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工作,只会让你排斥工作
我们认真观察那些把抱怨当成习惯的人,其实他们多数主要是为了发泄内心的苦闷,为了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他们不敢做的事。更为严重的有些人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每天在抱怨。
事实上,我们在抱怨时,把焦点放在我们不想要的东西上头,所谈论的是负面的,出错的事情,而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什么上头,那个东西就会扩大。这样与想要实现的渴望就完全背道而驰了。
人类的天性是拽引、是同步、会调整与同类相同的模式。当你待在其他抱怨者身边时,就会发现自己的抱怨也更多了。这时,你会吸引哪些符合自己思维模式的事情,同时排斥不协调的事物,而你的言语将指明,强化自己的想法。
因此,当你抱怨时,其实就是在排斥、推开、驱逐自己指明想要的东西。当你表达出不喜欢的一切,你就会找到更多不满的对象和事物。
而抱怨的破坏力量是巨大的,几乎可以摧毁一个人的前程,因为习惯抱怨的人总是疏忽自己的工作!如果我们放弃了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或者蔑视自身的责任,这就等于在可以自由通行的路上自设路障,摔跤绊倒的也只能是自己。
王红是某公司的行政秘书,工作比较琐碎。同事几乎每天都会听到这样的话:“哎呀,这又是谁啊,拿了抹布也不洗干净?!”“拖把不知道放在哪里吗?!”“每天累死累活的,老板居然对我还是不满意?!”“要不是我,那么多事谁来做呀?”……
起初大家还会附和一两句,渐渐地所有人都开始对她的抱怨与诉苦感到头疼,有时真想提醒她一句:“别说了。”但话到嘴边,碍于情面只好作罢。王红对此也不是没有知觉,只是她会回家继续向她的丈夫诉苦:“没有人理解我。公司里的人都太坏了,没人体会到我的辛苦付出!”
太多的牢骚和抱怨使得王红对工作也渐渐失去了积极性,周围的同事看到她就如同见到“祥林嫂”般避开。王红由此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她的工作能力频频遭受经理的质疑,经理正在考虑换一个秘书。
如果一个人在遇到工作不顺时候,不能理性的分析,却钟情于胡乱的抱怨,那么只能让更加排斥这件事,工作注定是不顺利的,最终导致一无所获。
抱怨是件很低级的事情,不能给我们带来进步,却能让我们更加的落后与烦恼。工作不顺时,在你的眼中,工作是造成你现在痛苦的元凶,进而抱怨它的种种不好,怎么可能会尽心尽力做好工作。
有些员工甚至感觉到整个世界在你的眼中糟糕透了,你排斥了整个世界,整个世界也疏远了你。而世界一旦和你陌生了起来,你眼前的世界完全是你不认识的,你可能寸步难行了。
在我们工作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不顺利的情况,生活不可能会是一帆风顺的,这时难免就会产生个人的情绪,这里提供几种解决抱怨方法,问题解决掉了,心中的怨气自然就会消失,抱怨就会越来越少,情绪才会越来越好。
1.控制冲动的情绪
也许你已积聚了许多不满的情绪,但不能在此时一股脑儿地抖搂出来,而应该就事论事地谈问题。过于情绪化将无法清晰透彻地说明你的理由。因此,即使感到不公、不满、委屈,也应当尽量先使自己心平气和下来再说。
2.对事不对人
你可以抱怨,但你抱怨后,要让领导和同事切实感到,你被所抱怨的事伤害了,而不是要攻击或贬低对方。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别人通过一些事实证明自己错了是件很尴尬的事情。切记,你抱怨的目的是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而非让别人对你形成敌意。
3.注意抱怨的场合
抱怨时,要多利用非正式场合,少使用正式场合,尽量与上司和同事私下交谈,避免公开提意见和表示不满。这样做不仅能给自己留有回旋余地,即使提出的意见出现失误,也不会有损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还有利于维护上司的尊严,不至于使别人陷入被动和难堪。
一个要学会不抱怨,才能更成熟些。整日里把抱怨当成的业余爱好实在有伤大雅,把自己都说得浅薄了。一名优秀的员工,不会让抱怨成为自己工作的障碍。因为,他们明白:只有当你更加肯定自己,他人和你的人生境况时,你就会引来更多带给你喜乐的东西。
每份工作都是一座钻石矿,怀着事业心去工作
我们每个职场人在面对工作中的不如意时,首先要克服抱怨的习惯,而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比别人更专注、更完美,调动自己全部的智力,从工作中找出新方法来,便能引起领导的注意,从而使自己有发挥本领的机会。
事实上,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去做,都能得到收获。美国演说家鲁塞·康维尔在一次演讲中,曾讲述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钻石矿——戈尔康达钻石矿——的传奇发现经过。当我们今天再次“聆听”戈尔康达钻石矿的发现经过。
阿里·哈法德住在距离印度河不远的地方,他家拥有大片的兰花花园、稻谷良田和繁盛的园林。有一天,一位年老的佛教僧侣前来拜访这位老农夫,他坐在阿里·哈法德的火炉边,向这位老农夫讲述钻石是如何形成的。最后,这位僧侣说:
“如果一个人拥有满满一手的钻石,他就可以买下整个国家的土地。要是他拥有一座钻石矿场,他就可以利用这笔巨额财富的影响力,把孩子送至王位。”
那天晚上上床时,阿里·哈法德想:“我要一座钻石矿。”因此,他整夜难以入眠,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去询问那位僧侣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钻石。
“只要你能在高山之间找到一条河流,而这条河流是流淌在白沙之上的,那么,你就可以在白沙中找到钻石。”僧侣说。
于是阿里·哈法德卖掉了农场,把家交给了一位邻居照看,然后便出发去寻找钻石了。他先是前往月亮山区寻找,然后来到巴勒斯坦地区,接着又流浪到了欧洲,最后他身上带的钱全部花光了,衣服又脏又破。在旅途的最后一站,这位历经沧桑、痛苦万分的人站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海湾的岸边,将自己投入了迎面而来的巨浪中,从此永沉海底。
几十年后的一天,当阿里·哈法德的继承人(继承并居住在阿里·哈法德的庄园)牵着他的骆驼到花园里去饮水时,他突然发现,在那浅浅的溪底白沙中闪烁着一道奇异的光芒,他伸手下去,摸起了一块黑石头,石头上有一处闪亮的地方,发出彩虹般的美丽色彩。
几天后,那位曾经告诉阿里·哈法德钻石是如何形成的僧侣,前来拜访阿里·哈法德的继承人。当看到架子上的石头所发出的光芒时,他立即奔上前去,惊奇地叫道:“这是一颗钻石!这是一颗钻石!阿里·哈法德已经回来了吗?”
“没有,还没有,阿里·哈法德还没回来。那石头是在后花园里发现的。”
然后,他们一起奔向花园,用手捧起河底的白沙,发现了许多比第一颗更漂亮更有价值的钻石。
这就是印度戈尔康达(Golconda)钻石矿被发现的经过。
你仔细看过自己脚下的土地了吗?你注意自己手头的工作了吗?认真分析过手头工作可能给自己带来的巨大财富和机遇了吗?还是每天都在羡慕朋友的工作,或是感叹成功者的机遇之可遇不可求呢?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许多人心态浮躁,他们总想:“做这份工作,有什么希望可言?”“混呗,干这差使能有什么出头之日?”他们坚信世界上有很多挣钱或者成功的机会,于是他们焦急地等待,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份工作,绝不是手头上这个日久生厌的工作;他们不愿怀着一颗无比热诚的事业心来对待眼前的工作。
著名成功学家奥格森·马登曾说过:“如果一个年轻人在他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能发现任何机会,而他认为自己可以在其他地方做得更好,那么他会感到非常的灰心失望。”事实上,大部分人都不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手头的平凡工作就是一座丰富的钻石矿,只要好好挖掘——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做好目前所做的工作,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钻石矿”。
即使在极其平凡的职业中、极其低微的位置上,也往往藏着极大的机会。只要我们努力使自己专注于手中的具体工作,哪怕是看似平凡的琐碎工作。“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从事在什么行业上的员工,都不应该浮躁,务必要认识到自己正在拥有的一切。看看自己脚下的土地吧!其实,每一份工作都是一座丰富的钻石矿。
少抱怨些工作,对工作多一些热情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一些人发牢骚:“都是同龄人,为什么他能买得起名车、楼房, 我却不能……”“同在一个单位,为什么他的工资比我多……”抱怨这,抱怨那,牢骚抱怨满腹。经常抱怨的人是不快乐的,他永远只会在牢骚中原地打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思维和行为上需要的改变。
人生不可能总走上坡路,情绪也会有高峰和低谷,抱怨一切并不会改变生活的不如意。我们应用积极的态度做好自己的工作,用一颗快乐的心情去发现工作的乐趣,从而最大程度激发自己的热情。
安德鲁·卡耐基曾说过:“如果一个人不能在他的工作中找出点‘罗曼蒂克’来,这不能怪罪于工作本身,而只能归咎于做这项工作的人。”卡耐基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原因就在于他既知道享受生活中的快乐,而且还能以工作为乐。
决定将来的工作是一种快乐还是一种折磨,多半取决于你对工作的态度,而不在于工作本身。如果你能将你事业的第一个基石安放在有价值的生活根基上,你就可以使工作成为一种享受。
旋!旋!旋!满满的一车螺丝钉都要旋出来!对于刚做旋车工的萨姆尔来说,他似乎觉得自己的一生都要消磨在旋钉子这件琐事上了。他满腹牢骚,老想着自己干什么别的不好,偏偏一定要来这旋钉子呢?就算他把这一大堆的螺丝钉都旋完了——但是,过一会马上又会有另一车堆在原来的地方,然后,自己又得不停地旋啊!旋啊!这一切多么可怕呀!
在第二架旋车上的旋车工荷维德听了萨姆尔的埋怨,也很郁闷地叹了口气,以表同情。他和萨姆尔一样,也很讨厌这份工作。
有什么办法呢?难道去找工头说:以自己的能力,做这种简单的体力活简直就是大材小用,因此,我希望得到另外一份更好的工作?但是,可以想象得到工头听到这些话时的轻蔑神情。要么,干脆就辞职不干了,另外再去找一份工作!这可是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的一份工作啊!萨姆尔是绝对不能轻易辞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