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100000016

第16章 以感恩之泉浇灌业绩之花(1)

少点苦劳,多点功劳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句话经常被那些能力不够、对待工作没有尽力的人拿来安慰自己,并常常成为抱怨的借口。他们认为工作只要做了,不管有没有结果,就应该算成绩。当上司交给的任务没有成功地执行到位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想法,觉得管理者会谅解自己的难处,会考虑自己的努力因素。

“不重过程重结果,不重苦劳重功劳。”这是写在《联想文化手册》中的核心理念之一。也许还有很多人对这个理念难以认同,主要是在感情上难以接受,因为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苦劳”也是衡量一个人成就的重要方面。源于这些思想的泛滥,才出现了各行各业的形式多样的表面工程——表面是在努力工作,最终并不能带来好的结果,所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成了无用功。

汤佳是一家公司的会计,平时工作非常认真,报表也做得漂漂亮亮、整整齐齐。可惜,报表上的数据与实际发生额相差甚远,不仅老板看了一头雾水,连她自己对报表上的原始数据的来源也说不清楚。于是,这张报表就成了实际意义上的废纸,在公司管理层做决策时一点参考价值都没有。这样没有结果的工作等于白做,等于白白浪费公司的资源,于是汤佳很快就被炒了鱿鱼。

也许你会说,汤佳工作那么认真,即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是的,以前很多人总结个人业绩时总喜欢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老黄牛”型的员工曾经备受推崇和赞赏。但那都是以前,现在的情况是,老板越来越重视能出业绩、有功劳的员工,而不喜欢一天到晚辛辛苦苦,最后却没有任何成绩的员工。企业里最重视的是你的“功”,而不是你有多“苦”,作为一个员工,你要追求的不是“苦劳”,而是“功劳”,即实实在在的结果。

李梅是某家企业的员工,一天领导让她去买几本企业急用的参考书。李梅先到第一家书店,书店老板说:“刚卖完。”之后她又去了第二家书店,营业人员说已经去进货了,要隔几天才有。李梅又去了第三家书店,这家书店根本没有。

快到中午了,李梅只好回企业,见到领导后,李梅说:“跑了三家书店,快累死了,都没有,过几天我再去看看!”领导看着满头大汗的李梅,满脸不悦……

李梅在接到老板的任务后,折腾了一个上午,花费了大量精力,却没有完成任务。当她在向老板抱怨书店没有书时,不知道是否反思过自己究竟对企业有什么“功劳”。

很多员工做工作不追求功劳,只是一味地蛮干,最终荒废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很多本可以办成的事情没有办成,白白浪费了公司的资源,以至于老板总是很不满意。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满足于苦劳,满足于“我尽力了,没有结果我也没办法”,那么组织靠什么生存?事实上,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都是伴随着工作的业绩得以体现的,人生的境界也靠非凡的奋斗结果来升华。在行动中赢得令人瞩目的业绩,才能向大家证明自己的能力,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付出的努力固然使人感动,但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只有不断创造业绩的人,才有更好的发展!因为没有功劳的所谓苦劳实际上是在“白折腾”,创造有价值的功劳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很多优秀的人往往并不是在意“苦劳”的人,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将创造最优秀的业绩作为自己的目标,这样才成就了他们的优秀。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乔·吉拉德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在1963年1月之前,乔·吉拉德是一个建筑师,盖房子。到1963年1月为止,他盖了13年房子,他赔得一无所有,银行把他从家里赶了出来,还没收了他的车。他彻底破产了。

妻子说:“乔,我们没钱了,也没吃的了。我们该怎么办?”第二天,乔·吉拉德就必须出去找工作,这样就可以给家里买吃的了。那天,非常冷,雪很厚,他无意间去了汽车经销店,他跟老板说:“只要给我一部电话、一张桌子。我不会让任何一个跨进门来的客户流失,并且我还会带来自己的客户,我会在两个月内成为你们这里最棒的推销员。”老板被乔·吉拉德的自信感染了,他答应了乔·吉拉德的要求,给了他电话和桌子。就这样,乔·吉拉德打了一天的电话。最后,那天晚上他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50分。他兑现了承诺,没有漏掉一个跨进门的客户。在那时候,他甚至还没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又重新开始了。

破产的那年,乔·吉拉德已经35岁。过了3年,他就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乔·吉拉德全身心投入“卖汽车”的事业中,连续12年荣登世界吉斯尼纪录大全世界销售第一的宝座。牢骚满腹不如干劲冲天,只要努力工作,一定会得到相应的业绩回报。

无论对于组织还是个人,不管在行业或组织中的地位如何,不管现今的发展程度如何,只有业绩才能作为发展的保证。如果你把工作当做一项事业来看待,你一定会创造别人所不能及的高业绩,为自己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业绩是检验工作成败的主要标准,只有“苦劳”而没有“功劳”的员工,抱怨不能为其换来上司的青睐。能创造业绩的组织必能在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能创造业绩的职员才是组织中最宝贵的财产。因此,我们必须多出业绩,用业绩证明自己!

与其抱怨,不如负责来做

世界第一CEO韦尔奇曾说:“与其抱怨,不如负责来做,所谓负责,更多的是一种工作态度 ,一种被社会现实打磨出来的直面现实的积极心态。”勇于负责的精神比黄金更珍贵。古往今来,人们都喜欢勇于负责的人。一个普通的员工,一旦将工作中的消极态度转化为积极态度,并且具备勇于负责的精神,那么,他的能力就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他的潜力便能够不断得到挖掘。

抱怨的破坏力量是巨大的,几乎可以摧毁一个人的前程,因为习惯抱怨的人总是疏忽自己的岗位责任!如果我们放弃了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或者蔑视自身的责任,就等于在可以自由通行的路上自设路障,摔跤绊倒的也只能是我们自己。

王红是某公司的行政秘书,工作比较琐碎。同事几乎每天都会听到这样的话:“哎呀,这又是谁啊,拿了抹布也不洗干净!”“拖把不知道放在哪里吗?”“每天累死累活的,老板居然对我还是不满意!”“要不是我,那么多事谁来做呀?”……

起初大家还会附和一两句,渐渐的,所有人都开始对她的抱怨与诉苦感到头疼,有时真想提醒她一句:“别说了。”但话到嘴边,碍于情面只好作罢。王红对此也不是没有知觉,只是她会回家继续向她的丈夫诉苦:“没有人理解我。公司里的人都太坏了,没人体会到我的辛苦付出!”

太多的牢骚和抱怨使得王红对工作也渐渐失去了积极性,周围的同事看到她就如同见到“祥林嫂”般避开。王红由此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她的工作能力频频遭受经理质疑,经理正在考虑换一个秘书。

太多的牢骚只能证明你缺乏能力,无法解决问题,抱怨从来就不是工作的解救方。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首先抛弃自己的抱怨心态,变消极为积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好好地对工作负责,你就会发现自己是最大的赢家。从表现上看,一个人的工作是有益于公司、有益于老板的,但其实承担工作中的责任,最终的受益者还是自己。

一个人抛弃了抱怨的心态,对工作尽职尽责,才会发掘出自身的潜力,取得优异的业绩。而消极对待工作的人,纵然才华横溢,也会逐渐流于平庸。所以,无论你拥有什么样的抱怨情绪,无论你曾经做出过多么大的业绩,你都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在这个过程中,会激发出你的潜力,使你成为公司里的佼佼者。

香港“珠宝大王”郑裕彤是香港金行龙头老大“周大福”的掌门人,名列香港富豪榜前三甲。郑裕彤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有很多人说是由于他的机遇比较好。从一个学徒工成长为金行“周大福”的掌门人,的确是存在机会的成分,但我们从他的成功中所得到的启示应该不仅仅于此。

20世纪20年代,郑裕彤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为了养家糊口,小学毕业后,郑裕彤就走上了学徒的道路。

1940年,15岁的郑裕彤便到父亲的朋友周至元所开的“周大福金铺”去当学徒。别的学徒整天抱怨发展的空间太少,干的活太多。郑裕彤并没有陷入到抱怨中去,他比别人做得更多,每日早早赶到金铺扫地、抹灰、倒痰盂、洗厕所。等做停当了,其他伙计才姗姗而来,开铺门做生意。

同类推荐
  • 这样的女人最幸福

    这样的女人最幸福

    感觉会让一个女人具有别样的风情,在女人的感觉世界里包含着善良、明智、浪漫以及对他人的喜厌。跟着感觉走的女人,就有如一缕淡淡的撩人心神的馨香,任谁从她身边走过,都忍不住驻足欣赏;女人的感觉也会让女人在幸福来临的时刻,紧紧抓住它的手,从而锻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做一个跟着感觉走的女人,幸福是那么伸手可及。
  • 即席讲话

    即席讲话

    作为领导者,必须出入各种公众场合,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谈判、演讲,说服他人,激励员工,和各种人打交道,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讲话的艺术。
  • 听礼仪专家讲故事

    听礼仪专家讲故事

    礼仪举止,在人们眼中已经成为判断一个人品格优劣的标准。礼仪举止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外在体现,不了解你的人往往会通过你表现的礼貌举止来评判你的人格。虽然说礼仪举止并不完全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内心善良与否,可是现实中大家只能看到你的举止,无法透视到你的内心。即使这是十分不公平的一件事情,你也必须学会接受,并且把培养自己良好的礼仪举止当作你重要的一课来学习。本书将给你具体场合的具体礼仪指导,不仅可以作为你检视自身修养举止的标尺,也可以作为一本实用的工具书,让你在不知所措的社交场合中找到一盏明灯。
  • 经理人必备商务社交与礼仪知识

    经理人必备商务社交与礼仪知识

    《经理人必备商务社交与礼仪知识》为该系列丛书中的一本,《经理人必备商务社交与礼仪知识》分商务社交、形象设计以及商务礼仪三篇,主要介绍了人际关系与社交、职场成功与社交、社交与口才、社交困境的突破与化解、塑造个人社交形象的基本要求、形象设计与妆型、形象设计与服饰美、私人交际礼仪、公共活动礼仪、宴会餐饮礼仪、涉外商务礼仪等内容。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项成就都是经理人员的成就,每一项失败也都是经理人员的失败。中外企业的无数案例都证明了一个结论:经理人员的学习能力、知识视野、理想、献身精神和人格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成功。本系列丛书将为广大经理人搭建出走向成功的知识阶梯。
  • 轻轻松松做人,快快乐乐生活全集

    轻轻松松做人,快快乐乐生活全集

    学会轻松做人,懂得快乐生活。做人是一门学问,轻松做人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处世智慧;生活是一大难题,快乐生活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人生追求。做人难,做人累,学会轻松做人,做最好的自己;生活烦,生活苦,再苦也要笑一笑,快乐每一天。
热门推荐
  • 幽灵的白色魅影

    幽灵的白色魅影

    ,为何幽灵的传说经久不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幽灵吗?幽灵究竟只是传说,还是存在于人们生活中?《幽灵的白色魅影》带你一起探寻幽灵的行踪,几千年来。追寻它产生的源头,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幽灵世界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求魔

    求魔

    魔前一叩三千年,回首凡尘不做仙,只为她……掌缘生灭请看耳根作品《求魔》
  • 修身敬业(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修身敬业(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修身,以自我的选择来雕琢自己。在自己的事业中,人们进一步完善修身这一目标。许多最终获得成功的人都是执著于自己的事业的,在他们的事业中,他们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他们自身也在事业中得到完善。敬业的人,会将理想和信念与事业结合起来,事业便是他们人格与智慧的体现。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变革史》是一本讲述中国从农耕社会到现在的土地制度变革的书。它立足当今中国第一热论的土地问题,分析了中国土地制度的变化,如周代的“分封建制”和“不籍千亩”,北魏的“太和改制”、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入亩”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土地制度变革,并最终结合研究成果,提出对未来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建议。
  •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梁漱溟先生提出了自己的志愿:愿终身为民族社会尽力;并愿使自己成为社会所永久信赖的一个人。在确立了这个志向之后,他的生命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不断地为家国民族而四方奔走,风雨无阻,毫不游移。一条清晰的人生轨迹呈现在后人面前。
  •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本书挑选了清代深宫对满清乃至中国的影响绝不亚于“清朝十二帝”的十二位女性。通过对她们故事的讲述,让大家准确、快捷地了解清代后妃,特别是理解她们身处于自己时代中的困境与局限。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 有个女孩叫夏桐

    有个女孩叫夏桐

    三个青梅竹马的小故事。初恋总是那么青涩又动人,而竹马们也总是从莽撞的愣头青变成了成熟可以依靠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