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一种模块式技能培训法,其基本思想是:每个职业都可看成是由可分解的若干个被称为“模块”的工作任务构成。职工通过培训,逐个掌握各个模块所包含的知识内容之后,就能够上岗从事这一职业。这种模块式技能培训法,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现行公文的写作,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公文本身就具有显著的规范化格式的特点。存在规范化格式特点,必然存在内层结构上与之相应的深层结构构成成分;每一个基本构成成分,必然包含有相对固定的构成内容,而这种包含相对固定内容的基本构成成分即可视作模块。
本节以公文具有基本构成模块为基础,探讨公文内容的一般结构模式。
(一)公文正文基本内容模块及其界定
公文正文存在哪些基本构成模块?对公文正文基本内容构成模块的认识,同样得遵循马克思关于一般规律只有在对偶然性进行大量概括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的思想而进行。惟有通过分析、研究大量的公文实例,方可概括、提炼出公文正文基本内容的构成模块。
下面是能说明公文正文基本内容模块的典型例子。
[例文]
关于表彰×××同学和×××附中等单位的决定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单位:
× ××同学在第34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金牌,为××省争了光。①为表彰×××同学及×××附中等单位的突出成绩,为促进我省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勇于进取的精神,②省人民政府决定:③
(一)给予×××同学颁发奖状和奖金1万元;
(二)给予×××附中和× ×市教委颁发奖状和奖金各5000元;
(三)给予省数学学会和广东省数学奥林匹克业余学校颁发奖状和奖金各5000元。④
希望袁汉辉同学和受表彰的单位,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争取更大成绩。⑤
广东省人民政府
一九九三年八月十五日
(按:例文中的圈号数字为本书编者所加)
公文正文的基本内容模块一般来说有五个,即“依据”、“目的”、“文种承启语”、“事项”、“要求”。在上例中,①所标的内容为依据;②所标的内容为目的;③所标的内番为文种承启语;④所标的内容为事项;⑤所标的内容为要求。
一般来说,所谓“依据”,属于公文制作的原由、现实根据或法律根据,以及有关事件的情况交代等公文制作的出发点。每一篇公文的制作皆有依据。在上例中,袁汉辉同学获奖是发文的依据。依据体现了制发公文的根据以及必要性、适时性和针对性。
“目的”,即是制发公文的目的。目的,有时表现为惯用语“目的句”(或称为“主旨句,”)。目的句常以带“为”、“为了”等介词的提示语句表达。每一篇公文皆有发文目的。目的其实也包括了发文的意义。目的句的作用,主要是开宗明义,提示发文的目的、意义或动机,以提起、集中受文者的注意力。
“文种承启语”为一种承上启下、启示事项的过渡句子。之所以叫文种承启语,还由于这个句子包含着对所发公文属于何种文种的提示。如上例为“决定”的文种承启语便是“省人民政府决定”。
“事项”是一篇公文的重点,是公文制作者围绕或根据主旨而展开的内容、叙述的情况、分析的问题、提出的做法、措施或执行的方案等一类内容。事项集中体现了行政机关对某项工作具体的政务行为和态度措施。在例文中,事项表现为受表彰的对象、奖状和奖金。
“要求”,是文末针对或围绕事项而提出(或补充)的希望、号召、倾向、强调的问题以及面向全局而作的指示等。在例文中,要求表现为对袁汉辉同学和受表彰单位的希望。
(二)公文正文基本内容模块的排序及公文基本内容
显性结构模式图
公文正文基本内容模块构成一篇公文,必定存在特定的、内在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的外在形式表现为一定的排列顺序。
“依据”既然是何以会出现这一篇公文的理由、根据,为公文制作的出发点,那么,按逻辑关系,应排首位。“目的”,提示在特定的背景之下制作公文的考虑,表明动机,得以依据为前提,自然与依据紧邻,且必须在依据之后。为启示达到目的而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方法和意见的“文种承启语”,必然在目的之后,事项之前。“事项”之后需要进一步强调、提示,或为落实具体的做法而发出希望及号召等,这些针对事项而发的意见性“要求”,只能排在事项之后的文末。例文所呈现的实际上便是这种排序。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构成如图所示的框图。
依据
↓
目的
↓
文种承启语
↓
事项
↓
要求
公文正文基本内容显性结构模式图
上图表现的是完全式或标准式公文正文基本内容模块的排列格式,属于最规范的格式。凡是规范的格式,都可称为模式。由于模式显明了构成公文内容基本的、完全的模块及其排序,因而,可将之定义为“公文正文基本内容显性结构模式”。
(三)公文正文内容隐性结构模式
在现行公文中,公文正文基本内容显性结构模式是一种完全式模式。实际流通的公文,常常可省略部分结构模块。被省略的结构模块,类似于高等数学中的隐函数,是一种隐性模块。隐去了部分结构模块的公文结构模式,可以定义为“公文正文内容隐性结构模式”。
公文部分结构模块能否隐去,需遵循四个原则:一是利于突出主旨的原则;二是适应文种特点的原则;三是服从内容表达需要的原则;四是简明精炼的原则。
在公文正文五个基本内容模块之中,事项是核心,因而绝对不能省略,也无法省略。
单一模块模式,即只有惟一不能省略的模块:事项。从理论和实例上看,周知性公文公告和通告能够出现这种模式。
[例文]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
关于宋庆龄副委员长病情的公告
(第一号)
宋庆龄副委员长患冠心病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经多方治疗,未见好转。曾多次出现发热、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症状。二月十四日晚,突发寒战高热,热度达摄氏四十点二度,有严重心力衰竭。目前病情危急,正在积极抢救治疗。
一九八一年五月十五日
一般来说,公文正文内容隐性结构模式有单一模块模式、两模块模式、三模块模式和四模块模式四种类型。
由于该内容超出了教学大纲的范围,不作赘述。
(四)认识公文正文基本内容显性、隐性结构模式的意义
1.利于循格阅读,强化对公文正文内容结构的认识
认识和掌握公文正文基本内容显性和隐性结构模式,尤其是在明确了公文基本结构模式图后,由于图形直观、形象、具体,在一定的程度上,能较强烈地刺激视觉,强化记忆,因而利于记牢。如果说,在未引人公文结构模块之前,阅读公文尚不太容易体现格式化的思想,那么,引入之后,再阅读公文,就容易将公文正文基本内容结构模块与所阅读的公文正文内容结构进行比照,找出对应处和相异处。在阅读和析评现行公文正文的结构时,亦易于对之作出是显性还是隐性结构模式的分析。从而将本来较为被动和较混沌的学习,趋向为有格可循、较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学习。
2.利于规范撰稿思路,循格快速写作
公文正文基本内容显性和隐性结构模式的引入,可以导致写作训练的两个改进:一个改进是能够将整篇公文的写作训练,改成类似于“模块式技能培训”,即将整篇公文的写作训练分为两步:第一步进行各单项模块的写作训练,第二步进行组合式整体公文写作训练。各单项模块写作训练,有很强的对口性;第二个改进是将比较无序的谋篇布局思路变成规范性较强的撰稿思路,甚至可以在下笔前对显性结构模式的五个模块皆进行全面的考虑,然后,对符合隐性原则能够隐去的模块,考虑是否作出隐性处理。实践证明,利用这种做法能较快地循格写出较好的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