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要么卓越,要么出局
在职场中,每个人都迫切希望自己能成为公司中不可或缺的员工,成为老板最欣赏的得力干将,成为职场中以一当十的品牌人物。事实上,这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只要你拥有一颗追求卓越的心。
有这样一首关于卓越和平庸的小诗:
社会是部磨砺人的机器,
平庸的人像石块,
在里面被磨得渺小琐碎,
而卓越的人则像钻石,
却因磨砺而更加光彩照人。
是的,卓越就像金字塔顶的一粒沙,平庸则是金字塔底许许多多块砖中的一块。前者居高临下,鸟瞰芸芸众生,建功立业的丰功伟绩常常为后人称颂;后者默默无闻,丧失了理想的生命,不知不觉成为前者成功的垫脚石。
从前有一个人养了两匹马,一天他领着两匹马外出拉活。两匹马各拉一辆大车,前面那匹走得很好,而后面的一匹常常停下来。于是主人就把后面一辆车上的货物挪到前面一辆车上去。等到后面那辆车上的东西都搬完了,后面那匹马便轻快地前进,并且对前面那匹马说:“你辛苦吧,流汗吧,你越是努力干,人家越是要折磨你。”
回到家后,主人想:“既然只用一匹马拉车,我养两匹干什么?不如好好喂养那匹勤快的马,把另一匹马宰掉,总还能拿到一张皮吧。”于是,他便把那匹懒马杀掉了。
在NBA联赛中,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一个球员、一支球队,只有稳坐第一把交椅,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NBA的字典里只有胜利,只有冠军,只有超越所有的竞争对手,做到最棒,才能赢得冠军。“第二名没有立足之地,”NBA的杰出教练文斯·隆巴第说,“美国人始终有一种热切的欲望,做什么都想拿第一,赢了又赢。”
商业竞争乃至人生的竞争,与NBA遵循同样的法则——要么卓越,要么出局。追求卓越,做到最好,才能打败竞争对手。管理大师易斯·B·蓝伯格奉行的哲学是:“不要退而求其次。安于平庸是最大的敌人,唯一的办法是追求卓越。”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个人在19岁那年,独自带着6个窝窝头,骑着一辆破自行车,从小山村到离家80公里外的城里去谋生。
他好不容易在建筑工地上找到了一份打杂的活。一天的工钱是17元,这对他而言只够吃饭,但他还是想尽办法每天省下1元钱接济家人。
尽管生活十分艰难,但他还是不断地鼓励自己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为此他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两个月后,他被提升为材料员,每天的工资加了1元钱。
靠比别人多付出,他初步站稳了脚跟。后来,他想继续寻求新的发展。他认为:要在新单位站稳脚跟,就得更多地得到大家的认可,甚至成为单位不可或缺的人。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
冥思苦想之后,他终于有了一个小点子:工地的生活十分枯燥,他想,能不能让大家的业余生活过得丰富一点呢?想到这点,他拿出自己省下来的一点钱,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认真阅读后,讲给大家听。这一来,晚饭后的时间,总是大家最开心的时候。每天,工地上都洋溢着工友们的笑声。
一天,老板来工地检查工作,发现他有非常好的口才,于是决定将他提升为公关业务员。
一个小点子付诸实践后就能有这样的效果,他极受鼓舞。于是,他便将自己的专长,运用到工作的各个方面。
对工地上的所有问题,他都抱着一种主人公的心态去处理。夜班工友有随地小便的习惯,怎么说都没有用,他想尽办法让大家文明如厕;一个工友性格暴躁,喝酒后与承包方要拼命,他想办法平息矛盾,做到使双方都满意……
别看这些都是小事,但领导都看在眼里。慢慢的,他成了领导的左膀右臂。
由于他经常主动找方法解决问题,他终于等来了一个创业的良机。有一天,工地领导告诉他,公司本来承包了一个工程,但由于某些原因,难度太大,决定放弃。
作为一个凡事都爱想办法的人,他力劝领导别放弃。领导看着他充满热情,突然说了一句话:“这个项目我没有把握做好。如果你看得准,可以由你牵头来做,我可以为你提供帮助。”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不是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可以自行创业的绝好机会吗?
他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项目,然后信心百倍地干了起来。
这个年轻人用不懈的进取精神不断想办法解决难题,终于出色地完成了这个项目,从此更加努力。他现在不仅拥有当地最大的建筑队,还是内蒙最大的草业经营者之一,每年有1万多户农民给他的企业提供玉米、草等饲料。拥有了巨额财富的他,在贫困的家乡建起了一个全世界最大的金霉素生产厂,其生产量占全球的1/4,很多父老乡亲跟着他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这位创造了奇迹的人叫王东晓,他是内蒙金河集团的董事长。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是一座有待开采的金库,潜力是无穷无尽的,如果我们怀着热忱,端正自己的态度,追求卓越的事业,就能取得成功。
在公司里,有的员工在认真完成工作的同时,主动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比如学习管理,培养专业技能等,充实业余生活;而有的员工勉强完成任务,就什么事也不管了;甚至有的员工在工作期间偷懒,在操作程序上偷工减料,而且绝不会多利用一分钟来主动把工作做好,他们只图敷衍了事、混日子,享受安逸的温室生活,殊不知有一天他们可能面临下岗。
追求卓越、拒绝平庸是职业人士必备的品质之一。拿破仑曾鼓励士兵:“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职场人士也不应满足于一般的工作表现,要做就做最好。
比尔·盖茨曾对他的员工说:“工作本身没有贵贱之分,对待工作的态度却有高低之别。”公司所有的员工都是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的,只有那些追求卓越,以积极态度对待工作的人,才能步步高升,成为公司的核心人物。
可以这么说,如果你作为一个普通人,渴望在职业生涯中赢得成功、实现品牌常青,那么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就是你不可或缺的。
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色彩;有什么样的追求,就能达到什么样的人生高度。在公司里,无论是基层员工,还是各级管理者,只有做到卓越,才能让自己的品牌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只有勤勤恳恳地工作,超越平庸,主动进取,才能树立个人品牌,赢得事业成功,才会拥有精彩幸福的人生。
品牌生命力=职场竞争力:刷新品牌力即是升级竞争力
价值是一个变数。今天,你可能是一个价值很高的人,但如果你故步自封、满足现状,明天,你就会贬值,被一个又一个智者和勇者超越;今天,你也可能做着看似卑微的工作,人们对你不屑一顾,而明天,你可能通过知识的不断丰富和能力的提高,以及修养的升华,让世人刮目相看。在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只有抱着不断超越平庸,绝不安于现状的心态,不断实现自我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成为职场中品牌常青的人物。反之,如果你安于现状,故步自封,你得到的只能是平庸的结局,你的职业生涯也许会永无亮点。
李洋曾经在一家合资企业担任首席财务官。在成为首席财务官之前,他工作非常努力,并做出了优异的成绩。老板非常赏识他,第一年就把他提拔为财务部经理,第二年又提拔他为首席财务官。
当上首席财务官以后,拿着高薪,开着公司配备的专车,住着公司购买的华宅,李洋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他的工作热情却一落千丈,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享乐上。
当朋友问他还有什么追求时,他说:“我应该满足了,在这家公司里,我已经到达自己所能够到达的顶点。”李洋认为公司的CEO是董事长的侄子,自己做CEO是不可能的,能够做到首席财务官就算到达顶点了。
他在首席财务官的位置上坐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却没有干出值得一提的业绩。朋友善意地提醒他:“应该上进一点了,没有业绩是危险的。”
李洋却说:“我是公司的功臣,而且这家公司离不开我李洋,老板不会把我怎么样的!”
的确,公司很多工作都离不开李洋。然而,他的糟糕表现,还是让老板动了换人的念头。终于,在一个清晨,李洋开着车,和往日一样来到公司,优越感十足地迈着方步踱进办公室,第一眼看到的却是一份辞退通知书。
被辞退了,高薪没了,房子、车子不得不还给公司。李洋只能去租一间小得可怜、上厕所都不方便的小套间。
李洋以为自己不可替代,事实上,现在这个社会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就在他被辞退的当天,公司新招聘了一位首席财务官。
同产品的品牌一样,职场人士的个人品牌也是有生命力的,而且个人品牌的生命力直接决定了职场竞争力。品牌不仅要树立,还要后续的经营,这样品牌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否则,就像上例中的李洋那样,虽然树立了自己的品牌,但由于没有用心经营,个人品牌不但没有被赋予新的东西、新的生命力,反而出现了滑坡现象,这样的品牌又怎能产生持续价值呢?
职场竞争激烈,一个人要想在异常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永远保持最强的竞争力,不仅要成功地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还要持续经营、维护并增强品牌的生命力,同时必须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在认真了解企业需求的前提下,不断提升自身的品牌,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赋予品牌新的核心价值,以保持品牌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在这方面,有两个人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表率:
一个是任正非,他在《华为的冬天》里有一段话:“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华为才存活了十几年。”
另一个就是比尔·盖茨,他的一句“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应该带给我们更多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