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6700000026

第26章 此生虽短意绵绵——仓央嘉措生活放荡之谜 (6)

1713年,康熙皇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分化西藏政教权力;1728年,雍正将后藏地方政教权力划给班禅,不受达赖喇嘛管辖;1751年,乾隆加强驻藏大臣的权力。

乾隆年间,六世班禅的一个兄弟是噶玛噶举红帽系第十世活佛,另一个兄弟是札什伦布寺的仲巴活佛,还有一个侄女是香巴噶举桑定寺的女活佛,而八世达赖喇嘛与六世班禅也是亲戚。乾隆皇帝察觉出这个问题,说:“佛岂有为私?”因此,清政府制定了金瓶擎签制度,“去转生一族之私”。

1815年,九世达赖喇嘛年仅11岁就去世了,而在此前西藏各方都说他出生前后有种种“灵异”表现,因此没有进行金瓶擎签。1818年,西藏各方又说找到的灵童也很“灵异”,还要求直接认定,嘉庆皇帝大怒,说“今所报幼童,其所述灵异何足征信”?认为那些“灵异”说法都是扯淡。

1904年,英军入侵西藏,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前往北京求助,而驻藏大臣、投降派有泰却向朝廷奏报说,土登嘉措“贻误兵机,擅离招地”,清政府革去了土登嘉措的十三世达赖喇嘛名号。1910年土登嘉措在清政府错误政策压迫下逃亡印度,又一次被革去达赖喇嘛名号。

至于清政府干涉活佛转世条件、停止犯罪活佛的转世等等事情,也有很多。从这个角度看来,不是清朝皇帝对活佛不尊崇,只不过这种尊崇是有条件的,如果谋私、舞弊、甚至危害到地方政治和祖国统一,皇帝是不会手软的。

按照以上分析,关于仓央嘉措的身后迷踪便可以排出一个清晰的时间表,而“阿拉善说”里一些难以琢磨的疑案也可以迎刃而解。

1682年,五世达赖喇嘛去世,桑杰嘉措隐匿消息,并延续五世达赖喇嘛生前的政策,继续大力支持噶尔丹。此后他秘密培养仓央嘉措、培植本土势力,希望建立一个以五世达赖喇嘛为模版的政治格局。

1688年起,噶尔丹吞并河套地区、统治天山南北、控制青海后,以哲布尊丹巴不尊敬达赖喇嘛为借口出兵喀尔喀蒙古,期间不听从清政府调停,兵火直接威胁到中原地区。

1690年到1697年,康熙皇帝三次征讨噶尔丹,噶尔丹自杀,其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继任。此时康熙得知五世达赖喇嘛已死多年,对桑杰嘉措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却并不想过度打压,于是认可了仓央嘉措的身份,批准他坐床,以免引起西藏动荡。

1703年,拉藏汗继位,他不满自己有职无权的现状,处处与掌握实权的桑杰嘉措为难。1705年,桑杰嘉措铤而走险,兵败被杀。拉藏汗以仓央嘉措是“假达赖”为借口,请求废黜,并立自己选定的益西嘉措(有学者认为这是他的私生子)。

1706年,康熙派护军统领席柱、学士舒兰下旨意给拉藏汗,要他将“假达赖”仓央嘉措押解到北京来,实际上康熙只不过是试探拉藏汗对中央政府的态度。

1706年冬,仓央嘉措被押解到青海时,和硕特蒙古“西藏派”和“青海派”将他“放行”,并以“病逝”为由上报朝廷。康熙也很满意这样的结局,为了息事宁人、不激化各方面的矛盾,所以在没有尸首、遗物等情况下,认可了这种说法,而且很明智地不予追究。

而“放行”后,也许“青海派”背地里接走了仓央嘉措,由此形成蒙文《哲布尊丹巴传》中的“营救说”,不过,这一说并不影响整个“阿拉善说”的大局。

1707年,拉藏汗未经选定就奏报朝廷,已经立益西嘉措为六世达赖喇嘛,企图造成既定事实。但西藏地方政府和格鲁派并不承认。而为了稳住西藏局势,康熙默认了益西嘉措的身份,只不过,其金印印文为“敕赐第六世达赖喇嘛之印”,而非“敕封”,一字之差,实际上透露出康熙的真实想法。很快,1713年,康熙册封第五世班禅洛桑益西为“班禅额尔德尼”,实际上是削弱达赖喇嘛的治藏权力,治权逐步收归到中央政府。

1708年,格桑嘉措出生,被格鲁派认定为仓央嘉措转世灵童。此后康熙和拉藏汗都曾派人查访,尤其拉藏汗甚至想加害他。于是,1714年前后,格桑嘉措辗转避难到青海,受到“青海派”首领罗卜藏丹津和博硕克图济农之子察罕丹津(此时为郡王)的欢迎。

1715年,“青海派”奏请清政府承认格桑嘉措“真达赖”的身份,并且要武力护送他回拉萨。此时清政府正对准噶尔用兵,不希望青海西藏动乱,因此以武力威慑稳定局势。后来将格桑嘉措送往塔尔寺。这一举动实含良苦用心,塔尔寺是格鲁派的主要寺庙,地处西宁附近,是蒙古和西藏的交通要道,这一方面便于军队保护,另一方面便于格桑嘉措博得两族各阶层人心。

1716年,仓央嘉措来到阿拉善旗,结识了阿旺多尔济一家。

1716年,康熙先后两次给格桑嘉措下旨,旨意中明确表示:“尔实系前辈达赖喇嘛转世。”此时实际上有两个达赖喇嘛,但清政府已经牢牢地将格桑嘉措掌握在手里,而且与“西藏派”和准噶尔部都有矛盾的“青海派”,势力逐渐壮大。

1717年,准噶尔部入侵西藏,杀掉不得人心的拉藏汗,废黜了益西嘉措。此前康熙默认益西嘉措为六世达赖喇嘛,实属不得已为之,毕竟清政府应付不了西藏、西北两线作战,因此,一方面承认益西嘉措、稳定西藏;一方面着力培养格桑嘉措、稳定青海,只等时机成熟后一举解决。此时准噶尔先和拉藏汗火拼,省了康熙很大的力气。

1719年到1720年,康熙任命皇十四子允禵为抚远大将军,对西藏用兵,并护送格桑嘉措入藏。此举可谓一举四得:一、拉藏汗已死,彻底清除西藏的和硕特蒙古势力;二、驱逐了准噶尔部,显示了清政府的实力和威严,得到藏民拥戴;三、将对清政府十分忠心的格桑嘉措立为达赖喇嘛,西藏宗教集团和地方贵族势力从此更加服膺清政府;四、在西藏地方事务上,军事上借此机会驻扎军队,政治上除旧布新,彻底清除蒙古势力在西藏的统治和蒙藏之间多年的斗争,加强中央对西藏的统治。

但“青海派”的罗卜藏丹津原以为自己会接替拉藏汗当个有实权的“藏王”,没有达成个人目的便心生不满,后来公开反叛,这简直是不识时务。此时“青海派”的历史使命已经结束了,康熙驾崩前曾嘱咐雍正尽量与准噶尔部和平相处,西藏也有了清政府驻军,“青海派”的存在还有什么用处?

至此,可以说,康熙当年牺牲仓央嘉措一人换来的十几年稳定,已经收到了成效。

1720年,康熙正式册封格桑嘉措为“弘法觉众第六世达赖喇嘛”。实际上康熙不是不清楚,格桑嘉措在藏族人民心目中是仓央嘉措转世,他应该是第七世,只不过,此时准噶尔部还未降伏,他不能将多年前的公案点破。

1724年(雍正二年),雍正册封格桑嘉措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掌管天下佛教知一切斡齐尔达赖喇嘛”,既不说他是六世,也不说他是七世。而恰在这一年,他下令阿拉善旗民众迁居青海,或许,他是知道仓央嘉措当年未死的。

1724年到1745年,仓央嘉措在阿拉善和青海之间往来,据说担任了13个寺庙的堪布。1745年,仓央嘉措在阿拉善圆寂。

1756年,阿拉善当地建造南寺,仓央嘉措的肉身塔也建在这里。

1757年,清政府彻底平定了准噶尔叛乱,在西藏、青海和蒙古等问题上,清政府再无后顾之忧,但当年康熙皇帝耍的政治手腕却是不能被外人知道的,因此乾隆朝有意销毁相关档案,尤其是当年护军统领席柱、学士舒兰揭露“放行”真相的奏折和康熙首鼠两端的后一道旨意,所以正史记载中只存有“病逝说”。

但他想不到,正是这一年,阿旺多尔济写成了《仓央嘉措秘传》。

1757年,格桑嘉措去世。直到此时,乾隆皇帝还是没有确定格桑嘉措是第几世达赖喇嘛,他等的是一个时机,一个尘埃落定的时机。

1760年,乾隆皇帝感念仓央嘉措当年的悲剧性结局,给不起眼的南寺赐名广宗寺,授予镌有藏满蒙汉四种文字寺名的御笔金匾,以此肯定了仓央嘉措的贡献。

但阿旺多尔济是必须死的,于是,不久之后,阿拉善郡王罗布藏道尔吉将阿旺多尔济迫害致死。郡王敢杀活佛,只能理解为有强大的后台支持,罗布藏道尔吉此后也很快去世,恐怕是有杀人灭口的嫌疑。

1780年,乾隆御笔撰文《须弥福寿之庙碑记》,碑文用满蒙藏汉四种文字正式宣布:“黄教之兴……八转世而为今达赖喇嘛”,虽然没有正式册封,但已经默认格桑嘉措的转世灵童强白嘉措为八世达赖喇嘛。

1781年,清政府正式册封强白嘉措为八世达赖喇嘛,从而理顺了历史遗留的达赖喇嘛序位问题。这就是乾隆皇帝苦等的那个时机——变相承认仓央嘉措是真正的六世达赖喇嘛,既不明确否定康熙的“过失”,也不一错再错地丢皇家的脸面,此时清政府对西藏的统治制度完备、人心膺服,没有人愿意细究当年的老账,还给仓央嘉措历史身份的时机终于到来了。

同类推荐
  • 黄骅将军

    黄骅将军

    巍巍沂蒙,逶迤八百余里,覆压鲁中、鲁南大地。沂山、蒙山、北大山、芦山、孟良崮等名山大岭,山高坡陡,崖险岭峻,层峦叠嶂,丛山连绵,到处悬崖峭壁,巨石嶙峋,古木参天。山中飞瀑流泉,涧深溪清。
  • 何澄(下)

    何澄(下)

    《何澄(下)》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 。《何澄(下)》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 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

    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

    《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对世界历代一百余位各类名人,包括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君王、领导人。影视歌舞明星……隐秘、经典、曲折、具有代表性的情感历程与影响进行了真实、准确、生动、细致的披露、展示和解读。《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重在揭秘,对这些世界历史上的名人,对于他们在情感等方面的精彩故事,有许多最新的、最近的发现、看法或消息,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认识更真实的他们,他们的期待与追逐,他们的欲望与挣扎……
  • 沈从文和他身边的人们

    沈从文和他身边的人们

    本书以沈从文的一生为经,以与之交往的人为纬,由此编织了一幅五彩缤纷、二十世纪中国文人的历史画卷。
热门推荐
  • 诡案实录

    诡案实录

    一位老刑警,为你揭秘重案组尘封多年未公开的八桩神秘凶杀案。到底是神鬼作祟,还是凶手欲盖弥彰?到底是人性流露,还是罪恶的叛逆?或许在午夜睁眼时,就有人正用锤子砸向你的脑袋;或许转过一个胡同,就有一个黑影用钢绳死死勒住你的脖子。一本书,八桩惨案,让你了解这个世界鲜为人知的一面,带你走进杀人专家的黑色法则!
  • 我的脱线王子(全+出版)

    我的脱线王子(全+出版)

    一个活在现实中平凡的女孩子尹思萱,学校的奖学金女王,一直悠哉游哉的过着没心没肺的生活,可因为书呆子爸爸的一次担保失误,致使自己和一个家庭签订了一份奇怪的协议,将自己的婚姻‘暂时’固定了!从来鄙视学校‘鹌鹑党’,号称是帅哥绝缘体的她却连续被帅哥‘相中’,只为了她‘够安全’!面对这些帅到爆棚的帅哥ET,故事究竟会怎样结局呢?没有过分华丽的文字,也没有什么高深的中心思想,更不想揭露什么世道黑白,本文只是一篇轻松的故事,就好像发生在每个人周围的平凡人生而已!===============================================涅槃灰作品:《逃婚俏伴娘》全本,已出版,2009年度话语言情大赛总冠军,一品红文!2010年全球写作大展都市言情最高版权交易金三十万http://m.pgsk.com/a/81542/《宫阙无泪旖月传》全本,已出版,http://m.pgsk.com/a/71625/《罂粟妖姬》全本,已出版,http://m.pgsk.com/a/91148/《雪域圣殿》全本,已出版,http://m.pgsk.com/a/57879/《穿PRADA的皇妃》全本,已出版一品红文2010年华语言情大赛名家擂台赛冠军http://m.pgsk.com/a/98209/《错爱摩天轮》全本,已出版http://m.pgsk.com/a/66708/《我的脱线王子》全本,近期出版http://m.pgsk.com/a/52415/《隐婚》连载中,签约出版http://m.pgsk.com/a/123615/《雪妖天舞》连载中,已出版http://m.pgsk.com/a/196909/
  • 深度迷航

    深度迷航

    原本已经不可能存活的他,却是因为以前的仇恨,重新获得了生命,但是命运似乎总是特别喜欢开玩笑,让他变成了一个没有能力,甚至连平常人都不如的玩偶,可是命运总是会给人机会的,当你把握住机会,胜利的大门便朝着你敞开了……
  • 锁红颜

    锁红颜

    月光浅浅的撒着,现在,已经入夜了,那洋洋洒洒的月光还是那样,给如梦如幻的感觉,月亮冰盘似的悬在空中,再加上深蓝色的天幕点缀着的三两点寒星,把整个夜衬托得格外的静谧,清幽,以及萧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百年香港大事快览

    百年香港大事快览

    本书是一本史料性较强的“百年香港快览”系列之一,它是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所编写的,该书从历史文化的角度,通过事件关键词、背景扫描、大事脉络、结果与影响、精彩点评等栏目的精心设置,深入浅出生动地描绘了香港自开埠至2007年百余年的沧桑,为你扫描百年香港今昔之巨变,透视沧桑历史之荣辱,解读东方之珠繁荣之历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神州问鼎(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神州问鼎(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