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3800000028

第28章 了悟玄机生活禅6

人生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两个字:幸福。幸福到底是什么?许多人都在问,其实得到幸福很简单,那就是听一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扔掉那些所谓的对自己来说十分奢侈的梦想和追求。那么,你就被幸福包围了,也就无惧于生死了。人生本是这样,如果没有苦难,幸福也许就没有了意义。也许只有体验了艰辛和苦难,才对幸福更有深刻的理解。

9、唾面自干的典故

中国有个成语叫作“唾面自干”,按照这个词的要求,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能擦掉而应该让它自己风干。

人们往往用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受了污辱却极度隐忍,从不当面加以反抗。

据《唐书》记载,娄师德的弟弟被任命为代州刺史,兴致勃勃地来向哥哥辞行。在兄弟二人就要分手的时候,弟弟问哥哥还有没有什么要交代的,娄师德语重心长地询问道:“我坐在宰相的位置上,你现在又要去当州官,我们兄弟二人可以算得上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了。但是,我们荣宠过盛,必定有人暗自忌恨我们,对此你有什么对策吗?”

听到哥哥这样问,弟弟马上跪在地下说:“我是这样打算的,假如现在有人往我脸上吐唾沫,我一定会自己擦干净,决不为此和人计较。请哥哥指点,不知这样做行不行?”听完兄弟的话,娄师德神色忧虑地说:“你的做法正是我所忧虑的!”

弟弟本来想被哥哥表扬几句,没想到哥哥根本不以为然,弄得他有些不好意思。“那应该怎么办呢?”

“怎么办?我的意思是不擦!你想啊,别人好不容易把唾沫吐在了你的脸上,你却一擦了之,别人的快感还从何而来?别人既然没有了快感,那他一定还会继续记恨你的。我的建议,别人往你脸上吐唾沫,你不应该自己擦掉,而应该等待自然风干。在这个过程中,你还应该保持微笑!”

娄师德到底做没做到“唾面自干”,我们不得而知,因为他贵为一朝宰相,敢往他脸上吐唾沫的人估计不会太多。但是娄师德的谦让却是出了名的,除了谦让,娄师德的肚量大也被广泛传颂,以至于后人经常说他是“宰相肚里能撑船”。

有一位青年脾气非常暴躁、易怒,并且喜欢与人打架,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欢他。

有一天,他无意中游荡到大德寺,碰巧听到一休禅师正在说法,听完后发愿痛改前非,就对禅师说:“师父!我以后再也不跟人打架口角,免得人见人厌,就算是受人唾面,也只会忍耐的拭去,默默地承受!”

一休禅师说:“嗳!何必呢,就让唾沫自干吧,不要去拂拭!”

“那怎么可能?为什么要这样忍受?”

“这没有什么不能忍受的,你就把它当作蚊虫之类停在脸上,不值得与它打架或者骂它,虽受唾沫,但并不是什么侮辱,微笑地接受吧!”一休说。

“如果对方不是唾沫,而是用拳头打过来时,那怎么?”

“一样呀!不要太在意!这只不过一拳而已。”

青年听了,认为一休说的太没道理,终于忍耐不住,忽然举起拳头,向一休禅师的头打去,并问:“和尚!现在怎么样?”禅师非常关切地说:“我的头硬得像石头,没什么感觉,倒是你的手大概打痛了吧!”

青年哑然,无话可说。

佛家认为“忍”有三种境界: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生忍是什么意思呢?如果别人来欺负你了,生忍也可以说是硬忍,就是我们使劲儿憋着,心里头有火不发出来,这是生忍;

法忍,能够看到的这些事件就像水面上的月亮影子,如幻如化的在晃荡着。看到这如幻了,我们的这个烦恼没有那么重,或者说没有烦恼,这是法忍;

无生法忍就是大悲心的境界,众生即是自体。他对你的瞋恨、他对你的伤害,伤害不了你。那时候就发现整个世界都是唯自心所造——不仅是惟自心所造,他就是自心的一部分,任何一个人的伤害都是自己伤自己、痛在你自己心里。那个时候我们的瞋恨心就没了。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但该忍的还得忍。小不忍则乱大谋,今日的“忍”是为了它日的“不忍”!时(势)不我待之时,蜇伏,忍耐。

时机来临,趁“势”而起,而“势”又有起伏,时此仍需忍耐,忍耐“势”的波动。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个“大谋”就是“势”和全局。

1、人往低处走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生总是向上的,这是人们的认识,也是人生的理念,更是众生的普遍心理。然而事实上,就是这个“人往高处走”的理念,不知毁了多少人,坑了多少人。

客观地讲,人生一世,是不可能总往高处走的,沉浮起落,坎坷挫折,下坡路的时候还是很多的,但我们又不能不走。正如《贤愚经》中所讲的,“常者总要消灭,高者必然堕落。合会终有离别,有生一定有死”。

当有钱的人变为没钱的人,局长降职为处长,老板变成了小工,昨天的名人沦落为今天的无名鼠辈。诸事不如前的现象每个人都曾经历过。每当这个时候,往日的标准都会被大打折扣。由此看来,人生不可能总是守在一个较高的标准上。高标准本身就是一种完美主义的化身,其中包含着对周围事物的苛求和对自己的苛求。结果是把自己累垮了,周围人也受不了。更何况,人生总有不顺的时候,诸如单位不景气,事业陷入困境,家庭遭受变故等等。跟随而来的便是内在和外界的标准一同降低。

如果这时谁还保持一种高标准的心理期待,还是一味地人往高处走,就会遭遇打击,饱尝痛苦,陷入烦恼的境地。于是,降低标准,便成为唯一而正确的人生选择。尤其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高标准”往往是靠不住的,极易被动摇。学会降低标准,反而成了人们解决人生难题的一把钥匙。

我们这里所论的降低标准,并不是要你遇事、遇人就退缩,更不是要你总是抱有一种消极理念,而是一种心理调理和应对。“人生是不确定的”,况且,外在的事物总在不断地变化,好与坏,顺与不顺,定会接踵而来。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不管是在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过高的标准都会使人时时处处面临着一种高度的威胁。有时候,甚至使人变得灰心丧气,破罐子破摔。

一味地高标准,不但会伤害自己,也会伤害别人。现实社会中,许多人之所以不适应新的环境,之所以会痛苦烦恼,就是因为守着一个高标准不放。他们认为自己只能上升,不能下降。因此,高标准在很多时候反而成了极端片面的害人理念。

某公司被兼并了,几百名员工一同下岗,他们一蹶不振,而老李却挽起袖子,到一家小餐馆做了一名跑堂儿。某企业倒闭了,人们丧气到了极点,老张却在第二天下楼修起了鞋子。老黄是某事业单位的领导,单位解散后,不但官职没了,吃饭也成了问题,他什么也没说,到一家公司做了一个看大门的。

降低标准,不仅是要我们降低生活的标准,还要降低位置,放下架子,不顾面子,甚至还要放弃内心的追求与以往美好的向往。承认现实,敢于面对残酷的一切。

在人生的许多大逆转中,许多人之所以败下阵来,甚至从此被打败,都是因为不肯降低标准。而那些就此降低标准、降下身份的人,很快又会快乐起来。

由此可见,降低标准的确是人生的一种快乐良方。只是这种快乐良方,并不适用于每个人,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但纵观我们的一生,不管你是主动的也好,还是被动的也罢,降低标准却是随时都存在着的。降低自己的身份,降低自己的名誉,降低自己的头衔……正如佛家所说的“放下”二字。我们是否能够放下,同样也需要英雄般的气概。

肯不肯降低标准,有时反而成了一个人能否生活下去的一种必要条件。说得更严重一点,很多人都是病在、倒在、败在、死在了这个环节上,所以,降低标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历史上的许多伟人,许多大人物,他们其实都不是一味守着高标准不放的人,并能在降低标准中不断地完善自己,从头再来。为了能够活得好一些,并时时快乐着,降低标准,有时会是我们最明智的选择。

2、忍出一片海阔天空

《四十二章经》中讲,“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僧人问佛:什么样的人有大势力?什么样的人最聪明?佛说:能够忍辱的人有大势力,因为他不怀恶心,而且安然健康。能够忍辱的人没有恶念,一定被人尊敬。心中尘垢灭尽,清净没有瑕疵污秽,这样的人最聪明。从没有天地时开始,直到现在,十方世界中的一切,没有未见过的,没有不知道的,没有没听说过的。得到了无所不知的认识(一切智),这样的可称得上是聪明的了。

正如寒山禅师的《忍辱护真心》:

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忍辱是制怒的一部分,在面对一些无理取闹之人的讽刺与侮辱时,能够释放于心外才能制怒。

拿破仑?希尔曾经这样说:“我发现,凡是一个情绪比较浮躁的人,都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在成功人士之中,基本上都比较理智。所以,我认为一个人要获得成功,首先就要控制自己浮躁的情绪。”

每个人在实际生活中,或多或少总会与他人发生一些矛盾。孔子认为在面对这些矛盾时应当宽以待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对自己严加批评而对别人则少责备。

孔子对学生宰予白天睡大觉,予以严厉的斥责:“朽木不可雕也”。这似乎与“薄责于人”相违,其实不然。宰予屡次向老师的思想挑战,例如他曾提出:有人落井,跳下去救,必死无疑,是仁;不跳下去,见死不救,是不仁;这井该不该跳?

孔子一下子被问住了。但孔子依然很器重他。即使是狠批宰予为朽木,但对他的过失也是原谅的,没有将他逐出孔门,而且同时由此深刻地公开检讨了自己以言取人的错误。孔子的“薄责于人”,出自于对他人的缺点过错有比较辩证的认识,他说:“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在狂(狂妄)与狷(拘谨)的缺点中包含着敢作敢为和不胡作非为的优点,所以“薄责于人”,包含着在批评他人缺点过失时,不要对人一棍子打死的涵义。

同类推荐
  • 哈佛幸福课

    哈佛幸福课

    在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不是大宗的经济学课程,也不是实用的法律课程,而是泰勒·本·沙哈尔博士的幸福课。泰勒博士被誉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讲师”和“人生导师”,他的幸福课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美国、西欧及中国很多家新闻媒体都曾多次进行了报道。泰勒博士的幸福课程被全世界各大企业领袖们誉为“摸得着幸福”的心理课程。
  • 人生大计划

    人生大计划

    本书将会使读者在轻松中得到有益的启迪,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少一些败。如果你希望摆脱平凡的生活,如果你想追求卓越的品质,如果你想探索成功的奥秘,如果你想充分地发展自我,展现自我,就捧起此...
  •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全集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全集

    选择和放弃就像同胞兄弟一样如影随形。选择是人生路上的航标,学会选择是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只有量力而行的选择才能到达理想的港湾;放弃是人生的隧道,舍得放弃是顾全大局,超然洒脱,只有简单从容的放弃才能左右逢源。
  • 左右逢源好人缘

    左右逢源好人缘

    不用左右为难成为矛盾焦点,巧用心思让自己彻底左右逢源,只有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职场达人才具备了“人和”这个最重要的因素,职场之道可走得远、走得畅。其实生活中也一样,无论对亲情,朋友,爱人乃至家人,都要巧妙的运用左右逢源有个好人缘,这样的生活才够轻松,精彩!
  • 活学活用博弈论全集

    活学活用博弈论全集

    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无不在生活中运用博弈的智慧。学习博弈的精髓,让你懂得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变通求胜;在权利的争夺里如何进退自如;在感情的烦恼中如何理清头绪……洞悉人性,智慧博弈,在社会的竞争中游刃有余掌握主动,圆润通达,在人生的磨砺里挥洒自如。
热门推荐
  • 挑战总裁丢了爱

    挑战总裁丢了爱

    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凡事得过且过安于现状。他,著名企业的继承人,努力工作事业有成。一个是邻家女孩,一个是天之骄子。两个没有交汇的人却因意外相遇,别人眼中温文尔雅的他却对她百般刁难。日久生情,他的朵朵桃花却让他们的爱情陷入危机。现实中的王子与灰姑娘是否会有一个温馨完美的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丹武天下

    丹武天下

    一颗奇异神珠,让丹胚已碎的林枫重新恢复了修炼的可能!在神秘灵老的指导下,他吸收天灵,开辟精神海,从此脱离一切桎梏。一个月连升四级,一年跨入蜕凡境,将低级武学演练到极致,越级击败嚣张强敌!修极品武学,炼顶级神丹,终有一天他会踏入武道巅峰!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跟你有仇吗

    跟你有仇吗

    被逼陪总经理参加无聊的晚会,一不小心惹上恶魔总裁,从此生活不太平咯!公司再次相遇,被他各种欺负,还遭夺走初吻?绑架事件,让他们更加了解对方,渐渐相处,产生了感情。冤家变情侣,上演最浪漫的爱情故事!
  • 20岁经营自己 30岁经营孩子 40岁经营丈夫

    20岁经营自己 30岁经营孩子 40岁经营丈夫

    本书共分为三篇,主要内容包括:20岁,做一个漂亮聪明的女孩;30岁,做一个温柔体贴的妈妈;40岁,做一个魅力无限的妻子。
  • 步步为赢:职业废材逆袭记

    步步为赢:职业废材逆袭记

    昔日她还是废材七小姐,他说,他要娶她,保护她。她答:你可以不爱我,但绝不可以骗我。彼时她已经站在了巅峰,他却与她拔刀相向,就像前世那人一样,将匕首送进了她的胸口。她为他堕入魔道,神挡杀神,人挡杀人,嗜血狂傲。他为他舍身成仁,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傲视苍穹。是谁说,当神已无力,便是魔渡众生……
  • 点燃生命的火炬

    点燃生命的火炬

    点燃你生命中的火炬,对于生活中那些习惯抱怨的人,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吧。人们常会对他避而远之;在工作中也很少有人会因为坏脾气以及抱怨、嘲弄等消极负面的情绪而获得奖励和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