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心比心诚待对方
会打棒球的人都知道,当我们要接球时,应顺着球势慢慢后退,这样的话球劲便会减弱。与此相似,当我们在说服他人时,若我们将接棒球的那一套运用出来,必可使对方充分说出他的意见,若我们能够倾听,并随时保持询问对方意见的风度,相信必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冲突,使说服变得更加容易。
杰克·凯维是加勒福尼亚州一家电气公司的一位科长,他一向知人善任,并且每当推行一件计划时,总是不遗余力地率先作榜样,将最困难的工作承揽在自己的身上,等到一切都上了轨道之后,他才将工作交给下属,而自己退身幕后。虽然,他这种处理事情的方法是很好的,但他太喜欢为他人表率,所以常常让人觉得他似乎太骄傲了。
最近不知怎么搞的一向精神奕奕的凯维却显得无精打采。原来最近的经济极不景气,资金方面周转不灵,再加上预算又被削减,使得科里的机能差点停顿。凯维看这种情形若继续下去,后果一定不可收拾。于是他实施了一套新方案,并且鼓励职工:“好好干吧!成功之后一定不会亏待你们的。”但没想到眼看就要达成目标,结果还是功亏一篑,也难怪他会意志消沉了。平日对凯维就极为照顾的经理看了这些情形后,便对他说:“你最近看起来总是无精打采的,失败的挫折感我当然能够了解,但是我觉得你之所以会失败,乃是因为你只是一味地注意该如何实现目标,却忽略了人际关系这种软体的工程,如果你能多方考虑,并多为他人着想这种问题一定能够迎刃而解。”经理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大丈夫要能屈能伸,才是一个好的管理人员。我觉得你就是进取心太急切了,又总喜欢为职工的表率,而完全不考虑他们的立场,认为他们一定能如你所愿地完成工作,结果倒给了职工极大的心理压力。大概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大家都说你虽能干,但你的部属却很难为。每个人当然都知道工作的重要性,所以你实在大可不必再给他们施加压力。你好好休息个几天,让精神恢复过来,至于工作方面,我会帮助你的。”
看了杰克·凯维的这一段亲身经历后,你一定也有相同的感触,那就是:要想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并不光只靠热情与诚意便可取得成功的。或许你原本对自己的能干极有信心,但往往会因过分能干或热心,反而给别人带来跟不上的感觉,而自己也会有挫折感,这一切都是因为你不曾站在他人的立场,为他人着想之故。只要你能奉“设身处地为他人想”为圭臬,便可减少许多原可避免的困扰。
商学教授罗伯特曾引述过某电影公司一位程序设计员和他上司进行争辩的故事。当时,为了某个软件的价值问题,双方争执得僵持不下。罗伯特说:“我就建议他们互换一下角色,以对方的立场再进行争辩。五分钟之后,他们便发现自己的行为有多么可笑,两个人都不禁大笑起来,接着,很快找出了解决的办法。”
赖无顿顾问说:“要想成功地与上司交手,了解他的工作目标和其中的苦衷是极为重要的。假如你能把自己看做是上司的搭档,设身处地替他着想,那么,他也会自然而然地帮你的忙。”
通过一定的联系与对方化为一体。也有助于自己很快进入角色,缩短与对方之间的距离。在说服过程中,最好是一开始便指出自己与对方之间有某种关系。如果觉得很荣幸能有和对方交谈的机会,就照实说吧。如哈罗德·麦克米兰在印第安那州的德堡大学向毕业班讲话时,起头一句话便打开了与听众沟通的线路。
“我很感激各位亲切的欢迎词,身为英国的首相,应邀前来贵大学,实非寻常等闲之事。不过我感觉,本人当前的政府职位,恐怕不是各位盛邀的主因。”接着,他提到自己的母亲是美国人,出生于印第安那州,而父亲则是德堡大学首届毕业生之一。他接着说:
“我可以向各位保证,我深以与德堡大学有关联为荣,并以重温老家的传统为傲。”
毫无疑问,麦克米兰提到美国学校,以及他母亲和身为先驱的父亲所知悉的美国式生活,即刻就替自己赢得了友谊,也使自己很快进入了演讲角色。
有一天,A公司的主管向哈维先生说了这么一段话:B公司的上司因为工作的需要,向A公司借机器,不久B公司的职工,就到A公司的工厂工作,但是B公司的员工并没有按照A公司的工作规则来操作机器,而且他的操作方式,很容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于是A公司的主管就出面提醒B公司的员工,应小心操作机器;这位主管认为虽然不是自己的部属,但若不事先防范,等到发生意外就太迟了。但是事后,这件事传到B公司主管的耳中,他勃然大怒地认为其他公司的主管不应该干预他所领导的下属的行为。但这件事实在是太紧迫了,若先去通知B公司的主管,再回来警告员工,可能意外就已经发生了。想不到这样一个良好的愿望,却遭致对方主管的误解。
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那天,哈维先生的日记就这么写着:
由A公司主管的申述,我们可以知道类似的事很多,而且都未公开,而一直在组织内部酝酿着,成了当事人的烦恼。这种现象若不加以解决,便会酿成问题,使得部门与部门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发生龃龉,进而使得当事人心灰意冷。这种情形,管理者应当如何来对待呢?
在科长会议上,常会为了管理组织不合理或是职务权限应如何划分等问题而争论不休,并且每次开会,都重复着相同的论点,却没有触及到真正的核心问题。哈维先生的申述,就是权限问题的一个例子。
在过去,若发生这种问题,最高层的管理者就会将各部门主管的监督范围及权限划分清楚,凡不属于自己公司的员工或事情,便一定不得干涉,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处理方式。但是当问题如此解决之后,牵涉事件的主管常会觉得似乎缺少了什么,而这个缺少的“什么”,就是问题的重点所在。
有人认为组织重要,有人却认为人更重要。双方就在此问题上争论不休,互不相让。一旦发生了问题,就拿人际关系这种美丽的语辞来搪塞,或是从科学管理的理论中寻求结论。
人们常将组织、人际关系和科学管理混为一谈,其实许多问题的发生,并不是靠理论便能解决的。
因为这些问题已被大家视为理所当然而漠视,所以一旦事情闹大,就容易使科学管理与人际关系产生重大的冲突。
所以针对A公司主管的申述,我们应寻求具体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将之视为一表面问题,而忽视了它的内蕴危机。
由于年龄、经历、认知、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代沟”现象已成现代社会中一个时髦话题。只要你是个必须过着群体生活的现代人,即使你的生活圈再小,也不可避免“代沟问题” 的纠缠,尤其是当你站在管理监督者的立场,更不能不对“代沟问题”做一番彻底地了解。
在某一公司担任基层管理者的罗雷先生,受的是老式教育,拥有不少部属,工作极为认真负责,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就因为他对工作极为认真负责,所以对于督导员工更是不遗余力,只要部属稍有差错,他便能立即指出,并表示出对他们工作的不满,他常说的口头禅是“如果我来做,一定……”或是“如果你照我的方法做,效率一定更高”等等,兴致一来便大骂职工能力太差,但究竟该怎样做他又不给予明确的指示,常搞得职工满头雾水,不知所措。
他认为自己知道的,职工也应该知道;自己有能力办到的,职工也一定能办到,所以即使是利用休假日也应该将事情办妥。假使职工没有做好,他便大加斥责,干脆将工作全往自己身上揽。所以他是愈来愈忙碌了,似乎有永远忙不完的工作。
这样的情形持续了一段时间,每当静坐沉思,他总扪心自问:“我这么努力的工作,成绩却不好,反而直走下坡,职工的工作热忱也似乎跌落到谷底,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
就这个问题他反复思索,终于得到结论:自己再努力,也不可能独立完成四五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工作,应该有制度有计划地将工作分派下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想到这,他自己也不禁感到懊恼,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道理到现在才明白呢!
从此,他好像脱胎换骨成了另一个人似的,每天都怀着喜悦的心情来上班,如此不但消除了对职工的不满,还为训练职工忙得不亦乐乎呢!闲暇之余更不忘研究“管理心理学”,由各种角度来分析职工,进而了解职工。以年轻职工的立场来处理问题并给予指导。有了这些改变后,他慢慢能抓住年轻职工的心理,并了解人尽其才的好处。而对于属下来说,都感到一股温暖的快意,工作也较为勤奋许多。
就这样,他克服了自己服务内的“代沟问题”。有时他扮演的主管的角色,有时又扮演着职工的角色,他站在不同的立场来处理问题,也使企业在不知不觉中茁壮成长。
中国有句古语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个人难免会在工作中犯些这样那样的错误,倘若不能心平气和地从对方角度去看问题,而一味地暴怒指责,其效果是消极的,不仅使对方产生抵触情绪,还会磨损日后为公司效劳的积极性。这个时间,主管人员应语气婉转道明犯错原委或用自己有过失的经历给对方启示而不致使其再犯。
有一天,热处理车间的职工告诉技术工程师斯尔德,冶具的烤硬度不够,希望他能去调查一下。斯尔德想:如果用的是SK材,应该不会发生这种问题才对。在做过材料试验和火花试验之后,他发现这果真不是SK材,就立刻到仓库管理员那儿问明情形,知道错不在管理员身上,那么一定是车工那儿出差错了。因此他便跑去找车工,果然,问题是出在他身上。他直向斯尔德赔不是,并解释说:“因为上面催得很急,所以我也没有考虑到那么多,随便抓了材料加工。”事情被汉克斯主管知道了,他亲自来处理这事。但是,他无意责备那个车工,只是告诉他,自己年轻时的一个经历。因为事情如果不了了之,他就还会有犯错的可能;但若再大加叱责更会引起反效果。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出自己过去的错事,让他产生认同感,进而承认自己错误的严重性而加以改进。以下就是他说的那一段差点酿成大错的错事。
“这是20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在A公司当车工。有一天,正在旋削某一机器的操作杆时,因为一个不注意,将操作杆柄多削下半厘米,再将之焊接上去,如此做出来的效果极佳,根本就可以说是天衣无缝,我当时也不禁为自己的聪明感到沾沾自喜。但是可能是我高兴的太早了,过了几天后,我的上司怒气冲冲地跑来,见了我劈头便骂:您怎么这么不灵光,竟然用这么笨拙的操作杆,我才恍然大悟,心想不妙,便赶快道歉,并发誓以后绝不再犯。上司先问我其他的操作杆有没有这种情形,等我向他保证只有这支有毛病后,他接着说:‘有时一点点小差错便会酿成不可收拾的大祸。而且,如果为了你这点疏忽,使得公司的名誉扫地,那你要用什么来弥补?’听上司的这番话后,我不禁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幸好没有酿出什么大灾祸来。虽然自觉掩饰得相当完美,但还是有被识破的一天。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掉以轻心,只要犯了一点小错便马上报告上去,久而久之,不但得到了上司的信赖,自己的工作能力也不知不觉的增强了。”汉克斯相信自己的这一段话,一定能让那名车工难忘,而且也相信它的效果一定比责骂训斥还要来得好。
人只为了与知心的朋友共聚一堂,做一次彻夜长谈,可以不辞千里跋涉。但是,很不幸的是有许多人却认为自己没有谈话的对象,没有诉苦的对象。也没有可以依赖的朋友。而在这孤独的想法的背后,往往是有事实根据的。相反,这世界上也有许多并不孤独的人,但是他们喜欢替别人乱出主意,或一开口便牢骚满腹,甚至喜欢改变别人,好管闲事。其实这两种人都并非人们所需要的人,一般人所需要的是可以理解他、了解他、安慰他、喜欢他的人。
“我理解你”,这短短四个字,就是你能向他人说出的最体贴、最温柔的一句话。换句话说,就是对方最乐于听到的一句话。
“我理解你”当你对人说出这句话时,表示你能体会他的心情及他说话的意思,而对他来说,你便具有强大的魔力,足以吸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