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蘑菇”到“灵芝”:个人品牌的磨砺之路
人不可能一出生就长在聚光灯下,很多具有卓越个人品牌的成功人士都有一段蛰伏地下的艰难岁月。那段岁月对他们而言是树立个人品牌的必经之路,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蘑菇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只有长到足够高的时候才开始被人关注,可此时它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
“蘑菇定律”就是据此而来,是大多数组织对待初入门者、初学者的一种管理方法。据说,它是20世纪70年代由一批年轻的电脑程序员“编写”的(这些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人早已习惯了人们的误解和漠视,所以在这条“原则”中,自嘲和自豪兼而有之)。该原则的大意是:
初学者一般像蘑菇一样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头上浇着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只能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
相信很多职场人士都曾有过一段这样的“蘑菇”经历,但这并不一定是坏事,尤其是刚刚进入职场或新的工作环境的时候,当上几天“蘑菇”,能够消除我们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也更加实际,有利于消除自身的浮躁心理。
无论你是多么优秀的人才,要想在职场中树立个人品牌,必须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蘑菇”经历对那些致力于品牌建设中的人来说,就像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所以,如何高效率地走过生命中的这一段,从中尽可能吸取经验,成熟起来,并树立良好的值得信赖的个人品牌,是每个职场新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那么,“蘑菇”怎样才能尽快成长、顺利地钻出地面,甚至摇身变为“灵芝”呢?
许多年前,在日本,一个年轻女孩来到一家著名的酒店应聘服务员。这是她走出校门的第一份工作,她将在这里正式步入社会,迈出她人生关键的一步。
没想到在新员工受训期间,主管竟然安排她洗马桶,而且对工作质量要求高得惊人:必须把马桶擦洗得光洁如新!
说实话,洗马桶的工作使她难以承受。当她拿着抹布伸向马桶时,胃里立刻一阵翻腾,恶心得想吐却又吐不出来,这令她每天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为此,她心灰意冷,面临着自己人生第一步应该怎样走下去的选择:是继续干下去,还是另谋职业?
就在此时,一位前辈及时出现在她的面前。
这位前辈并没有用空洞的理论去说教,而是亲自为她演示了一遍洗马桶的过程。她一遍遍地洗着马桶,直到洗得光洁如新。最后,她竟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一饮而尽!前辈实际行动告诉她:光洁如新,要点在于“新”,新则不脏,因为不会有人认为新马桶脏,因而新马桶中的水也就是不脏的,是可以喝的;反过来讲,只有马桶中的水达到可以喝的洁净程度,才算是把马桶洗得“光洁如新”了,而这一点已被证明可以办得到。
女孩看得目瞪口呆,在前辈鼓励的目光下,她意识到是自己的工作态度出了问题,于是痛下决心:“就算一辈子洗马桶,也要做一名洗马桶最出色的人!”
从那以后,她仿佛脱胎换骨成为一个全新的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她的工作质量也达到了无可挑剔的高水准。为了检验自己的自信心,为了证实自己的工作质量,也为了强化自己的敬业心,她也多次喝过马桶里的水。正因为如此,她很成功地迈好了人生的第一步,从此,她踏上了成功之旅,开始了她不断走向成功的人生之旅。
多年以后,这个当年洗马桶的日本女孩,成了日本政府的邮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圣子。
从“蘑菇”到“灵芝”,是磨砺个人品牌的必经之路,而敬业则是支撑磨砺之路的信念所在,野田圣子的成功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野田圣子的人生信念,就表现为她强烈的敬业心:“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洗厕所最出色的人。”这一点就是她成功的奥秘所在;这一点使她几十年来一直奋进在成功路上;这一点使她拥有了成功的个人品牌、成功的人生。
可见,当我们被看成“蘑菇”时,一味强调自己是“灵芝”并没有用,利用环境尽快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当你真的从“蘑菇堆”里脱颖而出时,人们就会认可你的价值,你的个人品牌也就随之建立起来。
前途=品牌,“钱”途=平庸
为了前途而工作,你的个人品牌也就随之树立起来了;相反,要是仅仅为了“钱途”而工作,那么你收获的就只有平庸。
在职场中,我们常常看见许多品牌卓越的人,他们在低微的薪水下工作多年后,会突然像变魔术一般,跳上一个高级而负重任的岗位,为什么?就因为在他们的老板每月只给他们极少薪水的时候,他们正在积累使他们终身受益的工作经验、办事能力和,经营手段。
许多人会因为所得的薪水,在他们自己看来低于他们的应得报酬,于是在工作时,刻意使工作的量与质与老板所付的薪水相等,就这样将薪水以外的种种巨额回报给抛弃了。他们对工作,唯恐躲避不及。长此以往他们的才干,他们独当一面的能力、筹划设计的能力,他们的机智,与那些使他们居人之上、使他们成就品牌的一切品质,都将因此而处于休眠状态。他们只是提供吝啬的服务,刻意使之和薪水相等的时候,他们却是在阻碍自己的生长,阻拦自己的前程,从而使他们自己终生只做半个人,而不是整个人;使他们自己成为一个卑小、狭隘、无用的人,而不是一个有品牌、精神、崇高、完备的人。
一个人一旦只是为了“钱途”而工作,便没有了热情,工作时总是采取一种应付的态度,宁愿少说一句话,少写一页报告,少背一个行李,少走一段路,少干一个小时的活……他们只想对得起自己目前的薪水,从未想过是否对得起自己将来的薪水,甚至是将来的前途。
某公司有一位员工,在公司已经工作了10年,薪水从不见涨。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内心的郁闷,当面向老板诉苦。老板说:“你虽然在公司待了10年,但你的工作经验却不到1年,能力也只是新手的水平。”
这名可怜的员工在他最宝贵的10年青春中,除了得到10年的新员工工资外,其他一无所获。
也许,这个老板对这名员工的判断有失准确和公正,但在当今这个日益开放的年代,这名员工既然能够忍受10年的低薪和持续的内心郁闷而没有跳槽到其他公司,就足以说明,他的能力的确没有得到更多公司的认可,或者换句话说,他的现任老板对他的评价基本上是客观的。
这就是只为“钱途”而工作的结果。
美国零售业大王杰西·彭尼说过,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最明智的办法就是选择一件即使报酬不多也愿意做下去的工作。暂时的放弃是为了未来更好的获得。因为你在为公司工作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前途、为自己的品牌工作。
小刘在一个文化公司上班,与其他员工一样,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策划编辑。每个月拿固定的工资,每个月策划几个选题,如果不出大的问题,他完全可以安逸地过下去。
但小刘与别的员工不同,当别的员工消极怠工的时候,他总是在一丝不苟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尽管这些事情未必能为自己带来更多的薪水,但他懂得为自己前途工作的道理。与其上网、聊天、玩游戏这样浪费时间,为什么不多思考一些问题,多学一些业务知识,多策划几个选题呢?
其他员工工作的时候只是完成老板的任务,他们想,即使书畅销了自己也捞不到什么好处,何必那么费劲呢?而小刘不这么认为,虽然得不到物质上的好处,但能够得到业界的认可,得到读者的认可,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能够策划一本好书,以后无论你走到哪儿都会得到别人的尊重。策划一本好书会给自己带来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会直接影响着你的下一本书。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小刘为公司做了很多好书、畅销书,为公司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尽管小刘的工资一直没有上涨,但他并不后悔。同事都认为小刘这样做太不值得了。
突然有一天,公司的老总上调,由于匆忙不可能向社会公开招聘本公司的总经理,他前思后想,最终把总经理的位置给了小刘。这时候,同事都说小刘值了,因为他以前为公司赚的钱现在都成为自己赚的了!试想一下,如果小刘和其他员工一样也抱着为薪水工作的态度,那么他现在的结果会有这么好吗?
不要担心自己的努力会被忽视,应该相信大多数的老板是明智的,是有判断力的。为了最大化实现公司利润,他们会按照工作业绩和努力程度来晋升积极进取的员工,那些在工作中能尽职尽责、坚持不懈的人,终有获得晋升的一天,薪水自然会随之高涨。
年轻人对于薪水常常缺乏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其实,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种回报,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更应该珍惜工作本身带给自己的报酬。譬如,困难的任务能锻炼我们的意志,新的工作能拓展我们的才能,与同事的合作能培养我们的人格,与客户的交流能训练我们的品性。公司是我们生活中的另一所学校,工作能够丰富我们的思想,增进我们的智慧。与在工作中获得的技能与经验相比,薪水对于年轻人来说不应该被看得过分重要。公司支付给你的是金钱,你的努力赋予你的是可以令你终身受益的能力。
能力比金钱重要,因为它不会遗失也不会被偷走。许多成功人士的一生跌宕起伏,有攀上顶峰的风光,也有坠落谷底的失意,但最终重返事业的巅峰,俯瞰人生,原因何在?是因为有一种东西永远伴随着他们,那就是能力。他们所拥有的能力,无论是创造能力、决策能力还是敏锐的洞察力,既非一开始就拥有,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长期工作中积累和学习到的。
为了前途而工作,你的个人品牌也就随之树立起来了;相反,要是仅仅为了“钱途”而工作,那么你收获的就只有平庸。
世界上人在为“钱途”工作,如果你能不为“钱途”而工作,你就很多向卓越的个人品牌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