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4100000018

第18章 十二月 (1)

大锤和枪的时候,

在没有斧头、

山雀们的晚餐铃声是什么呢?

莫非是大树倒下时的碰撞声?

活动范围

我的农场里住着很多野生动物,在每个白天和晚上,它们都会到镇上的某些地方去巡逻,可是却从来都没告诉过我。我对此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非常想知道它们的活动范围。只有知道了这个,我才能弄清楚到底是我生活的世界大还是它们的世界大。从而,我也会弄明白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谁对自己生活的世界了解得更透彻?

和人类一样,我的动物们经常在行动中暴露它们不愿跟别人说的想法。但是,它们到底什么时候采取行动?或者为什么要这么做?要想预测这些,恐怕就很难了。

在我们挥动斧头劈柴的时候,我的狗玩得可真高兴!它像是疯了似的追赶着树林里的动物。这时,只听狗发出响亮的汪汪叫声,原来它发现一只白白胖胖的兔子!兔子本来正在草丛里睡得好好的,被狗这么一叫唤,吓得撒腿就跑。它跑向一条很窄的小路,一头扎进一堆木材里,躲在木材中间。狗看着木材堆里的兔子,在外面干着急,气呼呼地咬着外层的木头。狗最终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放弃了这只狡猾的兔子,继续寻找其他不怎么狡猾的兔子去了。我们继续挥着斧头劈柴。

从兔子的成功逃跑这件事情上,我们知道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兔子对这个地区已经了如指掌,从湿草地上的睡卧处到木堆下的避难所,说明它对整个地形早就进行过侦查。否则,它怎么会那么快就找到了通往木材堆的捷径?从睡卧处到木材堆之间至少一英里,这都应该属于兔子的家园范围。

每年的冬天,总会有山雀来登门造访我的农场,于是,我就设下陷阱捕捉山雀,然后在捕到的山雀装上脚环。我的一些邻居也会喂养山雀,但是却没有人给它们装脚环。通过山雀的脚环,我能够知道它们吃饱之后到底飞到了多远的地方。通过那些脚环,我知道了它们的家园范围是喂鸟器以外一英里半。

到了夏天,山雀会分头行动,开始筑巢。戴着脚环的山雀飞得会远一点,并且在大多时候,会与不戴脚环的山雀进行交配。在这个季节,山雀好像很喜欢风,经常出现在空旷多风的地方。

昨天下了一场大雪,在平坦的雪地上,三只鹿留下的足迹清晰地从我的树林里穿过。我顺着这些足迹往前走,最后在沙洲上的一个大柳树丛里,发现三个可以避开风雪的睡卧处。

于是,我继续顺着足迹追踪,一直走到邻居家的玉米田里。我看见了被刨出的玉米残粒,还有一堆被搅乱的玉米杆,这肯定是鹿干的!然后,我又发现,鹿的足迹往回返了,经过另一条路回到了沙洲。在回去的途中,鹿踩过几堆草丛,用嘴和鼻子蹭出了草丛里的嫩芽,并在泉水旁边饮过水。通过鹿的踪迹,我可以判断出,它们的活动范围是从睡卧处到吃早餐的地方,大约三英里大小。

我们的树林一直都是松鸡藏身的地方,可是,就在去年冬季的一天,当下过一场厚厚的大雪以后,松鸡竟然都消失了,我连它们的足迹都找不到!我心想,这下完了,所有的鸟儿都从我的树林里搬走了。然而正当我失望的时候,我的狗却从一棵倒下的栎树那里发现了松鸡!没错,就在长满叶子的栎树树梢底下,生活着三只松鸡!被狗这么一惊动,它们一只接一只飞起来了!

可是,在栎树的树梢下面或者附近的地方,并没有松鸡的足迹。显然,它们不是走进去,而是飞进去的!它们是从什么地方飞来的呢?还有,在这么冷的天气里,松鸡们必须要吃东西来维持体温,而它们的食物从哪来?我仔细检查了松鸡的粪便,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在许多模糊的粪便残渣中,我发现了冻结的欧白英浆果的鳞苞,还有坚韧的黄皮。

我还记得,在夏天的时候,许多欧白英长在一丛年轻、柔弱的枫树林里。于是,我赶紧跑向那片枫树林。我在枫树林里搜索了一会儿后,终于在一根原木上面看见了松鸡的足迹。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松鸡并没有在雪地上行走,而是走在原木上!怪不得雪地里没有它们的足迹呢!它们就是站在原木上吃那些伸过来的欧白英浆果的。而这个地方,离那棵倒下的栎树有一英里远。

有一天傍晚的时候,我明明看见一只松鸡在西边的一个杨树丛里吃树上的嫩芽,等我走过去的时候却没有看见松鸡的足迹!现在,我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场大雪过后,松鸡们在它们的家园里一直是飞来飞去的,而不是走来走去,它们的家园范围大概有一英里半。

关于动物家园范围的科学研究很少。在不同的季节里,它们的家园范围会不会有所变化?这个家园范围必须提供什么样的食物和避难所?住在这个家园范围里的动物是怎样抵抗入侵者的?这个家园是属于某一只动物,还是属于整个动物家庭?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才能为动物经济学或生态学奠定基础。每一座农场都会教会你很多关于动物的知识,而住在树林里的动物们才是你最好的老师!

雪地上的松树

上帝能够创造万物,诗人能够创造诗歌。我们普通人,既不是上帝,也不是诗人,能不能创造什么东西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你可以种下一棵树,这不也是一种创造吗?你只需要拥有一把铲子,然后就可以进行创造了。而且,每一个庄稼汉像上帝和诗人一样,都能够成为创造者!只要他说一声:“要一棵树!”,然后挥动铲子,便会出现一棵树!

如果一个庄稼汉足够强壮,他的铲子足够锋利,那么他可能会创造一万棵树。七年之后,他会倚靠着他的铲子,一边看着他种下的树,一边露出欣慰的笑容。

上帝在创造万物的第七天,就把种树的技巧传给了人类。但是从此以后,上帝好像从来没有告诉人类种树的优点,而是让人类只能自己去慢慢体会。我想,可能是因为上帝想晚点告诉人类,也可能是因为上帝非常自信地觉得,树会引起人们更多的注意吧。

为什么我们一看见铲子,就想起了人们辛苦劳动的场景?我想,可能是因为大部分铲子都不怎么锋利吧。所有做苦工的人,都会有一把很钝的铲子,但是,我不知道到底哪个是原因,哪个是结果。我只知道,当我精神饱满地挥动一把好锉子时,会使我的铲子很轻松地切入肥沃的土壤里,那声音像是悦耳的歌儿一样。曾经有人告诉我,锐利的刨子、锐利的凿子和锐利的解剖刀,都会制造音乐。但是,我还是从我的铲子里最能听出音乐来。当我使用铲子种植一棵松树的时候,它会在我的手中哼唱小曲。我想,那些费了好大力气想拨出清脆音符的人,是不是选择了一件太难驾驭的乐器呀?

只有在春天的时候,才能种植各种树木。这一点非常好,因为做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在其他季节,铲子可以好好休息一下,我们也可以看看一棵松树是如何长大的。

对松树来说,新的一年从五月份开始。那个时候,它的顶芽冒出来了,有人为这个新生的部分起名为“蜡烛”。我真佩服这个人,能想到这样动听的名字,他肯定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蜡烛”这个名字,从表面上看来,是在描述一个事实:新长出的嫩枝很像蜡烛,而且笔直、易碎。然而只有和松树一起生活的人,才能明白“蜡烛”这个名字还有更深刻的涵义。那就是,松树的嫩芽会像蜡烛一样,照亮它的成长之路。每年的五月份,我的松树就会随着“蜡烛”使劲儿地往天空生长。每棵松树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那就是天顶!天顶是每棵松树梦寐以求的地方,如果它们有足够的时间,就会不顾一切地冲向那里!当松树变得很老很老时,它的身上会有很多“蜡烛”,于是它就不知道到底要随着那个“蜡烛”前进,也就不再仰望天空了。你可能会忘掉松树的成长过程,但是,你亲手栽种的松树们却会永记在心!

如果你比较节俭,那么你就会发现,松树是你很喜欢的伴侣,因为它也很节俭。松树不会像其他硬木类的树那样用掉现有的雨水和阳光,而是想方设法把这些资源储存起来。松树每年所用的水分和阳光,都是上一年积攒下来的。事实上,每一棵松树都有一本开了户的银行存折,每年的六月三十日,存折里的水分和阳光的余额都会记录下来。如果在这一天,松树长出一个“蜡烛”或者冒出十几个新芽,那就说明它已储存了足够多的雨水和阳光,足以让它在来年春天长高两尺,甚至会长高三尺。如果在这一天,松树只冒出四至六个新芽,那就说明它在来年春天不会长很高。它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完全取决于自己的积蓄。

其实,松树和人是一样的,它也会碰上艰难困苦的日子。在这种日子里,它的典型表现就是“长不高”,也就是树枝环节之间的间距比较短小。如果你是一个热爱松树的人,你可以观察一下松树的这些间距。为了在间距上正确地找出松树的“苦日子”,你必须从它成长减缓的那一年基础上,再减去一年。比如,在一九三七年,所有的松树都减慢了生长,那么一九三六年必定是一个干旱年。如果一棵松树在某一年生长缓慢,而它的邻居却能正常生长,那么,这就说明它仅仅是它自己的领域遭遇了伤害,比如大火把它的某个部位烧伤了,或者田鼠把它的身体咬坏了,或者它受了风寒生病了,或者养育它的那片土壤遭遇了污染等等。

松树也喜欢谈天说地,喜欢没事闲聊。如果我仔细倾听的话,我会知道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它们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当鹿经常来我的树林里偷吃松树的细枝嫩叶时,我能通过遭殃的枝叶的高度,推断鹿到底有多么饥饿。如果鹿的肚子被玉米粒填得满满的,它才懒得去吃四尺多高的枝叶呢!但是,如果鹿的肚子空空如也,那么不管枝叶有多高,它都会立起两条后腿,拼命地伸长了脖子,去吃八尺高的枝叶。所以,虽然我没有亲眼看见鹿,我却能通过松树的身体状况,得知鹿到底馋到了什么程度;虽然我没有亲自参观邻居家的玉米地,但是我也能通过松树的身体状况,得知邻居是否已经把玉米藏得严严实实的了。

在五月份,当新冒出的“蜡烛”像芦笋的新芽一样,柔嫩易碎时,停立在上面的鸟儿经常会把它弄断。每年春天,我总能看见几棵遭遇“断头”命运的松树,在松树下面的草地上会有许多枯萎的“蜡烛”。很明显,这肯定是停在松树上的鸟儿们干得坏事!但是,我观察了十年的时间,竟然没看见一只鸟儿曾经把“蜡烛”弄断。而事实上,“蜡烛”们的确是被鸟儿弄断的!这说明,有时候,我们必须十分地相信自己的推断,有些事情毋庸置疑!

每年的六月份,我们会突然发现,有几棵松树上的“蜡烛”竟然枯萎了!这些枯萎的“蜡烛”很快就会变成棕色,然后彻底地死去。寄生在松树上的象鼻虫,会钻进顶芽里产卵。当卵变成橡皮虫幼虫时,它们会沿着松树的脊髓往下钻,导致新长出的嫩枝坏死。松树一旦失去了“蜡烛”的引导,肯定无法长成参天大树了。松树的树枝们争先恐后地想做领导者,然而谁都不能引领松树长高,松树最终只能长成一株矮小的灌木。

为什么象鼻虫会寄生在松树身上呢?根据我的观察,有象鼻虫寄生的松树,基本上完全能够晒到太阳;而那些生长在阴暗的地方,晒不到太阳的松树身上,却没有发现一条象鼻虫!这真是太奇怪了!谁说困境不会带来好处呢!

一进入十月份,好多松树的树皮都被磨掉了,于是我知道,公鹿的精力非常旺盛。一棵身高约八尺的北美短叶松,惹来公鹿的注意,公鹿好像对这棵松树情有独钟,因为这棵松树的身上已经被公鹿弄得伤痕累累。可怜的松树啊,只能默默地忍受着公鹿的欺负和侮辱!不过,公鹿也受到了惩罚,因为它在虐待松树的同时,它本来就不太闪亮的叉角上又多了一层树脂。

同类推荐
  • 人间百味(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间百味(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薄命是红颜

    薄命是红颜

    历史似乎只是由男人写就的,女人们偶尔参与其中,身影也往往被夹在了缝隙中成了—枚标本或书签。《薄命是红颜》选取了近20位历史上的女 名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 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 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
  • 中国的笑容

    中国的笑容

    我曾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看五星红旗的威严、庄重我曾在金水桥上望天安门城楼望城楼何处发出巨人之声我是那么深情地仰望国旗啊仰望国旗, 就是仰望共和国的坚定我是这样久久地仰望城楼啊仰望城楼, 就是仰望中国的笑容。
  •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是文学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诗词盛行于唐宋,而现代诗歌则是随着白话文的兴起而开始发展的。诗歌没有散文那种细腻淡然,也没有小说的迭宕起伏,但它却以最简炼的语言囊括了最丰富的情感。诗境富有大胆的想象,诗意具有悠远的意味,还有力求避实就虚的空灵。文字优美、富有韵律,常给人以“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的美感。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读这亦真亦幻,似远似近的诗歌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编者,走入诗歌鉴赏的艺术大堂……
  • 李渔美学思想研究

    李渔美学思想研究

    ,这是一本研究明末清初的戏剧理论家、剧作家、小说家李渔美学思想的专著。在李渔丰富的美学思想史,并做了细密的、颇有见解的理论阐释;作者以历史发展的眼光。这是国内目前比较系统研究本渔美学思想,作者以他的戏剧美学、园林美学、仪容美学作为研究对象,突出了李渔美学思想的精华,并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著作。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李渔在这三个领域对前人的继承和他独自的贡献;对国内学界研究较少的李渔的仪容美学,作者做了开启性的研究
热门推荐
  • 雾都孤儿

    雾都孤儿

    狄更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后世奉为“召唤人们回到欢笑和仁爱中来的明灯”。《雾都孤儿》是他第一部伟大的社会小说,也是中国一代又一代读者最熟悉的世界文学名著之一。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奥利佛在孤儿院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入贼窝,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
  •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随父司马懿抗蜀,多有军识。继而逐步取代曹魏家族,专揽国政,后分兵三路伐蜀,成立晋朝,成了司马家族一个新的传奇人物。本书采用通俗历史的写法,梳理司马昭的一生经历。重点表现了司马昭为官为政的智慧:如何平衡与父亲司马懿的关系,如何协调处理司马家族内部的矛盾,如何对抗曹魏家族并逐步取而代之。
  • 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

    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

    本书节选不同领域大师的演讲原文,倾听来自世界一流学府的顶尖智慧。史蒂芬·霍金、布莱尔、丘吉尔等科学巨匠、政界要人、文学大师与你进行一场心灵对话。 演讲者的精彩原文,展现智慧的光芒和魅力。
  • 三略

    三略

    顾名思义,《三略》是专讲战略的兵书。其上略、中略、下略都是从战略的高度论述问题,始终贯穿着战略思想。在西汉以前,这样紧紧围绕战略问题的兵法专著还不曾出现。可以说,《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战略专著,影响极为深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教你学冰球·冰壶

    教你学冰球·冰壶

    学生水上与冰雪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冰球·冰壶学生水上与冰雪运动学习手册。
  • 你不理财 财不理你大全集(超值金版)

    你不理财 财不理你大全集(超值金版)

    改变千万人命运的创富理财法则,不要低估你对财富的需求,可以不赚钱,但决不要赔钱,只有投资才能抵御通货膨胀对财富的侵蚀,投资要有计划,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和听取专家的建议,投资越早,时间越长,回报越多,养成定期投资的习惯,敢于承担适度的风险,才可能获得更高回报,不同的人生阶段,应有不同的投资组合,适度分散是对投资最好的保护,不要过分选时,也不要追逐热点,关注投资品种的内在价值,想要长期地赚大钱一定要脚踏实地,读懂市场会令你财源滚滚。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实用内科疾病的诊治与护理

    实用内科疾病的诊治与护理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医学知识日新月异。医务工作者需要不断用新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才能算得上称职的医务工作者,也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 男人的肋骨

    男人的肋骨

    《男人的肋骨》以两广手信之一金银肝为例,娓娓道来食材的制作、吃法、味道和奇遇。读之,与文中描写的众生一样,垂涎不止,起卧不安。老男人吃风情万种的金银肝:“发觉有人艳羡,那老男人越吃越发心满意足,越发嚼得咂咂有声,越发喝得咕噜生响。活脱脱一副镶了金牙就特别爱笑,戴了手表就特别爱撸袖子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