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6700000020

第20章 外现僧相内是俗——仓央嘉措情歌之谜 (4)

第一任第巴是索南热丹。这人早年随侍过四世达赖喇嘛,后来是五世达赖喇嘛的大管家,他在是否借助蒙古势力的问题上是个主战派,多次怂恿五世达赖喇嘛动用武力,而他也对蒙古势力一味逢迎,是个不折不扣的亲蒙古派,多少有点胳膊肘往外拐的意思。第一任第巴是固始汗亲自任命的,而蒙古人肯定用倾向于自己的人,如此形成惯例后,政务大权就完全落在蒙古人手里了。同时,索南热丹当第巴时简直就是利欲熏心,没起到什么模范带头作用,这让五世达赖喇嘛意识到高级官员任免权的重要性。

索南热丹去世后,由于固始汗早几年已经去世,五世达赖喇嘛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志任命第巴。他选择的就是自己的坚定追随者、桑杰嘉措的叔叔赤烈嘉措。为了改变政治格局,他还限制了第巴的权力,使这个职位逐渐衍化为达赖喇嘛的宗教活动助手。直到他亲自培养的桑杰嘉措上台后,他才放心地重新赋予第巴人事任免权。

第三任第巴叫罗桑图多,原是五世达赖喇嘛身边处理日常宗教事务的人,不过这人犯了点生活作风错误,和一位贵族小姐谈上恋爱了,只好辞职,后来果真跟那位小姐隐居去了。

他卸任后的三年,五世达赖喇嘛就想任命此时已经23岁的桑杰嘉措。这次任命过程可谓用心良苦。本来,各地提出的候选人里没有桑杰嘉措,但五世达赖喇嘛说占卜算出他排名靠前,之后又反复派人去劝说,并给他放宽条件、消除顾虑、扫清障碍;刘备请诸葛亮是一拍即合,可此时的五世达赖喇嘛更像是“恳求”。但桑杰嘉措很明智,他知道自己年龄不大、威望不高,百般推辞,实在无法了,反而推荐了罗桑金巴。这就是第四任第巴。

不过,罗桑金巴很快就患病不起,第巴的重任其实还真就落在了桑杰嘉措身上。三年任期到了之后,罗桑金巴坚决辞职,这时五世达赖喇嘛铁了心让桑杰嘉措上位。他说几年前的占卜结果还有效,不必再推选候选人了,既然桑杰嘉措还有候选资格,而且当年也是“惜败”,这次就直接任命算了。

但桑杰嘉措还是拒绝。

此后五世达赖喇嘛采取车轮战术,多次派人去劝说,个人劝不成就集体劝,到最后实在劝不动了,干脆自己亲自出面。他的劝说很有意思,有这么几个层次:

一是以情感人,说自己老了,对你还有养育之恩,此时放下架子亲自请你出山,就算以后你做错事我也都不会批评你,看在这个情面上你总不能百般拒绝吧。

二是以理服人,说你不是有出家学佛的心愿吗,有这个决心和愿望是值得鼓励的,但学佛是个漫长的过程,永断轮回之苦谈何容易呢,既然实现不了还不如先帮我两年再说吧。

最后是以条件动人,说你不是觉得自己身体不行、怕耽误工作吗,那么我放宽条件,允许你不上班,在家处理事情也可以,反正你得先就职。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但桑杰嘉措还是拒绝。

最后,五世达赖喇嘛又派人做工作,并说出这样的话:“不希望别人来承担,只能死而后已,否则不想罢休……我衷心期望你接受这一任命,除非我不在人世。”这话其实就是说,你再不当,那就把我一个人活活累死算了,但就是这样,我也想让你当。

这次五世达赖喇嘛没等桑杰嘉措拒绝,干脆下发了任命状。桑杰嘉措没办法,也就答应了。

为了确保桑杰嘉措的政治地位,五世达赖喇嘛将他扶上马之后还送了一段路,下发了一份文告。这份文告也是他的遗嘱之一,书写在布达拉宫的墙壁上,并按上了自己的手印。文告中有这样的话:“桑杰嘉措与达赖喇嘛无异”。

如果以上这些还不足以证明五世达赖喇嘛对桑杰嘉措的信任,那么,下面这个事件读起来,就完全有中国历史上皇帝托后、托孤的意味了。此事不但是两位政治家的事业交接,其中的情感交织简直就是中国历史几千年中的君臣典范。

1682年,五世达赖喇嘛病重,正巧桑杰嘉措也生病了,他不顾自己的病体,反而派人带口信给桑杰嘉措说:我的病吃了药已经好转,而你的病却让我很担心,你安心养病,别为我担忧。第二天,他还朝礼神像,为桑杰嘉措祈福消灾。其实,此时的五世达赖喇嘛已经病入膏肓了,可他惦记的竟然是自己的接班人。就在两天之后,五世达赖喇嘛病危,他招来桑杰嘉措,抚摸着他的头,叮嘱他政教两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告诉他如何对待蒙古人,此外,还嘱咐要对他的去世实行匿丧。

如此的知遇之恩,如此的悉心培养,如此的委以后事,怎么能不让桑杰嘉措铭记肺腑、全身以报呢?

他担任第巴期间,确实做出了很多有利于西藏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宗教发展的巨大贡献;若论个人政治能力,他也是当时无出其右的政治家之一了。

但他非常清楚的一点是,五世达赖喇嘛的遗愿,是要清除历史遗留问题,也就是当初和硕特蒙古帮着格鲁派打天下、之后却赖着不走、掌握大权的问题。他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逐步削弱和硕特蒙古在西藏的政治影响,而他的政策是延续五世达赖喇嘛生前的政治思路的,所以才造成了后来大力扶持噶尔丹并百般为他开脱罪名的政治错误。然而就在他坚定不移地往下走的时候,和硕特蒙古出来个厉害角色——拉藏汗,在斗不过的情况下,他选择了鱼死网破,最终身败名裂。

至于匿丧,很多学者和民间传说中认为,这是桑杰嘉措利欲熏心、大权独揽的表现,恰恰说明了他不可告人的目的。也正由此,他编造出了五世达赖喇嘛匿丧的遗嘱。

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看待:如果确有遗嘱,桑杰嘉措的做法没有错。

如果没有遗嘱呢?他的做法也不见得错。首先,五世达赖喇嘛早就声明“桑杰嘉措与达赖喇嘛无异”,赋予他大权,这是早就公之于众的,他有权对政教事务进行合适的处理;其次,在当时的政治局势下,桑杰嘉措为了完成五世达赖喇嘛的遗愿,就应该大权独揽。如果是出于职责、为了地方和民族的利益、为了建立有利于地方的政治格局,并非为了个人贪欲和政治野心而大权独揽,这有什么错呢?事实上,优秀的政治家不大权独揽,几乎什么事儿都干不成。

退一步来说,就算匿丧手段有些见不得人,可也根本不是桑杰嘉措的发明,这一政治手段早在五世达赖喇嘛在世时就用过。1658年第一任第巴索南热丹去世后,五世达赖喇嘛为了将第巴的任命大权从蒙古人手里夺回来,就匿丧了一年。在这一年,他造舆论、拉同伙,做好了一切准备之后,才任命了桑杰嘉措的叔叔,标志着第巴任命大权划归到格鲁派手中。

为了创造新的政治格局,五世达赖喇嘛可以匿丧,那么,桑杰嘉措匿丧又有什么错呢?

桑杰嘉措的匿丧,难道不可以视为对五世达赖喇嘛政治手段的模仿和继承吗?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桑杰嘉措坚定不移地严格执行五世达赖喇嘛的政治思路,不懂得灵活变通,才走上了绝路。那么,他是怎么样带着仓央嘉措走上这样一条不归路的呢?而在这条路上,仓央嘉措走得心甘情愿吗?

至少,仓央嘉措走的是不开心的;但是,他走得心甘情愿。

这一点貌似很令人费解,但实际上,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走过、或是正在走这样的路,这两点其实没有那么矛盾。而且,所有伟大的人物都必然要走通这条路,虽然不开心、不如意,但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支持着他们心甘情愿地走下去。

关键的问题在于,这是条什么路。

桑杰嘉措是一个坚实的五世达赖喇嘛的拥趸,他希望培养出一个像伟大的五世一样的六世达赖喇嘛。至于所有的政治风险,他深知年轻的仓央嘉措是应付不过来的,他情愿自己承担,等仓央嘉措成人时还给他一个已经定型的政治格局。

桑杰嘉措想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治格局呢?综合当时西藏的局势,这个政治蓝图大概应该是这样的:以达赖喇嘛为核心的格鲁派宗教集团政府,这个政府不希望由外族势力操纵,但却可以因为达赖喇嘛的宗教权威,使得外族势力对它形成一种“施主”关系。格鲁派对外族势力的态度应该是依靠但不依赖,外族势力对格鲁派的态度应该是联手而不插手。

这个蓝图实际上就是五世达赖喇嘛想完成但没有完成的政治遗愿。

而建立并稳定这样的政治格局,其核心就是一个处于绝对权威地位的达赖喇嘛,因此,桑杰嘉措对仓央嘉措的佛学学习抓得非常严。他清楚只有一个像五世达赖喇嘛那样的大师做宗教上的权威、民意上的领袖,才能真正实现与外族势力的理想关系,所以,达赖喇嘛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保障这个政治蓝图实现的根本。

可以说,这个蓝图就是以五世达赖喇嘛为模版设计的。事实上,这个设计图也只能按照五世达赖喇嘛为模版,这既包含了桑杰嘉措的感情因素,也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

但这个模版有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它太过理想化了。它必然要求继承者既有五世达赖喇嘛的宗教威望,也有高超的政治水平,可这样的人几百年未必出一位,至少,仓央嘉措做不到。况且塑造五世达赖喇嘛伟大一生的历史环境已经完全变化了,靠学习和模仿是培养不出政治领袖的。

继承人该怎么培养,中国历史上开明君主的政治智慧是很高超的,如果是荡平四海、开疆辟土的皇帝,最好选一个会治国的守成之君继位;如果是锐意改革、不惜得罪臣民的皇帝,最好选一个性格温良、人缘好的继承者,大业已定后,绝对不能按照自己的样子当模版设计未来。然而,桑杰嘉措不能这么做,因为此时的格鲁派政权大业未定——和硕特蒙古势力还没有清除掉,清政府的天下还没坐稳,三藩之乱差点丢了半壁江山,对它和准噶尔蒙古,格鲁派应该建立什么关系,桑杰嘉措心里摸不着底。

那么,仓央嘉措对这条路有什么想法呢?年轻的他,心目中的政治蓝图恐怕和桑杰嘉措设计的一模一样,他也想建立一个以达赖喇嘛为核心的政教集团,但这个核心是不是必须是宗教权威,活佛的主要功能是宗教性的还是政治性的,他的思考与桑杰嘉措目标一致,但方法不同。况且,当时的西藏局势也确实混乱,他的方法到底行不行得通,他自己也摸不着底。

当一个人的理想和别人强加给他的实现途径产生了矛盾时,表现在生活方面就是对那条别人安排的道路极度不满。此时的仓央嘉措就是这样。他十分清楚活佛的主要任务和功能都在发生变化,他想努力地适应这种变化,然而,这个宗教理想与他的生活实际是脱钩的。每个人、包括他自己都是想当一个在佛学上有成就、政治上有贡献的领袖,但以当时的情况而论,学佛是可以慢慢来的,并不是最要紧的。同时,参与政治又是上层僧侣不理解、不同意的,毕竟上层僧侣是宗教人士而非政治家,他们很难看到达赖喇嘛的活佛功能和主要任务已经在改变。即使看到了,也是希望仓央嘉措以五世达赖喇嘛为模版,别放松佛教学习。而当时的仓央嘉措,肯定是不太喜欢一门心思钻研佛法的,所以,格鲁派上层僧侣对他的评价是“迷失菩提”,并非民间传说中的“耽于酒色”。

在这条路上,桑杰嘉措和仓央嘉措两人都没错,他们是结伴同行但各有想法的。在历史上,哪怕是有同样目标,但因为对实现方法的意见不同而分道扬镳的事情层出不穷,然而,也有携手并肩、求同存异的例子。比如孙中山和黄兴。

想法在没有实现之前,是没有办法分出高明还是愚蠢的,所以,对待这条路,仓央嘉措走得不太开心,但肯定走得心甘情愿。而且他必须和桑杰嘉措携手走,因为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这就是当桑杰嘉措倒台后,所有人都落井下石,只有他没说话;而拉藏汗除掉了桑杰嘉措后,也必须除掉他的原因。

这就是仓央嘉措的生活谜团。这个谜,不是由他个人的生活方式造成的,而是由对格鲁派发展方向的不同思考造成的。这个时候的格鲁派,处于一个分水岭的状态,此前格鲁派的领袖是宗教性的,此后政治作用越来越明显;此前格鲁派活佛的产生都要看政治势力的脸色,此后活佛可以影响政治势力首领的继承;此前活佛的宗教权威性被政治势力利用,此后活佛的宗教权威逐渐变为自己的政治资本;此前格鲁派与哪股政治势力交好,可以互赠封号,但说实话这封号不值钱,遇到更强的势力时再赠一个就可以了,此后格鲁派的封号值钱了,怎么赠、给谁赠都是个极大的政治问题。

所以,五世达赖喇嘛去世后,格鲁派处就在十字路口,这个政治格局建成什么样、打成什么底儿,决定了格鲁派的未来。此时的桑杰嘉措、仓央嘉措以及格鲁派僧侣集团都想摸着石头过河,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可是,对格鲁派发展的思考,当时任何人都无法得出结论。事实上,一种政治格局的产生,不是由哪一个人设计的,而必然是历史的选择,这就是仓央嘉措和桑杰嘉措的悲剧所在。他与携手并肩的桑杰嘉措努力地想在一切都不明朗的情况下找到一条治理西藏政教事务的新路,但却抵挡不住历史的必然。这个历史的必然,就是任何优秀政治家也无法摆脱的历史规律。

这才是仓央嘉措真实的死因。

同类推荐
  • 阎锡山回忆录

    阎锡山回忆录

    阎锡山是百年前辛亥革命时山西起义的重要领导者,起义于十月二十九日以突击形式攻击山西巡抚衙门,一举成功,遂推选其任山西都督。从此,阎锡山统治山西长达三十八年之久。而且,在风云变幻的民国历史上,阎锡山始终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从军事、化工、机械、医药等多方面精选了古今中外有影响的发明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并以清新流畅的文笔真实反映了世界各国各个时期的科技发明及发明家的艰辛而又传奇的发明经历。为了方便小读者的阅读,《发明家成长故事》特别标注拼音,并根据故事情节,配以精美的彩色插图,使小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
  •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作者品评的八位女性,均在上个世纪留下过深刻的人生印记。她们以各自不同的人生姿态和生存际遇,仍让今天的我们萦怀于心。顺着作者的笔触,品读她们的命运和人生,竟会是如此的苦涩而又温馨,仿佛有干愁百结,欲罢不能。
  •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的人生事业,因为介入政治集团而起,也因为自己所在集团的不得势而迅速衰落。这也正是封建官商所受到的历史局限所在。也正因为如此,后人对胡雪岩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胡雪岩所在的年代是封建社会,没有民主集中制,也没有合理的政策保护商人的利益。正因为“当官”的说了算,故此商要和官拉上关系,再加上自己的“智”,才会让生意有保障,才有可能实现赚取利润这一从商的基本原则。胡雪岩和官拉上关系,必须给官一些“糖衣炮弹”,阅读此书,应从正面吸取营养,学其精华,去其糟粕。
  • 卑鄙的圣人:曹操1

    卑鄙的圣人:曹操1

    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是一本介绍尼玛先生生平事迹 的力作之一。尼玛先生仙逝之后,较全面、系统的写先生的生平事迹 的著作主要有三 部:一是1991年,由阿坝州教委徐长富同志写的《尼 玛办学模式》;二是1997年,由先生的高足之一、藏族青年学者供秋仁 青根据先生《自 传》,按藏族传记体写法,用藏文写成的史料性专著 《尼玛传》;第三本是1993年阿来同志写的这本《草原上的太阳》,这 是一本以一个藏 族青年作家特有的眼光,运用纪实文学的表现手法, 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尼玛先生不平凡的生平和事迹的书。这三本书的 共同点是,完 全忠实于尼玛先生其人其事。
  • 傲世圣尊

    傲世圣尊

    原始之地,五劫降世,一个身世如迷的少年,身带诡异神纹,自万古封禁之地而出。自此,新的格局开启。美女神魂换胎易体相伴,助少年屠妖魔,斩神皇,破神界万族,搅天地乱局,一步一步,踏上至尊之路!
  • 在别人的盲点中谋利

    在别人的盲点中谋利

    本书内容包括干得好的永远是有头脑的、看得有多远,走得就有多远、细节之中藏着大生意、守候机遇,乘势而发、蛮干不如巧做等。列举了如“章光101”、“江西果喜集团”以及美国“可口可乐”等众多知名企业成功经营的事例,围绕在别人“盲点”中获利的立意,阐述致富的生意经。《在别人的盲点中谋利》的面世给正在创业和征战商场的人们提供借鉴和帮助。
  • 绝色夫君变身了

    绝色夫君变身了

    她,冷酷、狂傲的现代女杀手,一朝穿越,却直接成亲,可是成亲也就罢了,但是,谁来告诉她,她这是当娘还是当娘子呢?眼前她的夫君,竟是个看起来三岁大小的孩子?他的确倾国倾城萌宠非常,但是,未免,太小了吧……。什么?你比我还大?只是中了毒看起来像个小孩子。凤北北额头黑线无数,好吧,那我勉强等你长大吧……
  • 一品农庄,绝品夫

    一品农庄,绝品夫

    诈尸了!安月一觉醒来,成了安家的大丫头,刚从河里被捞上来。一个朦胧觉她竟成了村沟里的草凤凰,长得美却很窝囊的安钩月。钩月就钩月吧,毕竟那安钩月比她年轻,白捡了几年的便宜不要白不要!可没想到…上辈子惨不忍睹,这辈子惨绝人寰。这安钩月的处境真凄凉,睡的是冷草堆,吃的是窝窝头,上头有个后妈鞭挞着,下面还有个妹妹压榨着,还被口口声声叫着“小野种”。小野种?你特么才小野种,全家都是小野种!抡起她的锄头,拿着她的户口,看到山边那间屋没?从今以后那奏是她的家!买了地,种了田,养了…娃…敢情这安钩月花季年龄就珠胎暗结了,真是可怜她这个黄花大闺女跟着变妇人。十月怀胎,牙一咬、劲一使,无声无息出来个带把的:“孩子,我都抽你三巴掌了,你咋还不哭?”几年后。狼狗看家,儿子种田,她监督。村头,近万士兵安营扎寨。“爷?这小村子难道有了逆贼?”甲侍卫满眼崇拜!“爷,要不要属下先去当探情况?”乙侍卫首当其冲!“要我说,爷您直接下令,我们铲平了这村子!”丙侍卫忽略某人越来越黑的神色,不知死活。片刻……“卸甲归田!”某人一声令下,数万士兵踏入田园,拿起自备的锄头,干起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刨地!
  • 炼就天价妻资本

    炼就天价妻资本

    本文男强女强,强强联手,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尘不染。生日那天,父亲将她作为一件礼物献给了一个叫腾的男人,换取了一项够他们一辈子吃穿不愁的生意订单。她恨父亲,离家出走,选择死亡。腾带她回家,不为别的,只为良心能得到慰藉,只为玷污了她的纯洁而赎罪。腾做到了,从此对她只爱不做。十八岁生日,她成年了,他开始行动了.片段一“今天是我爸爸五十岁生日,我想送他一份大礼。”“你,想送什么?”腾对她的要求从来没有吝啬过,但此时有点不祥的预感。“我要他破产!一无所有!”“他是你父亲。”腾惊讶。“父亲?”脸上明明在笑,却挂着泪水,“父亲会把还未成年的女儿送给你换取名利吗?”腾无语,她在恨父亲的同时,还恨着自己。片段二学校打来电话,顾晓楠同学这周已经是第十次被老师请家长了。“一天两次。来的挺频繁,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挺有节奏感的。”腾优雅地品着咖啡。“你不是要养我吗?反正你有的是钱,我上学也没有用!”咖啡杯摔在地上,浓郁的咖啡溅在她的校服上,腾生气了,一股寒流浇彻她全身。“你如果好好学习,我送你一个银行玩都可以,如果你不学无术,我连一分都不给你!别和我玩叛逆!你还没有这个资本!”片段三“这是什么?”她接过腾递来的纸袋,打开一看,惊讶!眼球掉出来,又按进去,不按不行呐,看不清楚里面的内容,“新亚银行总裁——顾晓楠!”“我答应过你,送你一个银行的。”“可是,我怕没有这个资格。”“我说你有!你就有!”腾看着她,心里终于安慰,她像考取资格证一样,已炼就了豪门天价妻子的资本。
  • 解放昌都(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昌都(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失去西藏中国四川的腹地就会暴露无疑,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遮挡,长江三角洲等中国最富饶的地区不会是一片荒漠……
  • 孩子为什么一定要“穷”着养

    孩子为什么一定要“穷”着养

    “穷孩子”,其实就是“逼”出孩子的潜能,激发孩子成长的本领。孩子长大了,早晚要离开家去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那时面对挫折仿徨无助。还不如让他小经受“磨难”、“穷”出直面人生的能力和本事。所谓“穷孩子”,是要在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给孩子制造“拮据”的环境,让孩子最大限度地体验生活,从而磨炼孩子,提高其耐受力,进而促使其刻苦奋进,促使其独立自强。“穷孩子”是激发孩子自身的能量的一种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