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0200000014

第14章 苏联之父——列宁

一、遇刺之谜

他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他是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建者,他是苏联的缔造者,被人们称为苏联之父。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被全世界共产主义者广泛认同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导师和领袖”。他,就是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者——列宁。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的文明从最原始的石器时代,进步到铁器时代,进而过了几百年,又渐渐进入奴隶社会,进入封建时代。当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欧洲的一些国家也开始打破封建时代,迎来了大发展、大跃进的帝国时代。在资本主义开始横行全球的时候,两位伟人,在一间普普通通的房子里,在一张普普通通的书桌上,写下了足以改变时代的巨著——《资本论》。

当马克思和恩格斯这对志同道合、不是兄弟胜似兄弟的伟人写下“共产主义”这四个大字的时候,一个崭新的时代蓝图,就开始慢慢展现在他们的笔下。“共产主义”的理论下,诞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而当这一理论体系传播到了沙皇时代的俄国时,因为一个笔名叫做“列宁”的伟大领袖,终于令它迸发出那无可匹敌的时代力量。

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在列宁和托洛茨基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发起了武装起义,成功推翻了沙皇的统治,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在俄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第二个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这次武装起义,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十月革命”。

然而“十月革命”成功后,作为布尔什维克党领袖的列宁,却在次年经历了四起针对他的刺杀行动。

第一次刺杀发生在第一起刺杀行动发生在1918年1月14日(俄历1日)。那时,“十月革命”刚取得胜利不到两个月,布尔什维克在彼得格勒夺取政权后,社会局势还比较混乱。

这一天,列宁在彼得格勒的米海洛夫斯基马术学校向一个正要开赴前线的队伍发表演说。就在一个半月前,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在这里成功地夺取了政权,但是敌对势力并不甘心失败,他们在城市里潜伏下来伺机搞破坏。

尽管刺骨的寒风将苏维埃俄国的首都彼得格勒(现称圣彼得堡)变成了一座冰城,但米海洛夫斯基马术学校里的气氛却是热火朝天。列宁的这次演说非常成功,令士兵们士气高涨。演说结束后,列宁和瑞士共产党人弗里茨·普拉廷共同乘坐一辆汽车返回斯莫尔尼宫。

下午7点30分,汽车出现在冷清的街道上,向市中心驶去,当当汽车减速经过彼得格勒丰坦卡运河上的西麦昂桥时,几声枪响划破了宁静的夜空,列宁和普拉廷共乘的汽车前突然冲上来12名持枪的歹徒,这12名不明身份的枪手对着汽车就是一阵猛烈的射击。

枪声如爆豆般“砰砰”响着,子弹打在汽车外壳上发出沉闷的声音。坐在列宁身旁的普拉廷马上意识到他们已经身处险境,眼明手快的他立刻挡在列宁身前,伸手将列宁的头部按在座位下,同时大声命令司机加速冲过桥去,伴随着“噼噼啪啪”的枪声,汽车疾驶而过,冲出了匪徒们的包围圈。很显然,这是一次有预谋的刺杀行动,所幸的是列宁并未受伤,但是普拉廷为了掩护列宁,手臂上挨了一枪,一只手被打得鲜血直流。

“枪响后,司机就加足马力往前开”,当时同车的玛·伊·乌里杨诺娃这样写道,“车子转过弯,他停了下来,打开车门问道:‘你们还都好吗?’‘他们真的是向我们开枪吗?’列宁问他。‘他们的确是向我们打的’,司机回答说,‘我以为你们都完了呢,好险呀。如果他们打中了一个车胎,我们就无法逃走了。再说,在大雾里是不能开快车的,刚才真是冒了大险呢。’在彼得格勒的大雾里,四周都是一片白茫茫的。到了斯莫尔尼宫,我们检查了车子,发现车子顶上几个地方被子弹打穿了,有几颗子弹穿透了车窗的玻璃。我们又发现普拉廷的手在流血,当他把列宁的头推向一边去的时候,显然有一颗子弹擦伤了他的手指。”

事情发生之后,国家秘密警察“契卡”(列宁在1917年12月20日组建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安全机关,全称是“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怠工特设委员会”,简称“契卡”。)对全城进行了大搜捕。

但是,“契卡”不但没有抓获一名歹徒,而且连有关列宁被刺的关键情况也没有向外界公布。为此,人们都在纷纷猜测:此次谋杀是谁策划的?这么重大的一次行刺行动,居然从没有详细披露和报道,原因是不是和彼得格勒的一些契卡人员也有牵涉?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契卡”事后没有向公众披露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因为如果向社会如实报道事实真相,那就太难堪了——难道契卡人员会杀害他们自己的领袖吗?

不过,当时参与刺杀行动的,有一部分是前沙皇军队的军官,他们逃到诺沃切尔卡斯克白卫军的大本营后,承认了这起刺杀事件由他们负责。在这些刺杀列宁的恐怖分子中,有一些人在前苏联的国内战争中幸存了下来。后来,他们移居国外,并且透露了关于这次谋杀的一些细节——组织这次刺杀列宁行动的人是沙俄时代的贵族沙科夫斯基公爵,他为这次行动赞助了50万卢布。

不过关于这一次的刺杀事件,在苏联的历史文献中几乎没有记载,只能搜寻到一些只言片语。从这些蛛丝马迹中不难想象,策划并且袭击了列宁的这些恐怖分子以及他们的背后,势必与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权有着某种秘密的联系。

但是,针对列宁的刺杀行动远远还未完结。1918年1月15日,距离列宁第一次遇刺刚刚过去还不到两个星期,第二次刺杀列宁的行动又开始了。

那一天,彼得格勒人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邦奇·布鲁耶维奇接到下属报告,说有一个名叫斯皮里多诺夫的士兵请求接见,他要报告一桩有关国家机密的大事。

布鲁耶维奇不敢托大,当下立刻接见了这个名叫斯皮里多诺夫的士兵。斯皮里多诺夫自称是沙俄时代的士兵,曾获得过圣乔治十字勋章。他对惊讶万分的布鲁耶维奇说,最近有人找到他,要他打探列宁的行踪,然后找机会将列宁活捉或是杀死,并答应事成之后给他2万卢布的赏金。他还告诉布鲁耶维奇,受命实施暗杀行动的不止他一人,行动将在近期展开。

布鲁耶维奇十分紧张,立即打电话向伏罗希洛夫报告情况,当时,伏罗希洛夫是保卫彼得格勒非常委员会的负责人。

布鲁耶维奇把斯皮里多诺夫带到非常委员会审问,得知策划这次刺杀行动的是彼得格勒一个名叫“圣乔治十字勋章获得者联盟”的军人组织,由一批立有战功的沙俄军官组成。“十月革命”后,这些昔日沙皇时代的有功之臣被苏维埃政府剥夺了以往享有过的荣耀地位和特权,他们怀恨在心,一心想要报复,而报复的对象,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最高领导人列宁。他们坚定不移地认为,是列宁剥夺了他们应得的特权和荣誉,把他们降为普通士兵,不杀死列宁,不足以平息他们心中的愤恨。

听完斯皮里多诺夫的叙说,布鲁耶维奇感到情况十万火急。他一面打电话向上级报告,一面通知“契卡”立即采取抓捕行动。

1月22日深夜,“契卡”的成员突袭了阴谋分子设在彼得格勒市区扎哈里耶夫街14号的秘密联络。他们在搜查时,发现了大批步枪、手枪和手掷炸弹,当场落网的谋杀参与者有:前莫斯科军区司令的副官、陆军中尉乌沙科夫、上尉津克维奇、军医涅克拉索夫等人。

这些被捕的圣乔治十字勋章获得者被押往斯莫尔尼宫。审讯开始后不久,德国人向彼得格勒发起了进攻,苏维埃政权开始动员一切力量保卫首都。被捕者自知难逃一死,便充分利用了这一天赐良机,转而请求派他们上前线去支援彼得格勒,加入刚组建的装甲分队,戴罪立功。布鲁耶维奇把他们的请求报告给了列宁,列宁接到报告书后,显示出了革命领袖的宽广胸怀,他毫不犹豫地在给布鲁耶维奇的便条上写道:“停止审讯,释放他们,派往前线。”

次日,这些被捕的谋杀参与者便被分派近了新组建的装甲分队,当日便开赴彼得格勒前线。至于他们后来的命运,是在彼得格勒保卫战中幸存了下来,还是为国捐躯了,就不得而知了。

在针对列宁的4次谋杀案中,最轰动的、也是最扑朔迷离的一次当然要数范尼·卡普兰案了。

在莫斯科,住了大约有四万个沙皇军官,1918年的夏天和秋天,在那里成立了许多秘密组织,阴谋推翻苏维埃政权。肃反委员会在诺夫哥罗德、科斯特洛马、梁赞以及其他地方破获了白匪的密谋。6月,社会革命党人在彼得格勒暗杀了著名的布尔什维克沃洛达尔斯基,党随后发动了全体工人阶级对反革命势力展开斗争。

1918年8月30日,莫斯科市委邀请列宁到巴斯曼区加夫里柯夫广场原粮食交易所大楼和河南岸区希波克街米赫里逊工厂作关于两种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和资产阶级专政)的演讲,时间定于晚上6点30分开始。

当莫斯科委员会接到乌里茨基被暗杀的消息时,列宁已经到工厂去了。布尔什维克党的同志们决定劝列宁不要去演讲,因为工人阶级的敌人现在又采用了恐怖的手段,但是他们的警告发得太迟了,列宁已经离开克里姆林宫而正准备在大会上发表激昂的演说。

列宁先是在巴斯曼区群众大会上作了演讲,群众大会开得很顺利。大会结束后,列宁又驱车前往米赫里逊工厂作同样题目的演说。

一个小时后,演说结束,从会场出来一大群人,列宁的司机吉尔见散场了,于是便发动了汽车准备启程。过了一会儿,列宁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走出会场。在车间的出口处,一个水兵打扮的人伸开两臂,拦住了尾随列宁的人流。在工厂门口,这个水兵打扮的人又故意摔了一跤,用下蹲的身子挡住了走过来的工人。这样,列宁来到停车场时周围已经没有几个人了。

当列宁走到离汽车三步远的地方时,有几个妇女跑过来问列宁关于粮食供应和运输问题。谈话持续两三分钟,列宁已被人群团团围住,吉尔早已打开的车门也被人群中的一个人给关上了。

回答这几个妇女的提问后,列宁迈出几步准备上车,当一只脚踏上汽车的踏板时,一只握着勃朗宁手枪的手在三步远的近距离伸了出来,枪口正对着列宁的方向。接着,响起了三声枪响——第一发子弹击中了的列宁左肩,第二发击中了他的左胸并穿颈而过,第三发却打中了正在与他谈话的女性。

列宁当即倒地不省人事,周围的人群顿时大乱。吉尔听到枪响,立刻跳下车,这时候他发现有一个男子正迅速向列宁靠近,于是大声喊道:“不准走近,不然我就开枪了。”说着持枪朝这个男人扑了上去,那人立即扭头跑掉了。

因为怕误伤群众,吉尔最后终究还是没有开枪。吉尔发现那个用勃朗宁手枪向列宁开了三枪的人是一个女人,不过她在吉尔冲过去的时候就已经丢掉手枪跑了。因为担心列宁的伤势,吉尔也顾不上去追赶这一男一女,而是径直来到了列宁的身边。

吉尔走近列宁身旁的时候,列宁脸色苍白,但索性还没有失去知觉,吉尔立即和几位工人一起把列宁扶上了汽车。有人建议把列宁送往医院治疗,但恢复意识后的列宁却拒绝了这一建议,因为他认为可能会有下一次暗杀在等待着他。于是,吉尔建议立刻返回克里姆林宫,列宁短暂的思考后,同意了吉尔的做法。

汽车开足马力,一路风驰电掣,疾驶克里姆林宫。到大门口后,吉尔向哨兵喊了一声“是列宁”,就把车开进了院内。在三个人的帮助下,列宁被抬上了楼躺在床上,脸上苍白得没有一点血色,看样子疼痛得十分难受,吉尔和伊里尼奇娜立即用电话通知了有关人员。

经过全面诊断,发现列宁身中两弹,一颗子弹打中肱骨,造成了骨折;另一颗子弹从背后肩胛骨方向射入体内,打穿肺叶,引起了大量出血,血液流入胸膜腔,子弹陷在颈部前面的皮下,离颈部致命的血管和保证心脏跳动的神经仅一两毫米,十分危险。经过商量讨论后,医生们拟订出了治疗方法:坚持不要动,不要说话,绝对静卧,尽全力注意心脏的活动,对于手臂只作简单的包扎,使骨折的碎片不致在无意中相互摩擦。至于是否马上从体内取出两颗子弹,由于子弹的位置非常危险,冒险去取出的话可能会危及列宁的生命,所以医生们一致认为暂不做手术。

列宁遇刺后的第二天,《真理报》刊登了一则突出的新闻,指明刺杀列宁的刺客,是俄国社会革命党人范尼?卡普兰。根据官方的说法,卡普兰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4天后克里姆林宫卫戍司令亲自将她枪决。可后来的解密材料显示,卡普兰几乎是个瞎子,不可能开枪击中列宁,这次刺杀案的真正凶手至今仍无人知晓。

9月2日,列宁遇刺后的第三天,根据全俄肃反委员的判决,枪毙了许多被破获的白卫军组织的成员,在全国实行红色恐怖和加强警戒。

医生每天早晚对列宁的病情会诊一次,经过了两天后,列宁的脉搏跳动恢复正常。四五天以后,感染的危险基本上过去,病情趋于好转。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下,列宁较好的身体素质很快克服了胸膜大量溢血的现象,渗出液迅速被吸收,呼吸也越来越轻松,可以对骨折的手臂做手术了。手臂手术做完后,伤口愈合得很快,不过身体仍很虚弱。

针对列宁的第四次谋杀(如果可以称之为谋杀的话)发生在1919年1月,即卡普兰刺杀列宁后的第5个月。当时,列宁乘车从莫斯科前往小城索科利尼基,探望生病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与他同行的还有妹妹玛丽娅和一名卫士。

正当汽车缓缓地向前行驶时,一些来路不明的武装人员出现在路边,打手势让司机停车。一贯遵纪守法的列宁以为他们是纠察队,便让司机停车,这一决定让他顿时身陷险境——原来这些人竟是一伙流窜的白匪军。

匪徒们先叫他们下车,然后开始检查。幸运的是,这股匪徒的头目科舍利科夫是个半文盲,他把列宁身份证上的名字读成了“列文”,这使他相信,站在他面前的是位拥有私人汽车的、事业日益兴旺的大企业家。自以为是的科舍利科夫没有往下读,他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大资本家在乘坐自己的车兜风。这让列宁幸运地逃过一劫,因为身份证的下半部分赫然写着“苏维埃人民委员会主席”。

匪徒们把列宁等人赶下车,自己钻进车里,而科舍利科夫则把列宁的证件也拿走了。匪徒发动汽车,飞快地逃跑了,把这几位身居高位的“资产阶级乘客”留在了空荡荡的大街上。

这件事在莫斯科引起极大的震动,列宁频频遇险让“契卡”的领导人捷尔任斯基大为震怒,他亲自领导侦破行动,很快抓获了科舍利科夫。此后,苏维埃政府加强了对列宁的安全保卫工作,针对列宁的暗杀活动也就自此结束了。

在这四次谋杀列宁的案件中,最著名的当数1918年8月30日范尼?卡普兰行刺的那一次,那也是最错综复杂的一次。

虽然卡普兰的盲女的身份让很多人认为她不可能开枪刺杀列宁,不过如今俄罗斯绝大多数历史研究学家认为,卡普兰就是刺杀列宁的真凶,是右翼社会革命党委派的恐怖分子。但是,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相反的意见,根据他们掌握的历史资料和有效证据看,卡普兰并未直接参加刺杀列宁的行动,因为当时她患有眼疾,视力很差,无法正常开枪射击。这些学者甚至还提出了大胆的假设和推理:刺杀列宁的行动成为后来“克里姆林宫大审判”的导火索。但是不论如何,正由于发生了卡普兰刺杀列宁事件,此后与之相关的事件也都成了苏维埃政权延续了将近一个世纪的高级机密,以至于最终成为“20世纪的黑洞”、俄罗斯历史永恒的谜团。

1938年2月,苏联当局曾一度宣称布哈林是幕后主谋,后来又在1988年2月为布哈林平反。由于暗杀过程的资料记载存在诸多疑点,部分学者认为真凶并非卡普兰而是另有其人,其中列宁的副手,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斯维尔德洛夫有重大嫌疑。

2003年,俄罗斯“国家特别机构历史研究会”和“X-History”出版社共同出版了名为《芬妮·卡普兰或者谁刺杀了列宁》的新书,书的作者认为,该书的主人公芬妮·卡普兰,现在依然生活在这个黑洞里。

卡普兰1890年出生在乌克兰沃伦省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一个对当时政权很虔诚和忠心耿耿的人。俄国1905年革命以后,卡普兰开始接近无政府主义者,她在革命者圈子里活动的时候用“多拉”的化名。卡普兰第一次参加恐怖活动是1906年,那年她仅仅只有16岁。在那一年,她策划组织参加对基辅行政长官的暗杀,但是没有成功,并且被当场逮捕。基辅当局军事法庭本来判处她死刑,但鉴于她实施的恐怖活动并没有成功,又将死刑改判终生苦役。

然而这场劳役对卡普兰来说,却毫无疑问地改变了她的政治生活,她在监狱里结识了俄罗斯著名的右翼社会革命党活动家玛利亚·斯别里多诺瓦娅,卡普兰最初的思想开始从无政府主义转向社会革命党人的观点。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她被大赦,获释出监,当时她27岁。就在那一年,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她被迫转移到乌克兰的哈里科夫市,在那里接受了眼科手术治疗。

俄罗斯解禁的历史资料披露说,她当时几乎完全失明,后来虽然被送往教会医院就医才恢复健康,但是她的视力依旧没有恢复。也正因为如此,俄罗斯和西方的历史专家才提出一个半瞎的女人,是否真的就是刺杀列宁的枪手很值得商榷。

卡普兰在被逮捕后的第三天遭到枪决,行刑的现场就在克里姆林宫内。当时开来一辆轻型卡车,执行的枪声被卡车马达的轰鸣声掩盖了。卡普兰死后,她的尸体没有掩埋,而是被塞进一个铁桶里浇上汽油焚烧了。

据说,卡普兰在最开始的审讯中就承认,向列宁开枪的凶手就是她。并且她宣称,她之所以刺杀列宁就是因为她坚决反对十月革命,刺杀计划是1918年2月她在辛菲罗波里疗养的时候,立宪议会的领导人与她谈话之后制定好的。但是,卡普兰强调,开枪的决定完全是她自己做出的,没有任何党派具体指使。

当年负责羁押和审讯卡普兰的红军秘密机构“契卡”的负责人记录下这样的文字:“这是克里姆林宫大院内的一所临时的特殊重犯监牢。我们当天中午将卡普兰牢房门上的大铁锁哗啦啦地打开,沉重的巨大的铁门的门轴发出搅拌机一样的闷响,克里姆林宫卫队长高声喊道:‘犯人卡普兰,到门口来!’卡普兰脸色苍白,头发有些蓬乱,她的脚上已经戴上了脚镣,她艰难地向门口挪着脚步。这个时候,我们汽车引擎的声音从牢房外边的空地上传来,这次,她可是没有想到,这辆汽车不是来给她换监狱或者是接受提审什么的。今天,上面已经决定,要处决她!”

专门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尤里雅·史卡列娃说,她搜集到的资料显示,当时负责审问卡普兰的苏维埃红军“契卡”人员一心想撬开她的嘴,留下来的文字记录中,曾经有一段他们事前拟订审讯的宗旨,就是要让卡普兰最终供认出她是英国间谍派来的杀手,并且让她招认出幕后的指使人或者刺杀列宁的策划人是谁。

1918年9月3日,卡普兰未经任何审判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院内的一个角落里被执行了枪决。史卡列娃说:“遗憾的是,卡普兰没有来得及将自己的秘密,也许是一个时代的秘密讲述出来,就被枪毙了,这不仅对历史,而且对苏维埃政权也是一个不小的遗憾,因为,事件的真相并没有完全大白于天下,死刑的执行太快了,以至于草率。”

卡普兰最终将自己的秘密带进了坟墓,而历史也将这个女人载入了史册。因为她的名字后来不仅被写入苏联时期所有的教科书,还被拍摄成了一部电影——《列宁在1918》。

二、列宁的一生

1870年4月22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乌里杨诺夫斯克城(以前的辛比尔斯克),列宁是他参加革命后的笔名。他有俄罗斯人、摩尔多瓦人、卡尔梅克蒙古人、犹太人、伏尔加德意志人及瑞典人的血统。

他的父亲伊里亚·尼古拉也维奇·乌里杨诺夫,是国民教育视察员,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小市民家庭,依靠半工半读求学。他性格坚强、工作勤奋,终生献身国民教育事业。列宁的母亲是一位内科医生的女儿,擅长外国语和音乐,读书很多,待人周到、亲切,并以刚毅过人著称。

列宁的妹妹玛·乌里杨诺娃,对列宁有如下的描述:“在体格上,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极像他父亲。他承继了他父亲的身材、高颧骨、脸型、蒙古型的眼角略为向上的眼睛和宽阔的前额。他具有他父亲的活泼气质和同样诚恳感人的笑。他们有许多类似的品质和脾气——有毅力、有精力、能全心全意献身于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远大的民主眼光和对别人的体谅。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甚至继承了他父亲做梦时轻微的喉音。”

1887年5月20日,列宁的哥哥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在彼得堡大学生物系就读时因参加民意党策划刺杀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行动而被绞死。同年,列宁中学毕业,就读喀山大学法律系,大学一年级时因在学校参加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然而,不久他就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遭到逮捕,被流放到喀山省的偏僻农村监视居住。后因为母亲向政府当局申请,改到萨马拉省乌里扬诺夫姐夫所居住的农村继续被警察公开监视居住。

在这里,列宁自学了大学法律系课程以及马克思主义著作,特别是《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由此接受并一生坚信共产主义。

1892年,他又开始筹建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了俄文,还写下了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同年,获得沙俄政府教育部批准,以彼得堡大学法律系校外旁听生资格赴彼得堡参加大学毕业国家考试,获金质毕业奖章与大学毕业证书,随即进入彼得堡一家律师事务所从事见习律师,并参加了当地马克思主义者组织的工人小组活动。

1893年,列宁移居圣彼得堡,为在俄国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做了大量工作。1894年,他写成《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一书,对民粹派的经济政治理论、特别是唯心主义世界观进行全面批判。

1895年,列宁把彼得堡各马克思主义小组统一起来,建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同年12月,他再次被捕入狱。14个月的狱中生活后,1897年2月,他又被流放到东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3年中,他开始使 用“列宁”这个笔名,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从而彻底清算了民粹派的错误理论。并且再当地,他与另一位革命者克鲁普斯卡娅(全名:娜杰日达·康斯坦丁诺芙娜·克鲁普斯卡娅)共结连理。

1900年2月,列宁在西伯利亚的流放结束,回到彼得堡后不久转赴西欧。7月17日列宁动身来到德国,开始了长达5年的政治侨居者生活。12月,他与G·V·普列汉诺夫共同创办全俄第一张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报纸《火星报》,并写了《中国的战争》,谴责沙皇俄国侵略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的罪行。

1902年,列宁写成《怎么办?》一书,批判伯恩斯坦修正主义及其俄国变种经济主义,指出其主要根源在于崇拜工人运动自发性,强调“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为建党奠定了思想基础。

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大会通过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以争取无产阶级专政为基本任务的党纲。由于在党的组织原则上的分歧,会上形成拥护列宁的布尔什维克派和拥护L.马尔托夫的孟什维克派。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

1904年,列宁写成《进一步 ,退两步》一书,批判孟什维克在组织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全面阐述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

1905年4月,列宁主持在伦敦召开的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央委员。7月,他发表《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一书,指出无产阶级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并与农民建立同盟,是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取得革命胜利的手段是武装起义,革命胜利以后必须建立工农民主专政并立即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同年11月,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列宁回到祖国直接领导革命,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列宁又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1907年8月,列宁出席第二国际斯图加特大会,与修正主义者进行斗争。12 月,再次流亡国外。1908年写成《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阐述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以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重要原理,从哲学上总结当时自然科学的重大成就,捍卫哲学的党性原则。

1912年1月,列宁领导在布拉格举行的党的第六次代表会议。会议决定将孟什维克驱逐出党。从此布尔什维克成为一个独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宁侨居瑞士。在1915年发表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他科学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重要论点。1916年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全面分析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矛盾,揭示它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指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1917年二月革命后,列宁于4月回到彼得格勒,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和“一切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七月事件后在秘密状态下领导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9月,他写成《国家与革命》一书,指出无产阶级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特别强调在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整个过渡时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10月20日,列宁秘密回到彼得格勒,准备发动武装起义。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史称“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翌日,在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宣布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并当选为苏维埃俄国人民委员会主席。

列宁发动十月革命夺权后,表示立即召开立宪会议,实现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同时限制新闻自由,打压宪政民主党。然而选举的结果却是社会革命党以明显的优势击败布尔什维克胜出,列宁又表示“依靠民意,但也不能忘记步枪”,于1918年1月5日解散了在彼得格勒塔夫利达宫的立宪会议并逮捕了反对布尔什维克党派的议员,重新建立由布尔什维克和左派社会革命党组成的联合政府,并用军队镇压了反对解散立宪会议的示威者,随后称“一切权力归立宪会议”是反革命的口号,引起了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宪政民主党等党派的激烈反对。

布尔什维克上台后,俄国和德国仍然处于交战状态。列宁主张接受德国的条件退出一战,布哈林认为应继续进攻解放德国,托洛茨基则支持不战不和。起初列宁支持率占少数故停战决议没有被通过,而随着德国军队的推进,部分领导人改变了立场,最终于1918年3月3日,同德国签署《布列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条约使波兰、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乌克兰、芬兰,格鲁吉亚等国纷纷独立,使俄国丧失了大片领土,激起国内民族主义者的强烈不满。左派社会革命党也因此借机与布尔什维克发生分裂,于同年3月退出了联合政府。

为维护布尔什维克政权打击反对阵营势力,1917年12月20日,列宁决议组建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安全机关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怠工特设委员会(简称契卡),任命捷尔任斯基为契卡主席。1918年2月,中央委员会发表了《人民委员会告会俄国劳动人民书》,列宁在《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法令中,亲手加入“资产阶级中有劳动能力的男女,均应编入挖壕营,受赤卫队负监视,反抗者枪毙。……所有敌方奸细、投机商人,暴徒,流氓,反革命煽动者,德国间谍,一律就地枪决。”等内容,赋予契卡机关拥有不经审判便可执行枪决的权力。

1918年9月,列宁公开声称要制造一场针对资产阶级反革命的“红色恐怖”,给社会制造了极大的恐慌。不同学者的研究表明,从1917到1922年间,契卡的绞死和枪决的人数可能达到数十万至数百万人。受打击者不仅仅是反对派的成员,还包括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平民,前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全家也于此时被枪毙。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及社会民主党人纷纷谴责列宁,孟什维克领袖马尔托夫和德国马克思主义先驱考茨基称其统治为“恐怖统治”。

布尔什维克驱散立宪会议并签订《布列斯特条约》后,国内形势剧烈动荡,1918年春,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叛乱,控制了乌拉尔山附近的西伯利亚铁路。同年6月8日,社会革命党、宪政民主党和孟什维克在萨马拉成立了立宪会议委员会(后改称全俄临时政府),并控制了萨拉托夫,辛比尔斯克,喀山,乌法一带。11月,高尔察克在鄂木斯克成立西伯利亚政府,又于不久后发动政变推翻全俄临时政府,自封为“俄国最高执政”。同时联合南部的邓尼金,波罗的海的尤登尼奇,在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诸多国家的支持下,发起白卫军运动,对抗布尔什维克,俄国内战开始。

列宁领导的人民委员会中央任命托洛茨基为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组建并领导红军,其中大量任用前沙俄时代的军官,对抗白卫军运动。1919年,西线红军的波罗的海舰队击败尤登尼奇及英国舰队,东线红军在伏龙芝等人的指挥下击溃高尔察克的东路白军。1920年,布琼尼、图哈切夫斯基等人率领红军击败邓尼金、弗兰格尔的南路白军。至此苏俄基本稳定了国内局势。

1919年3月,共产国际在列宁领导下成立,总部设于莫斯科。1922年12月30日,列宁领导苏俄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南高加索联邦共同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而苏联的缔造者列宁也被称为“苏联之父”。

1918年初至1919年年初,列宁一共经历了四次“谋杀”事件,其中第三次刺杀事件给他的晚年带来了无法医治的病痛。1922年5月,列宁第一次中风,右侧部分瘫痪,开始减少政务。同年12月第二次发生中风后,他停止政治活动。1923年3月,他第三次中风后,直到去世一直卧床不起,也不能说话。

列宁在第一次中风以后,完成了一份遗嘱并交给了妻子克鲁普斯卡娅,评论了六位苏共的高级领导人,包括:斯大林、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皮达科夫。其中对斯大林的看法是“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

由于同期列宁和斯大林在关于外贸垄断和格鲁吉亚事件问题上发生争执,1923年1月4日,列宁又为他的口授记录作了一个补充,是专门针对斯大林的:“斯大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的来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便是不可容忍的了。因此,我建议同志们想个办法把斯大林从这个位置上调开,另外指定一个人担任总书记。”

1923年3月5日,列宁得知妻子克鲁普斯卡娅被斯大林辱骂和恐吓后十分愤怒,向斯大林提出绝交。斯大林向列宁道歉,最终事情平息。

1924年1月21日莫斯科时间18时50分,列宁在戈尔基村去世,终年54岁。有90余万人出席追悼大会时瞻仰了列宁的遗体并默哀。视列宁为良师益友的中华民国广州革命政府领导人孙中山闻讯后致悼词: 茫茫五洲,芸芸众生;孰为先觉,以福齐民?伊古迄今,学者千百,空言无施,谁行其实?惟君特立,万夫之雄;建此新国,跻我大同。并世而生,同洲而国;相望有年,左提右挈。君遭千艰,我丁百厄;所冀与君,同轨并辙。敌其不乐,民乃大欢;邈焉万里,精神往还。天不假年,与君何说;亘古如生,永怀贤哲。

这位缔造了苏联的伟人,虽然早已经离开了人间,但他为我们留下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却会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永垂不朽。

同类推荐
  • 血腥的盛唐

    血腥的盛唐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从家族角度出发,通过多种史料还原历史细节,以通俗的笔法对大唐王朝李氏家族进行重新解读。帝王、权臣、英雄、宦官,你方唱罢我登场。李唐王朝造就的历史,无不显示出它的残酷与不可抗拒。兄弟相残、家族之争、奴才欺主……一幕幕的血腥书写着李氏家族的历史。围绕李氏家族的传承和纷争,再现大唐帝国的兴亡史。大唐王朝是让我们为之自豪的一座历史巅峰,大唐盛世的辉煌始终令我们向往。这个气势磅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国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遐想与疑问。
  • 每天读点世界历史

    每天读点世界历史

    本书以人类历史为主干,取材于历史,又尊重历史,按照主题划分的形式进行编排,以通俗易懂的散文化表述,追求一种和谐而有趣味的阅读快感。它以时间为经,以历史名人和重大历史事件为纬,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通过一个个精彩鲜活的历史故事展现五千年世界历史风貌。
  • 掌上帝国之南朝烟雨

    掌上帝国之南朝烟雨

    南北朝时期应该从北魏和刘宋的南北对峙开始说起。实际上当刘裕刚死的时候南北朝时期并没有开始,因为北魏还没有统一北方,南北对峙并没有形成!乱世之时,唯有抢占先机,才有活下去的机会。
  • 宋朝十讲

    宋朝十讲

    中国历史绵延流长,千百年的风云际会,形成了丰富的人生智慧,曾经在历史舞台上活跃过的芸芸众生无不留下了自己的踪迹,这对于我们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宋朝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让人感到困惑的朝代之一,它的丰富、复杂和矛盾构成了其纷繁的历史。宋朝是一个柔弱但发达的朝代,在三百多年的历史中,上演着争斗与杀戮、变法与保守、中庸与衰败的一幕幕场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与人生。宋朝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让人感到困惑的朝代之一,它的丰富、复杂和矛盾构成了其纷繁的历史。本书揭示了宋朝历史和文化的特点和规律,是一本宋朝历史和文化的专题性读物。
热门推荐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天地颂(第三部)

    天地颂(第三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 那一年,我们打残了日本:白江口海战全纪录

    那一年,我们打残了日本:白江口海战全纪录

    这是一本通俗历史读物。该书以发生在663年的白江口海战为切入点,以边缘史料为依据,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来梳理中日海战史,并着重介绍了白江口海战爆发前朝鲜半岛三国、中国、日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渊源,文风活跃,内容有趣,知识点丰富,有助于普通读者了解历史上的中日战争关系以及朝鲜半岛历史。
  •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世界有没有一个开端?宇宙有没有一个边界?世界上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有那至今令人类百思不得其解的时间之谜:在这些亘古谜团之外,还有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能不能提出“世界”是什么一这个问题?人的感觉是否可靠?语言能不能传达思想?我们能否认识他人的心灵?经过理性的反思和省察后,我们会发现所有我们习以为常的问题和答案,原来都小是这么理所当然,闪此在自然面前永远保持谦恭的姿态就成了唯一正确选怿!
  • 佳期如梦之今生今世

    佳期如梦之今生今世

    这样的故事,不是碰不到对的人,只是都败给了自己,败给了现实。在爱情的路上又都是那样绝望地走着,一开始就扑下来的悲伤的雾,谁都不能看得那样真切,却又急急地找出路,可是有出路吗?
  • 致命裁决

    致命裁决

    一位雄心勃勃的律师,一位意志坚定的母亲;一件疑是连环杀人的案子,一件是牵涉到儿子致命的审判;律师萨拉·纽比正全力以赴为当事人犯洗刷罪名时,却发现陷入另一件案子的儿子似乎也牵涉其中……
  • 妖后乱天下

    妖后乱天下

    《妖后乱天下》简介:她天生拥有一双与众不同的异瞳,能掌控风雨雷电,出手狠辣无情,琴棋书画双绝,医毒玄术双修,称霸三界,唯我独尊!她的身份究竟是人、是妖还是黑暗中的王者降临异世?异瞳现,天下乱,青凤出,四海一!这一预言的出现引起了天下的纷争,她,是被心爱的人算计的棋子还是要保护的对象?看异瞳拥有三世记忆的妖女如何玩权术国家于股掌,斩妖魔鬼怪于剑下!琉璃新作:女强穿越玄幻文,精彩起伏,不容错过!============================推荐雪若蓝MM的好文:惑爱好友林小妹的:王妃七岁了翼妖的作品:九岁小娘亲
  • 爱妃你敢玩跳槽

    爱妃你敢玩跳槽

    七夜的缠绵,他亲手在她的肩头刺下了个“囚”字,赐名“囚妃”,他以为她已成傀儡,却不想一朝醒来,这个女人竟还了他致命一击,她嘴角的笑如同午夜漫放的罂粟,致命而蛊惑,冷纱遮面,是凤凰的涅槃……
  • 天才御兽师

    天才御兽师

    寒无邪——亦正亦邪,一曲笑天,万兽诚服!她是所有仙人眼中的仙界废柴,在父亲家族受尽白眼,被赶出家族后,她却发现,她的身上拥有强大的神秘力量——上古天赋!选本命法宝之日,被所有人取笑的废物戒指,竟是上古神器,内有妖孽至极的——美男器灵!她的一身仙骨,引来无数兽类想要吃她,她的天赋竟可以让灵兽、仙兽、神兽从琴音中得到修为提升,在琴音提升修为的诱惑之下,兽兽们竟一个个死皮赖脸的缠着她!-----花海中突然发出一道冲天的蓝色光束,像是什么从花海中诞生,天邪小心的靠近花海中间,目光瞬间呆住……乌黑的发丝犹如丝绸般柔美,未着衣衫的完美身躯被长发半遮半掩,白皙如凝脂的肌肤带着点点星光,高挑的身材,完美的身形,只是一个背影,就已经让万花失色。“你是谁!”她始终只是一个五岁的孩子,瞬间面红耳赤,害羞的转过身去。“你不是说我藏头藏尾的吗?现在能够看得见我了,为何还要转过身去?”邪魅的声音带着一丝微醺的蛊惑,蓝色的眸中闪过一丝悲伤,但他很快就掩饰去了眼中的悲伤,“我是这枚戒指的器灵。”【一滴泪,解开尘封千万年的封印,千万年孤寂的灵魂,终于不再寂寞,他以为那只是预言成真,却不记得,一开始这就是他成为器灵的目的,只为等她的出现。】-----雪白无害的小兔子,化身成为萌男,眨着闪亮蛊惑的大眼睛,“主人,我饿了,让我‘咬’一口!”冰狐化身成为绝美的冰山美男,极其别扭道:“你的琴弹得不错,只要每天弹一曲给我听,我便…随便你怎么样!”哗啦一身,衣衫尽去,一脸视死如归,献身求曲状。金鹰化身为金色戎装的神武美男,男人味十足道:“主人,我会誓死保护你!不过”他的眸中闪过一丝阴谋的光芒,眯起眼睛道:“先得让我‘美餐’一顿!饿着,可没力气保护你!”鹿王化身的温柔美男,挂着和煦的微笑,解开腰带,缓步逼近,腼腆道:“对你的内疚,不知如何弥补,我想了很久,也许这……才是最好的弥补方式!”妖孽的蛇王,眯着至毒至魅的双眸,吐出舌头舔了舔下唇,一脸饥肠辘辘:“要是一个男的弹出如此好的琴音,本王还没兴趣呢!本王愿意跟着你,对你可是莫大的恩赐,你敢不要我!”【如此兽兽,层出不穷……】-----“她在五岁时,我就定下了!从小萝莉好不容易调教成万人迷!谁也不能动她!只有我可以‘吃’她!”啪啪啪,N个耳光,火山爆发后,一个个美男变回可怜的兽形。
  • 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

    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

    李梦兰懵了,自己好好的一个白富美咋就这么倒霉嘞?好吧,难不成会被这小小的农家给困死?,李梦兰就是那个倒霉的娃;一不留神穿越了。既来之则安之,这人倒霉起来喝口水都会塞牙,在现代都可以混的风生水起,穿越到了一个狗不拉屎鸟不生蛋的农家;还是一个古代的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