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相反地,甘愿受制,不思振作,则必然沦为自己的奴隶,成为失败者。
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弱点。弱点可以是我们不擅长的领域,也可以是我们的不足之处。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有”(Have)和“能”(Can),也有更多“没有”(Havenot)和“不能”(Cannot)。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对自身的不完美而感到自卑和焦虑,更没有必要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完美无瑕而极力掩饰自己的弱点。
相反,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成功的优良习惯。有些人总是害怕这一点,所以最终成为弱者。不能成大事者,总是固守自己的弱点,一生都不会发生重大转变;能成大事者,会积极主动地去发现自己的弱点,并从弱点上开刀,把自己变成一个能力超强的人。弱点既可以是你的“包袱”,也可以是你的“动力”,完全在于你的心态。弱点绝对不会因为你的忽略、刻意不去想它就消失,但绝对可以因为你的坦诚面对而获得改善。
弱点是一个人成功的阻力,我们要自觉去克服。一个人能挑战自己的弱点,排除内心的烦闷,才能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相反地,甘愿受制,不思振作,则必然沦为自己的奴隶,成为失败者。
庄子在《庄子·骈拇》中说:“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矣;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也就是说,一个人真正的聪敏,不是在意别人所说,而是听到所说检查自己是否有过错,对于别人不好的语言我们在听的同时,也要考虑自身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确实存在,就不能躲避,否则会引起别人更大的误会。
美国前总统林肯曾经说过:“头脑清晰的人,绝不以完人自居,他自知有许多缺点需要改进,而别人的批评,正可以把这些不自知的缺点揭露出来。我们的脸皮,不可太薄,一受批评,言中你的缺点,就神经过敏,而不能强自镇定,这也是缺点;但如果脸皮太厚,漠然无动于衷,而不接受别人的批评,改进自己的缺点,这也是不对的。”
心性懦弱的人,会被嘲笑的力量压弯了原来挺拔的脊梁;而心性刚强的人,则会把别人的嘲笑视作一种完善自我的力量。
美国伊利诺伊州众议院有个议员,叫康农。他出身于农家,经常因为这点而受到别人嘲笑。
在他刚刚上任众议院议员的时候,一次当众演讲时,言辞流利的新泽西州代表斐普士说:“这位伊利诺伊来的先生,你的口袋里恐怕还装着雀麦吧?”斐普士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讽刺康农的农村出身,还未脱掉农村气息。全会场的人都听到了,顿时哄堂大笑。
面对这种窘迫的场面,康农没有生气,也没有争辩。因为他心里清楚,斐普士虽然是有意在为难自己,但他所说的也都是事实。于是他从容不迫地回答道:“我不仅口袋中有雀麦,而且头发里还藏着草子呢!我是西部人,难免有些乡村气,可是我们的雀麦和草子,却能长出最好的苗来。”
康农的这一看似自贬身份的反驳,非但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形象,却让他名闻全国,大家认为他是敢于面对自己弱点的英雄。从此,人们开始恭敬地称呼他为“伊利诺伊最好的草子议员”。
康农说:“对付嘲笑这一类事,不能躲闪,也不能害怕,你越躲闪、越害怕,它便越攻击你,使你日夜不宁,你若迎头痛击,它反而能为你所克服,而无所施其技。就好像遇到野狗一样,狗若见你怕它,它便越肆意咆哮;你若转身对付它,它反而停了狂吠,向你摇尾乞怜。”
所以,面对类似事情时,我们正确的做法是像康农一样,敢于面对自己的弱点,承认事实,并努力改进。缺点,本来就是自己想努力改进的事,为什么要怕别人道破呢?承认自己的弱点,有助于改进,还能体现你自己诚信忠实的性格,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一个人的弱点确实会影响他充分发挥优势。而那些不会影响我们发挥优势的缺陷,根本不算是弱点。换个角度来说,我们弥补弱点的原因并不是想成为最完美的人,而是为了让我们的价值得以更加充分地发挥。
在我们工作面试时,经常会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你在性格上有什么弱点?”其实考官并不是真的希望听到你历数自己各个方面的弱点,而是在看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所以这时应征者需要极力隐藏自己的弱点,提出一些看似弱点的优点来。其标准答案是:我的弱点是太追求完美,以致在做事时,难免思虑再三、犹豫不决,有时甚至会过于坚持细节,而令别人觉得我有些吹毛求疵!
我们在工作或者生活上,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刻意地去隐藏自己的弱点,以获得别人的认同,从而得到更多更好的机会。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必须有个前提:你要真正认知、理解、接受、面对自己的弱点,那么伪装才有可能,甚至还会促使你改变,让缺点不再是缺点!
德摩斯梯尼,古雅典著名的雄辩家、民主政治家。他四处发表演说,积极从事政治活动,极力反对马其顿入侵希腊。谁能想到,在演讲台上激情洋溢的德摩斯梯尼,小时候却有口吃的毛病。他不断通过挑战自己的弱点,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德摩斯梯尼的父亲在他7岁时就去世了,留给他一大笔财产,但是他的监护人看他年纪小,肆意侵吞了他的财产,到他成年时得到的财产还不及应得的1/12。为了索回遗产,德摩斯梯尼向雅典著名的演说家、擅长撰写遗产讼词的伊塞学习演说术。
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演说家,首先必须声音洪亮,发音清晰,姿势优美,富有辩才。但德摩斯梯尼却天生口吃,嗓音微弱,还有耸肩的坏习惯。在常人看来,他完全没有一点当演说家的天赋。
更何况在雄辩术高度发达的雅典,无论是法庭里、广场中,还是公民大会上,经常有经验丰富的演说家的论辩。见识多了,听众的要求自然就高了,演说者的一个不适当的用词、一个难看的手势和动作,都会引来讥讽和嘲笑。
为了能够成功,德摩斯梯尼付出了超出常人几倍的努力。为了看到自己演讲时的样子,他在家里装了一面大镜子,每天起早贪黑地对着镜子练习;为了学习发音方法,他虚心向很多著名的演员请教;为了发音清晰洪亮,他把小石子含在嘴里,迎着大风和波涛说话;为了改掉气短的毛病,他一边在陡峭的山路上攀登,一边不停地吟诗;为了改掉耸肩的坏习惯,他在两个肩膀上方各悬挂一柄剑,如果一耸肩就会扎到自己;为了可以让自己安下心来练习演说,他把自己剃成阴阳头……
德摩斯梯尼不仅训练自己的发音,而且努力提高政治、文学修养。他研究古希腊的诗歌、神话,背诵优秀的悲剧和喜剧,探讨著名历史学家的文体和风格。据说,他抄写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8遍。柏拉图是当时公认的独具风格的演讲大师,他的每次演讲,德摩斯梯尼都前去聆听,并用心琢磨大师的演讲技巧……
就这样,经过10多年的磨炼,德摩斯梯尼终于成为一名出色的演说家,他著名的政治演说为他建立了不朽的声誉,他的演说词结集出版,成为古代雄辩术的典范,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
他的一生都在刻苦地练习演说,练习了近50年,直至逝世。
要想在人生中取得大的成功,不能靠投机取巧,不能耍小聪明,只能靠长年累月不断地付出,不断地挑战自己。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谁都会有自己的毛病和弱点。只有不断地发现弱点、挑战弱点、改正弱点,才能有所成功。尤其是在品德上、心灵上、意识上、习惯上,若有坏的习惯,更要及早地发现、反省、改进。
人生最大的挑战是挑战自己,这是因为其他敌人都容易战胜,唯独自己是最难战胜的。有位作家说得好:“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大凡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能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
也许上帝赋予每个人的能力的总量是一定的,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特别优秀,必在另一方面有所欠缺。
诚实、坦然地了解弱点、面对弱点、承认弱点,从而改变弱点,才是对我们自己负责的态度。但是,大多数人做不到这一点,甚至连最基本的了解和认知都做不到,更别说完善和改进了。
我们周围有很多小气的人,但有人会认为自己小气吗?有很多思想偏激的人,但有人认为自己偏激吗?有很多自私自利的人,谁会承认或者觉得自己自私自利?这就是绝大多数人无法改进弱点的原因,他们压根就不认为这是弱点。
大多数人无法真实地看到自己的弱点,或者从未仔细盘点过自己的弱点,再或者伪装久了就认为自己没有弱点。这都是阻碍我们成功的因素。找个夜深人静、头脑清醒的时候,拿出一张白纸,细数自己的10个最重要的弱点,一一列出来,并有针对性地逐条改进。搬掉你前方所有阻碍前进的石头,成功必然属于你!
我们的内心始终会被两个“恶魔”占据。一个叫贪婪,因为机会太多;另一个叫恐惧,因为要对自己的决策负责任。因此,作决策一定要慎重,你的一句话将关系到很多人的命运。
——郭广昌
人们经常说:“三思而后行的人,是最聪明的人。”三思而后行,就是说在我们做一件事情之前,要仔细思考三次之后再作出决定,以免莽撞行事,日后后悔。
从古至今,有不少志士名人教育后人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可以说,“三思而后行”是人类几千年来一则成功的经验之谈。
我们作决定之前,尤其是作一些重要决定之前,一定要“三思”。
首先,思考要不要做,也就是权衡利弊。其次,思考能不能做,也就是有没有条件。最后,思考什么时候开始做,也就是时机。只有这些方面都考虑周全了,才能做到过后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