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900000015

第15章 蜀道回声响天下 (2)

蜀汉亡后,后主刘禅赦命姜维降。姜维和战士们个个怒目,拔刀砍石,声震长空。后来,姜维召开军事会议,商议假投降,利用钟、邓矛盾,重振军威,复兴汉室。可惜,其计谋被魏国司马昭识破,姜维见大势已去,自刎殉国,其赤胆忠心卫国之精神长留人间。

四、邓艾奇袭阴平道

三国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冬,曹魏大将钟会、邓艾率20万大军分兵强攻金牛道上的剑门雄关,久攻不克。足智多谋的邓艾铤而走险,奇袭阴平古道。精选3000兵马打前站,来到云遮雾锁荒无人烟的摩天岭,但见万丈峡谷,深不见底,马不敢前进。邓艾取出毡毯,裹在身上,带头冒险滚下崖去,副将也跟着这样做。无毡毯的将士们用绳子系在腰间,攀木挂树,鱼贯而下,越过摩天岭。

邓艾部队越过摩天岭后,士兵士气高涨。接着,马不停蹄地沿阴平道进入龙州(今平武)南坝凤翅山,居高临下,包围了江油关。守将马邈见大军压境,兵临关口,不战而降。

邓艾取得江油关,收编了马邈降兵,补足了军需后,沿涪江左担道攻下涪城。蜀汉都城益州无险可守,全蜀震惊。诸葛亮之子、辅国大将军诸葛瞻临危受命,率七万都城御林军保卫绵竹关。邓艾分北、中、西三面发动攻势,蜀军拼命突围,诸葛瞻等守关将士壮烈捐躯。

邓艾部队攻下绵竹关,大军直逼益州,后主出城投降,蜀汉政权亡。

邓艾为灭蜀汉立下头等大功,并为扭转纷争混乱局面,实现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

五、曹友闻血洒古道

气壮山河,名垂竹帛,跃马横戈杀鞑虏;

恨惭史位,身殒大安,捧香洒泪哭忠王。

这是朝天关褒忠祠为纪念抗元英雄曹友闻而题写的一副楹联。

南宋末期,政治腐败,偏安一隅。北方女真崛起,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并屡屡南下犯宋。南宋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九月,汪世显部为了夺取南宋兵粮后勤供应基地,从甘肃入古道,取道阳平关攻打蜀门。

宋将御前诸军统制、利州都督曹友闻进兵保蜀门户仙人关。仙人关在陕西略阳白水江,嘉陵道上的曹友闻派重兵扼守雄关口,并鼓励全体将士:“国家安危在此一举,誓死打退来犯之敌!”

蒙古大军浩浩荡荡进入陕南略阳,曹友闻据险埋伏,火烧栈道,弄得蒙军晕头转向,逃到汉中。这时宋军骑兵助战,深夜渡江,突然袭击,双方激战数小时,蒙军死伤4000多人,12只木船沉入江底。

正当曹友闻军队乘胜追击的时候,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兴总府以“寡不敌众”为由,强令曹友闻退兵到大安。宋军撤退时,恰逢下雨,路滑难走,蒙军增援部队又赶上,宋军遭遇前后夹攻,曹友闻、曹友万兄弟在阳平关突围时双双受伤,战士们把兄弟俩抬上,边走边打。最终,抗元英雄曹友闻血洒古道。

曹友闻余部转战到朝天关,大部分壮烈捐躯,蒙帅无限感叹道:“蜀将真男儿也!”

南宋朝廷闻奏,对曹友闻“追谥曰节”,赠龙图阁学士。当地百姓为纪念这位护国英雄,在朝天关关顶修建褒忠祠。明人黄辉《曹友闻祠》一诗云:

卷地尘来可奈何,大旗风雨动关河。

荒林不辨将军树,古岭空传壮士歌。

深夜有人闻铁马,斜阳无事看金戈。

空江萧瑟英雄泪,流入岩石怨恨多。

六、红军鏖战剑门关

在川陕苏区时期(1932年12月—1935年5月),红军在金牛道上的剑门关与川军进行了一场浴血战斗。

1935年春,红四方面军为了会合中央红军北上抗日,撤离了川陕苏区。剑门关是北上必经的险关:东西横亘数百里,绝壁倚天如剑,关口一线悬天,三层关楼,铁门紧闭,万夫莫开。民谣云:“打下剑门关,犹如得四川。”四川军阀邓锡侯为了堵截红军,指派宪兵司令刁文俊率四个团严密把守,精锐嫡系杨倬云团镇守关口。关口内外,层层防范,修筑工事,明碉暗堡,固如金汤。邓锡侯还抬来四万大洋作为奖赏。

4月1日,红军抢渡嘉陵江后,红四方面军总部副总指挥王树声制订了从东西南三面包围敌人的作战计划,由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主力部队担任攻击关口主峰的任务。战斗打响,红军先头部队小分队七名战士,化装成川兵由一农民带路,经金牛峡混入关口附近,消灭了守关哨兵。关楼上的敌人发现情况不妙,用机枪不断向下扫射。黄昏时分,小分队点燃拴在100多只山羊尾巴上的鞭炮,顿时火光冲天,响声不断,守护关外阵地的敌军纷纷外逃,红军顺利夺取了敌人关口外围据点。

接着,红军开始向敌主峰进攻。红九十三师二七四团二营担任主攻,调整了作战部署,炮兵瞄准目标轰击压住敌人火力,步兵发起冲锋,击中敌人主峰最后一个堡垒,红军战士把红旗高高插在大剑山主峰上。

剑门关守敌失去了制高点,杨倬云团一片混乱,几百残敌既不敢前进,又后退不得,挤在一条300多米长的槽沟里。红军将士冲向关槽,双方展开了肉搏战。敌团长杨倬云处在四面楚歌之境,绝望地跳下万丈深渊。

剑门关战斗结束,红军击溃川军两个团,全歼杨倬云团700余人,扫除了西进北上抗日的一大障碍,巩固了红军嘉陵江沿岸阵地。

第三节 苦力汗洒蜀道

蜀道上活动的人群中,苦力人数最多,且经常穿梭于古道,忙于生计。这些苦力中陆上有背二哥、轿夫,水上有船工。

一、陆路苦力压弯腰

旧时,崎岖的蜀道上,常见一群群苦力,头包白帕子,腿缠“人”字形裹腿,脚穿麻窝草鞋,背上背架子里的重物高出头顶,手持一根“丁”字形打杵子,这就是古道沿线古老的民间运输队——背二哥。

蜀道交通不便,行路难,古时山区百姓运送东西,全靠人力背运。随着社会发展,手工作坊兴起,人口增加,物流加快,背二哥成为山区运输主力。

背运是高危行业。背二哥身背重物,不是爬坡下坎,就是涉水过河。山区小道有些路段丛林密布,常有野兽出没,时有土匪拦路抢劫,又时有山体塌方,威胁力夫生命安全,故背二哥一般都结伴而行,互相帮助,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背运活长途跋涉,劳动强度大,体力消耗大,夏天汗流浃背,冬天手脚冻裂,易患腰酸腿痛的职业病。背二哥为了养家糊口,生活非常俭省,常自带口粮,合伙煮饭,泡菜下饭。夏天露宿路边,冬天住“鸡毛店”(简陋的集体大铺)。川陕盐道上的背盐儿睡的“千足床”,看了更叫人心酸难受。直径两丈多、中间有立柱的大圆床,睡时人头朝边缘,脚蹬中间木柱,呈放射状排列。为了省钱,一床30多人睡。

旧时,由于古道出行不便,所以出行代步的轿子、滑竿十分盛行,并形成一个职业。

轿子,按形制可分为二人抬——两肩各扛一扛,抬行平稳,四人抬——加“牛子”即两头带套绳的短杠,形成“工”字形抬法,俗称“四人大轿”。按功能分有:官轿,封建社会地方官员上任或外出视察时乘坐的一种特别的轿子,并配有轿班;花轿,装饰华丽,描龙绘凤,供妇女婚嫁之用;民间小轿,供民众出行使用。

轿子、滑竿一般都是两人操作,大小路都可以走。但讲究技巧,脚动身不动,换肩不停步,前后步调快慢一致,才能保持轿子、滑竿平稳安全。

轿夫苦力帮行大都是农村少地农民、城里无业人员参加。劳动十分辛苦,往往肩头磨烂,手脚掌磨出厚趼。有时,还被有权势的人拉去送客,干完苦活却分文不得。

二、水路苦力滩上爬

蜀道水路北有汉水,发源于陕西宁强,向东南流入湖北,在武汉汇入长江。南有嘉陵江,东西两源出于陕西凤县、甘肃天水,经广元、南充,在重庆汇入长江。

两江河沿岸有众多船工,一年四季无论寒冬酷暑,都生活、劳动在船上。江河多数地段滩多水急,甚至还有暗礁,更增大水上作业的风险。下水过滩,船只时而在浪尖,时而在波谷,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发生船毁人亡事故。船工们自喻为“在血盆里抓饭吃的人”。

船工拉纤十分辛劳。盛夏,河滩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船工们挂上纤绳,手脚着地,艰难爬行,放开喉咙、呼喊号子,挥汗如雨,背上晒起疱,脚上磨起趼;三九严寒,下水推船,江水刺骨;雨水季节,风雨迷住双眼。

船工住在船上,晚上停航,把船板拖整一下,铺上被子就睡,所以许多船工患有风湿病、关节炎等职业病。

第四节 蜀道物流兴旺

跨越西南、西北蜀道的开通,使古道成为最活跃、最繁忙的商贸线路。

蜀道商贸和转运始于汉。据史载,东汉永和三年(公元138年)出使西域的张骞在大夏看到中国四川出产的竹杖、布匹,后来得知这些东西是商人从身毒(今印度)买来的。这可以间接说明汉时巴蜀地方产品已经蜀道和南方丝路传到国外。

唐代国力强盛,交通发达,商业兴旺。首都长安城开辟东西二市,万商云集。不仅有国内巴蜀、荆襄等地客商,还有来自日本、印度、西亚地区一些国家的富豪巨商。四川蜀锦、川茶由景谷道、阴平道运到陇南。随着汉中、巴蜀物资运往京城长安的增多,为此专门开辟了一条褒斜新线。这时期,还开展边境贸易,以茶与北方游牧民族换马,初步形成“茶马互市”。

由于唐代商业发达,蜀道沿线出现了一批商业城市。除西安外,还有号称“西南大都会”的成都,和南方的扬州齐名,当时有“扬(州)一益(州,即成都)二”之称。古人这样描绘当时的商业盛况:“万井云错,百货川委。高车大马,决骤乎通衢。”(李良辰《蜀藻幽胜录》)金牛道上的蜀门广元水陆便捷,“驿铺相望,商贾云集”,进出物资络绎不绝。古诗云:“舟航日上下,车马不少闲。”(司马光《读书台》)广元成了剑门关外一大商业都会,有“四集之国”之称。蜀道水路上的南充,百姓卷入经商大潮,号称“小成都”。荔枝道上的达州,商业发展快,成了川北贸易要镇,是“四达之州”的宝地。

北宋时期,蜀道干线金牛道经营蜀茶、蜀锦的商人增多,朝廷于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下令,将剑门县隶属剑门关,在此增设征税机构,把住关口收商税,可见当时贸易盛极一时。

北宋末期,金人占据北方大片土地,京城南迁杭州,金牛道成了南宋在川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当时朝廷急需战马,特在成都设立茶马司,在秦州(今甘肃天水)设都大提举茶马司负责在川进行茶马交易。用四川茶叶到陕甘边区换回战马,转运至利州,再通过水路转运至南宋首都杭州。据《文献通考》等资料记载,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宣抚副使吴阶征发民夫转运米至利州15万斛。后又改募商人载西川米到兴州(略阳)、利州、阆州。后在三州设茶场。嘉定元年至嘉定十六年(公元1208—1224年)共16年时间,文州主管安蕃专官护送漕运大米共42.276万石(魏了翁《鹤山集》)。

南宋蜀道其他线路商贸也不断转运物资,发展商业。嘉陵道转运茶叶到陕西,漕运军粮至兴州、凤州,同时把马匹转运入川。米仓道及支线上的紫阳、大竹等地盐商秘密往来于川陕之间。当时盐业实行官营,为此官方会整顿盐业市场秩序,米仓道上摩崖上刻石记其事:“严禁私运食盐,违者治罪,举报者可得五十贯钱奖赏。”

同类推荐
  • 中国四大玉石

    中国四大玉石

    博大精深的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近万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玉石文化保持着及其旺盛的生命力,同时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其影响是世界上任何文化都难以比拟的,其地位在中国人心中也是不可低估的。中国玉器以其7000年的历史,与中国的瓷器和丝绸一样,成为我国古老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盛誉,堪称东方艺术。《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四大玉石》全面介绍了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绿松石四大玉石的文化故事。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书中详细介绍了游牧文明的兴衰历程,着重讲解了蒙古高原数千年的游牧历史,并将其与其他国家的游牧发展做了比较。作者在书中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迁徙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畜牧业发展的轨迹,让人信服地剖析了草原畜牧业发展必然超越游牧生产阶段,达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的现代化畜牧业阶段的趋势。
  • 中西合俎集

    中西合俎集

    本丛书体现了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如是学术旨趣——静虑澄心,“虚怀若谷,静一至道”。于学科建设而言,此为根本,当有深意焉。“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恪尽职守,教书育人,同时“皓首穷经”,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拓展学术境界,提高专业能力。我们高悬起“学术境界”这把标尺作为理想的目标去衡量、读解与阐释外语教学生动的现实实践,试图以求“道”之旨“月印万川”,鉴照理论与教学实际,使其呈现“有我之境”。丛书的核心理论追求就是“求道”,并将其悬为映照万川之“月”,作为价值尺度,以求“学理”。
  • 大国智慧

    大国智慧

    千百年来,日本、美国、中国、印度、德国、俄罗斯、法国这七个思想大国,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本书将阐述其思想的历史,探寻其智慧的精髓,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的底座镌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没有不被这句话所震撼的。我们无法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预测明天,自信地去表达、去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热门推荐
  • 诱人的海洋

    诱人的海洋

    本书介绍了海洋蕴藏的能量和资源,孕育的动物和相关趣事,海底世界的地理奇观和大量宝藏,以及海洋里的许多奇异现象和未解之谜等。
  • 俊美七少

    俊美七少

    《合卺词》镜子的古文镜子新文《重生—硬碰硬》莫桐未,现代能力颇高但懒散不称职的逍遥杀手,一朝穿越跑到民国,成了临安军督军。临安原总督军流失在外的女儿,排行老七,绝色倾城,本为佳人,世人却皆为男儿身,人称莫七少,征战杀场。一穿就继承了原身的所有恩恩怨怨,据说杀了清允军老督军,境遇颇狗血。风倾宇,清允军老督军七子,人称风七少,长相俊美绝伦,能力天资傲人天成。父亲老督军一死,从法国回来任清允总督军之职。志向颇乌龙,以游戏折磨临安督军莫七少为乐。誓为父报仇。军阀割据,狼烟四起,场场杀戮,恩怨纠缠。是谁在爱恨中迷失了前途,走向了情感的不归路?风火弥漫,挥刀斩棘,点点花红,意乱情迷。是谁在争战中模糊了双眼,沦陷对方无心铸起的城池?民国乱世,一场纠葛,且看俊美两个七少,孰胜孰负?终是,谁负谁的倾城,谁染谁的华池。片段一:风七少黑洞洞的枪口顺着莫七少的精致五官一点点下滑,额头,眉宇,鼻息,嘴唇,脖颈,一路对准心脏的位置。俊眉一挑,语气不羁玩味:“都说莫七少是个娘娘腔,依我看倒像个绝色倾城的佳人呢。”莫七少淡笑如风:“竟不知众人口中极爱美人的风七少还有这样诡异的嗜好,到底是佳人还是男人,风七少要不要亲自尝一尝?”一阵薄香扑面,一张冷唇贴上来,细细吸吮,一点凉意一点诱惑。莫七少一惊,猛然推开,恶狠狠的擦拭嘴角冷斥:“你真是个变态!”风七少撇撇嘴,风轻云淡的笑开:“别说,这男人的味道比女人的还要好上几分。”片段二:喧哗的人群洋溢着沸腾的喜悦,清允统帅风倾宇娶亲。门当户对,几省督军的掌上明珠,娇滴滴的军家小姐。人群被拔开,喧哗即刻止息。来人一身戎装,肤胜白雪,眉似远山,眸若星辰,盈盈浅笑间唯有风情万种。嘴角一抿,透出男人的坚定和强硬。飒爽的气质与隐约的婉约矛盾又强烈地融合在一起,令人连感叹都变成了惊艳。“风倾宇,你想娶亲可问过我?我莫桐未不许,你风七少夫人的位子就得给我莫七少留着!”众人再次唏嘘哗然,临安军主帅莫七少来劫风七少的亲,这……这男人和男人啊!成何体统?!风倾宇懒散的揉了揉眉宇,面带微笑,波澜不惊的样子:“莫七少好大的口气,我风七少粘着你的时候,你都不要。现在来说这样的话算什么?”莫桐未一挑眉宇,颇显无赖,纤手一扬,笑道:“看好了,自己签的卖身契,风七少堂堂清允督军想赖帐么?”风倾宇一怔,笑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我的青春不完美

    我的青春不完美

    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完美的人。学习拔尖,运动万能,而且还会英语,韩语和日语。我是在部队出生的,也是在部队长大的。我一直认为世界是一个完美的世界,是一个规矩的世界。好吧,那已经是我来绿中之前的想法了。自从来到绿中,住在名叫别庄的宿舍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我的青春不完美!书友群【9939309】欢迎喜欢我的读者们加入,多提提意见啊!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儒教与道教

    儒教与道教

    当前世界上存在着四大文化区,即基督教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佛教文化区、儒家伦理文化区,前三大文化区都是以宗教为中心形成的,而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伦理文化区,虽然其内部也存在宗教,但整个文化区的凝结核心却是儒家的伦理文化,一种以家庭文化为基础的文化。
  • 驿唐

    驿唐

    驿传系统是个好东西,不过每年都要吃掉朝廷一百多万贯才能维持运转。但李潜接手后它就变成了摇钱树。什么?馆舍一直闲置无用?太浪费!对商旅开放,收他们住宿费。驿丁闲得无聊?没关系,开通民邮,准许民间通过驿站寄送信件,造福百姓。怎么,这些钱还不够支持驿传系统运转的?没关系,当当当……大唐的国家钱庄开业喽!没错,李潜就是要依靠驿传得天独厚的网点优势和强大的运输优势组建大唐国家钱庄,利用钱庄将中小商业者团结起来,抗衡门阀的商号。不仅要打击他们的商业命脉,还要改良科举,广泛选拔寒门士子加入朝堂,打击他们的政治力量。民富国强,若不整武备无异于一块肥肉!异族亡我中华之心不死,与其被他们欺凌,不如奋起将他们扫平!颉利不是要入侵中原吗?灭了!吐谷浑不是不老实吗?灭了!高句丽不是不服吗?灭了!西域诸胡不是蠢蠢欲动吗?灭了!大唐铁骑所到之处,看哪个敢撄其锋!
  • 晨昏

    晨昏

    她是他天空里的飞鸟,他是她生命里的孤岛。“有我陪着你,什么都不用害怕。”一句话,像是一个魔咒,攥住了两个人的心,注定了三个人的宿命。妖艳的止安是一团火,柔软的止怡是一汪水。纪廷就在这水火之间,辜负了水的温柔,却无法触及火的热烈。或许是可以触及的,只是太过滚烫,所以更多的时候只是远望。如果他不顾一切,那火将焚毁的又岂止是他一个人的身?“你到底是不想,不敢,还是……不行?”“你知道吗,纪廷,我看不起你。”为了报复,也是因为疲惫,止安选择了远离。可逃得越远,也意味着她的不安越深。夜航鸟不停地飞啊飞啊飞,心中的岛屿就在那里,却不敢停下。这才发现自己走得那么急,竟然是因为不敢回头,害怕蓦然回首,再也找不到当初的那个少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