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900000014

第14章 蜀道回声响天下 (1)

蜀道是贯通中国西部南北走向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信息交流的通道,自古以来,帝王将相、军旅游侠、商贾辎重、文人墨客、苦力群体在蜀道上往来不绝。

第一节 帝王将相踏蜀道

蜀道上留下许多帝王的脚印:秦末有刘邦,东汉有公孙述、刘备、刘禅,晋有李特、李雄、谯纵,唐有李隆基、李儇,五代前后蜀有王建、王衍、孟知祥、孟昶。

农民起义领袖在蜀道上建立政权的有张献忠等。

一、刘邦发祥地汉中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做过亭长的刘邦和楚国贵族后裔项羽乘机加入反秦斗争,并成为反秦主力。

公元前206年4月,拥兵40万的项羽进入咸阳,杀秦将、烧秦宫,自立为西楚霸王,并按亲疏分封各路反秦首领。刘邦被封为“汉中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在当时,这些地方是不毛之地的边远山区)。项羽为了牵制刘邦,同时又封秦降将三人为王于关中。刘邦闷闷不乐,谋士萧何劝他到了汉中,养其民,招贤人,平定“三秦”,一统天下。

刘邦带着队伍经褒斜道到汉中。途中,他采纳张良的建议,边行进,边烧毁栈道,一方面制造假象,表示自己无东返之意,以此麻痹项羽;另一方面又可防诸侯赶来追他。这个缓兵之计,使刘邦由被动变主动,驻汉中,站稳脚跟。

刘邦到汉中后,韩信便“亡楚归汉”,投奔刘邦。在萧何的推荐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加紧操练,增强实力。此时,西楚霸王南征北战,危机四伏,齐王反叛,降将把守关中,民众怨声载道。刘邦利用时机,采纳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派樊哙去架桥,少数老弱士兵修栈道,使“三秦”主帅产生错觉,认为这么长的栈道不知哪年才修好,便高枕无忧。刘邦暗地自己挂帅,由韩信统领大军,悄悄从陈仓道进军,名将曹参从侧翼进攻,刘邦夺取陈仓城,接着除掉了“三秦王”,取得了建立汉室基业的第一步胜利。

蜀道枢纽汉中成为西汉王朝的发祥地。

二、刘玄德葭萌兴业

刘备(公元161—223年),字玄德,蜀汉昭烈帝,史称先主,蜀汉政权的创建者。东汉末在军阀混战中崭露头角,但势单力弱。后得诸葛亮辅助,联合孙权,赤壁之战打败曹操,占据荆州,势力才逐渐强大起来。

东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四川益州牧刘璋感到北方汉中张鲁势力强,对他威胁大,便借荆州刘备主力讨张鲁,刘备也想到四川发展,二人一拍即合。于是刘备和赵云率万人溯江西上至涪城(即今绵阳),刘璋率三万步骑从成都赶来迎接,增兵北上讨张鲁。

刘备沿金牛道北上汉中讨张鲁途中到了葭萌(今昭化),见这里一面临山,三面环水,上有广元蜀门,下有剑门天险,境内物产丰富,是个军事要地,便停留下来。刘备在葭萌树恩立信,安抚人心,劝课农桑,发展生产,屯田积粮,扩大兵力,建立根据地,这对以后蜀汉政权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乘益州牧刘璋无备的状态下,夜间绕过广汉黄权阻拦大军,选择什邡方向围攻成都,迫使刘璋出降。刘备占领成都,自领益州牧,为蜀汉政权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刘备率兵北上,与曹操争夺蜀道枢纽汉中。建安二十四年春,刘备于定军山安营扎寨,留守汉中的曹魏大将夏侯渊为争夺领地,被蜀汉老将黄忠斩首。同年三月,曹操自长安出斜谷救汉中,刘备聚众据守,相持月余,曹操无能为力,只好退回。刘备占领汉中,自立为汉中王;命魏延为镇远将军,镇守汉中,自己由金牛道回成都。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即位,改元章武,史称蜀汉,与魏、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蜀道为刘备建立帝业助了一臂之力。

三、张献忠成都称帝

张献忠(公元1606—1647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起义,自称“八大王”。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张献忠首次从长江水路入川,先后攻占巴州、通江。因陕西战事紧张便由川东北大巴山进入河南。

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闯王高迎祥牺牲。李自成任闯王,为继任闯王问题与张献忠产生矛盾。

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张献忠采取“以走制敌”的策略,避开官兵,绕行于山间小路,从汉中第二次入川。李、张为争夺七盘关打了一场大仗,李自成兵败退出川北。张献忠乘虚攻击李军后方宁强,夜走金牛道,奇袭七盘关,大战三日,李军退走保宁,张献忠占据川北。

张献忠在川北宣传农民起义军的政策“替天行道,除恶安民”、“只杀贪官,不犯顺民”、“均田免粮,五年不征”,还在金牛道朝天刻石立碑一块“张献忠诗碑”,碑文曰:

你家姓王我宗张,千军万马入蜀乡。铲除贪官和恶吏,敬奉黎民我爹娘。

张献忠杀贪官,开仓济贫,军纪严明,老百姓十分拥戴他。起义军势力扩大,南到泸州,西至成都,东到巫山。

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二月出川,复入湖广。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初,张献忠大会诸将,分水陆路第三次进川。同年十一月,张献忠在金牛道终点成都称帝,国号大西。

第二节 将士征战蜀道

有人估计蜀道历史上先后发生大小战事百余次。最早的战争是公元前316年,秦国的张仪、司马错率兵沿金牛道灭蜀。三国时期,蜀道上主要是曹魏争夺战。诸葛亮北伐曹魏,邓艾、钟会进攻蜀汉。南北朝至唐五代,古道战火不断。公元964年,北宋沿金牛道攻蜀,后蜀亡。明清时期,古道成为农民起义军活跃的战场,明末李自成、张献忠,清中叶白莲教都曾在金牛道上大显身手。民国时期,红四方面军在古道上进行广(元)昭(化)战役、抢渡嘉陵江战役、攻克剑门关战役、江(油)彰(明)战役等。

一、张仪、司马错伐蜀

蜀国祖先蚕丛率族人自岷江向东,拓展前进,拥有川西平原。立国以来,国王杜宇教民从事农桑,百姓安居乐业。可是到了国王开明时期,却擅杀无辜,南败阵于楚国,东失地于巴国,奴隶逃亡,民怨沸腾。

秦王知道蜀王施政不得人心,很想乘机灭掉蜀国。恰逢蜀王有个弟弟叫苴侯,都葭萌(今广元昭化),因为与巴国友好,引起蜀王的不满,想举兵讨伐他。苴侯势单力薄,十分恐怯,派人到秦国请救兵帮助。秦王便打着救助苴侯的旗号进军蜀国。

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王派张仪、司马错率大军沿金牛道浩浩荡荡入蜀,到了葭萌关,苴侯深明大义,愿国家统一、炎黄儿女共创辉煌,热情地迎秦兵进关,秦王干戈未动便顺利占领了川北。

接着,秦军又沿金牛道过剑门,势如破竹,直抵蜀国都城成都。蜀王开明惊恐万状,逃到武阳(今彭州),最后被秦军生擒、杀掉,不到三个月蜀国便灭亡了。

秦王伐蜀,为结束割据局面,统一中国打下基础。

二、诸葛亮北伐曹魏

诸葛亮为了完成“复兴汉室,还于旧都”的统一大业,率领大军,北伐曹魏。

诸葛亮北伐曹魏,后勤保障准备工作主要是在蜀道上进行的。蜀汉建兴五年(公元

227年),诸葛亮在金牛道上的平江坝(今筹笔驿)草拟《后出师表》,奏请后主,请求统帅三军,北伐曹魏,并在这里设大本营,和部将商讨北伐大计。接着整修道路,在金牛道上的剑阁修栈道15公里,在龙门阁、阴平道上凿石建阁道。增设军事设施:在五连山顶建烽火台,在边境平武南坝、青川青溪置戍(关),派重兵把守;在马鸣阁道上的木马山制造木牛流马,以提高运输能力;在武连演武铺,朝天北营、较场坝等地,操练阵法;在朝天沙河设昭欢县,储备军粮,把涪城涪水关作为应急后勤基地。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诸葛亮开始北伐曹魏,率10万大军,从成都出发,分两路进军:东路由赵云、邓芝屯兵箕谷(今宝鸡南)作为疑兵,扬言要攻眉县;西路由诸葛亮率大军出其不意攻祁山,魏属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守将惊慌失措,相继投降。这时,魏明帝命张郃抵抗蜀军。诸葛亮命参军马谡进驻街亭袭击魏军。因马谡把营盘扎在山上,被张郃截断水源,军心涣散,街亭失守,诸葛亮退兵汉中。

同年冬,诸葛亮二次北伐,引兵出散关,围陈仓。因魏军据险坚守,蜀军围攻20多天仍未攻下,后因粮尽而还。

蜀汉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诸葛亮派陈式为先行,强攻魏国武都、阴平,遭到魏将郭维的奋力抵抗。诸葛亮出兵袭击,占领二郡后,回师汉中。

蜀汉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又出兵祁山,连夜袭击曹营,“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在东进的关键时刻,运粮官李严因雨误期怕受罚,谎称朝廷有令退兵,诸葛亮只好放弃有利战机,返回汉中。

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率10万大军沿褒斜古道一路披荆斩棘,攻下斜谷关,占领五丈原,安营扎寨,分兵屯田,佯作持久战。魏将司马懿深知诸葛亮难解决大军长期用粮问题,便采取深沟高垒,闭门不出的战术。诸葛亮几次下战书,对方置之不理,双方在渭河南岸对峙100天,诸葛亮积劳成疾,8月病死于五丈原军帐中。

诸葛亮北伐曹魏,六年时间五出祁山,连年用兵,财力、物力消耗巨大;同时,战略上孤注一掷,又因运输线过长,影响部队后勤补给,最后以失败告终。

三、姜维列营保剑门

“守住剑门关,四川得安然。”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姜维抗魏守关,立下了赫赫战功。

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三国纷争燃起战火。曹魏大举伐蜀,派大将钟会、邓艾率20万大军直取汉中、汉寿,紧逼剑门。正在沓中屯田防守的蜀汉大将姜维聚集三万人马,退至剑门关,利用雄关的有利地形,列营守险,誓死保卫蜀汉江山。

姜维积极加强战备,在关口绝顶增设炮台,炮台四周增加石垛,关楼上增加弓箭手。封锁关隘大小通道,加强瞭望,严阵以待。由于长途行军,士兵疲劳,姜维关怀备至,发动群众磨豆浆、做豆腐,人吃豆腐,豆渣喂马,不几日,兵强马壮,士气高涨。

钟会部下诸葛绪率兵三万,趾高气扬,用了一天一夜时间强攻雄关,连关口都没靠拢。姜维只带5000精兵,便“杀下关去,直入魏营”,迫使钟会不得不在关外5公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钟会为了与姜维对峙,把大本营设在桐子坎,在七里坡屯兵。姜维为了保存实力,拒不出战,并增修工事。

钟会见硬攻不行,便致书姜维“公侯以文武之德,怀盖世之略,功齐巴蜀,声扬华夏……能喻斯好”,恭维一番,愿与之和好。姜维置之不理,并号召士兵,万众一心,保卫蜀汉屏障剑门。

魏国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司马昭抓走姜母,想利用亲情软化姜维。

相传姜母生怕儿子有闪失,当即托人给姜维带去中药“当归”。儿子深知老母盼儿归家的好意,马上找人带回中药“远志”。姜母明白儿子胸怀远大理想,报效汉室,也就放心了。姜维忠心护关的行为感天动地。

姜维死守剑门,钟会仗着兵多将广,以为指日破关不在话下,谁知久攻不克。双方对垒三个月,魏国因粮草供应困难,只好退兵。邓艾掉头找防御较弱的地方……

同类推荐
  •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经过作者马骥数年的搜集整理,汇集了成都的传统方言及现代方言,添加新词甚多,科学造字量之大,在内容及词汇上超过以往任何四川方言类图书,可谓与时俱进。独树一帜。加上精心编排,通俗现代,查找特别方便,更有别于学术性书籍。另附有特色篇章,开篇愉快,贴近生活,可读性强,《成都方言》是一部难得的众口味图书,有助于热爱成都方言的人们参考借鉴。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民俗风情:年节风俗、起名风俗、生活风俗、婚葬风俗、禁忌风俗、绝技风俗、信仰风俗等。
  • 中国未解之谜(下)

    中国未解之谜(下)

    本书精心遴选了众多中国最经典的未解之谜,内容涉及自然地理、科技发明、考古发现、思想文学、历史人物、书画建筑、民风民俗等诸多领域。用通俗流畅的语言、科学的视角,探索世人瞩目的、尚未破解的神秘现象与谜题。结合诸多文献资料、考古发现与最新的研究成果,生动剖析种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谜题后隐藏的事实。
  •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不明易者不得为相,不通易者, 不可行商。《易经》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里最难懂的经典著作之一,同时它也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易经》的本文和八卦中的 爻辞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谋略智慧极多。田由申编著的《易经中的谋略之道》从《易经》的六十四卦剖析出六 十四种为人处世的智谋和策略。
热门推荐
  • 寻找快乐的毒药

    寻找快乐的毒药

    米克——憨厚老实的大乌龟,是马飞飞家养的超级宠物。米克和他的伙伴们可没少给马飞飞和他的同学们找麻烦。不过,在鹤乡发生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情还多亏了米克、哈青和华丽鼠他们呢。你想知道马飞飞和他的哥们在鹤乡经历了怎样的惊心动魄的故事么?那就跟着米克去经历一段冒险之旅吧。兴许,你会在这里找到神秘的智慧宝典和香酥可口的心灵巧克力派……你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出发!
  • 腹黑娘亲:僵尸大小姐

    腹黑娘亲:僵尸大小姐

    僵尸女魃穿越后,被黑玉中的一个美男夺去初吻,就有了可爱的僵尸宝宝。美男还邪笑说以后还生宝宝就用推到的方式,还死皮赖脸地住到女魃的身体里去。女魃气极大怒:总有一天把你挖出来,一巴掌煽墙上扣不下来!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敢偷亲为夫,你死定了!

    敢偷亲为夫,你死定了!

    被退婚后,忽然跳出一个传说神通广大、俊美无俦的魔教教主前来提亲,会有什么反应?慕容云舒:“对不起,慕容府的女儿不外嫁。”魔教护法:“那他嫁你成不?”“…贵教教主哪里有问题吗?手残还是脚残?”“我想,大概是脑残吧。”*数日后,八百红衣男子手持刀剑斧锤各种兵器,列队排开,从城门开始,绕街十里,一直延续到慕容府客厅。“你们是…”“嫁妆。”“…这嫁妆未免也太…奇怪了点。”“教主说了,咱魔教嫁人,不能随便,一定要十里红妆。”十里红妆是这样解释的吗?慕容云舒哭笑不得,沉吟了好大一会才说,“其实我更想要真金白银。”全天下人都知道她慕容云舒缺钱啊!*“教主说,既然定了亲,就算认识了,希望夫人能随我等去教中一叙,见一见老夫人。”慕容云舒不甚赞同地挑了挑青眉,道:“让他先来见岳丈。”“小姐,老爷已过世,姑爷没有岳丈可以见。”绿儿好心提醒。“牌位不行吗?”“…”“何况还有很多丈母娘。”P一下S:慕容云舒由读者yyy912ling养北北由读者巧克力星星糖ling养★★★★★★★下面推荐墨枫的其他完结文★★★★★★★架空:《凤戏东宫》睿智淡定女VS桀骜太子穿越:《财迷王妃》腹黑女VS腹黑男架空:《鸾凤鸣》又名《忽悠公主》小魔女VS冷情男★★★★★★★下面推荐朋友的文★★★★★★★南乔妩媚《妾本倾国》兰若惜《御臣》浅水的鱼《冷滟稚妻》上面俩文,希望大家有空也过去看一看,喜欢就多多支持。墨枫在此谢过~墨枫的新文《初恋这件大事》推荐月舞花溪樱花芷的穿越文《盗妻魅夫》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和抑郁症患者在一起

    和抑郁症患者在一起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倾城小农女

    倾城小农女

    为嘛一道圣旨下来,她就成了将军大人的第13位妻子,有人说将军生了一副克妻相,咳咳!最重要的还是将军大人长得其实挺有型的.......,总之身边的人对她这位将军夫人的头衔都不太看好,不带你这样开的。”冷莫子仰天大叫,还是一个美人胚子为嘛住的还是歪歪斜斜的茅草屋,有人说将军残暴不仁。咦!将军夫人其实还蛮好用的,“老天!玩笑,拿着圣旨狐假虎威,想她21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佣兵女王,却穿越到一个蓬头垢面,被人抛弃的小姐身上,你说蓬头垢面也就算了,反正洗干净,县令见了她也要跪在地上点头哈腰的,住歪歪斜斜的茅草屋就算了,赚点钱,修一间让人羡慕的宅子就成。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 兽弈天下

    兽弈天下

    一道神秘的金纹,它神秘、玄奥、晦涩。却又宏大、深邃、浩瀚。且看魏佑桑如何穿过重重迷雾,在一个充满杀机的异兽大陆,绝境中求得一线生机,寻得金纹的秘密。天道酬勤,人定胜天,且看神奇少年如何解开那环环相扣的真相。气势磅礴的战斗、无法割舍的亲情、爱恨情仇的纠缠、贯穿全局的迷雾。
  • 王爷后院着了火:拽拽王妃斗夫记

    王爷后院着了火:拽拽王妃斗夫记

    “王爷,王妃不见了,好像是跟太子游山玩水去了。”老管家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某王爷:“派几个杀手去把抓回来就是了,这样的小事不要烦我。”然后,他家后院就着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