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0300000007

第7章

第六章

议论在秦中飞诗案边上

读了重庆彭水市民秦中飞因短信发送打油诗被捕的报道,触动了我的远期记忆。

先是想起了26年前的1980年春,我写过一首《续“泥鳅调”》,是我在云南听说,剑川县的白族老歌手张明德,曾演唱民歌《泥鳅调》,表现了穷苦人对压迫者的愤懑和诅咒,在当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文革期间,他被当做“牛鬼蛇神”,揪斗之不足,又从文化馆开除,赶下乡劳动。他和老伴没钱治病,家具什物全部卖光,终在1973年冬,73岁的老歌手含冤而死,仍长期不得平反。我就以他《泥鳅调》的格律,续写了几段,以为悼念。谁知道此诗在《边疆文艺》刊出后,开罪了剑川县里应对老人的冤案负责的当权者,这个可能从来不读文学报刊的官员,不知听了谁的汇报,竟怒问:“邵燕祥是哪个公社的?”

假如我当时籍隶剑川,怕就难逃今天秦中飞的厄运。不过幸免于难也不全是因为我有北京户口,而是当时正值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胡耀邦在邓小平等支持下克服重重阻力平反大量冤假错案,虽说法制还不健全,但在一片祥和的空气下,继续整人一时已吃不开,以言治罪、以诗治罪的文字狱一时似乎已成历史。

而由那个刚开始的“新时期”回溯二三十年,情况可就两样。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就抓了我的讽刺诗(还有讽刺性而不是歌颂性的杂文),罪名跟今天的秦中飞类似,说是“诽谤”党组织“诽谤”干部,按照当时区别“香花”和“毒草”的标准,据此定我为资产阶级右派;1966年文化大革命起,重翻历史旧账,又加上些新的鸡毛蒜皮,定性就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反革命黑帮了。这些旧案在1979年推翻,显示了历史确实已经进入一个“新时期”,可以含笑跟“旧时期”告别了。

我们党在这二三十年间不断告诫,让我们向前看,不要纠缠历史旧账,因此,除了总结历史经验的特定时空,我们,包括我,似乎也确实把“旧时期”的事情淡忘不少。随着年龄渐老,小脑软化,不但对近事麻木,连远期记忆也快抛到脑后去了。谁知竟是重庆彭水县的部分当权者这次之所为,重新激发并强化了我们的记忆。倒不仅是像我这样的“老右派”在这里“兔死狐悲,物伤其类”(请秦中飞先生原谅,我没有借此诬您为新右派或反革命―现在叫颠覆政权危害国家的恶意),看来没有经过文革或反右派等历次政治运动的中青年朋友,更加不能容忍。我们过来人只是诧异,怎么历史倒转,“旧时期”的“振振有词”重见于今天;中青年朋友则是从普世价值的人权、法治、民主诸方面立论,对这一个案的产生探讨其制度和理念上的根源。

那都是大问题,涉及深广,非我所能插嘴。我只是在诧异之后,不免产生疑问,像彭水县这样的事情,是仅仅发生在偏僻落后的四川一角吗?类似的人权状况、法治状况,应该由哪一级的哪一部门来监管和检查?“普法教育”只是教育一般民众“守法”,而在例如彭水县政法书记一级干部那里就已经是死角了吗?在文革中发现国家大法的宪法只是一张废纸,事后痛定思痛,采取过什么有效措施改变这一可悲的现状?由公检法部门来制造冤案,比起过去由各级党政部门制造冤案,有什么异同,是否只要经过公检法部门的过场,非法行为也可能合法化了?想到在文革中有些错误判处死刑的案件,看来也是经过法院审判,还把判决意见提交“全民”征求意见哩,不禁不寒而栗。

心所谓危,不敢不言。我不在乎彭水县的某些干部会依他们的思维惯性,把这些小议论蔑之为“右派翻天”。的确,“老右派”在50年前号称达数十万,半世纪来死的死,残的残,即使有“翻天”之论,无权无势,无拳无勇,顶多说三道四,亦不足畏矣。而这次事件的曝光,其实都缘于当地有正义感的知情人的网上传播,以及有责任感的纸质传媒坚持舆论监督。你彭水县的某些官员,可以一时一手遮天——也只是彭水一带的一片天吧,你可以在彭水掩人耳目——也只是一时得手吧。在中央大力号召建设和谐社会声中,是互联网和报刊把你们那里的不和谐加以披露(官民的不和谐是最根本的不和谐,总不能说彭水的那些负面现象是由一首打油诗“骚搞”出来的吧),这就使彭水一方宝地有可能得到转机。个别人可以把舆论监督恨得牙痒痒的,但加强舆论监督是写在中央文件上的,你们执迷不悟,抵制批评,也只能是阳奉阴违了吧?

附带说一句,秦中飞先生的《沁园春·彭水》一词,严格说来,不合格律,从艺术上看,在打油诗也犹嫌不足;但当地抓他起诉他并非从艺术着眼,我在这里也只为他的立意辩护,“俱往矣,当痛定思痛,不要骚搞!”不但对彭水是苦口良言,谁敢说它没有普遍意义?

大家看看这首打油诗,是不是比什么“梨花派”有劲多了?

2006年10月20日

从便池说到话语权

我从11月15日《北京青年报》上看到一条《宿迁市委书记发帖评陋习》的消息,副题是“有些官员如厕后不冲水”,看来诸种陋习中最突出的是这一条。消息报道江苏宿迁市市委书记张新实在“网上宿迁”公众论坛发的一个帖子,并引用了其中一段:“我们有些干部与别人接触时,不注意细节,常常旁若无人地大声说话,比如大声接听手机,唯恐别人听不到。还有一些本来不值一提的细小事,比如有人在办公楼宇、公共场所如厕后不及时冲水,造成臭味飘散,污染空气。这些事情看似小,实则不然……”(北青报据《人民日报-华东新闻》)

这使我不由得想起赵丽华的一首所谓“口水诗”:“我坚决不能容忍/那些/在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大便后/不冲刷/便池/的人。”(《中外文摘》2006年22期)

请读者评一评,两者的中心意思,至少就有关便池应该冲水一点说,是不是几乎完全一样?不同的是,赵丽华出口更感性一些,断句太碎,也许是想达到像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式那样顿挫激昂的朗诵效果,而那位市委书记的帖子,则不失身份,使用文雅的“如厕”字样,且先抑为“本来不值一提的细小事”,后扬为“看似小,实则不然”,指出如厕后不冲水“造成臭味飘散,污染空气”的社会后果,逻辑周全,循循善诱,不像赵丽华只是空喊“我坚决不能容忍”,停留在情绪化层面。但就因为这一点,竟使得基本内容相同至少是相似的表达,导致截然相反的反响吗?

那位市委书记的帖子,不但上了《人民日报—华东新闻》,而且被慧眼识珠的首都报纸转载,这就表明他的这番见识不但在宿迁一地有指导意义,“引起极大的震动”,而且对全国各地都有针对性;宿迁市“一些单位还成立了不文明行为纠察队。全市有十多万名中小学生走上街头,开展‘小手拉大手,学校影响社会,告别不文明行为’活动,向市民散发传单,纠正行人不文明行为”,已经把对一些干部的批评,扩大成了对一般市民、路上行人的群众性“纠正”行动。这当然属于“正面报道”,如一经其更上级机关的肯定,就会叫全国来照样推广,以树社会主义文明道德新风尚云。

赵丽华可没有这样的好运气。她这句不能容忍大便后不冲便池的意见,被网上的声讨者当做“口水诗”的一例枚举出来,加以嘲笑,侮骂。

一样的话,从不同的嘴里说出来,结果如此不同。这是怎么回事呢?

对赵的作品的批评,好像是说无聊,没有审美价值等等。她写的有一些确实无聊,像因袭“谁动了我的奶酪”,而写谁动了“我”的花内裤(大意)之类;但就这一首来说,却是“有聊”的,虽说无美可审,不必叫诗,但若只当做“应用文”看,难道不能跟上述张书记的“应用文”相提并论吗?应用文有应用文的功能,“司机一滴酒,家人两行泪”怕也难称为诗,但树之街头,不失其警示作用,赵丽华此句若印成招贴,张之于便池前,总不会比“便后请冲水”的提示更加无效吧?

我无意为赵丽华辩护。我只是从这两相对照中,看到了人们的话语权是有级差的,赵丽华在今日中国并不是全无话语权的人,尚且如此,一般平头百姓说的话(姑且把离经叛道出格离谱的话除外,单说像“拉完屎别不冲水”这样正确的话),有人听吗?有人认真听了并付诸行动吗?

一般情况下,即使是张新实书记批评的那些(在公共场所而非家中)“如厕后不冲水”的官员的话语权,也比普通公民(包括各式各样的诗人)充分得多。张书记的帖子在当地“成为热点话题,跟帖不断攀升,一天之内已接近1000”。而在网上点击赵丽华有关话题(包括那句冲刷便池在内)并跟帖的,开始更早,人数更多。但细想起来,恐怕是互不搭界的网民群,各人关注的取向完全不同,也许真的不能相提并论。那么,上述种种,就算我没说。

2006年11月15日

给安倍一个单项的表扬

表扬安倍的什么呢?

表扬他为前任政府操纵听证承担责任。

为什么强调是单项的表扬呢?

安倍晋三上台就任日本首相两个多月来,支持率大幅下降。此中必有缘故。但他为他担任上届政府内阁官房长官期间发生的听证会“授意提问”的丑闻负责,自罚薪俸三个月,还是值得表扬的。

或问,他是为挽回支持率才不得不这么做的吧?

我要反问,这有什么不好?官员希望拥有较高的支持率,提高自己执政的合法性,事属正常,只要采取正当的手段,这是应予鼓励的。同时,选民们并不要求他们的首相是天生的圣贤,但必须知错认错。这比对抗舆论和民主监督,文过饰非,以新的错误掩盖旧的错误,总是要好吧?

安倍表示,他对听证会授意提问并不知情,但是无论作为当时的内阁官房长官,还是现在身为首相,必须为此事作出交代。

或曰,这个高姿态的背后,实际上是把责任推给前任首相小泉了。我以为这未免是诛心之论。各国各地区的政客,固然不乏以前任为“壑”的伎俩,但换一个角度,哪一届政府都会有需要善后的遗留问题。前任屁股上的屎,有时需要后任来擦。只要这个政府不是革命性的另起炉灶,除非无赖,就必须承认政权的连续性,安倍这样做,证明他是一个负责任的政治家,至少是一个聪明人。

日本内阁府的最终调查报告显示,在小泉纯一郎内阁时期,日本政府共举行了174次地方听证会,为使听证内容符合政府需要,当局授意一些参加听证者“正确发言”,从而歪曲了民意。这是现代民主社会的原则所不能允许的。

最后曝光的一次听证会丑闻,是今年9月,日本政府在青森县举行的一次修改基本教育法的听证会,事先安排提问一事遭到披露,引起各方质疑,随即停办。安倍在上任之初就下令组织了特别调查。看来,不管像安倍说的,他对一系列的操纵听证会事件并不知情,或者假定他虽知情却未加干预,总之,安倍的承担责任,是以社会上的监督和揭露为前提的。因此在表扬他自罚以及处分其他有关人员的回应同时,也应该表扬所有对政府举措实行监督的公民,包括参与听证会的知情者、记者、在任公务员,以至反对党和执政党的人士,同时也要谴责那些涉嫌“有偿”即接受报酬后遵命提问或发言的见利忘义者。

说这些话,不算干涉他国内政吧?

我读国外新闻的时候,总不免联想一些眼前的、身边的事。我们这里也有听证会遇到质疑的事,但因所议者小,无非车票、门票涨价之类(怪的是几乎所有价格听证会都以压倒之势赞成涨价),毕竟无法与人家听证立法的大事相比;或者,像群众性的电影奖在经过投票程序后又跑出一干所谓群众代表,推翻投票结果,但按照我们习以为常的思路,这些无关国计民生,可以不必有人承担什么责任,连像样的回答也不必有的。可能类似的事太多了,大家见怪不怪了。

这就是我们的国情、政情、民情、社情吗?

2006年12月19日

人丢了,该找谁?

人丢了,这里说的不是贪官污吏逃往境外,也不是钻旅游的空子到境外“潜水”的人,而是专指日常的“失踪”——除了患有精神症状的人包括痴呆老人走失,以及遭遇绑票勒索的以外,主要是妇女、儿童以至穷苦青少年这些弱势人群遭到人贩子的拐卖。

我在1995年7月末写过一篇《对人贩子开杀戒议》,随后刊登于民进中央主办的《民主》月刊。当时是由北京甘家口立新学校一个12岁女孩失踪说起的,如果那女孩活到今天,该是24岁了。近十二年来,拐卖人口的犯罪活动有增无减,规模更加扩大,性质更加严重,前不久曝光的山西黑煤窑事件就是显著的一例。这证明若干年来加强对贩卖人口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的各方舆论,特别是从立法和司法解释以及法律监督角度保证加强这一力度的呼吁,都如春风之过马耳,说了等于没说。这里也就不多援引。

我现在重提这一话题,是因看了央视科教频道“社会和人”栏目中报道,1991年贵州安顺王家山一个8岁儿童被拐卖到河南,失散的母子互相寻找了16年,才在湖南卫视的协助下得到团聚。这是极大的幸事,湖南卫视功不可没。不过这也只能是一个特例,因为电视台固然可以在这类事情上发挥一些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社会上不宜把希望单只寄托在它身上;电视台无疑不可能成为专业的寻人中心,除非像交通台那样,由一个专门机构附设一个专职寻人的电台电视台或寻人频道。

“有困难,找警察”,这不应该只是一句动人的口号。的确,在运动式打击犯罪的高潮中,在专项的行动中,我们看到过某地公安干警一举解救出被买卖的人口,或是全歼一个贩卖人口犯罪团伙的报道,然而这只是一定时期一定情况下的突击任务,一般不会列入工作日程,每月每周常抓不懈直到成为考绩项目。从政治保卫到户籍管理,基层公安部门工作也已头绪纷繁。自然,只要是被拐卖的妇女或儿童主动找到派出所,除了个别不作为的例子以外,一般总会得到救助,有的并得妥善的处理。这可以叫做“人助自助者”“人救自救者”吧,可惜在既已沦于被贩卖的困境中人,恐怕也只有很少数能够坚强和机敏到创造条件实施自救——山西黑窑场形同贩卖奴工的事件又是一个显例。

说到户籍管理,一个地方丢了一个人,丢了几个人,在并非荒乡僻壤的地方,家人或邻居都会报案吧?如果不是一般的走失,而是拐卖,那就不仅跨区跨县,往往会跨省(严重的还要拐带出境)。也许不是一个小小的派出所一个区县公安局能够独力侦破的。现在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的刑事案件有的是,个别妇孺老弱失踪,相比之下似乎排不上队。于是失踪者的父母妻儿,便只能自备干粮,长途跋涉,走县串省,风餐露宿,以寻亲人,能够通过这种自发的、分散的、近于无助的“手工业方式”找到亲人的,就成了凤毛麟角的新闻人物。

必须指出,这里涉及一个相沿已久、“积非成是”的观念。看待报警的问题,长时期来,着眼于是否“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同样的犯罪,还要比一比“影响”的“严重”程度。个别人乃至少数人分别地失踪失散,明知其中主动出走的比例甚低,多数可以确认为被拐骗贩卖,但毕竟没有枪声血影,没有爆炸着火,没有尸横眼前,引起的社会恐慌范围较小,也就算不上“严重影响社会治安”了吧?

这样,在失踪、失散后面那个关系到弱势人群(特别是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和生存状态的大问题,就被是否够得上“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的考虑所掩盖,成为次要的事情了。而失踪、失散者的亲人的痛苦,相形之下,更无足道了。

然而,真是“无足道”的吗?这样的犯罪行为层出不穷,听之任之的现象屡见不鲜,社会情绪会受什么影响?社会亲和力会受什么影响?还有学者们所关注的,社会伦理道德会受什么影响,以及政府所关注的,人民群众的信赖度会因而怎么样?这些不会“影响社会治安”吗?

没有哪一级政府,哪一级党委,哪一级“公检法”,公然说过拐卖人口问题不重要的混账话,而总是强调要打击还要坚决打击的。关键在于不仅止于原则上承诺,而且从警力上、经费上、工作安排上——一句话,从组织上落实。

在现行体制下,这些属于公安部门的业务,我们说不到点子上。

而从全局来看,还需要从组织上落实的,我以为应该建立一个专业的机构,明确其任务是集中统一管理打击贩卖人口犯罪行为和救助失踪失散人员,挂出一个牌子,例如“全国失踪失散人员救助中心”什么的,使家喻户晓,人所共知,丢了人,知道该找谁、该上哪里求助,自然这个单位也不光是帮助“寻人”而已。有这么个名正言顺专司其事(而不是捎带着管一管)的机构,希望这方面的打击力度会更强,工作效率会更高(我不是机构拜物教吧)。至于这个机构怎样组成,怎样运作,则用不到我在这里饶舌。困难是有的,问题在于:是否认为有此必要。这就要请执其事者公议了。

2007年7月24日

同类推荐
  • 解密中国大案(四)

    解密中国大案(四)

    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
  • 像他们一样:激情·团结·执行

    像他们一样:激情·团结·执行

    本书以激情、团结、执行为主题,总结了各行各业优秀楷模的杰出事迹,撷取了他们的精彩语录,并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及职场定位书写了具有针对性的职场感言。
  • 书文化九讲

    书文化九讲

    来新夏“纵横三学”:历史学、文献目录学、方志学。90岁高龄的他,读书笔耕不辍。《书文化九讲》虽然只有15万字,却是资料丰富,内容翔实,信息量极大。前“四讲”讲述书籍的发展和演变,第五、六讲讲述书籍的“藏”与“传”,第七、八、九三讲分别介绍古代的重要书籍,全书有百余幅关于书的珍贵图片。
  • 寂寞绿卡

    寂寞绿卡

    ”旧金山,对华文作家来说,就是一座勘探人生宝藏的金山。让我们来欣赏这些宝藏吧。,这些来自旧金山的文字都应验了美国作家威廉萨洛扬所说的,“如果你还活着,旧金山不会使你厌倦;如果你已经死了,旧金山会让你起死回生
  • 如意菩提

    如意菩提

    “菩提十书”之《如意菩提》:“没有此世岂有彼世,逃避今生何有来生?”我们日日月月岁岁年年都是悲欣交集的日子,能平安度日时固应欢喜,在忧患时更不应失去感恩之心。智慧第一的文珠菩萨手持如意,启示我们:唯有悲智双运的人能以如意的态度面对世界。本书是林清玄菩提系列的第四部,平安处有禅悦,动乱里何尝没有法喜,能响起我们心中的阳光。
热门推荐
  • 陪葬皇后

    陪葬皇后

    谁能比她更倒霉?前一秒车祸现场,后一秒装棺进坟,死一次不够,必须死两次!红罗帐内,姣软的身体似火燃烧,迷蒙泪眼看不清眼前男人唇角得意的笑,只剩下本能的朝他爬过去,却被无情的推开,一次又一次、直到理智尽失的乞求他的爱怜。姣弱的身体颤抖在强健的躯体下,漫漫长夜,极致缠绵,换来的只是贱妃的称呼。片段一:“领了这道圣旨,明天出发,摔军三千,胜既生,败便亡,这是朕给你的唯一机会!”他一身龙袍加身,冷眸残酷,长身玉立。“臣妾领旨!”她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缓缓跪落在他的面前,全身还残留着昨夜他肆虐的痕迹。他要她,不是为了爱,只是因为恨!片段二:将圣旨撕毁,扔进火中,她柳眉轻扬,孤傲道:“要我回宫,必须先赢了我,不然,我便占岛为王!”“在这个岛上种满桃花,我的孩子就不孤单了!”她凄冷的说。片段三:“这个女人好大的胆子,敢在朕的眼皮底下纠结乱党,私通海外!等同造反!”冷目紧眯,愤怒却赞赏,那个被他流放的女人,竟然已负盛名,他是小看她了!一旨令下,十万奇兵进范,却与她的两万禁军打了一个平手。她再次落在了他的掌心,只是,当年那双含惊带怕的琉璃眼眸,多了一种慑人的迫力。片段四:“听清楚了,朕若死,你必陪葬,陪朕三生三世!”他拥着她,咬着她的唇烙下狠话。此文求收包养,女主渐强,男主更强,强强连手,打造一场旷世之恋!*********************在此推荐小楼的新文哦:《八个“爹”》,母子联手夺天下强文,地址:推荐好友纤小小的女强文《佣兵皇后》,喜欢的亲们去捧捧场哦!文文地址:
  • 人生的法则:你的心,决定你的世界

    人生的法则:你的心,决定你的世界

    本书通过对圣经的解读,揭示了通往美好生活的心灵法则,你的心决定你的世界,它告诉我们如何摆脱消极思维模式,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拥有只看到真善美一面的“独眼”,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善,这样的人生便会无敌!相信这本书一定会使你的心态、生活发生重大改变。
  • 君临天下为红颜

    君临天下为红颜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张陌生的床上。本以为自己还在睡梦之中,忽然一个肥婆将自己‘叫’醒。妈妈呀,不会吧?这样也能穿?!穿就穿嘛,竟然自己要被卖身?!天啊,这到底是哪啊?!想让姐姐屈服,没门!一场歌舞,一段邂逅,一个玩笑,一次意外,两个人就这样牵缠在了一起。在这个时局动荡的年代里,面对爱情,面对权利的纷争,她与他能否再次重逢?历经挫折后,她与他的爱情是否依旧?
  • 领袖心经

    领袖心经

    卓越的企业管理者既要有超高的智商、情商和财商,还要有一定的佛商。佛教经典虽浩如烟海,但其精华都集中在了《心经》一书当中。本书作者通过对《心经》逐字逐句地解读,将佛教思想中的精华深入浅出地分析开来,并将其运用到如何提高企业领导者领导力的实践当中。为迫切需要提升自身领导力的领导者提供了一条新的认识自我、升华自我的途径。
  • 倾城丑王妃:爆笑五公主穿越系列

    倾城丑王妃:爆笑五公主穿越系列

    【日十更】【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她是出了名的丑女人,整个东临谁人不知,偏偏她又喜爱美男,喜欢到不可自拔的地步,看到一个就想拉回家去。搞得整个东临城里人人自危,男男们都不敢出门,万非得已时,出门都会扮成女装。他是大中朝的大皇子,平时作风严谨,不苟言笑,处理事务雷厉风行,却又是个生性洒脱不驹的家伙,向往闲云野鹤般的日子,不愿受任何人,任何事的牵绊。当生性淡漠且洒脱不驹的他与花痴到没底的她相遇,又该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呢??敬请观注《倾城丑王妃》为您一一道来。
  • 你的职业我的经

    你的职业我的经

    这是一个考量智商与情商的时代。人生大舞台每天都在上演不同的节目,从老板、上司到中层管理者,再到普通员工,有的尽职尽责,而有的却是作秀、表演,令你真假难辨。惟有跳出圈子,俯视舞台,方能参悟其中的玄机。你在本书一个个发生在你我身边的故事中,一定能找到你的影子,从而认识自己,看清他人,掌控全局,驾驭命运,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打开这本书,你将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 叶阳绾黛倚红楼

    叶阳绾黛倚红楼

    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让林妹妹枉送了性命;一个政治下的婚姻,让金玉良缘变成了笑话;一场有缘无份的相遇,让水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她是林黛玉,一个从小就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孤女。前世的她心念滴露之恩,今生却倔强的拿自己的心泪去偿还,最终落个泪尽人亡。但凤凰终将会浴火重生,再次来到人们的面前。当黛玉不再是以前那个体弱多病的林妹妹,她还会任人欺负吗?当爱情再次降临的时候,她还会敞开自己的心扉,容纳他人吗?当面对生与死的瞬间,她还会继续逃避自己的心吗?作者寄语:这是一个林妹妹重生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作者群号【50142736】,欢迎大家进群提意见啊~
  • 相府二小姐

    相府二小姐

    她是当朝宰相的私生女,不为人知的相府二小姐。位高权重的父亲以她为耻,夫人和大小姐对她百般虐待,深爱的人将她拱手送人,只因她卑微的身份。从此她发誓要得到最高处的风光!乔轩羽——她的师父,唯一能降伏她的人。“你这副身板,等一眼看去能分得出前后了,也就好看了。”他摸着下巴直言不讳,眼中是狡黠的笑意。五年耳鬓厮磨,她情根深种,为了他逃婚,他却亲手将她抓回来送上花轿。她嫁做人妇,他飞黄腾达。“我会忘了你,干干净净!”在他的喜宴上她掷杯于地,转身笑靥如花。誉彻——风采绝伦的清裕王,她以为总有一天要叫他姐夫,谁知却成了夫君。“你这种货色,就算跪地求他,他也不会动心!”是么?她冷笑,那就看姐姐你能不能守住他的心。“忘掉过去,今晚我补你一个洞房花烛。”他执起她的手,放在唇边。她含泪点头,这个约她一定要赴。诡谲的夺嫡之争,让她陷入阴谋的泥沼。生死一线,惊心动魄。一夜宫倾,她赤脚站在血泊之中,任夫君将滴血的长剑架在她项上。流放异国,神秘的王爷给她最温暖的守候。面具下的面孔,到底是谁?战火燃起,两个男人的角逐,两位帝王的争霸。她该如何选择?最浓的爱,最烈的恨,让她从不受待见的相府二小姐,一步步走上了权力之巅。斗得心惊肉跳,爱得肝肠寸断,勇敢坚强者进,乐乐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丛书共8册,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治绝招》、《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风湿性疾病诊治绝招》。每书均以现代医学病名为纲,以病统方,意在切合临床实际。每病先介绍该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内容,而后顺序介绍全国各地的老中医经效验方,以供辨证选用,每首方剂均注明【处方】、【主治】、【用法】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