民主生活的赞颂。
  • 真语杂言

    真语杂言

    本书收录了《田园绿歌》、《难忘》、《说茶》、《母亲的皱纹》、《儿子脱奶》、《感悟石城》、《向往逝去的童话》、《“六一”以外的“儿童节”》等作品。
  • 苏轼诗词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苏轼诗词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没有人告诉你的50条权力法则

    没有人告诉你的50条权力法则

    为什么有些人在职场、官场中能最终出类拔萃,占据支配地位,手握权力,成为生活中的强者?这并不是因为上司的特别垂青,而是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权力法则。
  • 我家王妃超甜的

    我家王妃超甜的

    推荐小夭完结宠文:《爷的宝贝:腹黑王爷萌宠妃》推荐小夭女强宠文:《盛宠医妃:狐狸王爷腹黑妻》*群号:夭里妖气214091753喜欢的可以加进来玩哦~,杀回去……百毒不侵。当昔日懦弱无光的双眸闪耀着耀眼光芒时,异能,辱她,系统……涅槃重生,势必会付出血的代价!美妾,废材惊天逆袭!她说,阴回去设计自己的皇孙贵族,放眼天下不管是谁,欺她,只要惹到她,打出去。医毒无双,【正文+番外全部完结】特种部队女军官一朝穿越为庶出七小姐。陷害自己的嫡姐,势必百倍奉还!【女强男更强,算计她之人,一对一宠文】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景笙

    景笙

    一生一世一双人,谈何容易。景笙活了一辈子,两辈子,说来要的只是一份简单的感情。然而,有些事远不是相爱足以的……买一两间宅院,手持书卷卧躺于椅,书香花香,春风拂面,爱人在侧,其实,她的要求一点也不高,不是么?
  • 总裁的妻子

    总裁的妻子

    十二岁那年,她从一个骄傲的公主一夜之间变成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庆幸的是,父亲的好友收留了她。家庭的变故让她变的更加坚强。原以为自己的勤劳和懂事可以换来一点点自尊,可是在他眼里,她永远都只是一条‘寄生虫’。那年他十五岁。她读初一,他上高一。他说,如果你敢不认真学习丢叶家的脸,就不要怪我无情将你扫地出门!于是,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收到了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在她的心里,没有任何一件事能比得了考上一所好大学,然后,远远地,离开这个不属于她的家,还有——他!。。。。。。有一生一世的誓言吗?她笑。她从没见过。喜欢的亲们注意收藏+推荐+留言,一步到位。再此向亲们承诺,如无例外每天至少一更,谢谢亲们的支持~~~~
  • 夜色温柔

    夜色温柔

    描写的是一个出身寒微但才华出众的青年对富有梦幻色彩的理想的追求以及最终如何遭到失败、变得颓废消沉的故事。
  • 古龙文集:楚留香新传(4)新月传奇·午夜兰花

    古龙文集:楚留香新传(4)新月传奇·午夜兰花

    楚留香受朋友焦林之托去寻找失散的女儿,却发现江湖各路人等都在因为玉剑公主与史天王的婚事而纷纷出动,极力阻挠甚至极力促成者都有……“午夜兰花”是楚留香系列中可谓最扑朔迷离、写法独特的一本,一开始,似乎永不变老、永不会死的侠盗楚香帅,就已经死了……在这个“推理故事”中,楚留香与他的朋友们,成了后人口中的传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嚣张王妃:王爷很欠扁

    嚣张王妃:王爷很欠扁

    新文需要支持,《至尊逃妃》:不小心进错了时空,某女眨巴着眼睛,很是无辜地看着她现在所处的环境。听说,她是王妃;听说,她的那个王爷相公一点都不喜欢她;听说,她的那个王爷相公还经常的到外面去拈花惹草;听说,她这个身体的前主人就是因为无法忍受相公的冷落,所以在伤心绝望之下选择了自杀;听说…某女继续眨巴着无邪的大眼睛,突然眼珠一转,却笑得非常俏皮可爱,外加一点点的邪恶…“你到这里来干什么?”某女朝着那个冷漠的家伙展颜一笑,然后双手捧上了一本被称为春宫图的小册子,笑眯眯地说道:“相公啊,昨天人家见到您跟那个叫什么莉的女子干那个啥的似乎总是用着那相同的几种姿势,实在是有点无趣和乏味啊!所以人家特意去找这个来,希望能够帮助相公您和那些姑娘们增加一点情趣。”某个王爷青筋暴跳,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大有企图用眼神来将眼前的这个笑得一脸欠扁的女人给杀了的架势。只是随便地出了个门,结果却是一路的桃花,跟着她连甩都甩不掉,看到那帅哥幽怨的样子,某女差点当场崩溃。“帅哥,你干啥一直跟着人家?”帅哥满脸的忧愁,说道:“我没地方去了,姑娘你愿意收留我吗?”“我有什么好处?”“以身相许如何?”“砰!”某女直接摔倒在了地上,盯着那妖媚得过分的帅哥傻呵呵地笑。太后娘娘寿宴,作为儿媳妇的她自然是绝对不能缺席的,某女看着坐在上方的那个听说是皇上的家伙,怎么越看,这个皇上越像是她刚才在御花园里调戏过的那位帅哥呢?~宝贝开新文了,亲们赶快收藏了,么么~好友的文:陌上柳絮的《毒吻》:谨瑜的《驯服小师太》:金多多的《献身奴》:因为这张脸,她被派去假扮堂哥叶悠然,与其他三大王爷一道,去向公主求婚!成为炬国的第四名王爷!第一天,她被温柔如狐的雷洛发现,他明明知道,却不拆穿。第十天,她被狂暴如雷的骆云风发现,险险送去一条性命!为保秘密,只得卖身为奴。第二个月,她被莫忧发现,自此之后,她便成了他三人争夺的宠物,身不由主!妤灵的《冥后》:阳光灿烂的《占妾囚妻》:浅水的鱼的《墨心夜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