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8500000067

第67章 成都之战(十一)

“可是项天明显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兵无粮草,何以为战?”法正眉头紧皱问道。

“孝直,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但是我有种直觉,相信项天一定能度过这次难关的,我们试目以待吧。”张松两眼望着远方说道。

第二天中午时分,庞统醒了过来,便急忙去见项天。

“主公,我军昨晚伤亡如何?”庞统见到项天后,急切的想知道战况。

当下项天把昨晚的损失给报了上来,庞统听闻后,眉头紧皱脸色难看的说道“主公,没想到我军的损失竟然这么大,情况不妙呀,主公有何打算?”

“军师,我军粮草基本都被烧毁,因此我决定下午就立刻就动身撤军”

“哎,也只能这样了,我军只有先撤回去,再作良图。”天不遂人愿,粮草大意被烧,庞统也只能无奈撤军。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主公,主公”正在这时门外想起两声喊声,就见魏延和黄忠缠着伤布走了进来。“都是末将贪杯误事,致使大军遭此大败,请主公责罚”

“末将骄傲轻敌,也愿受罚。”当下黄忠和魏延满脸羞愧的跪在地上请罪。

“两位将军起来吧,此事责任在我,若非我小看了敌军,也不至于遭逢此败。不过吃一堑长一智,吾以后是不会再犯这种错误了。”项天把责任拦了过来。

“谢主公宽宏大量”两人感激的对着项天叩谢。

“两位将军请先坐下,我和军师正在商量退兵的事,你们也听一听。”项天命人给两人看座,并让门外的卫兵,把张任……项豹等人都找来议事。

“昨夜大战大家都知道了吧,我军中军的粮草和后军的粮草都被烧毁了,幸有张任将军机警,才使前营损失最小,保住了一部分粮草。但是前营本不是存粮草的地方,因此救下的粮草不多,所以我军目前面临着缺粮的危机。而且昨晚一战,或死或逃我军损失了快两万的兵力,武器铠甲等也是损失了一批。刚才我和军师合计了一下,认为目前的情况还是退兵为上。你们都有什么看法?”项天说完坐在正位上注视着众人。

听到大军昨晚的损失,众人都是忍不住自责了一下,却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见众人不吭声,项天接着道”既然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大军吃过午饭就拔营撤退,往绵竹撤吧。”

“谨遵主公号令”当下众人一起抱拳说道。

“张将军,昨晚你的营中损失最小,断后的任务叫交给将军了。我另外再调五千兵士给你凑够一万人,不知将军可愿接受。”项天看着张任温声说道。

“诺,末将领命。”张任上前接过军令。

“黄老将军等,立刻回营收拾东西,随我一起撤离。”项天无奈的说完,便让众人退下了。

时间眨眼即过,午饭刚吃过,项天就开始让兵士集合,把伤兵扶上马车,准备开始撤离的工作。如此大的动作怎能瞒得过敌军的斥候,项天准备撤军的消息,在第一时间传回了刘璋府中。

“子初,敌军撤退了,我军是不是应该乘胜追击。”刘璋得到消息后赶忙问刘巴,经过昨晚的一仗,刘璋对刘巴可是相当的服气。这不一得到消息,就先询问他的意见。

“卓将军……杨将军,我军可用的士卒还有多少?”刘巴没有回答刘璋的话,而是转身向两位带兵的武将问道。

“刘先生不瞒你说,我军昨晚派出城的兵士就是城中可用的精锐。虽然放火成功,但是五千人回来的不足三千,折损了一半兵力,就是回来的人也是个个带伤,城中基本没有可用之兵。”卓膺顿时大吐苦水。

“卓膺,城中不是还有一万多人吗?怎么能说无人可用?”刘璋记得城中的兵力原本就有两万左右,后来杨怀又带来了五千左右的兵马,因此出声问道。

“主公,那些都是一些新兵,固守城池还勉强可以,若是想要追击敌军,估计是给敌人送菜的多。”卓膺难得的幽默了一把。

“主公,你都听到了,城中无兵可用,因此巴也认为我军还是坚守城池为上。”当下刘巴把自己的建议说了出来。

却说项天刚让兵士开始启程,就见营寨后方出现一队骑兵,项天急忙令兵士打探是何处兵马,可是没多久就见斥候领着那队骑兵回来,令项天纳闷不已。

“主公,主公,我回来了”骑兵还没接近,就听马上一人大声喊道。

“永言,主公是彭羕回来了。”庞统听到声音后对着项天说道。

“主公,彭羕回来迟了。”看到项天后,彭羕急忙下马跪拜。

“彭先生快快请起,你不是和孟达冷苞一起吗?怎么就你一个人回来了?”项天扶起彭羕后,诧异地问道。

“两位将军已经完成主公的任务了,现在正率大队人马在后面,离此约有五十里路,我是现行一步赶回来,给主公报信的。”彭羕起身说道。“主公,军师你们怎么受伤了?还有大军现在是准备撤退吗?”彭羕忽然看到眼前的阵仗问道。

项天当下把情况说了一下后,无奈的说道“彭先生我军粮草即将耗尽,面临着缺粮的危机,所以只得撤军另做良图。”

“主公,若是只缺少粮食倒也好办。”彭羕听闻后,冒出了这么一句话。

“永言能弄来粮草?能弄来多少?”庞统闻言,眼一亮急忙问道。

“士元兄,我们这次可是收获不小。蜀中富庶,我们在这百里之内搜集的粮食,足够大军用上半年之久。现在正有两位将军,在后面率大队人马押着呢。”彭羕微微一笑,把粮食的来源说了出来。

“太好了,太好了。主公有了粮食,我军就有了和刘璋再斗下去本钱,刘璋虽然胜了我军一阵,但是有孟达将军等率部前来,我军的战力就又恢复了过来,可以再和刘璋一教高下。机会难得,我军好不容易已经把刘璋到绝境,可不能功亏一篑。”庞统听到有粮食,顿时改变主意劝项天留下来。

项天沉思了一下道“军师,我也不甘心就这么撤军,那我军就誓死与刘璋战上一场吧。来人传我将令,大军开始安营扎寨,不回绵竹了。”

很快项天的命令就传了出去,收到消息的张任等人急忙赶来询问情况。

经过一下午的努力,一座崭新的大寨,在离城十里的地方建了起来。

傍晚时分,孟达……冷苞两人押着大批量草赶了过来。

晚上项天召集众位将军在营中议事,并让斥候监视成都的动静,另加派人手看守粮草,使得营中戒备森严。

“彭先生,可曾听到过李严军的消息?”众人坐下后,项天对着彭羕温声说道。

“主公,羕派斥候打探过了,李严正率兵急速赶回来,估计到后天下午左右,就能赶到我军现在的位置。”彭羕当下起身回答道。

“后天,时间不多了,我军只有两天的准备时间,是有点仓促。”项天一只手轻轻地敲击着桌子皱眉沉思道。“军师,李严的到来,你有何看法?”

“李严,匹夫之辈,不足为虑,只要拖上几日,敌军无粮必然就被我军所败。若败李严,成都必然畏惧,或能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庞统眯着眼睛说道。

“既如此,大军明日开拔,到城下扎营,我们静待李严的到来。”项天当下有了全盘的注意。

“离成都还有多远”一队兵士在官道上急速的前进着。

“李将军,这里成都只有一百多里了,若是我军加快脚步,后天就能到达成都城下。前面离这三十里处有一座小镇,我军可以在那补充一下粮草再赶路。”一名小校抱拳说道。

看到身边的队伍个个无精打采,李严在马上高喊道“众军听令,今天晚上赶到到前面的镇子上休息,明天我准许你们在此休整一天。”

“吼”原本无精打采的兵士,听到李严的喊话后,顿时像吃了兴奋剂一样,脚步加快了几分。

成都,刘璋眼看着项天就要走了,心里美滋滋的。可是又接到斥候的消息,项天军又留了下来,使得刘璋郁闷不已,心都暗骂“走就走,怎么又不走了,这不是耍人嘛”

得知项天留下来的消息后,刘璋不敢怠慢,急招手下商议,最后决定死守成都,以不变应万变,不给敌人可趁之机。

与此同时,荆州的战火也是剧烈的燃烧。

荆州城外不远处,一队吴兵偃旗息鼓的埋伏在附近的小山上。

“大都督,城中的情况已经探明,兵力只有一万多人,守将乃是糜方,糜竺两兄弟。”太史慈对着在营中正看地图的周瑜温声说道。

“子义辛苦了,请坐下说话。”周瑜热情的招呼太史慈坐下道“子义,城中的兵力防守可是严密?”

“大都督,城中的防卫很是一般,可见其守将也是无能之辈”太史慈说道城中的布防极其不屑的撇撇嘴。

“果不出我所料,那糜家兄弟,原本是商人出身,对于行伍不精通。糜竺此人对于内政还行,但是指挥打仗就差远了,糜方就是一平庸之人,不足为虑。真是天助我也,我军要夺取荆州真是易如反掌。”周瑜听闻后开怀大笑。

“大都督计将安出?”太史慈问道,当下周瑜对着太史慈密授一番,听得他面带喜色。

同类推荐
  • 微观历史:1957-1965

    微观历史:1957-1965

    本书汇集了作者于20世纪50年代在天津、北京上大学时,和60年代前期刚参加工作时的几本日记,记述了当时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个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的大学青年教师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热火朝天的时代风貌,集中反映了当时大多数的普通高校老师和学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 潘家园书声

    潘家园书声

    《潘家园书声》是由王曾瑜编写,《潘家园书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忆黎澍先生》《中国古代卖官鬻爵的教训》《康王出使和救援开封的真相》《宋代的绿色革命》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明朝遗民的大清岁月

    明朝遗民的大清岁月

    历史上,每一新旧朝代的更替,都会引起社会的剧烈动荡和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有以新朝为“天命人旧”而顶礼膜拜者;有为旧朝尽忠殉难死节者;也有藏身于残山剩水之间,拒不合作者。他们头上顶着“义愤”、“责任”、“建设”,同时也在心中存着故朝归来的期待,但等到的却永远是泪尽胡尘里。他们,就是一群最可怜的帝国遗孤。被故朝抛弃,又不融于新朝的遗民们。
  •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除法、道、儒三家外,阴阳家思想、董仲舒天人感应说和谶纬思想也对战国秦汉的社会历史起过这样或那样的作用,《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对这方面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并对董仲舒的评价提出新的见解。,杨生民所著的《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是系统研究战国秦汉治国思想的专著,对战国、秦、两汉用学派的思想文化治国的成败得失进行了考察。从历史上看,西周用礼制治国。春秋末年,学派思想、学派文化产生,见于记载的有道家、儒家、兵家三家。战国时,有的国家开始用学派思想指导治国,如魏国、秦国的“以法治国”。西汉初年,统治阶级以道家黄老无为思想治国,但其中是包括了法家思想的。其后,汉朝杂用法、道、儒思想指导治国
  • 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

    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就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的影响。早在中国的史书《漠书》中,就有关于日本的记载。而在日本的史书中,关于中国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就地理形势而言,在古代社会中,中国一直是距离日本最近的且各方面都较为先进的大国,因而日本把中国看成是自己民族学习的榜样。
热门推荐
  • 通灵珠

    通灵珠

    讲述着我心中的异界,以及我心中的一丝期盼。第一至宝——通灵珠!
  • 我本女儿身:王的男人

    我本女儿身:王的男人

    【本故事纯属虚构】悲剧的女穿男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让他的周围围满了样式不一、品种齐全的各种美男?这不是存心让谢小宁这个大龄剩女心痒痒么?游园惊梦,梦醒竟是男儿身,和他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师哥是个有点傻有点天然呆的大帅哥,和他一起逃亡一起进宫的是腹黑的凌国太子,天天守望他的是个邪魅不羁的御前侍卫……且看大龄圣女悲剧女穿男后如何在成群美男中斡旋……
  • 天才狂医

    天才狂医

    鬼医谷鬼生的关门弟子唐钰拥有一身精湛的医术和高超的武艺,因缘际会救了美女林菲菲的命,从此身边美女环绕,艳遇不断。不管你是何方神圣,哪路妖魔,我遇神杀神,佛挡杀佛,誓要在这花都闯出一片天!
  • 朱元璋

    朱元璋

    活剥人皮,挑断脚筋、剁手指、砍脚、断手、钩肠、割生殖器……一幕幕令人毛骨悚然的行为,竟然出自一个丑奇无比的放牛娃,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之手。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朱元璋。 本书为传记,描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其出身贫寒,少年为地主放羊至参加农民起义后,成为“洪武”皇帝并采取一系列安民政策,揭示了其伟岸的一生。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又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地朱元璋。
  • 刻骨铭心的瞬间

    刻骨铭心的瞬间

    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古往今来,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带着儿子闯江湖
  • 军歌

    军歌

    哨子响了,尖厉的喧叫把静寂的暗夜撕个粉碎。战俘们诈尸般地从铺上爬起,屁股碰着屁股,脑瓜顶着脑瓜,手忙脚乱地穿衣服、靸鞋子。六号大屋没有灯,可并不黑,南墙电网的长明灯和岗楼上的探照灯,穿过装着铁栅的门窗,把柔黄的光和雪白的光铮铮有声地抛人了屋里。铁栅门“哗啦”打个大开,战俘们挨在地铺跟前,脸冲铁门笔直立好,仿佛两排枯树桩。六十军五八六旅一。九三团炮营营长孟新泽立在最头里,探照灯的灯光刺得他睁不开眼,
  • 后宫传:苏如惠

    后宫传:苏如惠

    那年的夏初,她带着对母亲生前遗留下的破旧的故事,放弃了与相爱之人相守的机会来到了蓬莱帝国的皇宫大宛。在哪里,她要寻的不是真爱,也不是真正的真相,而是一个女子的好奇心驱使下,对世间疑惑之事的追求。一个嫁过三个男人的女人,为什么临死还是一副哀怨的神情!她不甘这样平凡度过一生,相夫教子。亦或,这样的性子俨然促成了这个故事。或许,这就是命中注定吧。筑斯琰:蓬莱帝国的皇帝他对她三分怒气,四分忍让,五分包容,六分保护十分真情真意,却永远不敢去碰触她的真心,这又是为何?南宫紫昕:青梅竹马的恋人他恨她的抛弃,却又爱她的执着。只是,曲终人未散!是什么让相爱的人反目成仇!是什么让她义无返顾剑逼君喉。筑斯琛:蓬莱帝国的四皇子是报复吧!第一次他遇见她就在心里下定决心,她只会是他的女人!是仇恨吧!他毁灭了她,又遗弃了她。宋彷絮:蓬莱帝国的皇后谁都料想不到,在她要死之际,是被她逼得无路可退的皇后舍命相救!她们之间有什么真正的关系?
  • 好父母改变孩子一生的60种激励法

    好父母改变孩子一生的60种激励法

    激励足以供孩子享用一生,它是成功教育的灵魂。因此,请多给孩子一些激励,努力挖掘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充分树立信心,自信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有了父母的激励,孩子将不畏艰险,战胜前进路上的困难,最终摘取丰硕的果实,迈入成功的殿堂。
  • 安琪拉的另一半脸

    安琪拉的另一半脸

    这个多变的女孩,究竟是要当公主?还是要当灰姑娘?井明月对着镜子左照右照,很臭屁地说道:“魔镜魔镜我郑重地告诉你,全世界只有井明月才是最美丽的公主!那个叫白雪的根本不算什么,哈哈哈……”啧啧,听听这个恐怖女人的笑吧,就这种笑声,也敢说自己是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