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600000019

第19章 烟蒂投资的成功转型 (2)

两位大师的教诲对巴菲特形成自己的投资原则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巴菲特的最伟大之处在于他能够化而通之,化而用之,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能够学以致用。要进行成功的投资,就必须对理论灵活地加以使用,要将纸面上的东西结合实践进行揉合而后变通。他认为股票市场是那些理性,自助,而好学勤劳的人施展抱负的天地。巴菲特仰慕格雷厄姆,师从了格雷厄姆很长一段时间,毕业后经过数次坦诚的恳求终于来到老师的公司工作,在这里他继续受到格雷厄姆的教诲,不过这些教诲离实践更近了。之后巴菲特接触了费雪的著作,他废寝忘食地阅读了费雪关于无形资产和成长性的论述,并且想法设法得到费雪的亲自指点。

现在很多投资者将价值投资与成长投资截然分开,巴菲特一直被归为价值投资者。所谓的价值投资就是那些以静态价值为主进行评估的投资方法,而所谓的成长性投资则是那些以动态价值为主进行评估的投资方法。其实,两者都是针对价值进行抉择,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投资方法的一个分支。无论是保守的价值投资还是成长性投资,都需要兼顾另外一个方面。传统的价值投资者不能只顾经营历史和现状,不能只看那些有形资产,而成长性投资者也不能只看预期,只注意那些无形资产能够带来的未来现金流。

巴菲特作为第二代价值投资的集大成者,很好地将格雷厄姆的有形资产与费雪的无形资产结合起来进行价值投资,但是他还没有跨出关键的一步,那就是在无形资产的基础上进行成长性投资,虽然他也做了不少成长性投资,但是都是以无形资产投资,也就是市场性专利为核心进行的。直到林奇出道,价值投资的第三代宗师才出现,林奇以三本著作详细地论述了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成长性三个维度的价值投资。绝大多数投资界人士都认为如果林奇做得更久,他的总利润一定超过巴菲特很多,毕竟巴菲特的年复合回报率是24.7%,林奇是29%,而索罗斯的则是28.6%。三个人当中,以巴菲特投资年限最长,索罗斯其次,林奇最短,但是也超过了10年,而且期间有好几次股市大调整。不过,就现实成就和投资期限而言,巴菲特无愧于“世界最伟大投资家”的称号。对于林奇之后的投资者而言,我们应该在坚守安全空间的基础上注重成长性投资,在现实和未来之间找到均衡,不要将成长性与毫无基础的梦幻概念相混淆,费雪已经给出了关于成长性的现实判断法。

“与时俱进”法则的第二个字内容就是“容纳百家之长”。巴菲特和林奇都是经济学出生,这无疑体现了两人对投资事业的缘分和热爱,似乎冥冥之中,命运已经安排股王和股圣的登台表演。巴菲特是一个对于知识永不倦怠的好学者,他20岁时,由于具有一定投资经验便将积蓄用于投资实践,从中更好地获得格雷厄姆式的投资功夫。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巴菲特没有如愿地进入恩师的公司,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学习,他争分夺秒地阅读更加广泛的书籍和文献,每天都沉浸于投资学习和投资实践。他一有空就赶往林肯市图书馆,查阅各类投资书籍和统计材料。勤学不倦的巴菲特此时以格雷厄姆的思想为指导,广泛阅读了各类投资思想,特别是与财务和行业有关的书籍,结合实践,他将格雷厄姆的体系运用自如。巴菲特的好学精神和容纳百家的气魄是他从来不曾停止前进的步伐,很多师从格雷厄姆的投资者要么固守格雷厄姆的方法,要么完全抛弃这一方法,而巴菲特则超越了格雷厄姆,他从费雪那里获得了力量。沃伦·巴菲特能够成为本世纪最出名的投资者与他的博采众家之长的好学精神密切相关。

巴菲特的儿媳妇在一本书中将巴菲特描述成诸多大师的集合体:部分的格雷厄姆,将价值作为投资唯一对象,通过安全空间来规避投资风险;部分的菲利普·费雪,将企业的成长性和无形资产作为投资研发的重点,关注公司管理等定性因素;部分的劳伦斯·彭博,将市场性专利,也就是某种排他性的竞争优势作为选择投资对象的法则; 部分的约翰·威廉姆斯,将现金流贴现技术引入了价值评估,从而可以在动态方面评估公司的价值,根据未来的收益流而不是现在的资产状况评估公司价值;部分的罗德·肯尼斯,提供了组合概念,认真研究某一领域同时兼顾整体;部分的艾格·斯密斯,完善了长期投资的理念。这些人都为价值投资的某个方面作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代表了价值投资近百年来的不断发展,巴菲特对价值投资的掌握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对这些价值投资杰出理论的学习并非在一夜之间完成,能够广纳百家的气魄使得巴菲特能够成为王中之王,其复合回报率虽然没有林奇和索罗斯高,但是其投资年限却是三者之中最长的。

从事自己热爱和习惯的投资类型,不断专研以便有所成就是“与时俱进”法则的第三个要求。巴菲特对于投资热忱从小就开始展露无疑,而能够师从名师,然后自己独立开创投资事业更是巴菲特一生的梦想。巴菲特很小的时候就跟周围的人说自己在35岁之前会成为一个百万富翁,那时候一个身价百万的人是一般人望尘莫及的。不过有人追问巴菲特是不是对钱很感兴趣时, 巴菲特严肃地说自己对于金钱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渴望,只是喜欢看见财富增长,数字不停飞滚的样子。

巴菲特喜欢让钱袋子迅速膨胀,但是对自己的生活却要求不高,他曾经因为爱妻花了一万多美元更换家具而感叹,其平时做的最奢侈的一件事情就是购买了一架私人飞机,而这还被比他更注重成本的查理·芒格所诟病,以至于他表示自己如果去世,查理就会立即将飞机卖掉。巴菲特在前两年已经表态要将个人85%的财富捐给全球首善基金,这表明了巴菲特对财富本身的淡漠,以及对慈善事业的支持,一个身价很快可以达到千亿的富翁,将个人财富的85%捐给世界上最庞大的个人慈善基金:盖茨——美莲达基金,这样的壮举让全世界很多富豪汗颜。无论是巴菲特还是索罗斯,都不以金钱本身为荣,巴菲特喜欢挑战世界的赚钱记录,对于他而言钱真的只是一个比赛成绩而已。而索罗斯则将金钱看做自己完成哲学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工具。两人都以自己喜欢从事的投资事业来达成个人梦想。

巴菲特曾经说:“我最愿意与充满激情的人一起工作,挑战极限,我做那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连自己想做的事情都不能去做,人生还有何意义。我从事证券投资事业主要是因为它可以让我过上我想要的生活,我没有必要为了社交成功而掩饰自己,投资可以给我自由和自然的乐趣。”这些话深刻地反映了巴菲特对于投资是多么的热爱。巴菲特的朋友都认为他是一个生活随意的人,而这正是巴菲特从事投资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巴菲特早年的经历当中,我们可以发现为了从事自己想要的投资事业,巴菲特可以不远万里去寻师访友,可以舍弃消费和休闲去研究公司,将投资化作生活,不只是巴菲特,还有林奇和索罗斯,吉姆·罗杰斯。

美国一位商业界的翘楚曾经这样评价巴菲特对投资事业的热忱:“巴菲特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傲,他的辉煌从20世纪下半叶延续到21世纪。其财富积累速度如此之快 以至于比尔·盖茨在未来数年也会被巴菲特远远抛在后面,想想看每年25%的增长速度,这可以让巴菲特的财富3到4年就翻一番,无论哪个实业界的巨擘都无法做到这一点。为什么巴菲特能够创造奇迹,我想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比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热爱股票投资,从其出生到其入学,再到建立基业,每每想到这里我就感叹造物主的神奇。”凡是接触过巴菲特的人,凡是研读过巴菲特年报的人,凡是看过巴菲特传记的人,没有一个不为其执著所叹服,其执著的根源在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为什么巴菲特能够在30岁之后还有不断的飞跃,其投资智慧甚至在21世纪初也出现过重大的飞跃,一个在70岁以前一直从事股证券投资的专家可以在贵金属和外汇领域建立新的领地,这需要多么大的思想和精神准备啊。

巴菲特的过人之处有很多,但是能够听见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找到自己的声音,这恐怕是他成功的主要动力。这个世界上太多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不知道自己的追求,不知道现在在做什么,而巴菲特仅仅是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明白了可以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这就是伟大所在,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巴菲特认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很幸运的,而能够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努力则是幸福的,一个人既幸福又幸运,那么他的人生便是成功的。那些不值得去做的事情,必然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就不应该勉强去做。巴菲特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一个坚持外在世界应该为内心世界腾出空间的特立独行者,融汇美国东西部的大师精华,在中部僻壤开立自己的百年基业,这就是一个明白自己应该是投资者而不是棒球选手的巴菲特成功的秘诀。

人都会犯错,人的成功经常是一个不断尝试,试错的过程,顿悟只能建立在不断实践和犯错的基础上,没有伟人能够生而伟大,传奇在童年的时候埋下种子,但是只有在经过苦难和失败的浇灌后才能开出最美丽的花朵。巴菲特因为“烟蒂”投资而深陷纺织业,他曾经一度因为固守格雷厄姆的理论而忽略了事实,对于芒格的建议,他认为是正确的,但是却因为内心的情感而不能理性处理,他学过经济学,但是却没有及时而恰当地处理那些算作沉没成本的投资。不过,伟人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够在事情没有变得不可收拾的之前改正错误,最终巴菲特认错出局,从实践上彻底超越了格雷厄姆,开始真正领略到费雪精神的实质。巴菲特的失败并不能抹杀其作为世界最伟大投资家的资格,反而增加了其荣耀,也使得他离普通投资者更近了,这是一种亲切的感觉,因为沃伦也有人性的种种复杂之处,这跟那些自以为没有沃伦天赋的人以很好的反驳,每个人都具有人性,关键是是否能够恰当地处理和运用自己人性的一面。

巴菲特最喜欢的体育活动是桥牌运动,对于桥牌他最喜欢的一本书是《输掉桥牌的原因》,这本书告诉了哪些错误会导致桥牌选手输掉比赛。巴菲特明白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可怕都是不明白错误所在,忽略了错误的存在,甚至根本不承认自己会犯错。在巴菲特看来错误的定义有两点,一是不遵循自己的投资哲学和投资系统,这主要表现在违背来自格雷厄姆和费雪等第一代价值投资者的思想,当然这些思想是经过思考和实践而沉积下来的,并非教条化地恪守一切;二是不顾实践的反馈,一味坚持错误的做法,一直得到错误的结果。人总是希望采用同一做法而得到不同的结果,这点巴菲特认为非常好笑。对于投资巴菲特认为最为重要的就是在坚持一套投资方法的基础上定期回顾,然后革新,经历一个“遵守——反馈——调整——遵守——反馈”的良性循环过程。

巴菲特在1961年购买了米尔制造公司,其运用的投资方法完全恪守格雷厄姆的静态价值评估,这是一家生产风车和农用机械的工厂,其成长性相当差,但是巴菲特却按照格雷厄姆的有形资产评估法得出这是一桩划算的买卖。后来他发现这家公司不仅成长性差,而且其管理层对于股东并不诚实,在成本管理上阳奉阴违,这时候巴菲特已经认识了查理·芒格,巴菲特很快意识到自己的投资错误,他不久卖出了这家公司的股份。巴菲特对于自己的错误相当坦诚,他经常在帕克夏·哈萨维的年报中向股东直陈自己的过失之处,这既符合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也符合巴菲特的处事风格。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巴菲特会不手软地改变这一切,唯一一次拖得比较久的败笔是对纺织业的投资,但后来巴菲特还是坚决地纠正了这一错误,亡羊补牢,尤未晚矣。

无论是巴菲特还是索罗斯都认定人可能犯错,人的心智天然存在缺陷,在认知能力上更是如此,情绪也会妨害人的投资能力正常发挥。巴菲特的这种认识来自芒格和费雪,而索罗斯的这种认识来自卡尔·波普和哈耶克。看来大师的哲学都有某些共同性,这就是承认人具有犯错的普遍性,所以要运用一些风险规避手段和纠错机制。

同类推荐
  • 如何创办学生小饭桌

    如何创办学生小饭桌

    本书系统介绍了创办学生小饭桌需要注意的事项,对如何经营好学生小饭桌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 销售中的心理战术

    销售中的心理战术

    俗话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在销售工作中,心理那点事儿还真是不得不琢磨,否则很有可能在不经意问就忤逆了客户的“心”。本书并非学术著作,其内容旨在通过故事和案例来揭示现实销售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带您轻松读懂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 做大单Ⅲ:业务流程管控八步体系

    做大单Ⅲ:业务流程管控八步体系

    本书是《做大单》系列第三本,通过对大客户销售案例的分析,构建了一套有效提升专业销售力的流程体系——业务流程管控八步体系,通过项目立项、初步接触、方案设计、业绩展示、方案确认、项目评估、合同谈判、签约成交八步骤有效挖掘、引导大客户需求,从而助您精准锁定大客户,拿下大客户,持续耕耘大客户。八个步骤、八大配套案例,为您提供最为实用的操作蓝本,助您快速实现企业利润几何级增长!
  • 用人三十六计(大全集)

    用人三十六计(大全集)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劳心者当指领导者,劳力者就是指被管理者了。人大都想当领导,每天有那么多的团队崛起就是明证;领导不是想当就能当的,每天有那么多的团队倒下也是明证。很多人都想管人,可并非人人都会管人。管人靠权威:熟练地运用权力,让手下心甘情愿地服从你,供你调遣,就可以成为一个好上司。管人靠攻心:成功的上司亲切、随和、善解人意。当下属将你看成自己人的时候,你的目的就达到了。一句话,征服了人心就征服了一切。
  • 打造销售人脉的终极技巧

    打造销售人脉的终极技巧

    本书向读者详细介绍如何拓展自己的人脉圈子,广交朋友,做好、做熟、做深每位客户,扩大自己的个人影响,建立良好的个人口碑,让客户免费帮你销售等一系列的技巧和方法,帮助读者在销售工作中更好地与人交际,做好销售该书它既能为刚入行的销售员雪中送炭,也...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企业培训全书(经典篇)

    企业培训全书(经典篇)

    本书从职业培训的需要出发,全面系统地梳理了职业培训工作中会用到的资料以及相关工具,旨在为企业培训员工、专业培训师提供一本实用、系统的培训全书,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培训师设计培训课程提供一个好的参照。
  • 余罪

    余罪

    警中有位前辈告诉我:慈不掌兵、善不从警。好人当不了警察,因为善良在作奸犯科的人看来,是一种可笑的懦弱。我很不幸,不是一个善良,也不是一个懦弱的人,那些千奇百怪的犯罪,形形色色的罪犯,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不得不像他们一样思考,不得不像他们一样行事,因为我无时无刻都在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抓住他们。我叫余罪,我是刑警,这是我的故事,一个迷茫、困惑、冲动、激烈的故事………
  • 邪王妻管严:腹黑杀手妃

    邪王妻管严:腹黑杀手妃

    原本的格局,理想有多远你就滚多远吧。离王,天人之姿,帝王之才,谁知无意中倒霉的惹到一个外表“温软好看又顾家”实则阴险狡诈,心底的孤独伤痛掩盖在外表温柔慵懒之下,自取名为“离”,穿越成相府倾城之貌却被嫡出小妹欺辱而死的庶女。软弱的无能女再睁眼端庄高贵,独活于世,与人无扰,步步为营,本是慵懒无心之人,却对她一见倾心,因她的到来而彻底改变,从此万劫不复,为她处处谋划,王牌杀手被爱人杀死含恨死去,只是侯门水深,宫府无情,她傲睨万物,她倾情自由,更将他当成洪水猛兽,黑心黑肺的臭男人,那颗冰冷的心怎会轻易融化。还对她死缠乱打,大言不惭的要宠她护她,简直可笑!男人,腹黑无情。可倾你心,寸土恰似虚弥
  • 君临九幽:猎天神话

    君临九幽:猎天神话

    猎杀了天地,我就成为主宰!QQ群:135271878欢迎大家加入!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妖王的宠妃

    妖王的宠妃

    他绝美,温柔,却又神秘,身上总有淡淡的花香。她清秀可爱,外表看似坚强,内心却有无人知晓的脆弱,除了他之外……命运为何如此安排?为何让她知道,她与他本是错误?残酷的现实,她该如何面对?他们之间的感情又该如何收场??
  • 明星青梅的专属竹马

    明星青梅的专属竹马

    宁熙葵:我们之间不是咫尺天涯的形同陌路,不是天涯比邻的一往情深,而是不远不近,永远无法有交集。无论我多努力想要靠近你,你却总把我推开。聂寒跖:只有这样不远不近的距离才能让我一直爱着你,对于我而言,你是阳光,然而我身处黑暗。我不能让你离我太近,我怕你会被伤害得遍体鳞伤。他,身处黑暗,职业杀手,成立杀手组织,黑暗的主宰。她,身处聚光灯下,以阳光微笑为标志的明星。他与她居然是所谓的青梅竹马。当她爱上他,他不懂什么是爱;当她选择离开,他发现早已爱上了她。曾经选择离去的她再次归来,拥有了另一个全新的身份。“为了你我愿意坠落黑暗的深渊,但如果你不爱我,我会选择忘记你,再相见我们已是陌路人。”“如果我的爱只会让你受到伤害,我唯有用我的绝情让你离开。”“你既然不爱我,为什么要跟我上床?”“我从未说过我不爱你。”“但你也从未说过你爱我。”“我爱你,一直爱着你。”“我曾经让你离开,我的心再次冰冷,这一次我绝不放手。”“我曾以为永远温暖不了你的心,原来是我错了。”“我杀过很多人,如果上天一定要我偿命的话,我只准你要我的命。”“既然你的命是我的,别人不能要你的命。”
  • 喋血四平

    喋血四平

    946年4月至5月间,东北民主联军在四平地区展开了抗击国民党军进攻的防御战役。四平是东北的军事重镇,在解放战争期间,四平战役名闻中外,被外国记者称为“东方马德里”。此战中东北民主联军歼敌1万余人,迟滞了国民党军向北满的进攻,对巩固北满根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
  • 我们都是突然长大的

    我们都是突然长大的

    豆瓣最受读者喜爱的人气作者艾小玛,治愈无数心灵的励志随笔集,暖萌上市!总有一些伤痛让那些男孩女孩一夜长大。《我们都是突然长大的》用清新机智的笔调,为读者提供有趣又实用的人生建议,并和读者分享了温暖美好的人生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我们可以读到那些长夜的无助和寂寞,那些因爱而生的伤痛,看到每一个人从成长到成熟的蜕变痕迹。正如作者艾小玛所说的,“每一年回头看看,就是觉得人生不一样了,就是觉得过去的自己太幼稚了。或许所谓成长,就是在自我反思的一刹那,突然之间产生了”。一次流泪,一场挫败,一些疼痛,一段漫长的自我治愈,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突然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