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800000003

第3章 公文的格式行文制度 公文正文基本内容模块及结构模式

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一种模块式技能培训法,其基本思想是:每个职业都可看成是由可分解的若干个被称为“模块”的工作任务构成。职工通过培训,逐个掌握各个模块所包含的知识内容之后,就能够上岗从事这一职业。这种模块式技能培训法,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现行公文的写作,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公文本身就具有显著的规范化格式的特点。存在规范化格式特点,必然存在内层结构上与之相应的深层结构构成成分;每一个基本构成成分,必然包含有相对固定的构成内容,而这种包含相对固定内容的基本构成成分即可视作模块。

本节以公文具有基本构成模块为基础,探讨公文内容的一般结构模式。

(一)公文正文基本内容模块及其界定

公文正文存在哪些基本构成模块?对公文正文基本内容构成模块的认识,同样得遵循马克思关于一般规律只有在对偶然性进行大量概括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的思想而进行。惟有通过分析、研究大量的公文实例,方可概括、提炼出公文正文基本内容的构成模块。

下面是能说明公文正文基本内容模块的典型例子。

[例文]

关于表彰×××同学和×××附中等单位的决定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单位:

× ××同学在第34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金牌,为××省争了光。①为表彰×××同学及×××附中等单位的突出成绩,为促进我省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勇于进取的精神,②省人民政府决定:③

(一)给予×××同学颁发奖状和奖金1万元;

(二)给予×××附中和× ×市教委颁发奖状和奖金各5000元;

(三)给予省数学学会和广东省数学奥林匹克业余学校颁发奖状和奖金各5000元。④

希望袁汉辉同学和受表彰的单位,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争取更大成绩。⑤

广东省人民政府

一九九三年八月十五日

(按:例文中的圈号数字为本书编者所加)

公文正文的基本内容模块一般来说有五个,即“依据”、“目的”、“文种承启语”、“事项”、“要求”。在上例中,①所标的内容为依据;②所标的内容为目的;③所标的内番为文种承启语;④所标的内容为事项;⑤所标的内容为要求。

一般来说,所谓“依据”,属于公文制作的原由、现实根据或法律根据,以及有关事件的情况交代等公文制作的出发点。每一篇公文的制作皆有依据。在上例中,袁汉辉同学获奖是发文的依据。依据体现了制发公文的根据以及必要性、适时性和针对性。

“目的”,即是制发公文的目的。目的,有时表现为惯用语“目的句”(或称为“主旨句,”)。目的句常以带“为”、“为了”等介词的提示语句表达。每一篇公文皆有发文目的。目的其实也包括了发文的意义。目的句的作用,主要是开宗明义,提示发文的目的、意义或动机,以提起、集中受文者的注意力。

“文种承启语”为一种承上启下、启示事项的过渡句子。之所以叫文种承启语,还由于这个句子包含着对所发公文属于何种文种的提示。如上例为“决定”的文种承启语便是“省人民政府决定”。

“事项”是一篇公文的重点,是公文制作者围绕或根据主旨而展开的内容、叙述的情况、分析的问题、提出的做法、措施或执行的方案等一类内容。事项集中体现了行政机关对某项工作具体的政务行为和态度措施。在例文中,事项表现为受表彰的对象、奖状和奖金。

“要求”,是文末针对或围绕事项而提出(或补充)的希望、号召、倾向、强调的问题以及面向全局而作的指示等。在例文中,要求表现为对袁汉辉同学和受表彰单位的希望。

(二)公文正文基本内容模块的排序及公文基本内容

显性结构模式图

公文正文基本内容模块构成一篇公文,必定存在特定的、内在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的外在形式表现为一定的排列顺序。

“依据”既然是何以会出现这一篇公文的理由、根据,为公文制作的出发点,那么,按逻辑关系,应排首位。“目的”,提示在特定的背景之下制作公文的考虑,表明动机,得以依据为前提,自然与依据紧邻,且必须在依据之后。为启示达到目的而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方法和意见的“文种承启语”,必然在目的之后,事项之前。“事项”之后需要进一步强调、提示,或为落实具体的做法而发出希望及号召等,这些针对事项而发的意见性“要求”,只能排在事项之后的文末。例文所呈现的实际上便是这种排序。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构成如图所示的框图。

依据

目的

文种承启语

事项

要求

公文正文基本内容显性结构模式图

上图表现的是完全式或标准式公文正文基本内容模块的排列格式,属于最规范的格式。凡是规范的格式,都可称为模式。由于模式显明了构成公文内容基本的、完全的模块及其排序,因而,可将之定义为“公文正文基本内容显性结构模式”。

(三)公文正文内容隐性结构模式

在现行公文中,公文正文基本内容显性结构模式是一种完全式模式。实际流通的公文,常常可省略部分结构模块。被省略的结构模块,类似于高等数学中的隐函数,是一种隐性模块。隐去了部分结构模块的公文结构模式,可以定义为“公文正文内容隐性结构模式”。

公文部分结构模块能否隐去,需遵循四个原则:一是利于突出主旨的原则;二是适应文种特点的原则;三是服从内容表达需要的原则;四是简明精炼的原则。

在公文正文五个基本内容模块之中,事项是核心,因而绝对不能省略,也无法省略。

单一模块模式,即只有惟一不能省略的模块:事项。从理论和实例上看,周知性公文公告和通告能够出现这种模式。

[例文]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

关于宋庆龄副委员长病情的公告

(第一号)

宋庆龄副委员长患冠心病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经多方治疗,未见好转。曾多次出现发热、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症状。二月十四日晚,突发寒战高热,热度达摄氏四十点二度,有严重心力衰竭。目前病情危急,正在积极抢救治疗。

一九八一年五月十五日

一般来说,公文正文内容隐性结构模式有单一模块模式、两模块模式、三模块模式和四模块模式四种类型。

由于该内容超出了教学大纲的范围,不作赘述。

(四)认识公文正文基本内容显性、隐性结构模式的意义

1.利于循格阅读,强化对公文正文内容结构的认识

认识和掌握公文正文基本内容显性和隐性结构模式,尤其是在明确了公文基本结构模式图后,由于图形直观、形象、具体,在一定的程度上,能较强烈地刺激视觉,强化记忆,因而利于记牢。如果说,在未引人公文结构模块之前,阅读公文尚不太容易体现格式化的思想,那么,引入之后,再阅读公文,就容易将公文正文基本内容结构模块与所阅读的公文正文内容结构进行比照,找出对应处和相异处。在阅读和析评现行公文正文的结构时,亦易于对之作出是显性还是隐性结构模式的分析。从而将本来较为被动和较混沌的学习,趋向为有格可循、较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学习。

2.利于规范撰稿思路,循格快速写作

公文正文基本内容显性和隐性结构模式的引入,可以导致写作训练的两个改进:一个改进是能够将整篇公文的写作训练,改成类似于“模块式技能培训”,即将整篇公文的写作训练分为两步:第一步进行各单项模块的写作训练,第二步进行组合式整体公文写作训练。各单项模块写作训练,有很强的对口性;第二个改进是将比较无序的谋篇布局思路变成规范性较强的撰稿思路,甚至可以在下笔前对显性结构模式的五个模块皆进行全面的考虑,然后,对符合隐性原则能够隐去的模块,考虑是否作出隐性处理。实践证明,利用这种做法能较快地循格写出较好的公文。

同类推荐
  • 中学生读名家:再别康桥

    中学生读名家:再别康桥

    徐志摩可谓是中国现代文坛独具特色、才华横溢的才子。他的诗字句清 新、韵律谐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散文则如天马行空,纵情任性,随意 铺染。这位自然之子,一生都被诗意浸透,随遇自有乐土。他的诗文,情爱 ,还有那云游飞升般的离去,似乎一直没有离开这个纷繁的尘世,仍被世间 传说不尽。斯人已去,我们唯有从诗文中,触摸那传奇一……
  • 诸葛亮文集译注

    诸葛亮文集译注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不但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业绩,而且以其精辟的著述,丰富了我国思想史的宝库。诸葛亮的著作,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论及治国富民的篇章,又有谈论发展生产的内容;既有治国治军的宏论,又有举贤斥佞的表文;既有畅谈外交、形势的文章,又有提出战略决策的雄文。其中,有关治军、用兵的论述,又成为诸葛亮著作中引人注目的、闪耀着朴素辩证法思想光辉的瑰宝。罗志霖译注的《诸葛亮文集译注》即对诸葛亮的著作进行了翻译和注释,题解着重介绍时代背景、著作内容,并简要揭示其思想意义。
  •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在艺术领域,由于多种新艺术的观念和样式此起彼伏,“交流”艺术正渐渐失去了主导作用的地位,由此对艺术本质的质疑和混乱意识进一步形成。由此,建立一个包容一切艺术的定义变得不太可能与没有意义。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流动复合体的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只能是短暂的、一时的,任何哪怕自认为是无懈可击的关于艺术的定义都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概括而非最终答案。今天,对艺术不可避免的谈论恰恰证明艺术正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其实,人类喜欢刨根问底的天性是对千变万化的艺术现象背后本质的追问,也得益于人们不断了解和接近艺术。
  • 美国种族简史

    美国种族简史

    罗永浩倾力推荐!为什么今天还要回顾一个国家的种族历史,反思各种族在同一片土地上的生存状况,即使在建国已有两百多年的美国,在种族已经实现了“平等”的今天。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追求集体感和身份认同是自然的选择,在种族繁多的美国,因为融合、改变带来的矛盾冲突尤其突出。一个少数族裔融入的过程伴随着各种痛楚,常不为外人道,而在美国,德国人、日本人、法国人、华人、西班牙人、波多黎各人走过的成为“美国人”的道路也各有辛酸。也许,你认为自己了解种族的问题,理解文化震撼,但读完本书,或许你会发现对种族的误解还深深存在,急待改变。
  •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通过考察这些矛盾产生和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并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目标的视角提出了缓和这些社会矛盾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藉此希望中国社会走向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本书主要针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所产生的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国社会未来发展走向的重大现实矛盾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这些社会矛盾包括城乡矛盾、区域矛盾、阶层矛盾和思想矛盾,其中在阶层矛盾中深入剖析了贫富矛盾
热门推荐
  • 几个人事工作者的琐事

    几个人事工作者的琐事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酒侠神医

    酒侠神医

    这个不算荒凉的小镇,一直沉寂着。突然有一日,有人打破了它的看似平静,形形色色的奇人异事,陆陆续续出现,他们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养的故事呢?
  • 逃来逃去

    逃来逃去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与故土一拍两散

    与故土一拍两散

    一个流浪者和漂泊者。80年代,作者前往美国留学,并试图融入美国,在这个异国他乡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和理想世界。然而,美国并不是他想象的天堂,无法满足他对身份的认同、对爱和自由的追寻。自此,他开始自己的“漂泊”生活,“流浪”于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欧洲等国。作者试图“与故土一拍两散”,在本书中,他通过自己的所观所感所想,比较中外价值的差异,大到社会现象,小到具体的人及事物,客观而犀利地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想法。《与故土一拍两散》讨论了诸如精神家园、精英阶层、转型、身份等世人普遍会感到困惑的话题,看似题目很大,却落到细节处,真实而令人信服。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灾害对策全书

    灾害对策全书

    《灾害对策全书》是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兵库 震灾纪念21世纪研究机构共同设立的翻译编辑委员会 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灾害特点与行之有效的防灾对 策,从日语版的《灾害对策全书》全四卷中精选了39 篇文章翻译,集成一册。 《灾害对策全书》包含了应对灾害所需的法律、 政策、方针,各种应对手段和工作流程,防灾教育和 防灾文化等各个方面,为从事防灾减灾工作人员和研 究者提供参考,是一本结合了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的 灾害对策指南。本书是以真实的自然灾害为案例,对 灾后经验教训的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和针对性,提高 灾害对策的能力,为构建安全与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 鉴意义。
  • 50个决定你一生的做人法则

    50个决定你一生的做人法则

    做事先做人,这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无论是成功企业家、知名学者,还是普通老百姓,都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为什么做事先做人?到底做事为先还是做人在前?这本书从一个人如何成功的角度,仔细分析了做事和做人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