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那些已逝的往事1
“逃吧,看你逃得了几天,惹我不开心,我就杀了那些女人,哼,不把我放眼中……”
还未来得及逃出,他们就听到建武帝恨恨的低语声。
“我说,怎么脾气越来越坏,原来是和靖妃闹翻了,看来他对这个靖妃真的是动了真格的了。”一出御书房,张亭玉就直擦冷汗。
“可不是,既然这么爱人家,就应该好好对待,哪能一天到晚去气她。”说到这,庆王爷突然笑了,“这两年,我们费尽心机,想让他爱上一个人,都没如意,这回,他倒自己爱上了,难得!难得呀!只可惜!我听说,这个靖妃并不稀罕他,嘿嘿,听说封为靖妃还是皇上用别人威胁,才封得成的。”庆王边说边摇头。
“这我也听说了,我当初还以为是她的美丽打动了皇上。可老元帅私下告诉我,皇上初见靖妃,靖妃带着人皮面具,长相平庸,怎么皇上就……”张亭玉百思不得其解。
“谁知道呢!反正他就一直让人捉摸不透,不过,看他在乎靖妃的样,说不准,靖妃还真能改变了他。”想起杜辉说的那个秘密,庆王就心疼,多么希望靖妃能接纳皇上,用她善良的心,温软皇上二十年的苦和恨。
“嗯,看皇上现在这个样,说不准靖妃还真能改变他。”说到这,张亭玉眼睛一亮。“王爷,你可以请王妃去劝劝靖妃,叫她关心点皇上,她那么善良一定可以软化皇上。”不说怎样改变,只要他不动不动就杀人就行了。
“不巧,贱内回娘家去了。”“那,那我和你跟着去皇觉寺去劝劝。”张亭玉一脸希冀地看着他。
“不,不,你不能去,你难道忘了,皇上最恨的是什么?”
“后宫与大臣接触?”庆王的话让张亭玉蓦然想起那些死去的美人和大臣,不由打了个冷战,“我险些就忘了,那王爷,您就辛苦些,跑一趟吧。您是皇叔,一家人,皇上不会怪罪的。”
“好!好!我去一趟。”庆王连连点头。其实就是没有大臣和后宫接触的事,他也不能让张亭玉跟着。那是一百多条人命换来的秘密呀。
他两人在这里嘀咕,在乾德宫,正在吞早饭的紫绡听说听说建武帝同意出门,心中大喜,饭也不要再吃了,急急就要出门。
因为早有准备,在紫绡一行人走出宫时。恭候紫绡的銮驾已准备停当。
几百个御林军把那顶金黄绣凤的銮舆,簇拥在中间,见她走来,立在銮舆旁的杜辉,和御林军统领李将军忙走过去迎接。
“你怎么也在?”紫绡吃惊的看着杜辉,他可是建武帝贴身的侍卫呀!
“皇上吩咐奴才随驾侍候,以防娘娘乐不思蜀。”杜辉嘴角含笑。
杜辉的话招来紫绡一记白眼,她就知道那男人不放过她。不过无所谓,只要能出去,半天都行。
当长长的队伍从皇城中出来时,大街上挤满了看前来观看銮仗的民众。近百名举着仪仗,扶着銮舆的宫女太监,再加上那骑着高头大马,衣甲鲜亮的御林军,威严的气势使得围观的民众不敢大声喧哗。
坐在銮驾内,已好些天没看热闹的的紫绡悄悄掀开幔帐往外看。
“真没想到有一天,我也会成为一个皇妃。如果他不是女人太多,如果他不那么残暴,好似,嫁给他也不错。”看着外边黑压压的人,紫绡轻轻呢喃着。想起以前的日子,紫绡觉得就像个梦。
皇觉寺就在云京城外,坐落在一片绿林之间。
皇觉寺的信徒多是那些达官之家的夫人小姐们,因为懿安太后之故,皇觉寺都成了已婚妇人们乞求子嗣的庙堂,不远千里由丈夫陪着来此烧香的妇人多不胜数。庙内香火日盛。
因为进香是临时起意,事前并未知会寺里的主持,上香的人仍和往常一样络绎不绝。
幸而已有御林军先于銮驾之前赶到,把靖妃来上香的消息知会主持。这样寺里的主持着了忙,在御林军的协助下,赶忙疏散正在上香的香客。
当紫绡的銮驾到达时,所有的香客已被赶离,只有寺里的方丈率领众僧跪迎在寺门前。
建武帝凶残成性,杀人如麻,自不会踏进佛门一步,皇觉寺自他登基以来,所受到的重视不及建文帝在世时的一半。如今建武帝的妃子,怀有皇嗣的靖妃亲来上香,自然令方丈欣喜万分,殷勤相迎。
大雄宝殿上,香烟缭绕,木鱼声声。
紫绡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仰望佛像,暗暗祷告。
殿外,庆王,杜辉,文仪三人窃窃私语。
“娘娘,庆王爷专从京城赶来,说有要事要见您。”紫绡刚从蒲团站起,文仪就走过来伏在她耳边低语。
“他?有什么事?”紫绡觉得有些诧异。为什么不在京城说,而专程赶到这里。
“文仪也不知,他现在在寺里的禅房等候。”文仪小声说。
“哦!我马上去。”紫绡回道。虽然她和庆王只是一面之缘,但,家宴上,他和庆王妃的恩爱的样让她时时想起他。她对这个出身皇族,但只有一妻的男人极有好感。
“看来今天能玩的时间不多了?”紫绡边走边用美眸四下环视着寺院的风景,寺庙的风景虽不如皇宫的美景。却让她看的心情舒畅。不由惋惜着道建武帝派杜辉来的意思很是明显,时间本不多,再加上庆王。唉!出师不利。
“娘娘,没关系的,过几天可以请旨再来,只要和太医说一声,太医会尽力帮娘娘在皇上面前求情的。”文仪安慰道。好歹做过几年女官,这些她都懂。
“真的?这就好。”紫绡的笑容又浮了上来。只要不在宫中受那男人的折磨,她就开心。
寺庙各处都站满了手持刀抢的御林军。连庙里的和尚都不能随便走动。
“娘娘,庆王爷就在里边。”杜辉站在一间禅房门口,见她过来忙把门打开。待她一进去,就从外边把门带上了。
这么神秘?她疑惑地看向身后关着的门。
“老臣熬庸参见娘娘!”见她进来,庆王慌忙跪了下来。
“哎呀!皇叔,您这是干嘛,快快请起!”见他下跪,紫绡连忙赶前几步,想把他搀扶起来。可庆王不肯起,“娘娘若不答应老臣的请求,老臣就不起来!”
“有什么事,您起来再说,紫绡能做得到,一定会做。”
“娘娘那么善良,一定能做得到。”庆王非逼得她点头才肯起来。活这么大年纪,他第一次觉得自己这么赖皮。
“好吧,我答应你。”紫绡实在没办法,只得先答应下来。她实在不习惯一个父亲样的长辈在她面前下跪。
“谢娘娘,庆王喜形于色,连忙站了起来。请紫绡到火炉边叙话。
“皇叔要紫绡做什么?”落座后,紫绡纳闷的问道。
她实在不明白自己能帮老亲王干什么。
“老臣想请娘娘对皇上好些,关心点皇上。”老亲王说明了来意。
“这……皇叔,紫绡够关心的了,紫绡昨天还熬了鸡汤给补身呢!”
“嗨,娘娘,老臣说的不是这个。”老皇叔哭笑不得,谁不知你们斗气呀!
“那你说的是……”紫绡目不转睛的看着庆王。
“老臣说的是,请娘娘像一个妻子、一个家人一样去关心他。”庆王恳求着。
“这个……好像别的美人们都可以做呀!你干嘛非得来找我?”
“孩子,你做和她们做不一样的。”
“有什么不一样?不都是他的女人吗?”虽然感动于庆王那一声孩子,但想起自己只是他众多女人中的一个,她就心酸。
“不一样的,孩子!他后宫美人虽多,但都是我和丞相为了改变他而送于他宫中的。本以为多少能软化他凶残的性子,没想到,唉!”想起那许多白白让他糟蹋的女孩子们,老亲王就觉得心疼。
“只有你是他自己看中,喜欢的。”老亲王含笑看着她道。
“他喜欢我,不过因为我长得比别人美丽,够格为他孕育孩子,我的地位又岂会比她们高?”庆王的话并没给紫绡带来些喜悦,想起宝殿上建武帝对她说的话,她就难受。
“嘿嘿,孩子,你怎能这么说自己,据我所知,他第一次见你,你可带着面具啊!”
“也是!”紫绡轻轻呢喃着。
庆王的话让她恍然记起和建武帝的初次见面,她一直以为他是喜欢自己的美丽,所以她也相信他之所以封自己为妃,够格为他生皇子是因为自己长得美丽。却没想到这个问题。对呀!要是说他当初是因为许久未亲近女人才要了自己的话,那当初那些被北宁兵掳走的姐妹中比自己漂亮的,可大有人在呀!为什么他单单挑相貌平庸的自己?他不可能一眼就看出面具下自己的容颜的。到底是什么原因?
她把当时两人相遇后的情形想了个遍,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她疑惑地看向庆王。
庆王摇摇头:“虽然我也不知他当初为何看上你,但我可以告诉你,孩子,他爱上你了,这从你的封号可以看出!”
“封号?”
“对,他即位前封靖王,而你封为靖妃,他一开始就承认你是他的妻子了!”庆王含笑看着她,从文仪口中,他知道她还不知道这个秘密。
“啊!”紫绡惊呆了,她一直有些奇怪他什么妃不封就封为靖妃。原来有这层意思。她终于明白当初黄德良宣读圣旨后,文仪为什么那么高兴了。
“这些日子,他一直在气你,我琢磨着,主要是气你对他不上心,孩子,你知道吗,他当初只想试探他在你心中的的地位,并没想到到别的宫中……他那夜是在御书房独眠的。”
“可是,我明明……”说到这,紫绡慌忙用手掩住口,有些羞赧地看着庆王。
“嘿嘿,他当时确实去过归雁宫,可没多久就退了出来,他一直呆在御书房等你去请他。可你……呵呵,孩子,说到底是你对他不够上心呀!”想起杜辉当初对他描叙建武帝那坐立不安,一有风吹草动就抬头向外张望的样。他不由笑了。
若不是杜辉指天发誓,他说什么也不相信这个凶残的侄子竟会动情至此。
“可是他,后来不是……”虽然窝心于庆王的话,但想起那些美人们向她请安时,那娇羞的样,她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孩子,那夜是给你气,才去的。当初哪怕你对黄德良说一个想他的字,皇叔担保,他马上就跑到你前面。这些天因为你老不遂他心愿,把他气得够呛的。皇叔打赌,现在他还在御书房生气。”想起建武帝那乌青的脸,他有些想笑。
“这是真的?”她目不转睛的看着庆王。
“真的,孩子。”庆王含笑点头。
“他既然有爱,为何又如此的残忍?”想起叶家村那一百多条人命,喜悦之余,她又有些纳闷。
“残忍?孩子,三字经上不是有一句人之初,性本善的话吗?这世上有几个人一生下来就变得如此残忍的,他们的变化都有一定的原因的。”
“那是什么原因使他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紫绡很是好奇。
“还不是宫廷争斗。”
“宫廷争斗?”什么样的宫廷争斗让他变的这么凶残,她目不转睛的看着庆王。
“对,宫廷争斗。孩子,这世人都道做皇帝好呀!可又有几个人知道做皇帝的苦?皇叔今天就把发生在皇上身边的事全说给你听,你就不难知道皇上为何变得如此残忍了。”
“这事还得从四十年前说起。”庆王回忆着,仿佛又回到了那已逝的岁月,“那时,我的父皇建成帝还在位,当时的大宁在他的统治下还是很强盛的。东齐等国轻易不敢来进犯。
父皇子嗣不多,我和兄长都是他的皇后生的。父皇和母后很是恩爱,只可惜,在我五岁时,母后就过世了。父皇更叫无所出的杨妃代为抚养我和皇兄,我的皇兄就是当今皇上的父亲,建威帝。
杨妃是当时备受父皇器重的丞相,杨干的妹妹。她对我们很好,关怀备至,因为有了两个儿子,又因为杨干的关系,朝中有些大臣迎合杨妃的意思,一再奏请父皇立她为后。可父皇对母后一往情深,不肯再立后。可他又觉得对不起杨妃,除了立为皇后这件事,凡杨妃的要求、杨妃所做的事,他都尽力满足,宽容。结果……结果,在父皇病重的那几年,她已经在朝中有了不小的势力。“说到这里,庆王突然明白那个皇侄为何如此恼恨后宫与大臣接触了。
“父皇去世后,杨家的权势更是达到了鼎盛。杨干与杨妃兄妹两几乎把持了整个朝政。我新即位的皇兄处处受他们压制,几乎成了傀儡。皇兄本性懦弱,又碍于杨妃的养育之恩,不敢发作。不过,当时的情形,他也不能发作。
经不起大臣的一再奏请,皇兄把杨妃封为了太后,把杨干的女儿杨艳封为了皇后。
这个杨艳呀!是个心胸狭窄,极为歹毒的女人。因为有父兄撑腰,在后宫持势专横,看不得皇兄宠幸别的女人,谁要是敢亲近皇兄,她必要惩罚谁。若有子嗣者,她连人带孩子一起处死。她处死人的手法极为高妙,一点痕迹不留。皇兄想查,也无从查起。只得不了了之。弄得后宫妃嫔无人敢接近皇兄,我的皇兄真正成了个孤家寡人,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朝廷上不如意,后宫也不如意,你不知道,他当时多么难过呀,年纪轻轻就生了白发,可怜呀!“说到这,庆王眼圈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