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员工创造出业绩,企业才能有利润,这是一个健康的互利过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对于员工,企业始终抱持着一种简单而实际的评判标准,那就是看你的业绩。只有业绩才能证明一个员工存在于企业的价值,这也是员工提高自己工资的唯一出路。
没有谁会去仔细端详你的学历,没有谁有兴趣关注你的过去,也没有谁会喜欢一个只说不做的“思想巨人”,贯彻“实用主义”原则的企业只看你的业绩,没有业绩,你什么都不是。
这不仅是职场的现实,也是我们对于自己的要求。
不重学历重能力——靠本事、凭能力获取高薪水
一个能力卓越的员工懂得职场的“务实”之道,那就是用自己的本事,“真刀真枪”地做出实质性业绩,只有这样,才可能获取更多的薪水,自己的职场之路也会越走越宽。这不仅是身为员工的基本职业道德,也是企业对我们的要求。
我们若是全面考察一下各种类型企业的员工结构,会发现一个相似的情况,那就是企业在员工定岗方面,总是遵循“适用性原则”。所谓适用性原则,考量的就是员工的工作能力,这种工作能力不关乎学历、不关于你的社会背景,只看你能为企业创造多少效益。
企业不是福利机构,赢利是它的第一生存法则,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它要求员工具备“四会”,杜绝“三不会”和“一只会”。
“四会”指的是会动、会做、会总结、会思考;“三不会”和“一只会”指的是不会发现、不会创造、不会开拓,只会炫耀自己的学历文凭,以此来强调自己的“高贵出身”,实际上掩饰的是自己在“四会”上的缺失。这样的员工,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都是不称职的,他们不仅缺乏应有的实干能力,也会给企业整体带来负面的影响。
文宇是深圳一家合资企业的中方管理人员,他年纪轻轻就已经拿到了工商管理专业的硕士学位,并且还兼修着一门在职课程。这家合资企业也正是看在文宇拥有的高学历上,招聘的时才给出了比一般管理人员高出一倍还多的工资,并正式写进了用工合同。
但时间一长,无论是公司高层还是部门经理都慢慢发现,文宇只是在协作性事务,或是说参与性事务中能发挥些作用(老实说,这些作用是其他员工都具备的),一旦让他独立进行一些开创性的工作,文宇就显得有些吃力。在平时的业务处理上,文宇的做法也显得过于理想化和理论化,照本宣科的多,创新拓展的少。
到了月底,当他从财务部拿到用信封装着的工资,看到工资条上写着的“2000”的数字后,感到非常意外。按照他的算法,自己的工资至少不会低于4000元。他感觉自己受到了“嘲弄”,受到了“欺骗”。
他径直去了董事长办公室,把工资条放到办公桌上,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听完他的话,董事长把工资单拿到手中说道:“公司的员工手册写得很清楚,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拿多高的工资。公司把你招进来,就是看到你的学历,以为你拥有与之相称的同等能力,但很遗憾,公司并没有从你身上看到这一点。
“其实,年轻人,你应该知道,文凭只是进入职场的敲门砖,但不是你的定盘星。按照你现在的能力和工作成绩,只能拿到这样的薪水。”
文宇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满腹经纶”的人未必比“能力为上”的人更具有生存优势,因为停留在学历上的知识如果不能迅速转化为创造力、开拓性等这样适合职场环境的“硬通货”——工作能力,那么所谓学历也只不过是中看不中用的“花瓶”罢了,正是这个原因,“花瓶式员工”只能停留在低薪岗位上,每月领取基本工资,高额的奖金和绩效工资与他们无缘。如果你不能快速转变“学历为上”的错误观念,不在能力上下工夫,可能连基本工资都会远离你。
企业需要的是能创造出业绩的“能力型”员工,获取高利润是企业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场的压力和竞争的加剧,让现在的企业已经走出了唯学历是举的错误用人观念,而是将视线锁定于在员工适应岗位、做出业绩的能力上。这种能力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员工的出路。所谓出路,对于员工而言,其实就是这样两条:薪水的增加和职位的提升。
林峰是一家汽车修理厂的技工,只有中专学历,但他的技术非常全面,在路上跑的车没有他不能修好的。
一次,一个老板模样的人开着一辆黑色保时捷来到修理厂,说自己这辆车已经大修过三次了,花了近7000块钱,但发送机出怪声的毛病始终没有解决,他的朋友笑话他开的是一辆患哮喘病的公牛。
林峰查看了一下车况,发动引擎,打开前盖,就在修理厂经理和顾客说话的功夫,林峰已经把盖子放下,拍着手对他们说道:“好了!”
顾客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发动机的杂音的确是没了。他感慨地说,为了这事,他不知跑了多少冤枉路,花了多少冤枉时间。这下好了,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下了。过了一段时间,经常有开着各种高档车的人来修理厂修车,一问原来是那个保时捷车主介绍来的。
由于林峰出色的表现,经理不仅给林峰加了工资,还准备提升他做检测班主管。
林峰的经历充分说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个人能否在企业立足,靠的就是他的卓越能力,只有具备卓越能力的员工才能为企业创造出业绩,有了业绩你才能获得高薪水。无论什么时候,能力都是你安身立命的“法宝”,是你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脱颖而出的“撒手锏”。
这个社会是靠本事吃饭、凭能力说话的,能力平庸者,与高薪无缘。
不重苦劳重功劳——贡献有大小、薪水有高低
不问过程怎样,只求结果如愿。作为员工,我们无须问自己为企业做了什么,而是应该问做好了什么,一字之差,折射的是员工的心态偏差和能力上的不足。只做了工作而未做好的员工很难在工作上有所建树,也很难有高的收入。
不管你工作多么奔波辛劳,如果你最终没有做出业绩,你一切的辛苦和付出都是白费,你作为员工的价值就值得怀疑,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苦劳”。有苦劳的人只重视自己付出的多少,从小的方面来说,是对自我人力的浪费;往大的方面说,是对企业资源的挥霍,是工作能力的缺失。
日趋复杂的经济环境,不可能给我们留下足够多的时间去浪费,只有不断为公司作出实质贡献,企业才会有好的发展,因为市场经济只认结果,员工多一些“功”,企业就多一些生机,企业多一些生机,员工才能有更广阔的自我升值空间。
不重过程重结果,不重苦劳重功劳。一些有成就的企业正是秉持这一理念,才由小到大、由大到强,最终昂首商海。员工价值的提升也是如此。
下班前,老总让小张写一份发言稿和一篇行业动态分析,第二天开董事会要用。
虽然小张天天写发言稿,但老总的要求是每次的发言稿都要出彩、出新,而且那个行业动态分析报告对小张来说也是个新的课题。他觉得那么短的时间里自己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
但作为老总的秘书,小张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完成老总交给他的工作,他把历年来公司的资料汇总,然后把跟公司有业务来往的企业也分门别类。花了三个多小时进行研究分析,到真正动笔的时候已经是凌晨4点多了。到了这个时间,他的脑子完全是一片糨糊,而且又困又累,但为了完成任务,他还是强打起精神,往电脑里敲进一个个字。但直到临上班还有十几分钟的时间,小张的文件还没完全写出来,老总过来问他写完了没有,小张当时无言以对。老总没说什么,只是拍拍他的肩说等会儿开会让他做好记录。
会后,老总把小张叫到办公室说,因为小张没有按时完成任务,致使此次会议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决定扣发他的季度奖金,还把他调到了下级部门,算是对小张的一次警告。
小张解释说自己是没完成任务,但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别人休息、吃饭、睡觉的时间里,自己一个人在查资料,在写文件。老总对他说,公司要的是你的结果,不是你闷在那里苦熬,没有结果就等于没做。不但没有做,还会给公司造成损失。
现在有些人像小张一样,总是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来搪塞自己各方面能力的缺失,这是一种典型的职场“精神胜利法”。苦劳而无功其实也是一种过错,因为老板雇用员工不是要他们的做事过程,而是要他为公司“建功立业”做出业绩的。尤其是在讲求效能,追求效率的市场经济时代,企业更需要好的结果来应对市场的变化。
市场不会给企业留下太多时间去修正、去涂改,也不会说,这次你已经很努力了,也很辛苦,虽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下次努力就是。等下次你努力的时候,别的企业早就占领了市场,主导了市场。正因如此,现在的企业都有一种如履薄冰的危机感,这促使企业要求员工的所有的工作都能一次见成效,而不是每天以“劳累之命”求“未结之果”。
张平被老板派到西郊水产市场,对市场上销售的带鱼、鱿鱼、马鲛鱼这三种海鱼的价格进行一番调查,以此来指导公司的定价策略。张平到了市场后,不仅按照老板的要求对三种鱼类的价格进行了了解,还按照不同规格和包装进行了价格分类;他还向摊主询问了每天的销售情况,以及对改变进货渠道的兴趣。
回到公司后,他没有马上去见老板,而是花了10分钟快速地做了一个统计表,这样,老板拿到手中所有的数据都能一目了然。老板对张平的工作很满意,很快给他加了薪水,并让他搬到四人间的办公室。老板的这些奖励措施并不是看在张平这次的表现上,而是对他长久以来工作的肯定。
若想像张平这样脱颖而出并非难事,你要做的就是以企业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积极思考、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这不仅能使企业实现最大限度的效益,员工也能在“劳而有功”的情况下,快速提升自己的职位,从而拥有完美的职业人生。
一句话,不重苦劳重功劳,强调的是企业的诉求——企业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即使你付出了千倍的努力,吃尽了苦头,如果你没有为企业做出业绩,对企业的贡献为零,你的工作就是无用功。
不重美言重贡献——爱企业就为企业创造利润
真正热爱企业的员工绝对不会用嘴巴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用最为实际的行动来“示爱”,这种“示爱”直接而又热烈。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总结这种员工的心态——爱它就为它创造利润,其余少谈。
作为员工,我们的职责就是做出业绩,为企业创造利润。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这是员工热爱企业的表现,而对企业既有的规章制度及相应措施妄加评论,或是成天想着如何帮助企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而不能为企业发展作出任何贡献的员工,最终也只能落个“空想家”的名头。
重口头美言还是重实际贡献,实际上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做事风格,而这种做事风格直接影响到你的职业生涯。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来看看王毅是怎么做的。
王毅和红阳是一家公司下属的质量检测中心的新员工,他们的工作内容就是负责对公司所生产的产品进行样品抽查、数据保存和分析。红阳立志在公司干出点名堂,他接二连三地敲开老板办公室的门,提出一个又一个建议或意见,让老板脸上的笑容日益减少。王毅是另一种做事风格,在他看来,光说不练假把势,为公司作出贡献才是最实际的。
在平常的工作中,王毅不仅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还特别留心将不计入分析的抽查数据保存起来,每一个月做一次报表统计,这样,可以弥补公司分析材料的不足,而这个分析材料是直接作为公司产品升级的依据的。
这份“王氏报告”在第二年的年度产品改造和重组计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领导对这份报告非常重视,说王毅为公司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公司按照他的报告调整产品后,在优势市场上继续所向披靡,在原先市场占有率不是很高的地区也开始呈现上升的势头。一个统计季度下来,王毅实实在在地为公司赢得了300多万元的利润。他本人也因为对公司的突出贡献而晋升为质检中心常务副主任,薪水随之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他为公司作贡献的步伐并没有停止,上个季度,他还带领他的团队为质检中心开发了一套全程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