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6700000026

第26章 此生虽短意绵绵——仓央嘉措生活放荡之谜 (6)

1713年,康熙皇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分化西藏政教权力;1728年,雍正将后藏地方政教权力划给班禅,不受达赖喇嘛管辖;1751年,乾隆加强驻藏大臣的权力。

乾隆年间,六世班禅的一个兄弟是噶玛噶举红帽系第十世活佛,另一个兄弟是札什伦布寺的仲巴活佛,还有一个侄女是香巴噶举桑定寺的女活佛,而八世达赖喇嘛与六世班禅也是亲戚。乾隆皇帝察觉出这个问题,说:“佛岂有为私?”因此,清政府制定了金瓶擎签制度,“去转生一族之私”。

1815年,九世达赖喇嘛年仅11岁就去世了,而在此前西藏各方都说他出生前后有种种“灵异”表现,因此没有进行金瓶擎签。1818年,西藏各方又说找到的灵童也很“灵异”,还要求直接认定,嘉庆皇帝大怒,说“今所报幼童,其所述灵异何足征信”?认为那些“灵异”说法都是扯淡。

1904年,英军入侵西藏,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前往北京求助,而驻藏大臣、投降派有泰却向朝廷奏报说,土登嘉措“贻误兵机,擅离招地”,清政府革去了土登嘉措的十三世达赖喇嘛名号。1910年土登嘉措在清政府错误政策压迫下逃亡印度,又一次被革去达赖喇嘛名号。

至于清政府干涉活佛转世条件、停止犯罪活佛的转世等等事情,也有很多。从这个角度看来,不是清朝皇帝对活佛不尊崇,只不过这种尊崇是有条件的,如果谋私、舞弊、甚至危害到地方政治和祖国统一,皇帝是不会手软的。

按照以上分析,关于仓央嘉措的身后迷踪便可以排出一个清晰的时间表,而“阿拉善说”里一些难以琢磨的疑案也可以迎刃而解。

1682年,五世达赖喇嘛去世,桑杰嘉措隐匿消息,并延续五世达赖喇嘛生前的政策,继续大力支持噶尔丹。此后他秘密培养仓央嘉措、培植本土势力,希望建立一个以五世达赖喇嘛为模版的政治格局。

1688年起,噶尔丹吞并河套地区、统治天山南北、控制青海后,以哲布尊丹巴不尊敬达赖喇嘛为借口出兵喀尔喀蒙古,期间不听从清政府调停,兵火直接威胁到中原地区。

1690年到1697年,康熙皇帝三次征讨噶尔丹,噶尔丹自杀,其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继任。此时康熙得知五世达赖喇嘛已死多年,对桑杰嘉措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却并不想过度打压,于是认可了仓央嘉措的身份,批准他坐床,以免引起西藏动荡。

1703年,拉藏汗继位,他不满自己有职无权的现状,处处与掌握实权的桑杰嘉措为难。1705年,桑杰嘉措铤而走险,兵败被杀。拉藏汗以仓央嘉措是“假达赖”为借口,请求废黜,并立自己选定的益西嘉措(有学者认为这是他的私生子)。

1706年,康熙派护军统领席柱、学士舒兰下旨意给拉藏汗,要他将“假达赖”仓央嘉措押解到北京来,实际上康熙只不过是试探拉藏汗对中央政府的态度。

1706年冬,仓央嘉措被押解到青海时,和硕特蒙古“西藏派”和“青海派”将他“放行”,并以“病逝”为由上报朝廷。康熙也很满意这样的结局,为了息事宁人、不激化各方面的矛盾,所以在没有尸首、遗物等情况下,认可了这种说法,而且很明智地不予追究。

而“放行”后,也许“青海派”背地里接走了仓央嘉措,由此形成蒙文《哲布尊丹巴传》中的“营救说”,不过,这一说并不影响整个“阿拉善说”的大局。

1707年,拉藏汗未经选定就奏报朝廷,已经立益西嘉措为六世达赖喇嘛,企图造成既定事实。但西藏地方政府和格鲁派并不承认。而为了稳住西藏局势,康熙默认了益西嘉措的身份,只不过,其金印印文为“敕赐第六世达赖喇嘛之印”,而非“敕封”,一字之差,实际上透露出康熙的真实想法。很快,1713年,康熙册封第五世班禅洛桑益西为“班禅额尔德尼”,实际上是削弱达赖喇嘛的治藏权力,治权逐步收归到中央政府。

1708年,格桑嘉措出生,被格鲁派认定为仓央嘉措转世灵童。此后康熙和拉藏汗都曾派人查访,尤其拉藏汗甚至想加害他。于是,1714年前后,格桑嘉措辗转避难到青海,受到“青海派”首领罗卜藏丹津和博硕克图济农之子察罕丹津(此时为郡王)的欢迎。

1715年,“青海派”奏请清政府承认格桑嘉措“真达赖”的身份,并且要武力护送他回拉萨。此时清政府正对准噶尔用兵,不希望青海西藏动乱,因此以武力威慑稳定局势。后来将格桑嘉措送往塔尔寺。这一举动实含良苦用心,塔尔寺是格鲁派的主要寺庙,地处西宁附近,是蒙古和西藏的交通要道,这一方面便于军队保护,另一方面便于格桑嘉措博得两族各阶层人心。

1716年,仓央嘉措来到阿拉善旗,结识了阿旺多尔济一家。

1716年,康熙先后两次给格桑嘉措下旨,旨意中明确表示:“尔实系前辈达赖喇嘛转世。”此时实际上有两个达赖喇嘛,但清政府已经牢牢地将格桑嘉措掌握在手里,而且与“西藏派”和准噶尔部都有矛盾的“青海派”,势力逐渐壮大。

1717年,准噶尔部入侵西藏,杀掉不得人心的拉藏汗,废黜了益西嘉措。此前康熙默认益西嘉措为六世达赖喇嘛,实属不得已为之,毕竟清政府应付不了西藏、西北两线作战,因此,一方面承认益西嘉措、稳定西藏;一方面着力培养格桑嘉措、稳定青海,只等时机成熟后一举解决。此时准噶尔先和拉藏汗火拼,省了康熙很大的力气。

1719年到1720年,康熙任命皇十四子允禵为抚远大将军,对西藏用兵,并护送格桑嘉措入藏。此举可谓一举四得:一、拉藏汗已死,彻底清除西藏的和硕特蒙古势力;二、驱逐了准噶尔部,显示了清政府的实力和威严,得到藏民拥戴;三、将对清政府十分忠心的格桑嘉措立为达赖喇嘛,西藏宗教集团和地方贵族势力从此更加服膺清政府;四、在西藏地方事务上,军事上借此机会驻扎军队,政治上除旧布新,彻底清除蒙古势力在西藏的统治和蒙藏之间多年的斗争,加强中央对西藏的统治。

但“青海派”的罗卜藏丹津原以为自己会接替拉藏汗当个有实权的“藏王”,没有达成个人目的便心生不满,后来公开反叛,这简直是不识时务。此时“青海派”的历史使命已经结束了,康熙驾崩前曾嘱咐雍正尽量与准噶尔部和平相处,西藏也有了清政府驻军,“青海派”的存在还有什么用处?

至此,可以说,康熙当年牺牲仓央嘉措一人换来的十几年稳定,已经收到了成效。

1720年,康熙正式册封格桑嘉措为“弘法觉众第六世达赖喇嘛”。实际上康熙不是不清楚,格桑嘉措在藏族人民心目中是仓央嘉措转世,他应该是第七世,只不过,此时准噶尔部还未降伏,他不能将多年前的公案点破。

1724年(雍正二年),雍正册封格桑嘉措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掌管天下佛教知一切斡齐尔达赖喇嘛”,既不说他是六世,也不说他是七世。而恰在这一年,他下令阿拉善旗民众迁居青海,或许,他是知道仓央嘉措当年未死的。

1724年到1745年,仓央嘉措在阿拉善和青海之间往来,据说担任了13个寺庙的堪布。1745年,仓央嘉措在阿拉善圆寂。

1756年,阿拉善当地建造南寺,仓央嘉措的肉身塔也建在这里。

1757年,清政府彻底平定了准噶尔叛乱,在西藏、青海和蒙古等问题上,清政府再无后顾之忧,但当年康熙皇帝耍的政治手腕却是不能被外人知道的,因此乾隆朝有意销毁相关档案,尤其是当年护军统领席柱、学士舒兰揭露“放行”真相的奏折和康熙首鼠两端的后一道旨意,所以正史记载中只存有“病逝说”。

但他想不到,正是这一年,阿旺多尔济写成了《仓央嘉措秘传》。

1757年,格桑嘉措去世。直到此时,乾隆皇帝还是没有确定格桑嘉措是第几世达赖喇嘛,他等的是一个时机,一个尘埃落定的时机。

1760年,乾隆皇帝感念仓央嘉措当年的悲剧性结局,给不起眼的南寺赐名广宗寺,授予镌有藏满蒙汉四种文字寺名的御笔金匾,以此肯定了仓央嘉措的贡献。

但阿旺多尔济是必须死的,于是,不久之后,阿拉善郡王罗布藏道尔吉将阿旺多尔济迫害致死。郡王敢杀活佛,只能理解为有强大的后台支持,罗布藏道尔吉此后也很快去世,恐怕是有杀人灭口的嫌疑。

1780年,乾隆御笔撰文《须弥福寿之庙碑记》,碑文用满蒙藏汉四种文字正式宣布:“黄教之兴……八转世而为今达赖喇嘛”,虽然没有正式册封,但已经默认格桑嘉措的转世灵童强白嘉措为八世达赖喇嘛。

1781年,清政府正式册封强白嘉措为八世达赖喇嘛,从而理顺了历史遗留的达赖喇嘛序位问题。这就是乾隆皇帝苦等的那个时机——变相承认仓央嘉措是真正的六世达赖喇嘛,既不明确否定康熙的“过失”,也不一错再错地丢皇家的脸面,此时清政府对西藏的统治制度完备、人心膺服,没有人愿意细究当年的老账,还给仓央嘉措历史身份的时机终于到来了。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家

    主要讲了俄罗斯现代文学文学和第二章苏联现代文学大家。本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 胡适新论

    胡适新论

    本书是作者1987年至1995年间胡适研究的相关成果。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从《新青年》的思想及“新青年”群体的分歧乃至分裂,到胡适本人的思想及其与各界的关联,如胡适的文化观与价值观,他在国语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他在抗战前及抗战期间的思想与活动,他与蔡元培、陈独秀、梅光迪的关系及其思想、学术与政治态度的比较,等等。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一文,批评某些人以所谓“全盘反传统”来否定新文化运动是不实之词,反响很大,纠正了学界对这一重大历史阶段的认识偏差。作者认为:对胡适的认识的改变和深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中国社会的进步,反映出开放社会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 中国古代贪官传

    中国古代贪官传

    古今中外,治阮大铖国之道,治吏为要。吏治清则国脉旺,吏治浊则国势颓。毋庸置疑,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诸多腐败的源头,为害最烈。而吏治腐败的基本形式是贪污受贿。
  • 橄榄绿方阵里的明星人物

    橄榄绿方阵里的明星人物

    一路看天不低头、扳道工波尔卡、她从山路上走来、绿色旋风、“大碗茶”泡出的艺术人生、放飞的百灵、“魔”女周薇、艺苑“红灯笼”、并蒂花开别样红、“冤家对头”双胞胎等
  •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世界名人,或以其深邃的思想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或以其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或以其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巨大成就造福于人类。了解他们的生平、思想、智慧,以及人格魅力,必然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热门推荐
  • 农家小调

    农家小调

    外出从夫,家内从己,一切从简。换得了煤气,扛得起大米,打得掉老鼠,灭得了蟑螂。这是八零后女青年木小菲的三从四德。她本想凭借这套独特的理念,在灯红酒绿的都市中为自己谋得一安宁之所,做一名称职的家庭主妇。只是,一朝穿越,返古入农家,三从四德已变样,主妇变媳妇儿。
  • 蛇尊,放了我

    蛇尊,放了我

    她,黑云堂的帮主,倾城国色,却又好色专横,终于有了报应。在迷jian一名英俊的警察后,反遭对方疯狂极端的报复,以至香消玉殒。他,蛇族之王,苦心孤诣,一心想成为万妖之王,不过最后功亏一篑,险些命丧九泉,沦为妖界的头号通缉犯。…狼族地盘。狼王望着身前高大的身影,小心翼翼地说:“王,这些人脔可满意?”言灵歌穿着狼族特制的金蚕薄缕衣,双手双脚捆绑,与其他人族女子一起,被放在一只巨大的玉盘上,供那个可恶的王挑选。可恶,虽说她有些好色,且口味较重,但从未想过与野兽有交集,而且谁知道身前那个人会是什么野兽。万一是狮子,那不就惨了?听说狮子每日要进行几百次的XXXX“要她了!”一个邪魅妖孽的声音轻轻响起。抬眸,便见一张俊秀非凡的脸,深墨的眸光如星辰般璀璨,只不过嘴角的笑容,却显得邪佞无比。要了,即便是妖,老娘也要了!
  • 放下

    放下

    《放下》是一本发生在你我身边的真实生活写照的系列短篇小说。通过五个环节的语录引发出一个个发生在恋爱、婚姻、网络中的平凡故事。
  • 你不可不知的100种危害健康的细节

    你不可不知的100种危害健康的细节

    《百味》丛书分辑出版与人们生活、成长密切相关的种种知识和有趣话题,每册涉及一个主题,以问答形式和亲切的话语、活泼的版面,讲述与生命伴生而来的种种快乐和烦恼、种种酸甜与苦辣,讲述我们存在其中的世界的丰富与多彩。
  •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六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六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沃尔玛家族全传

    沃尔玛家族全传

    沃尔顿,曾经的穷孩子,曾经的仅读过普通院校的平凡学生,曾经的退伍军人……如今的商业巨擘。沃尔玛,曾经不名一文的平价商店,曾经饱受挤兑的乡间小店,曾经被对手侧目的小字辈……如今雄冠全球的商业帝国。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1)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妻贤抵良田

    妻贤抵良田

    其实就是一知识女青碰上一半吊子伪文艺的吃货,好吃好喝候着吧,还得顺便充当一下家庭教师,日子过得平平淡淡,顺便扯扯家长里短什么的,关键字吧,就一个,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