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达克斯在公元前71年领导一群奴隶举行起义,曾两度击败罗马大军,但是在克拉斯将军长期包围攻击之下,他们最后还是被打败了。克拉斯告诉几千名斯巴达克斯部队的生还者说:“你们曾经是奴隶,将来还是奴隶。但是罗马军队慈悲为怀,只要你们把斯巴达克斯交给我,就不会受到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刑罚。”
在一段长时间的沉默之后,斯巴达克斯站起来说:“我是斯巴达克斯。”然后,他旁边的人站起来说:“我才是斯巴达克斯。”下一个人站起来也说:“不,我才是斯巴达克斯。”
在一分钟之内,被俘虏军队里的每一个人都站了起来。
奴隶们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即有朝一日可成为自由身。这个愿望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没有人愿意放弃它,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便是“共同愿景”(大家共同愿望的景象)的雏形。
企业的愿景对人有一种神奇的感召作用,一旦一个人将企业的愿景付诸实施,那么他将会获得无法估量的成就。
比尔·盖茨“让计算机进入每一个家庭,放在每一张桌子上,让全世界的人都使用微软的软件”的梦想成就了微软帝国。几乎让全世界的人们享受到了更加便捷的生活,他成功的改变了亿万人的生活方式。亨利·福特“让汽车进入普通家庭”的愿望使福特汽车成为举世闻名的汽车品牌。
愿景并不是空中楼阁,也并不只是抽象的概念,可望而不可及,愿景是一个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目标。所以,忠于公司一个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忠于公司的愿景,把企业愿景化作自身的行动。
管理学家奥里森·马登注意到这种现象:“如果员工知道他们的公司代表什么,知道他们所拥护的标准是什么,就能做出支持这些标准的决策,也会认为自己是公司内重要的一员,他们会因为在公司工作对他们具有意义而受到激励。”当员工的价值观和公司的价值观保持一致时,个人的生活就会更好,对工作的态度会比较乐观,压力也会减轻。
公司愿景为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基本方向和行动指南,为公司员工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奠定了基础。李维休闲服公司的总裁执行长汉斯说:“一家公司的价值观——它所代表的,以及它的员工所信仰的——对它的竞争力至为重要。事实上,是价值观在驱动事业。”
沃尔玛中国有限公司的员工就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实践着企业的愿景,他们的员工都遵循着三条原则:
第一条原则:企业存在的价值是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商品服务,这意味着除了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外,还要为顾客省钱,“我们浪费一块钱,就等于让顾客从口袋里多掏一块钱;而每一次我们替顾客多省一块就等于在竞争中向前迈进了一步。”
第二条原则是:“日落规则”。即当天的事情在太阳下山之前必须干完,这是每个店员必须达到的标准。只要顾客提出要求,店员就必须在当天满足顾客,这是沃尔玛的创办人老山姆从“今天干的事为何拖到明天”这句美国谚语中概括出来的。
第三条原则是:“三米微笑”。沃尔玛这样对店员解释道:“我希望你向我保证,无论什么时候,当客户与你的距离在十英尺之内时,你应该微笑着注视他的眼睛,问他是否需要你的帮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八颗牙的微笑”。
居安思危,拉着企业奔跑
忠诚,不仅仅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仅仅是面对诱惑时,能够坚守道德底线;也不仅仅是面对困境,与公司不离不弃;忠诚更是要居安思危,积极用行动去推动企业发展,拉着企业奔跑,这是忠诚的最高境界。
世界著名的信息产业巨子,英特尔公司的缔造者安迪·葛罗夫,在功成身退之时,回顾自己创业的历史,曾深有感触地说:“只有那些危机感强烈、恐惧感强烈的人,才能生存下去。”
恐惧,无疑是一种不良的心志,而居安思危是使“惧”成为不惧的新起点。“惧”是审时度势的理性思考,是在超前意识前提下的反思,是不敢懈怠、兢兢业业、勇于进取的积极心志。正是在这种惧者生存的经营理念下,“英特尔”在安迪·葛罗夫的领导下,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的半导芯片制造商。
“英特尔”成立时,葛罗夫在研发部门工作。1979年,葛罗夫才出任公司总裁,刚一上任,他立即发动攻势,声称在一年内要从摩托罗拉公司手中抢夺2000个客户,结果“英特尔”最后共计赢得2500个客户,超额完成任务。此项攻势源于其强烈的危机意识,他总担心英特尔的市场会被其他企业占领。
1982年,由于经济形势恶化,公司发展趋缓,他推出了“125%的解决方案”,要求雇员必须发挥更高的效率,以战胜咄咄逼人的日本。他时刻担心,日本已经超过了美国。
在销售会议上,可以看到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葛罗夫。他的匈牙利口音使其吐词不清,他用拖长的声调说:“‘英特尔’是美国电子业迎战日本电子业的最后希望所在。”这一刻,几百名青年男女热血沸腾,似乎被一个共同的命运所吸引,甘愿牺牲一切去完成一个神圣的使命:把生产出来的芯片卖掉!
危机意识渗透到安迪·葛罗夫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中。1985年的一天,葛罗夫与公司董事长兼CEO的摩尔讨论公司目前的困境。他问:“假如我们下台了,另选一位新总裁,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行动?”摩尔犹豫了一下,答道:“他会放弃存储器业务。”葛罗夫说:“那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动手?”在1986年,葛罗夫为公司提出了新的口号,“英特尔,微处理器公司”。“英特尔”顺利地渡过了这一劫难。其实,这皆赖于他那浓厚的危机观念。他始终认为,惶者方可生存,企业家一定要居安思危,只有如此,企业才可长久。
由于不愿意让公司再度陷入厄运,葛罗夫让“英特尔”几近疯狂地投入到微处理器的战场之中。1992年,葛罗夫让“英特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企业。因为“英特尔”已不仅仅是微处理器厂商,它逐渐成了整个计算机产业的领导者。1994年,一个小小的芯片缺陷,一下子将葛罗夫再次置于生死关头。12月12日,IBM宣布停止发售所有奔腾芯片的计算机。预期的成功变成泡影,一切变得不可捉摸,雇员心神不宁。12月19日,葛罗夫决定改变方针,更换所有芯片,并改进芯片设计。最终,公司耗费相当于奔腾5年广告费用的巨资完成了这一工作。
但“英特尔”又一次活了下来,而且更加生气勃勃,是葛罗夫的性格和他的危机观念挽救了公司。
如今,“英特尔”已经掌握了微处理器的市场,可在危机观念的指导下,他们没有任何放松的迹象,葛罗夫仍然没有沾沾自喜而就此松懈。在他的带领下,“英特尔”把利润中非常大的部分花在研发上,继续疯狂行径的葛罗夫依旧视这一行及其竞争者如洪水猛兽。葛罗夫那句“只有恐惧、危机感强烈的人,才能生存下去”的名言已成为“英特尔”企业文化的象征。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市场也是,居安思危方可安身,逸预则会亡身。只有如葛罗夫那样具有危机意识,企业才难够常青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的境地。
每个员工都要树立危机意识,不懈怠,积极进取,才是对忠诚最好的诠释,也才能不断地为企业开拓新的事业天地。让我们都树立危机意识,积极行动起来,做一个拉着企业奔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