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工作中树立个人品牌
无论你在工作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只要是自己分内的工作,就应当尽力把它做好。再小的事、再不起眼的小角色,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做好它,同样能打造出非凡的个人品牌。
有些人对工作的理解存在着误区,他们只把工作当做一种谋生的手段,缺乏责任感和事业心。心浮气躁,好高骛远,这山望着那山高,没有立足本职工作埋头苦干的精神,缺乏协作精神,缺乏理想追求,逃避责任,眼高手低,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此类现象归结到一点,就是忽视了个人品牌的建设,偏离了人生的方向。
其实,在任何一个组织中,任何一份工作都在承担着一定的企业职能,都是从业人员在企业分工中所获得的扮演角色的舞台。因此,无论你在工作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只要是自己分内的工作,就应当尽力把它做好。再小的事、再不起眼的小角色,也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做好它,同样能打造出非凡的个人品牌。
范玫苓,山东省即墨市即发集团的一名普通缝纫女工,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荣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她“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全国总工会授予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91年7月,刚刚中学毕业的范玫苓就来到即发工作。这位18岁的农家女孩,一下子就被车间里一台台先进的缝纫机器深深地吸引住了。她决心在即发干出个样子来。
上班第一周,她每天目不转睛地观看师傅们的操作,觉得基本都看会了。一周后,第一次上机操作的她,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师傅似乎早有预料,对她说:“干缝纫,最忌眼高手低!完美的设计,需要过硬的制作技术来体现,多练习吧!”
范玫苓言语不多,生性要强。她暗下决心:虽然没有进过高等学府,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一定要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当一名熟练的技术工人,让大家都瞧得起自己。
从此,她更加虚心地向老师傅们学习操作要领,学习每一种缝纫机的操作方法。她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满了技术要点。别人休息时,她就拿出本子仔细研读、揣摩。为了寻求理论支持,她把专业书籍摆上了案头。白天工作没时间,晚上回家研读。怕影响家人休息,她经常把客厅当成书房,累了就睡在沙发上,天不亮又开始了新的学习。她还经常与同事们探讨,不断汲取他人的经验。几年下来,她积累了六大本工作心得笔记,这不仅是她自己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成了工友们学习借阅的“参考资料”。
即发集团是国家大型针织品生产出口企业,也是阿迪达斯、耐克等国际名牌的定点生产企业,一件衣服在缝制中错一根纹路都要重新返工,对质量要求十分严格。
范玫苓说她之所以练成技术能手,有一个秘诀:干缝纫活儿求好不求快,先做好再求快。慢慢的,她的缝制技术日渐精湛,熟练掌握了十余种缝制设备的操作。在难度较大的T恤衫样品制作上,她制作手法新颖,缝制出的T恤衫美观大方,深得外国客户称赞,在公司举办的各项技术比武、劳动竞赛中更是频频获奖。她连续多年被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先进工作者标兵。
她说:“缝纫工作很普通,但只要用心去做,就能体验到变化之美。如同达·芬奇画鸡蛋,假如只靠惯性不动脑筋,哪有故事的精彩结尾?”
2006年6月,即发集团接到山东省针织行业服装制作工(T恤衫制作)职工技能大赛暨全国选拔赛通知,经过严格筛选把关,公司决定派范玫苓等5名职工代表即发参加比赛。比赛历时半年。全国共有60万制作工参与比赛,从200家企业中选拔出3000名选手,在7个分赛区进行初赛,最终来自9省市60家企业的81名选手进入总决赛。
81名选手,每人在限定在50分钟内,作出5件T恤衫,比谁既有速度又有质量。最终,范玫苓只用了27分钟就把5件T恤衫全部做完,而且T恤衫质量一流,从而一举夺魁。
范玫苓载誉回到家乡,即发集团专门召开了以“劳动光荣、创先有功”为主题的表彰大会。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山东省纺织工业办公室、青岛市总工会主要负责人前来祝贺,为范玫苓颁发“金牌技工”奖牌。
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缝纫工人,但范玫苓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不仅在企业内成为众人学习的榜样,而且在全国纺织行业内树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响当当的个人品牌。同样,在其他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淘粪工人时传祥、石油工人王进喜、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都作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树立起属于自己的卓越的个人品牌,成为企业乃至国家、社会的一面旗帜。
工作是个人品牌的基壤,是树立个人品牌的最好平台,只要你珍惜自己的工作,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就一定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出色的成绩,就一定能够像时传祥、王进喜、李素丽、范玫苓等人一样拥有自己的个人品牌。
把工作当成一生的品牌事业
当工作成为一种品牌事业,成为一种生命内在的需要时,才能聚焦你的兴趣,让工作真正成为展示智慧和才华的舞台,你才能彻底打碎枷锁,从工作的奴隶转变为工作的主人,才能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和人生的幸福。
对待工作,人们一般有两种态度,一种态度是把工作当成事情来做,另一种态度是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事情”与“事业”一字之差,往往就成了失败与成功的分水岭。成功者不仅把工作当自己的事业,更是作为品牌事业来经营,而失败者往往把工作当成是一件事情来做。貌似相同实则截然不同的态度,使成功者与失败者在收获的成果上大相径庭。
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是举世皆知的成功企业家,他的经营哲学是:把工作当成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品牌事业,日积月累,用心做好每一天的事。
松下幸之助常说,自己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从内心里将自己的工作当成品牌事业。他指出:“我并没有那么长远的规划。只是珍视每一个日日夜夜,做好每一项工作,这是今日能辉煌的秘诀。当年,我并没有什么要建一座大工厂的远大规划。创业初期,一天的营业额仅一日元,后来又期盼一天有两日元,达到两日元又渴望三日元,如此而已,我只不过是努力地做好每一天的工作。”他在一次演讲中还说道:“迄今为止,每当遇到难题的时候,我都扪心自问,自己是否以生命为赌注全力对待这项工作?当我感到非常烦恼苦闷时,往往是因为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由此我便洗心革面,全力向困难挑战。有了勇气,困难便不成其为困难了。
“青年胸怀大志的确是件好事,然而,为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必须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一生的品牌事业,并由此而日积月累,珍视每一天的每一件工作,循序渐进地进步,长此下来,最终将成就伟大的事业。”
真正聪明的员工会向松下幸之助那样善待自己的工作,并把工作当成自己一生的品牌事业。他会让自己忙起来,在忙碌中体会生命的力量和工作的愉悦。忙人才是快活人。他对于自己的工作甘之如饴,以至于没有空闲的工夫来体会或诉说自己是怎样的劳苦,我们当然就不会听见他有什么抱怨。喜欢发牢骚的总是那些没有认真工作,而又好高骛远的人。他之所以痛苦并不是因为工作本身,而是由于自己错误的态度与浮躁的心态。
美国西北大学的校长沃尔特·司各特说:“过度工作并不像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危险,也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普遍。有许多人把工作过度和实际工作过少而担心工作过多混为一谈。如果一个人一天做完事下来很有成就感,那么不管这一天的工作有多么辛苦,他的内心都是舒适和满足的。反之,如果一天下来无所事事,没有成就感,即使这一天过得再清闲,他的内心都是焦灼而失望的。要是一个人对工作怀着浓厚的兴趣,觉得战胜工作中的困难就是一种快乐,那么,他比那些把工作看成一种负担的人,不仅不会觉得疲倦,反而会觉得轻松一些。”
此言不虚,那些为无所事事的人总是担忧失业,思考“35岁以后怎么办”,结果愈来愈感觉前途茫茫。而把工作当成自己一生的品牌事业的人,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虽然忙碌但充满了激情、活力与自信心,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知疲倦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