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800000029

第29章 英语译作 (2)

1969年,郭沫若实际上已经处在“靠边站”的地位,文化大革命的凶猛浪潮将文化虚无主义发挥到极致。1966年的烧书事件、两个爱子在“文革”中相继弃世的丧子之痛等等接踵而至,郭沫若面对如此的打击,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这里既有郭沫若对“文革”的困惑,又有说不出的忧郁、苦闷与悲愤。在那种是非颠倒、善恶不分的年代,选译这些小诗,说明郭沫若的心底尚存着对真善美的憧憬与渴望。《英诗译稿》前三首分别为罗伯特·布里季的《春之女神着素装》、妥默斯·讷徐和威廉?布来克的两首《春》。这些歌颂春天的颂歌便是郭沫若心声的写照。

罗素·葛林的《默想》中有这样的诗句:

我不能让我尊严的人性低头,

在那冰冷的无限面前跪叩,

……

我有希望、苦闷、大愿,精神有如火焚,

而它们是无动于衷的毫无生命。

……

我不能在无量数的星星面前低头,

那无声的矜庄并不能使我投降。

郭沫若批注道:“这首诗很有新意,的确有破旧立新的感觉。我自己也曾有这样的感觉,但不纯。”《英诗译稿》,第115页。这正是译者郭沫若与原作的共鸣。

郭沫若选译这些诗,并非为了出版。他翻译这些短诗,包括其中的附白,都是给自己看的。是郭沫若借以“抒发自己心中的郁积,表达自己的心声,并从中求得心灵和感情的慰藉”。也是晚年的郭沫若想重新体味他早年翻译外国诗歌的美好记忆,是处于“文革”风浪中的郭沫若对宁静港湾的一种期盼。

关于本译稿的书名,郭庶英、郭平英在《整理后记》中作了如下说明:

……父亲生前,并没有想到过这本译稿的出版,因而也没有为它定一个书名。现在我们把它称作《英诗译稿》,想以这“稿”字来表示父亲未能最后审定的意思。

译作评价

对于《英诗译稿》以及郭沫若的译诗,成仿吾在序言中给予恰当的评价成仿吾:《〈英诗译稿〉序》,《英诗译稿》,第1-2页。:

山宫允在前言中曾经说明,他选的是英美文学中平易、有趣的、短的抒情诗,是早有定评的世界著名的部分诗人的佳作。把这样的短的抒情诗从英文译成中文,当然是困难的。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沫若是费了一番力气的,或者也可以说是同样的大诗人间的几次摔跤吧。

从外国文译成中文诗,沫若可说是最有磨炼的,把歌德的巨著《浮士德》译成中文,当然是惊人的努力的成就,其他如歌德、海涅的短诗,英国拜伦、雪莱等人的诗,以至《鲁拜集》等等译品,该给了他多丰富的经验啊!……

我们从这本英美的抒情诗选的译诗可以看出,他的手法是多么高超;我想如果原作者本人能看到,大概也应该惊叹与佩服的。从沫若所走过的诗的道路,特别在这本诗集中表现出来的技巧与感情中,我希望我们年轻的一代吸取某些对自己有益的东西。

《英诗译稿》自问世以来,一直是许多英语及汉语诗歌爱好者和学者学习研究郭沫若的译诗风格的典籍。其间产生了大量的研究专著和论文。有些研究涉及郭沫若的文学翻译思想如何在《英诗译稿》中反映出来;有些研究则是依据《英诗译稿》来探讨究竟如何译诗。比如:周玲的《论郭沫若白话诗歌翻译的转折》,金春笙的《论郭沫若与诗歌翻译》,孔令翠的《试谈郭沫若与翻译》。,劳陇的《译诗像诗——读郭老遗作〈英诗译稿〉》等。正像成仿吾所希望的“年轻的一代从这本诗集中表现出来的技巧和感情中吸取某些对自己有益的东西”。

《石炭王》《屠场》《煤油》作者与作品

相对于诗歌和戏剧,郭沫若的英语小说译作可谓屈指可数,以其在日本躲避国民党政府缉捕期间所译的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1878-1968)的三部长篇小说《石炭王》《屠场》和《煤油》为主。

辛克莱是美国著名“揭黑幕”(muck-racking)作家,曾被萧伯纳称之为“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能在他的小说里成功抓住时代的精髓”,列宁称他是“有感情而没有理论修养的社会主义者”。他所著的多部抨击美国社会阴暗面的长篇小说,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非常流行。郭沫若自1928年起以笔名“易坎人”连续翻译出版了三部他的作品,意在借助其中的揭露含义,反照国内的相似情形(社会问题),期待引起读者的共鸣,为改变现状造势。

《石炭王》译于1928年,同年11月由上海乐群书店出版。该小说主要描写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美国矿工被剥削压迫的艰难生活,着力刻画了资本家通过克扣工人工资、短斤少两等各种方式压榨工人,以及工人在惨痛生活之下追求自由的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矿工的生活和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从而揭露了美国社会中尖锐对立的劳资矛盾。

《石炭王》的语言具有纪实风格,简练却不失优美,幽默却不失讽刺。在郭沫若的译文中,语言简明平实,人物对话符合原文中各人物的特点,整体语言风格与辛克莱的小说有着很好的应和,体现了郭沫若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文学底蕴,也充分显示了郭沫若在动笔之前对《石炭王》作品的充分理解和把握。

《屠场》(The Jungle)翻译于1929年。该书是20世纪初美国“揭发黑幕运动”(Muckraking Movement)在文艺界的主要作品。1905年,辛克莱潜入芝加哥一家大型肉制品厂,与工人们一起工作了七周,随后,在小说《屠场》里,他揭露了屠场惨无人道的工作条件和童工的悲惨遭遇,矛头指向托拉斯。《屠场》的出版曾迫使罗斯福政府进行调查并通过了有关食品卫生的法案,起过积极影响。在辛克莱的那个年代,美国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急剧转型的后期,腐败、贫富分化、道德沦丧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屠场》作为一把利刃,直插资本主义社会黑暗现实最深处,是对资本主义工资奴隶制的纪实描述和对垄断资本骇人听闻的剥削行径的血泪控诉。因而,中国文坛将辛克莱塑造为社会不公的批判者,其作品的批判力量,甚至使其译本《屠场》被列入1934年2月国民党当局查禁的149种图书中,罗织的罪名是“意在暴露矿业方面的资本主义的榨取与残酷”以及“极力煽动阶级斗争”。

小说The Jungle,本意应为“丛林地带,或高楼林立、乌烟瘴气、时有暴力事件的现代城市”,“喻有不加管束的资本主义犹如丛林社会一般的弱肉强食和动物凶猛”,《倒了美国胃口的人:辛克莱和他的小说“丛林”》。而译者却将其译为《屠场》。一是契合了小说事件的场景“芝加哥一家大型肉制品厂”,二是由于“屠场”给读者的第一感觉就是鲜血淋漓,充满血腥,场面不堪。因而,除了屠宰牲畜时的血腥场面也暗示着屠场之内工人们的工作条件和悲惨遭遇。

《煤油》是继《石炭王》和《屠场》之后郭沫若翻译的最后一部辛克莱的作品。原作于1927年写成,郭沫若于1930年5月7日译毕,于当年6月由上海光华书局初版。在《煤油》中,辛克莱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表面繁华下的血腥与邪恶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批判。故事背景设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正是美国西海岸油田工业蓬勃发展的时期。野心勃勃的采掘者詹姆斯·罗斯因如愿发现油田而一鸣惊人,转型成为大实业家后,他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逐步走上与贪婪政客权钱交易、同流合污的不归路。

小说描绘了一部石油大亨的家族史诗,展现了人性的贪婪、腐败以及对“美国梦”的追求。故事是通过罗斯的儿子之口来讲述的,描述了一个出身高贵,天真又理想主义的年轻人如何一步步改为信仰激进的社会主义的。当“爷爷”以公卖价买下南加利福尼亚一块偏僻的牧场打算挖石油时,这种转化就开始了。牧场原来的主人沃特金士先生是个宗教痴迷者,他有一个女儿两个儿子:露滋、保罗和奕里。大儿子保罗没有像他父亲那样迷信宗教,却偏偏信仰社会主义。正直又率性的他成为了一名木匠,给“爷爷”打工,最后竟成了邦尼在社会公平方面的老师和向导。

后来邦尼去了洛杉矶上学,保罗继续留在“爷爷”的油田上工作,直到美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保罗被迫参军,并在战争结束后被派往俄罗斯与那里的布尔什维克军对抗。在那儿的所见所闻让他义愤填膺。一回到家他就加入了美国的共产党,并成为了加州油田的工会代表。工人阶级出生的“爷爷”通常还是比较为自己的员工考虑的,但当地油田工人越来越强势了,这迫使“爷爷”去抵抗保罗的工会力量。最后,保罗被一名右翼分子谋杀了。“爷爷”并未参与其中,却也最终死于肺炎。在郭沫若看来,小说的“正主人公应该是后来成为共产党的‘保罗’”,小说的情节发展及字里行间“大体上是在暴露美国资本主义的丑恶,同时也就在暴露着建筑在这种丑恶上的政治法律宗教教育等等机构的丑恶” 。

翻译背景

郭沫若为何会选择辛克莱的这三部长篇小说来翻译呢?我们可以从其在《煤油》的译者序《写在“煤油”前面》同上。中窥见一二。文章开篇首先交代辛克莱的立场“并不是Marxoleninism”,而正因为如此,郭沫若“并不是对于他的全部的追随”才去翻译他的作品的。郭沫若翻译辛克莱的作品,是因为“从大体来说,他是坚决地立在反资本主义的立场,反帝国主义的立场的”。学界普遍认为,1924年是郭沫若一生中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在这一年,他翻译了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博士的著作《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

把这部著作翻译完毕之后,郭沫若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片断的认识进到了系统的理解,以前思想上的矛盾得到解决,混乱得到澄清。他的思想开始了向马克思主义的飞跃,他的文艺观也由之前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浪漫主义逐渐转变为现实主义。这一点从他之后的文学创作及翻译选材上均可看出。郭沫若是从1928年开始翻译辛克莱的小说的,距1924年又过去了四年光景,这期间他在上海结识了中共的瞿秋白,目睹了“五卅惨案”实况,他的共产主义理想更加坚定。他就是要翻译一些能揭露资本主义国家各行各业(《石炭王》——煤矿业,《屠场》——肉类加工业,《煤油》——石油业)的丑恶,进而暴露资本主义“吃人”本质的作品,唤醒国民的爱国意识,让大家从小说这种通俗文本中去间接了解社会主义。

郭沫若在1923年4月的《讨论注译运动及其他》一文中曾指出,要在翻译方面有所作为,翻译家应“对于原书要有理解”,“对于作者要有研究”。他在提出这些要求的同时,自己的翻译工作也必然是以这些要求为准则的。正是由于对原作者辛克莱及其作品的研究与了解,促使他有选择性的一口气译了三部他的著作。

同类推荐
  • 庄子逍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庄子逍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仓央嘉措诗传

    仓央嘉措诗传

    所谓四大皆空,业已被仓央嘉措的诗歌一句一句地清算完毕。很多人都翻译过仓央嘉措的诗歌,一览无遗之际,译者从未敞开胸襟妄加臧否,只是在融会贯通之后别开生面。对于读者而言,那就仁者智者各随其便了。
  • 外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

    外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

    本书用精练的文字、简洁的语言记叙了在外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名人,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成功经历,激励我们昂首阔步,努力向前!解读名人,穿越时空,遍览那一幅幅生动、精彩的人生图景!
  • 落英无声:忆父亲母亲罗烽白朗

    落英无声:忆父亲母亲罗烽白朗

    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第 一届主席、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文委委员、东北文艺家协会代主任、中共旅大特区委员会文委书 记。建国后。本书是罗烽与夫人白朗的传记。,历任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副部长兼秘书长,东北文联、中国作协东北分会第一副主席,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中国作协顾问。著 有短篇小说集《呼兰河边》,原名傅乃琦。作家。中篇小说集《粮食》,罗烽,剧本《台儿庄》、《总动员》
  • 轮椅总统:罗斯福(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轮椅总统:罗斯福(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在黑洞里喝酒

    在黑洞里喝酒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有美一人兮

    有美一人兮

    她被夫君利用后休弃,隐忍偷生。凭借自己的坚毅与智慧,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就算有重重阴谋,她也执着向前。我命由我不由天,蓦然回首,此生情衷为君留。
  • 铿锵红颜之风行天下

    铿锵红颜之风行天下

    一次意外,他把自己炸飞到了古代,重生为婴儿!他,紫罗国将军府的唯一男孙,被爷爷寄予厚望的孙子。幼小时:八个月能走,一岁吐字清晰,三岁吟诗作画,名声响彻整个越州,百姓云:生儿当如生如风。少年时:貌比潘安,风流倜傥,逃学频频,夜宿花街,争风吃醋,招蜂引蝶…成年时:替爷爷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原来是个她。注:此文是女扮男装,轻松温馨纯真的专情文,也是我写的第三部小说,写得较为满意,呵呵^_^看完正文大概需要16元,番外和后续都是1元多。********************************************感谢婉如初上为我做的封面,o(∩_∩)o...第二个视频地址:?pstyle=1(是群里的管家点点做的,很精美哦,人物比第一个视频多一点,谢谢点点,辛苦了)********************************************我其他的文《桃花障》完结,半价,看完只需2.14元。《穿越之一代风云女皇》完结,半价,看完只需3.42元。《痴缠》,正文完结。新文《指鹿为姬》连载中……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本书收集整理了部分专家、记者发表于各类报纸杂志的作品将其汇集成册,捧给关心支持格萨尔文化事业的朋友们。
  • 小幽默 大智慧全集

    小幽默 大智慧全集

    生活中不能没有幽默,幽默是人生的智慧之花,聪明人不一定善于幽默,但幽默的人一定聪明。我们不要抱怨自己没有幽默感,其实,只要留意一下,我们都在有意无意地创造幽默佳境。有了幽默,在人生困惑纷至而来中,它会帮你变被动为主动,以轻松的微笑代替沉重的叹息;当你在严重的沮丧中不能自拔时,它会给你心灵的翅膀,让你精神得以超越。幽默也许从来没有登上大雅之堂,至多不过是博人一笑。但其中的智慧又有谁深深地体悟?其中的道理又有谁静静地反思?本书每个小幽默后都有智慧提示,让人发出笑声的同时一并开窍。
  • 妖艳太子不过期

    妖艳太子不过期

    他是前朝太子,亦是武林的幕后黑手。拥有绝美之容颜,倾国之财富。却心系易主的江山。费尽心机,倾尽所有。即将得天下时却被那个名叫莫忆苍的女子打乱心神。之后,他的记忆中只有她的一颦一笑。可是,她却对他说,“今生,我莫忆苍绝对不会嫁于帝王!”究竟是要天下,还是她?
  • 网游之风月传说

    网游之风月传说

    一个惊世的游戏一位普通的玩家一腔不灭的热血一段永恒的传说一位失业青年,无意间进入一个游戏,于是神睁开了眼睛……
  • 重生古代做村姑

    重生古代做村姑

    一朝穿越到了古代不知名的村庄,没有电话,没有电视,家徒四壁,只有一对任劳任怨的的父母,极品的爷爷奶奶大伯叔叔,认为自己的就是他们的他们的还是他们的,家人每天吃不饱,哥哥弟弟瘦的像非洲难民,我这个穿越者更是闷头干活,几乎不说话村里人都以为是小哑巴,怎么能这样,我要带领全家致富,撇开这些个极品亲戚。我这个穿越女一会儿买菜单,一会儿折腾板蓝根,一会儿盖新房,一会儿倒腾家具,银子赚了不老少,就是差个听话的相公。(一)感情篇那个死瘸子越靠越近,我的心跳越来越快了,我不是自己发誓要找到呆子,说清楚了,自己不能对别人动心的吗,怎么心脏不受控制的扑通扑通的啊。我不会是爱上这个瘸子吧,带着个面具,一天都不会说一句话,我喜欢他什么啊。什么,那个呆子跟这个瘸子就是一个人,凭什么这么欺骗自己啊,自己可是心心念念的都是呆子,他又不是不知道,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什么,他就是要自己取代呆子在我心中的地位,摸摸他的脑袋,是不是发高烧傻掉了啊,呆子不就是他,他不就是呆子。“我一直都知道你想念呆子,可是你们之间根本就不是爱情,你只是感动呆子舍身救了你,我现在是瘸子了没有自信这样的我,你也喜欢。”“那你觉得我不喜欢你,那干嘛还要出来啊,让我一直挣扎着要跟你怎么对得起舍身为我的呆子啊。”我泪流满面。“那我不是等到了吗?”呆子很开心,我终于不管不顾想跟着他了。“那你现在不是还是瘸子吗,难道你现在就有信心了?”我不懂,固执的抬头一定要问清楚。“现在也没有信心。”呆子低下了头。“那你就给我滚。”真是气死人啊。(二)婚姻篇等了很久终于等到成亲这一天了。“那个我们能不能只拜堂,不宴客啊。”呆子小心翼翼的看着我。“怎么我就这么见不得光。”为啥我的爱情之路走得这样辛苦啊,现在终于修成正果了,居然不想给我正名。“不是,那个我想客人太多的话,闲话就多,笑话你嫁了个瘸子。”这个婚没法结,带着肚子里的小包子走了,吃掉我的时候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些啊。(三)小包子“娘,爹是我的夫君,你再去重新找一个。”“你爹是我的,要找是你去找。”“谁说的,爹答应我他会娶我的。”我怎么这么倒霉啊,哪哪都有小三来,现在可好这个小三还是我生的,怎么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