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前执行总裁欧文·夏皮罗曾这样评价沟通对企业的影响力:"工商领袖在人际关系和沟通这项课题方面是第一号人物。如果把工商领袖的责任列一张清单,没有一项对企业的作用力比得上适当的沟通。"沟通的好坏不但影响领导者本身,也连带关系到整个组织的效率。因此,沟通的成败往往决定企业未来的命运。
说服之道
说服别人是管理者遇到的常见难题。当我们希望对方接受自己的计划并付诸实施时,要先替对方在脑海中描绘出施行计划后的远景。作为管理者,不是一味地批评成员,而是首先要用自己诚恳的态度说服成员,使之信服,这才是高手。
一位称职的管理者必须学会以良好的态度与人相处,这样才能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否则,用恶劣的态度、不文明的语言批评成员,只能适得其反。比如,一位称职的管理者会用下面的话语:
"请你先想一想,这个计划实现后,光顾我们店里的都将是一些年轻的女性,如此一来,店里自然总是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这就相当于给我们做了一个免费活动广告。我相信我们的销售额一定会提高到现在的五倍以上......"
"很好看!""这样搭配很好。""这套衣服很适合你。"活泼生动的语言与热情认真的态度,会留给对方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产生一股"感动人"的力量。到女性服饰专柜看衣服的女性们,在她们选购的时候,总是会先设想自己穿上这些衣服的模样和别人的赞美之词,被别人赞美的情景会浮现在她们的脑海里,使她们下定决心购买,即使售价稍贵了些,也会勉强自己买下。
心理学家认为,要争取别人赞同自己的观点,光是态度诚恳、观点正确还不够,还要掌握微妙的交往技术。经过研究,有人提出了许多增强说服力的方法,其中最基本的有以下几种:
1利用环境优势
心理学家拉尔夫·泰勒等人曾经按支配能力的大小把一群大学生分成上、中、下三等,然后每等各取一名组成一个小组,让他们讨论大学10个预算削减计划中哪一个最好。实验开始了,一半的小组在支配能力高的学生寝室里,一半在支配能力低的学生寝室里。泰勒发现,讨论的结果总是按照寝室主人的意见行事,即使主人是低支配力的学生。泰勒由此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在自己或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比在别人的环境中更有说服力。在日常生活中应充分利用环境优势,如果不能在自己家中或办公室里讨论事情,也应尽量争取在中性环境中进行,以此争取较大的环境优势。
2寻找与对方的等同点
你经过努力,刚想鼓动一伙青年去清扫某块地方,而他们却宁愿到别的地方去,那你应该怎样激发他们的兴趣呢?
研究发现,如果你试图改变某人的个人爱好,你越是使自己等同于他,你就越具有说服力。例如,一个优秀的推销员总是使自己的声调、音量、节奏与顾客相称,甚至身体姿势、呼吸等也无意识地与顾客一致。这是因为人类具有相信"自己人"的倾向。
"一个酿酒厂的管理者可以告诉你为什么一种啤酒比另一种好,但你的朋友,不管是知识渊博的,还是学识疏浅的,却可能对你选择哪一种啤酒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心理学家哈斯的这句话无疑对等同技巧做了一个形象的阐释。
3将心比心
如果你准备拜访隔壁新搬来的一对夫妇,请他们为社区的某项工程募捐,那么用哪种方法最好呢?
拙劣的劝说者是开门见山地提出要求,其结果是发生争执,陷入僵局;而优秀的劝说者则首先营造信任和同情的气氛。
如果主人为某事烦恼,你就说:"我理解你的心情,要是我,我也会这样。"这样就显示了对别人感情的尊重。以后你说话时,对方也会加以重视。当然,优秀劝说者也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他们也会遭到别人的反对。这时老练的劝说者往往会重新陈述对方的意见,承认它具有优点,然后才指出自己的意见更好、更全面。
在下结论前,如果同时提出双方的观点,就要比只讲自己的观点更有效果。
4有力的证据
引用权威更能消除听众的先入之见。
你准备参加某次决策会议,为一项不为大家所重视的事业争取更大的一笔钱款,什么样的证据最有说服力呢?
如果向听众提供可靠的资料而不是个人的看法,你就会增加说服力。但要记住,听众受到证据的影响的同时,也相同程度地受到证据来源的影响。
5具体事例的运用
想要推销某种药品,是把药品的成分、功能、用法详细介绍一番好呢?还是介绍某个患者使用后如何迅速痊愈的事例好呢?
实际生活中,优秀的劝说者都清楚地知道这样一点:个别的、具体化的事例和经验比概括的论证和一般原则更有说服力。因此,你要想多卖掉药品,就应酌情使用后面一种方法。
要说服别人,你就应旁征博引,使用具体的例子,而不是一味地空洞说教。说服别人,赢得赞同的能力并不是神秘的天赋,而是在保证自己观点正确的同时,通过学习一些社会交往技能,就可以增强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正确指示
大多数沟通是建立在口头基础上的,要想把每一条命令、每一项建议都写下来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可取的。但问题在于很多时候以口头形式发出的简单指示、请求或意见,被听者彻底地误解了。管理者对这种不良的结果感到非常失望,而员工却认为自己在忠实地按管理者的指示行事,也因此而十分不愉快。
如何避免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误解呢?
对管理者来说,首先要认识到同基层员工或高层管理者对话时必须小心谨慎。要具体而准确,任何不经过周密思考的陈述都可能导致不良的结果。
其次,由于传达的每一件事都有着很高的"重要性",因此管理者还必须认识到,这仅仅是因为对于基层员工来说,他们代表着权威。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陈述可以说与它所达到的结果完全不相称,而管理层级或职衔越高,这个人所说的话就越重要。因此,没有一个聪明的总裁会轻易对别人发表评论。
管理者不仅要思考他们自己打算说什么,还要考虑别人会如何获得和理解信息,甚至还要想到接受者可能做出的反应。当管理者与基层员工对话时,使用下面这份心理检查表进行检查:
在传达信息时,你拥有可靠的事实吗?
你打算在这一情况中说什么?
这一信息应该告诉给谁?多少人将会受其影响?
如何能最好地表述信息,以使听者能够理解?
他们会在第一次就获得信息吗?信息需要重复吗?
人们可能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他们会有不同意见吗?
需要对信息进行"包装"吗?
在下达指示时,是否还需要当场示范?为了进行这种示范需要做些什么工作?由谁来进行示范?
接受指示的人需要时间练习吗?要多长时间?
在传递口头信息时应该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是,到底应该在什么地方传递信息?管理办公室是传递信息的最安全场所,这里是管理权威的最强象征。对于下面这些信息来说,组织管理者选择办公室作为交谈地点是十分恰当的:新的指示、程序的变化、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对员工进行的批评。
谈话的方式往往比内容更重要。用粗声粗气或不愉快的语气传递信息时,听者所接收到的信息几乎总是情绪化的。由此管理者可以预料到听者也会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当你以这种方式讲话时,听者必定对你想传达给他的信息感到不快。
有时候,管理者到员工的办公桌前或办公室里交谈更为恰当。如果你希望表扬员工或对他表示特殊的认可,到下属的办公室里或办公桌前驻足交谈也是一个好办法。员工可能拥有进行讨论的数据和资料,管理者也不希望打断员工的工作。
有时也可以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使指示的发出显得更为随意。在大厅或饭厅里碰到员工,向他发出你的信息或指令,就好像一切均在不经意的时候发生的。
当然,如需要向很多员工传达指示或指令时,就需要使用会议室了。在工作区域之外举行会议意味着会议不希望受到干扰。
指令必须传达得准确果断,同时,对指令的执行也必须毫无疑问。在传达指示时,对了解自己工作的有经验的员工给予表扬。认真思考来自员工那里的任何有意义的修改意见,以获得更理想的结果。员工应该得到一个全面的解释,要坦率,要允许提问,要聆听不同意见,不要凭自己的权威而自以为是。
态势语沟通技巧
在沟通过程中,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善于从对方的身体语言中捕捉到他们所需要的宝贵信息,如能恰当运用,这将为争取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1从眼睛中寻找沟通信息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是表情达意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眼睛的动作能传达出人类表情的主要信息,从而为人们的沟通设定良机。
一般而言,与人交谈时,视线接触对方脸部的时间在正常情况下应占全部谈话时间的30%~60%。超过这一平均值时,可以认为他对谈话者本人比谈话内容更感兴趣;低于平均值者,则可能被认为他对谈话者本人和谈话内容均不感兴趣。
倾听对方谈话时,几乎不看对方,那是企图掩饰什么的表现;倘若眼睛闪烁不定,则是一种反常的举动,常被视为用做掩饰的一种手段或性格上的不诚实。
人们处于高兴、喜欢、肯定等情绪状态时,瞳孔必然放大,眼睛很有神;处于痛苦、厌恶、否定等情绪状态时,瞳孔就会缩小,眼睛必然无光;在一秒钟之内连续眨眼几次,这是神情活跃,对某事物感兴趣的表现,有时也可理解为由于个性怯懦或羞涩、不敢正眼、直视的表现;瞪大眼睛看着对方是对对方有很大兴趣的表示。据说,古时候的珠宝商人已注意到这种现象,他们通过窥视顾客的瞳孔变化而知道对方对货物有无兴趣,从而决定是抬价还是降价。由此可见,瞳孔的变化是非意志所能控制的。因此有人在某些场合,往往戴上一副有色眼镜,用以掩饰自己的内心活动。
2从嘴部动作中寻找沟通信息
除了眼睛以外,在面部器官中嘴唇也能表现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嘴巴,除了是摄取食物和呼吸的器官外,也是说话的工具,它的吃、咬、吮、舔等多种动作形式,决定了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往往能反映出说话人的思想情感。
如果一个人注意倾听对方说话时,嘴角会稍稍向后或向上拉;嘴唇常不自觉地张着,呈现出倦怠疏懒的模样,则说明他可能对自己、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感到厌烦,显得心不在焉;如果紧抿嘴唇,且避免接触他人的目光,可能表明他心中有某种秘密,此时不想透露;但有时紧紧地抿住嘴唇,往往也表现出意志坚决;不满或固执时,往往嘴角下拉。撅起嘴是不满意和准备攻击对方的表示;遭到失败时,咬嘴唇是一种自我惩罚的动作,有时也表示自我解嘲和内疚的心情。
如果你是在一个标准的男人圈内进行自己的管理工作,那么你一定会碰到一些"老烟哥"。其实,作为嘴部动作的一个细节,在日常生活中抽烟时的动作极具表现力,它往往将一个人的心理和情绪状态不自觉地流露出来。
如有的人抽烟时,将烟朝上吐,这往往是积极、自信的表现,此时他的身体上部分姿势必然是昂首挺胸的;倘若将烟向下吐,则是情绪消极、意志消沉、有疑虑的表现;斜仰着头,烟从鼻孔吐出,表现出一种自信、优越感以及悠闲自得的心情;如果吸烟不停地磕烟灰,表明内心有矛盾冲突或焦躁不安,这时的烟成了吸烟者减缓和消除内心冲突与不安的道具。
还有的人抽烟时将烟雾从嘴角徐徐挤出,这就给人一种消极而诡秘的感觉,一般反映出吸烟者此时的心境与思维比较曲折回荡,力求从纷乱的思绪中清理出一条令人意想不到的思路来。这种人看似神秘,其实内心很虚弱,云雾缭绕的外表,往往就是在掩藏自己的空虚与恐惧。
如果一个人点着烟而很少吸,表示在紧张地思考或等待紧张情绪的平息;假使没抽几口就把烟掐掉,则表明想尽快结束谈话或已下定决心。
3从眉毛动作中寻找沟通信息
眉毛不是眼睛的简单配角,在表情达意方面,眉毛的形态变化也往往能反映出人的许多情绪,我们可以借此来寻找信息,以进一步做好管理中的沟通工作。
一般地,惊恐或惊喜时,眉毛上扬,即人们所谓的"喜上眉梢";愤怒、不满或气恼时,眉角下拉或倒竖,即通常所说的"剑眉倒竖";当人困窘、不愉快、不赞成或者是表示关注、思索时,往往皱眉;若表示赞同、兴奋、激动的情绪时,则眉毛迅速地上下跳动;倘若表示有兴趣、询问或者疑问时,眉毛就会上翘,反之,眉毛就会沉下来。
4从肢体动作中寻找沟通信息
通过对四肢和腰部的动作分析,我们可以判断出对方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状态。
握拳是表示向对方挑战或紧张的情绪,以拳击掌是向对方发出攻击的信号。
微微抬头,将手臂放在椅子或腿上,两腿交于前,双目不时地观看对方,表示有兴趣来往;手臂交叉放在胸前,同时两腿交叠,表示不愿与人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