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6900000108

第108章 关于结社与报刊的关系

当巩固的和永久性的联系不再存于人们之间时,除非说服每个必要的协作者,让他们相信他们的个人利益在要求他们将自己的力量与其他一切人的力量自愿地联合在一起,否则是没有办法使许多人携起手来共同行动的。

要想经常地和顺利地做到这一点,唯有利用报刊。能在同一时间将同一思想灌注于无数人的脑海的,也唯有报刊。

一份报刊就像一位顾问,它不请自来,可以天天向你扼要地报道国家大事而又不会扰乱你的私事。

所以,随着人们日益趋于平等和个人主义日益趋于强烈,报刊也就日益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东西。如果觉得只有维护自由才是报刊的作用,那也未免降低了报刊的作用。其实报刊还可以维护文明。

在民主国家,报刊经常引导公民去共同进行一些非常欠妥的活动,这一点我并不否认。但是,如果没有报刊,人们就几乎不能有共同的行动。所以,报刊的功用远远大于它所带来的害处。

报刊的功用除了向大多数人提出共同的计划外,还在于向大多数人提供所拟计划的共同执行的方法。

贵族制国家的一些主要公民彼此都很熟悉;如果他们想把自己的力量联合起来,只需要吸引一批人追随他们,便能共同前进。

相反,在民主国家,常常是大多数人渴望联合以及需要联合,但是办不到,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微不足道,且分散于各地,彼此间也不认识,不知道去哪里找到志同道合者。但是,有了报刊,就可以让他们当中的每个人可以知道他人在同一时期,但却是分别地产生的想法和感受。所以,大家立刻就会趋向这一曙光,而长期以来彼此不知道对方在何处的、一直在黑暗中寻找的志同道合者,也最终会合并且团结在一起。

报刊使他们团结起来了,但是为了使团结不散,他们还得需要报刊。

在民主国家,一个社团必须人多,才能有力量。而由于成员的人数太多,所以他们只能把这些成员分散在广大的地区,每个人仍要留在原来的地方,去过他们的那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为万千小事而操劳。所以,他们必须找到一个可以让他们不用见面就能彼此交谈,不用开会就能得出一致意见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利用报刊。所以任何一个民主的社团都是离不开报刊的。

总之,有一种必然的联系存在于社团与报刊之间:报刊在制造社团,社团也在制造报刊。如果说随着身份的日益平等社团的数目一定会增加的说法是真理,那么,也不能说下面这个意见是不正确的:报刊的种数也将会随着社团数目的增加而增加。

所以,在世界上社团和报刊最多的国家就是美国。

报刊的种数与社团的数目之间所存在的这种关系,还会使我们发现报刊的发行情况与行政的组织形式之间的另一种关系,并且知道在民主国家,行政集权的程度是与报刊的种数成反比的,即行政越集权,报刊种数越少;行政越不集权,报刊种数越多。这是因为在贵族制国家中,人民会将地方权力托付给几个主要公民去行使,而在民主国家中却不是这样。民主国家要取消这样的权力,而由当地的绝大多数人去行使。这些人可以依照法律组织一个握有实权的常设机构,以便管理本地的行政事务。于是,他们就需要一份报刊,可以使他们每天都能知道本地发生的小事,以及了解全国发生的大事。地方权力机构越多,依法行使地方权力的人也就越多;越是需要时刻知道本地和全国的事情,就越需要更多的报刊。

因为美国的行政权的过于分散胜于政治的广泛自由和出版的绝对自由,所以的报刊种数多得惊人。如果美国的所有居民都是选民,而它又只实行由选民选举全国的立法机构的办法,那么,美国只需要少几份报刊就可以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选民们非常重要的共同行动的机会只能有少数几次。但是在美国,除了全国性的大型集会之外,法律还规定在选举地方(州)、城镇,甚至乡村的行政官员时进行小型的集会。立法者就是这样使每一个美国公民不得不经常与其他同胞协力去进行共同事业的,而且每一个美国公民要想知道其他公民的所作所为,就得看报读杂志。

我觉得,一个民主国家[1]如果没有全国性的议会,而是有许多地方性权力机关,那么它的报刊种数与另一个实行行政集权并经过选举产生全国性立法机构的民主国家相比,一定会更多。我认为,因为美国人既享有广泛的全国性自由,又享有各种各样的地方性自由,所以美国每天出版的报刊种类繁多。

然而在法国和英国,人们普遍觉得,只要取消现在对报刊的课税,报刊的种数就会无限增加。这未免夸大了免税的效果。报刊种数的增加既与销路好坏有关,还与绝大多数人是否需要互通信息和共同行动有关。

我也同样觉得,报刊的影响力之所以日益增加,主要是因为一些最普遍的原因,而不是因为人们经常提到它。

一种报刊要想存在下去,只能反映出多数人的共同思想和情感。所以,一种报刊经常是它的长期阅读者所在社团的代言人。

这个社团的宗旨可高可低,范围可宽可狭,人数可多可少。但是,只要有一种报刊在继续出版,就证明一个社团至少已经以萌芽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当中。

说到这里,我们要作最后一次反思,以结束本章。

身份越是平等,个人的力量就越是薄弱,人们就越容易追随大众,越难独自坚持被多数人所反对的意见。

一种报刊就代表一个社团。也可以说:报刊向每一位读者发言是以全体读者的名义,而且读者的个人能力越弱,报刊就越容易吸引读者。

所以,随着人们日益平等,报刊的影响力一定会逐渐增强。

注释

[1]我说的是一个“民主国家”。在一个贵族制国家,地方权力机关是由少数几个人掌握的,所以它可以使行政大大分权而不必发行报刊。掌权的这几个人虽然各自为政,但他们彼此熟悉,而且很容易见面,互相听取对方的意见。

同类推荐
  •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2007年是杨尚昆同志百年诞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为此几次来向我了解杨尚昆的一些情况。之后,应中央党史研究室资料征集办公室之邀,陆续将杨尚昆同志在撰写回忆录期间有关回忆录第二册的谈话内容整理成文,在《百年潮》和《中共党史资料》杂志上陆续发表,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2008年秋,在杨尚昆同志逝世十周年之际,又以一篇拙文《怀念杨尚昆》回顾了他光辉的一生,缅怀伟人,激励自己。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将这些文稿汇编成《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出版。为了保持内容的完整性,根据出版社的要求,特将经杨尚昆生前审定、以杨尚昆名义公开发表的《高饶事件》一并放入《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公民的自由权利。《代议制政府》是密尔政治学说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其多年致力于议会改革而形成的政治观点和实际建议系统化的结晶。
  • 中共党史珍闻录

    中共党史珍闻录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影响了整个世界。这样的一个政党革命、改革与建设的历史,堪称人类历史上的思想宝库,它传递出的智慧与感悟必将是厚重而深刻的。白云涛编著的这本《中共党史珍闻录》完整系统地回顾了党的历史,全书主要包括:中共中央从上海秘迁瑞金始末;瞿秋白与《多余的话》风波;新中国成立前夕国共两党争夺人才的较量;中共“理论家”陈伯达政治沉浮记等内容。《中共党史珍闻录》从框架结构设计到内容材料选取再到语言表达,群众都竭力突出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点,是当前鲜见的广大党员“愿意学、学得懂、用得上、用得好”的最基本、最权威的党史读物。
  • 跟奥巴马学从政

    跟奥巴马学从政

    为官从政,细细说来,无非还是关乎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只是这些道理,比起平凡人来说,更具有影响力和社会普及性。当然,在做人处事上,也就自然要比平凡人的要求和准则来得严格和高标准。奥巴马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对自己要求都很严格,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所有从政人员,以及我们普通的社会群众学习和借鉴。
  • 政府论

    政府论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通过论证“天赋自由和平等”,驳斥了“君权神授”和“王位世袭”论;下篇从自然状态、社会契约论、政治社会和政府的组建等方面正面阐述政府理论。
热门推荐
  • 本妃很狂很张扬

    本妃很狂很张扬

    “师父,这么晚了怎么还没睡啊?”“傲萱,你今晚为何又来为师的房间?”“师父啊,今天的月色不错。我是来邀请你一起去赏月,所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以为你对为师有什么企图……今夜可是没有月,改日为师陪你赏月!”“那师父夜里可要小心,说不定大师兄对你有企图!”
  • 舞魂

    舞魂

    如果能在另一个世界找到幸福,那么穿越又有何妨?如果只有为你亲手带上耳环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终身的依靠,你又会选择谁呢?一个是拥有绝世武功冰冷孤傲的前朝皇子,隐姓埋名只为报国仇家恨;一个是温柔执着的突厥王子,只愿为一人倾心;一个是手握重兵的护国将军;一个是指腹为婚的内定夫君。谁才是为她戴上耳环的人呢?又有谁能陪她舞尽此生?小蓝要开新坑了,《双面夫君》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小蓝在这里鞠躬了!
  • 毛泽东与西游记 封神演义

    毛泽东与西游记 封神演义

    也不像对《西游记》、《水浒传》那样,在毛泽东喜欢阅读的古典文学名著中,对书中故事时常运用,随手拈来譬解事物,解释道理。从目前看到的史料中,当作政治、军事书来读,毛泽东谈起《封神演义》的时候不算多,但是,毛泽东却熟读这部书,《封神演义》占有特殊位置。他读《封神演义》虽不及《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那样,对书中故事有自己的分析,并且用他这种分析,讲述重要道理
  • 阔少的失忆妻

    阔少的失忆妻

    对安悦来说,最可恨的事情便是碰上了叫做君澈的痴情人,更可恨的是,她越来越觉得儿子的眉眼像极了君澈!对君澈来说,最可恨的事情便是出国深造回来,安悦不见了!最可恶的是,他忍了四年的相思之苦,又找了她三年,再见面时,她身边已经有了一个帅气的小包子,而且她不记得他了!他无数次强调过,等他,等他回来!她怎么能无视他的强调?她说过,就算失忆,也不会忘记他的……都是谎话,她失忆了,她忘了他……
  • 求魔

    求魔

    魔前一叩三千年,回首凡尘不做仙,只为她……掌缘生灭请看耳根作品《求魔》
  • 大数据在中国

    大数据在中国

    也许是迄今为止最易懂、最实用的大数据类图书!因为,除了本书,再也没有另外一本书让你如此接近中国大数据时代的现在与未来!本书中用最精简的文字、最详实的案例分析了大数据的特点、原理以及在当下中国各个领域的运用。同时给我们企业与个人提供了新的参考——大数据时代将对中国企业转型提供哪些支持?我们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如何将“大数据思维”转化运用到管理、营销以及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我们个人又该如何搭上“大数据”的快车实现商业价值与个人理想?
  • 学会用人,学会管人

    学会用人,学会管人

    本书网罗了古今中外赢家的用人智慧,提炼出了用人的精华要点,并形成了一个完备的用人体系。通过轻松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识别、选拔、委任、激励、培养以及留住人才等用人谋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方能傲视群雄。
  • 为妻不贤

    为妻不贤

    林燕染穿越了,乱世飘零中带着一个五岁的幼子,前有追兵、后有陷阱,可就是没有夫君?林燕染与夫君穆宣昭第一次见面,穆宣昭冰冷的箭锋对准了她的心脏,杀机毕现;林燕染与夫君穆宣昭第一次交锋,穆宣昭冷硬的手掌扼住了她儿子的咽喉,逼她就范;林燕染费尽心机、用尽筹谋,终于打动了布衣粗服却肃杀艳绝的山贼杨致卿,施展平生所学,终于坐拥万贯家财,笑赏风流美男;但,这一切,却在穆宣昭和她争抢儿子时,化作了泡影。穆宣昭冷肃着俊美的脸庞,冷冷开口:“儿子我要,你,我也要。”林燕染咽下喉间心头血,唇角绽放一抹绝丽的笑容:“穆宣昭你今日逼我至此,他日我纵然嫁你为妻,你也要记住为妻——不贤!”【四海阁,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笠翁对韵(国学启蒙书系列)

    笠翁对韵(国学启蒙书系列)

    《笠翁对韵》,借助国学智慧,成就卓越人生! 千古名篇,美轮美奂;文学瑰宝,锦绣灿烂。无数伟人从这里放飞自己的理想,无数学人从这里开始知识的积淀,更有无数读者在这里陶冶情操,开启自己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