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信心有多大,舞台就会有多大
信心到底可以发挥多大的作用呢?这个实在不好说,因为它永远没有一个确切的边界,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人的成功程度是与信心大小成正比的,信心有多大,他的舞台就会有多大。
一个有信心的人能够超越自我,也勇于超越自我,因为这种对自身能力或素质的突破不仅是心理潜能的激发,更是人性的完善、境界的提高。如果我们把叹息的时间用于努力,那么很多事情的成功概率便会提高好几成。而当我们终于登上成功巅峰的时候,我们会惊叹自己有如此之大的能耐、有如此之深的潜能,而这在以前只不过是一种梦想罢了。事实上,这就是信心的作用。
美国NBA联赛中有一个夏洛特黄蜂队,黄蜂队有一位身高仅1.60米的运动员,他就是蒂尼·伯格斯——NBA最矮的球星。伯格斯这么矮,怎么能在巨人如林的篮球场上竞技,并且跻身NBA球星之列呢?这就要归功于伯格斯的自信。
伯格斯自幼十分喜爱篮球,但由于身材矮小,伙伴们瞧不起他。有一天,他很伤心地问妈妈:“妈妈,我还能长高吗?”妈妈鼓励他:“孩子,你能长高,长得很高很高,会成为人人都知道的大球星。”从此,长高的梦像天上的云在他心里飘动着,每时每刻都闪烁着希望的火花。
“业余球星”的生活即将结束了,伯格斯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1.60米的身高能打好职业赛吗?
伯格斯横下心来,决定要凭1.60米的身高在高手如云的NBA赛场上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别人说我矮,反倒成了我的动力,我偏要证明矮个子也能做大事情。”在威克·福莱斯特大学和华盛顿子弹队的赛场上,人们看到蒂尼·伯格斯简直就是个“地滚虎”,从下方来的球90%都被他收走……
后来,凭借精彩出众的表现,蒂尼·伯格斯加入了实力强大的夏洛特黄蜂队,在他的一份技术分析表上写着:投篮命中率50%,罚球命中率90%……
一份杂志专门为他撰文,说他个人技术好,发挥了矮个子重心低的特长,成为一名使对手害怕的断球能手。“夏洛特的成功在于伯格斯的矮”,不知是谁喊出了这样的口号。许多人都赞同这一说法,许多广告商也推出了“矮球星”的照片,上面是伯格斯淳朴的微笑。但是,只有已经成为著名球星的伯格斯知道,是当年他妈妈那一番话鼓舞了他,让他明白一个人的信心有多大,他的成功几率就会有多大。他很想跟妈妈说的是,虽然他没有长得很高很高,但他已经成为人人都知道的大球星了。
一个矮个子想成为NBA明星,这在众人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身高仅1.60米的伯格斯做到了。因为他不仅有梦想,还有信心,敢想敢拼。他相信自己,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身高优势”,使自己成为夏洛特黄蜂队里的超级断球手。伯格斯的成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无论是谁,只要相信自己,努力超越自我,命运也可以由自己改写。一个人有多大的信心,就会有多大的才能施展平台。
在企业中,这个道理是否同样适用呢?事实给了我们一个肯定的答复。
齐瓦勃是伯利恒钢铁公司——美国第三大钢铁公司的创始人。他出生在美国乡村,只受过短暂的学校教育。15岁那年,家中一贫如洗的他到一个山村做了马夫。然而雄心勃勃的齐瓦勃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发展的机遇。3年后,齐瓦勃来到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公司所属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一踏进建筑工地,齐瓦勃就显现出了高度的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当其他人都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并因此而怠工的时候,齐瓦勃却一丝不苟地工作着,并且为以后的发展而开始自学建筑知识。因为他相信,只要不断努力,自己一定会有出头之日的。
一天晚上,同伴们都在闲聊,唯独齐瓦勃躲在角落里看书。那天恰巧公司经理到工地检查工作,经理看了看齐瓦勃手中的书,又翻了翻他的笔记本,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第二天,公司经理把齐瓦勃叫到办公室,问道:“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
齐瓦勃说:“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对吗?”
经理点了点头。不久,齐瓦勃就被升任为技师。这是他在信心的激励下取得的第一次成功,但他并未满足。
在打工者中,有些人以为齐瓦勃碰巧捡了个大便宜,却不满足,还在做白日梦。他回答说:“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单纯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途打工。我要使自己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我就能得到重用,就可以获得发展的机遇。”
抱着这样的信念,齐瓦勃一步步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上。25岁那年,齐瓦勃做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超越自我需要一个人坚持不懈地努力,而这一切离了信心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Gopla研究发现,坚持和积累比素质和技巧都重要得多。相比之下,那些有信心坚持下来的人更有机会取得成功。我们大多数人,智力和能力相差并不大,知识和技巧也差不多,唯有信心一项能够把我们区分开来。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人的成功舞台是与他的信心大小成正比的。
在事业中,自信者坚持到底,不断超越,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而缺乏信心的人还在羡慕别人的成就,或者只是无聊地叹息,任由自己的潜能白白浪费。他们忘了,想要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首先要相信自己,付诸行动。因此,每一个人都不要轻易否定自己。你要相信一句话,“天生我材必有用”,只有满怀信心,不断地给自己制定新目标,才能勇往直前,保持领先,创造一个个你原本不敢想象的奇迹。
每个人都可以使企业有所变化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员工并不是,也不应该成为一个旁观者,因为这并不是企业在养员工,而是员工借助企业这一平台在创造自己的事业。只有企业得到了良性发展,员工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就与更多的机会。因此,员工要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用自己的努力推动企业进步。
在危机四伏的市场中,员工更要相信自己、竭尽全力,与企业一起度过金融寒冬,迎接经济复苏的春天。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肯努力,你会发现自己也是可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向前发展的人。
2005年4月19日,央视一套《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牛仔裤专家邓建军”。
邓建军是江苏常州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工,是新世纪全国首批七个“能工巧匠”之一,是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曾两次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
是什么让邓建军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岗位上,获得如此多的荣誉呢?
这当然得益于他用创新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黑牡丹公司董事长曹德法曾经激动不已地说:“没有邓建军示范带动的科研团队,我们的企业可能就没有今天!”
邓建军刚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是中国纺织企业正告别传统“金梭银梭”的年代,国内企业特别缺少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工人。黑牡丹公司有一批进口剑杆织机急需改造,邓建军兴冲冲地接手了任务,但现场看过以后,心底不禁冒出一股凉气。几十台机器的各种电气线路如一团乱麻,图纸不知去向。一块线路板有2000多个点需要一一测试、分析、测算,要想改造这些进口货,任务十分艰巨。
他一咬牙,从最基础的制图开始做起,每天蹲在机器边14个小时以上。经过他一番创造性的努力,这些机器终于改造好了,为企业节省了大笔的资金。
在工作的16年中,邓建军一直努力为企业创造效益,并把此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2002年8月,世界流行的新产品“竹节牛仔布”在黑牡丹公司遭遇生产告急,如不能按期交货,公司不仅会丢掉400万美元的订单外加付违约金,还要将市场拱手让人。
邓建军急了,他带着科研小组奋战15个昼夜,自行设计安装了4台分经机,成本仅为进口设备的1/8,保证了公司按时交货。客户满意之余,又续签了800余万元的新订单。
一提起染浆联合机的4次改造,董事长曹德法就念念不忘邓建军。他说:“邓建军所带领的团队解决了连续生产不用停车这一难题,仅此一项就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
在这项艰巨的任务面前,邓建军不过是普通的一名员工,更何况,他才参加工作不久。但是他没有选择逃避,因为公司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他没有丧失信心,因为他相信可以通过努力让公司发生改变。结果,凭借过人的毅力与创新精神,他如愿以偿,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因此,员工不仅要关心企业的发展,心忧企业的兴衰,更要相信自己,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公司。要做到这一点,方法并不难找,关键是要干一行,爱一行。下面这个真实的案例就是绝佳的证明。
重庆煤炭集团永荣电厂的罗国洲,是一名有着30年工龄的普通而不平凡的员工,从烧锅炉的工人到司炉长、班长、大班长,至今他仍深爱着陪伴他成长并成熟的锅炉运行岗位。就是在这个岗位上,他当上了锅炉技师,成为国内远近闻名的“锅炉点火大王”和锅炉“找漏高手”;就是这个岗位,让他感受到了一名工人技师的荣耀和自豪。
罗国洲有一副听漏的“神耳”,只要围着锅炉转上一圈,就能在炉内的风声、水声、燃烧声和其他声音中,准确地听出锅炉受热面是哪个部位管子有泄漏声;往表盘前一坐,就能在各种参数的细微变化中,准确判断出哪个部位有泄漏点。
除了找漏,罗国洲还练就了一手锅炉点火、锅炉燃烧调整的绝活,在用火、压火、配风、启停等多方面,他都有独到见解。锅炉飞灰回燃不畅,他提出技术改造和加强投运管理建议,实施后使飞灰含碳量平均降低到8%以下,锅炉热效率提高了4%,为企业年节约32万元。针对锅炉传统运行除灰方式存在的问题,罗国洲提出“恒料层”运行,经实施,解决了负荷大起大落问题,使标煤耗下降0.4克/千瓦时,年节约200多万元。
罗国洲学历不高、工种一般、职务很低,却成为社会公认的技术能手和创新能手。他的成长经历给我们的启迪就是: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就能够帮助企业向前发展!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优秀的员工选择的不是离开,而是留下来与企业同舟共济,用自己的努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他们相信自己、热爱工作,用辛勤的劳动提升自我,从而使自己成为一名可以切切实实帮助企业、能使公司有所变化的人。这样的员工永远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老板最为青睐的职场“红人”。
做能够改变公司“气候”的人
企业最需要什么样的人?
有人说,是“有用”的人,但是关于它的界定纷争不止。对于自信的人来说,这个问题则不难解答,因为他不仅要做一个能够胜任工作的人,还要影响他人,做一个能够改变公司“气候”的人。每个公司都像一片小丛林,有着自己独特的“自然气候”,或表现为消极低迷,或表现为积极向上,或表现为派别林立,或表现为团结合作。自信的员工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影响他人,把整个公司的“气候”往好的方向扭转,而不仅仅是做个“独行客”或者“职场摆设”。
晓月在学校时是有名的才女,她不但无所不通,论口才与文采也是无人可与之媲美的。大学毕业后,在学校的极力推荐下,她去了一家小有名气的公司。
公司每周都要召开一次例会,讨论公司计划。每次开会很多人都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只有她总是悄无声息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她原本有很多好的想法和创意,但是她有些顾虑,一是怕自己刚刚到这里便“妄开言论”,会被人认为是张扬,是锋芒毕露;二是怕自己的思路不合领导的口味,被人看做是幼稚。就这样,在沉默中她度过了一次又一次激烈的争辩会。有一天,她突然发现,这里的人们都在力陈自己的观点,似乎已经把她遗忘了。于是她开始考虑要扭转这种局面,但一切为时已晚,没有人再愿意听她的声音了,在所有人的心中,她已经根深蒂固地成了一个没有实力的花瓶人物。最后,她失去了这份工作。
可以说,晓月的失业完全是场悲剧,而这场悲剧的“导演”就是她自己。她才华横溢,却不懂得及时地将它予以转化,而是任由自己变成一个众人眼中的花瓶。对于一家公司来说,一名员工如果无法在日常的工作中发挥效用,那他便失去了雇佣的价值。当金融风暴袭来,公司这条船亟须“减负”的时候,这些人理所当然地成为第一批被抛弃的人。因此,你如果想避免被抛弃的命运,甚至成为职场的成功者,你首先就要相信自己,改变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可以改变公司“气候”的人。事实上,这种变化并不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