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300000002

第2章

很多人都是只关注疾病,不关注健康

健康对人的重要性谁都明白,但是很多人只关注疾病,不关注健康,该吃饭时不吃饭,该睡觉时加班,看电视、泡吧或整天对着电脑目不转睛,身体动也不动,吃饭时胡吃海塞等。为了票子、房子、车子、孩子和心仪的人,透支着自己的身体,而只在生病时才着急忙慌地吃药、看医生,也只有这时候才想起要关心一下自己的身体,让它不生病。

我们要的是健康,而不是疾病。《孟子·告子上》中说:“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意思是说对于一棵树,人们还要照顾它,适时地修剪、浇灌,而对于自己的身体,却不知道爱惜和保养,这是不对的。我们要做的是在平时多关注身体的健康情况,在未病时注重保健,而不是等到生病了才想方设法消除疾病。

还有些人,他们也关注健康,注重保健,但就是关注的时间晚了些。有位知名的企业家说:“我只有真正得了这个严重的病,躺在手术台上,把自己的命交给手拿手术刀的医生的那一刻,才真正体会到了健康的重要性,生命是那样的脆弱,人在生病的时候是那么的无助。……我没有真正体会到病来如山倒的可怕,现在,我终于知道了,所以现在我做得比谁都好。可惜的是,身体经过这场浩劫,永远也不可能回到过去那个生龙活虎的状态了,我知道的还是太迟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总是错误地认为,养生是老年人的事情,自己现在还年轻,身体壮,应该先忙事业,等老了退了休再去养生。殊不知,养生是没有年龄界限的,人老时应该保养身体,年轻时、中年时,即使是幼年,也应该珍借身体,真正到了老年,再去研究和遵循养生之道就为时太晚了。

一个人的健康,就像雪山一样,看上去巍峨伟岸,却随时有崩塌的可能。所以我们平时要多关注自己的身体,越是工作忙,越要保健,而不要等到失去时空留遗憾。

“无病先防”胜于“有病再养”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大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意思是说,聪明的人不会生病了才想着去治疗,而是未雨绸缪,预防在先,防病于未然,这在中医上叫做“治未病”。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精髓,就是当疾病尚未发生时,能提前预测到疾病的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以杜绝或减少疾病的发生。比如春季万物萌生,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也相应活跃,感冒之类的疾病就有可能流行开来,所以中医提出“正月葱、二月韭”的饮食,以提高人们的抗病能力。夏季天气炎热,中暑发生的可能性相对就大,中医就强调“饮食清淡”、“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养生方案,使中暑的发生减少。秋季气候干燥,咳嗽一类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所以中医强调秋季以“养肺除燥”为主,多吃梨以生津解渴,从而使一些时令病的发生降到最低限度。冬季要收藏体内的阳气,注意保暖,早卧晚起,好好休息等。

中医“治未病”还体现在一个方面,就是在疾病的潜伏期及时发现,并扼杀它的滋长,使人体恢复真正的健康。相对而言,如今的医疗水平只停留在应付“已病”的人群。可以用这样的比喻来说明“治未病”和“治已病”的区别,治未病就像是洪水爆发之前驻堤坝、泄洪的各项防护措施,而治已病就像在洪水泛滥以后再去堵窟窿一样,按下葫芦浮起瓢,根本没有更多精力谈预防。

很多人就是由于不注意预防导致疾病缠身,疲于奔命,因此,只有我们提早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生才会充满自信与快乐。这也是中医治未病的最大意义。

对待身体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有网友在自己的博客里转载了郑幅中的一段话:

对待自己的身体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应该关心它、帮助它、引导它、锻炼它,不要漠视它、压抑它、强制它、仇视它。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我们就要去倾听他的诉说,而不要一棒打死,或者交给警察、送进监狱,当然也不可放任自流。身体是自己的,犹如孩子是自己的一样,疾病就是孩子的恶作剧,是孩子野性的一种宣泄,它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可以转化为成长的动力。但我们往往敌视和恐惧这种能量,不惜耗费更多的能量来清除它,这无异是一种疯狂的自相残杀。当淘气的孩子被打折了一条腿,他还会坐在轮椅上大声哭嚎,惹得你还想揍他,可他已经残疾了。

的确,身体就像我们的孩子,当孩子淘气不听话,犯了错误时,我们不能采用暴力,拳打脚踢,而是要循循善诱,悉心教导。同样,身体不舒服,生病时我们也不能随便使用“暴力”,打针吃药动手术,不管身体接受不接受,都强加给它,这是不妥的。

其实,身体自身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自愈力,有些小病小痛,不用医药,利用身体的自愈力就会治愈。也许我们有过类似的经验:不小心把皮肤蹭破流血了,但等你发现的时候出血已经止住了,过了几天,伤口结痂,再过几天,痂脱了,皮肤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一点痕迹都没有,这时你已找不到破损的地方了。

出血之所以能自行停止,就是因为人体有自愈能力。人体本来就是一个完善的系统,一般情况下,“矛盾”都可以内部解决,万不得已才需要借助药物。

人体的自愈力也恰好体现了中医治病的一个指导思想:三分治、七分养。中医不主张过分的依赖药物,因为药物不过是依赖某一方面的偏性来调动人体的元气,来帮助身体恢复健康。但是人体的元气是有限的,如果总是透支,总有一天就没有了。而我们生下来活下去依靠的就是体内的这点元气,元气没有了,再好的药也没用了。

所以,不管是有病还是无病,对待身体就要像对待孩子一样,要用温和的方法,要懂得利用人体的自愈力。

当然,自愈力的作用也不是绝对的,我们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依赖人体自愈力解决问题。自愈力和免疫力有关,当免疫细胞抵挡不住病毒时,就需要借助药物,不过最好的药物是食物。一般情况下,通过营养素的补充,可以对抗大多数疾病。中医就是通过倡导顺时养生、补养气血、食疗等科学的养生方法来增强人体免疫力,在疾病尚未到来之时就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让疾病无孔可入。

同类推荐
  •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足部保健妙法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足部保健妙法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足部保健妙法》告诉你百味人生,百趣百题。足部犹如人体的一个微缩景观,完整地联系着全身各个脏腑器官。足部保健妙法可以防治各种疾病,促进全身健康。
  • 中医食疗

    中医食疗

    《中国传统中医史话:中医食疗》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国传统中医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中老年常见病调理食谱

    中老年常见病调理食谱

    药补不如食补。《美食天下(第2辑):中老年常见病调理食谱》选用最常见易得的食材药材,用最简单易做的烹饪方法,教您制作近200道经典药膳食谱,帮您轻松对症食疗。
  • 不生病的习惯

    不生病的习惯

    健康开始于良好的习惯,结束于不良的习惯,健康的保持也有赖于良好的习惯。看看脸色、看看眼睛、闻闻气味都能看出你的健康来。矿泉水、纯净水、蒸馏水、碳酸饮料,看上去很美,但都没有白水美。5大养老穴、4种随手可得的食物让你益寿延年。很多疾病由心而生,由心而灭。传统医学把体质分为寒、热、虚、实四种,具体又分为平和体质、痰湿体质、气虚体质、血虚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等九种。不同的体质通过人的外部特征就可以轻松地辨别出来,让你的养生不再盲目。
  • 你不可不知的100种除病保健按摩

    你不可不知的100种除病保健按摩

    《你不可不知的100种除病保健按摩》分别从按摩基础知识,内科常见病按摩疗法,外科常见病按摩疗法,妇儿、泌尿科常见病按摩疗法,五官科常见病按摩疗法,保健科按摩疗法6个方面广泛地介绍了一些保健按摩的原理、方法和知识。《你不可不知的100种除病保健按摩》编者陈福林是多年从事临床医学、专业按摩的一线医护工作者,具有深厚的工作经验。然而,保健按摩的内容博大精深,我们又希望能够以简洁明了、方便阅读和使用的形式展现给读者,在每篇中都有穴位图示,并增加了准确取穴的文字说明。
热门推荐
  • 孩子不爱学习,妈妈怎么办

    孩子不爱学习,妈妈怎么办

    但就是不起作用,本书是一部彻底解决孩子厌学、贪玩、偏科、不爱写作业、惧怕考试的教子宝典!很多孩子都非常聪明,可就是不爱学习:每天去上学,孩子不仅没有改变,一翻开课本就头疼:作业不是忘记写,就是拖拉到很晚才动笔;上课眼睛在盯着黑板,但是心已经飞到九霄云外了:还有的孩子非常害怕考试,反而更加厌学了。相信很多妈妈都非常头疼。,就仿佛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一样:一玩起来就没够,一到快考试的时候就不想上学……遇到这样的孩子。甚至给他请来家教。每天晚上都给他补课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别样的江湖

    别样的江湖

    本书的主人公叫肖开元,他毕业于上海名校,职业是咨询顾问,高薪白领。他被2006-2007年疯狂的股市冲昏了头脑,对金钱过度的追求,最后误入赌海,负债百万。但肖开元没有沉沦,顽强地振作了起来,重入职场。他遇到了不错的上司,让人啼笑皆非的下属,还有“作女”客户。当貌似一切顺遂的时候,肖开元忽然发现,他早已踏入了一个“江湖”……虽是个职场故事,但也讲了男人的磨难与成长,讲良知,讲爱情,讲亲情,讲友情。其实,连作者孔二狗也不清楚,这究竟是最精彩的商战故事,还是最凄美的爱情小说……
  • 王爷,请别缠着我

    王爷,请别缠着我

    一朝被巨石给砸死在崖底,她穿越成为这个人见人怕,鬼见鬼躲的长平郡主。要不要这么悲催!老天爷再怎么惩罚她也不带这样的啊!出生克死亲娘,一岁克死奶娘,两岁克死丫鬟,三岁克死暗卫。你说什么?最后连亲爹都没有放过!喂!怎么人数突然间增加了?再是天煞孤星也不可能一晚上克死那么多人吧!她这是得有多忙!明明是皇上亲封的正一品郡主,生活质量却连皇后身边的婢女都不如!翘辫子的郡主你为什么要这么有志气?现在的她穷得连口肉都快吃不上了!幸好一醒来就遇见了最疼她的王爷哥哥。不但曲里拐弯地让她了解到了关于郡主的一切,还总是对她全方位地保护、掩护、维护、爱护。好吧!她决定了!在功力没有完全恢复之前,就倚着这座大靠山不走了!想要找她的麻烦?请先过了王爷的十八铜人阵!可是这王爷哥哥好是好,却是个超级大妹控。再怎么亲密也不能和妹妹这么无间吧?他们可是堂兄妹啊!堂兄妹!在他第一百零八次半夜造访她的闺房后,她终于忍不住发飙将他踹到了床底!本文一对一,宠文无虐,欢迎跳坑!【片段一】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夜色下,一个娇小的人影背着个大大的包袱悄悄摸到了墙角处。“妹妹这是要做什么?”一个男子从假山后走出,嘴角噙着玩味的笑容。“呵呵,”少女干笑一声,“赏月,赏月。”“噢?”男子抬头望了望黑漆漆的夜空,“今晚的月亮还真是又大又圆,妹妹好兴致!”少女将包袱掩在身后,讨好地陪着笑脸,“哥哥这么晚了还不睡,不知找我有何事?”“妹妹的记性真是越来越差了。”男子从怀中掏出一本春宫图,“妹妹这本武功秘籍落在哥哥府内,哥哥今夜正巧无事,想与妹妹切磋切磋。”少女听闻仰天长啸,“苍天啊!你饶了我吧!我再也不敢惹这个黑心的家伙了!”【片段二】清晨。“王爷,王妃申请去找皇上斗蛐蛐儿。”“告诉王妃,本王已经把皇上赶去微服私访了,一时半会儿还回不来。”晌午。“王爷,王妃申请去找韩公子比武。”“告诉王妃,本王已经让韩公子到军营去了,两年后才能归来。”傍晚。“王爷,王妃申请去南皖国找南皖皇后对歌。”“告诉王妃,南皖皇上是不会让她们见面的,死心吧。”入夜。“管家,王妃怎么不在屋里?”“回王爷,王妃说她要离府出走。”“她有说去哪儿吗?”“好像说是去水凤山庄找…”一阵风刮过,管家看着眼前画着虚线已经消失了的人影,对着天边大喊,“王爷!王妃正在偏厅吃宵夜,还没离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梅山诗稿

    梅山诗稿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所写诗歌集结,主要为古体诗,内容多以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以抒情为主,辅以叙事,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全书由四百多首诗歌组成。以时间为轴串联起来。书名取自书中诗《梅山诗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天价绯闻:强娶亿万未婚妻

    天价绯闻:强娶亿万未婚妻

    穿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穿到莫名其妙的国度。她,一朝皇后,因为一场病穿越到了名叫踹哪的国度。飞机、汽车。电灯、电话,这个神秘的国度一下子让她从才女变成幼稚园的小朋友。不,即使再难,她一定要混的风生水起。
  • 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

    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

    因为今天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也罢,其实在今天是差不多的一个群体。但之所以提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也罢,还是感觉独生子女好像本身就代表一类人,一类让父母比较头疼的一类人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