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儿战斗:打造钢铁团队
团结语录: “道”是赢得战争的第一种因素,所谓 “道”,就是员工与管理者、领导者形成一致的价值观。
在公司里,许多员工因为一些私人之间的恩怨,不顾大局利益,出现“窝里斗”。最终使得个人能力都很强的团队出现内耗而没有取得本来可以取得的业绩。有这样一则新闻:某足球俱乐部的某几个球员不和,在比赛场上,该传的球不传,该抢的球不抢,如同一盘散沙,导致球队已快到了联赛降级区的边缘,于是球员纷纷提出转会。所以,现在许多公司认识到企业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在炒货行业,“傻子瓜子”曾经是一个辉煌一时的名字,而今,“傻子瓜子”已在炒货行业中慢慢淡出。在炒货同行看来,“傻子瓜子”没有像“洽洽”、“真心”那样发展成为行业明星企业,主要就在于“傻子”的经营者家族不同心,没有与时俱进,错过了发展机遇。傻子商标的争夺、创始人年广久和两个儿子之间不和的故事世人都早有耳闻。
1997年,傻子集团正式宣告成立,但好景不长,年广久因他的两个儿子担任“傻子瓜子”联合集团公司的董事长、监事长,而自己仅任“空有荣誉、没有实权”的董事局主席而心中不悦。联合集团公司仅成立一月余,年广久就借机发难,砸了牌子、关了门。集团公司终于宣告解散,商标权就这样成了年氏家族的一块心病。对于父亲所谓“商标侵权”的指责,年金宝、年强不止一次咨询过工商局商标管理科和法律部门,得到的答复是:“傻子瓜子”商标乃父亲年广久、母亲耿秀云,以及他兄弟两人共同创立,享有不可分割的权利。1998年6月,年金宝一怒之下正式注册了“傻王瓜子”商标。接着不久,年强也将自己经营的瓜子,改注册登记为“年氏瓜子”。此后,年金宝与年强一口气申请注册了27个商标,分别叫“小傻子”、“傻王”、“傻媳妇”,等等,涉及饮料、茶具、电子产品等。但是“傻子瓜子”的品牌,却没有随之发展壮大,而是在激烈的品牌内耗中损失惨重。
实际生活中,像“傻子瓜子”一样,不少企业就是在严重的内耗甚至内乱中,走向失败的,这些企业先后失败,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孙子兵法》中认为,“道”是赢得战争的第一种因素,所谓的“道”,就是让员工与管理者、领导者形成一致的价值观。“箍紧水桶”,只有企业成员间的紧密协作、配合形成的强大团队,才能从容应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
1962年,印度不断向中国发动侵略,中国忍无可忍,终于发起了反击。印军有一支精锐部队,叫捷克连队,跟英国人参加过鸦片战争、八国联军,曾经在北京城里耀武扬威。毛泽东知道后,手一挥说:“百年奇耻!”命令解放军务必将此连队全歼。在战场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们没有向中央报告执行的任何困难,凭着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同心同德,排除万难,不怕牺牲,最终使印度的这个连队没有一个人能回去,给了印度人一个终生难忘的教训。
从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团队作战取得胜利,就要避免小矛盾,把集体的大局放在第一位,同心同德,这样大家的劲才能汇集成一股强大的洪流,战无不胜。在我们日常工作中,由于个性和性格不同,有时会与同事之间有一些小矛盾和小误会产生。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因此就与同事过不去,进行“窝里斗”,这样到头来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利益,自己的利益也会受到牵连。正确的处理方式则是出现矛盾,主动与同事进行沟通,将误会在第一时间化解,然后与同事携手为企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企业壮大了,自己也会从中受益。
思考题:
☆ 最近有没有因为私人矛盾与同事不合,产生工作效率低下的情况?
☆ “窝里斗”的根源是什么?平时工作过程中,怎么做才能有效避免“窝里斗”?
☆ 怎么理解对同事的妥协这种“小退让”成就团队的“大进步”?
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争做团队中最硬的骨头
团结语录: 成功根本没有秘诀,如果有的话,就只有两个:第一个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第二个就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回过头来照着第一个秘诀去做: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温斯顿·丘吉尔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他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丘吉尔用他一生的成功经验告诉人们:成功根本没有秘诀,如果有的话,就只有两个:第一个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第二个就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回过头来照着第一个秘诀去做: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亮剑》电视剧中英雄李云龙说:“如果人人都不敢承担责任,那我们这支部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哪怕剩下一兵一卒,也要誓死保卫阵地”。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战斗英雄”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他1944年2月参加新四军,194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他作战勇敢,屡立战功。11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战斗中,时任志愿军某部连长的***奉命带1个排扼守下碣隅里外围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11月29日,号称“王牌军”的美军陆战第1师开始向小高岭进攻,猛烈的炮火将大部分工事摧毁,***带领全排迅速抢修工事,做好战斗准备。
待美军靠近到只有30米时,他带领全排突然射击,迅猛打退了美军的第一次进攻。接着,美军组织两个连的兵力,在8辆坦克的掩护下再次发起进攻,他指挥战士奋勇冲入敌群,用刺刀、枪托、铁锨展开拼杀。激战中,又一批美军涌上山顶,他亲率第7班和第9班正面抗击,指挥第8班从山腰插向敌后,再次将美军击退。美军遂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对小高岭实施狂轰滥炸,随后发起集团冲锋。他率领全排顽强抗击,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当投完手榴弹,射出最后一颗子弹,阵地上只剩他和两名伤员时,又有40多名美军爬近山顶。危急关头,他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纵身冲向敌群,与爬上阵地的美军同归于尽,英勇捐躯。
“人在阵地在”是一种为团队坚持到底的精神,这是人民解放军战士和这个团队内在素养的折射。正是这种精神,使解放军这个团队在困难时能够坚持,永不绝望,永不放弃;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使他们对自己的岗位忘我地坚守,出色地完成任务。
李中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试飞团副团长,曾经受到过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的亲切接见。李中华从小的梦想就是为祖国造一架先进的飞机。为此,他高考时坚持报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优异成绩被录取。1983年,在他即将毕业时,得知空军要从他们这批毕业生中选拔飞行员,就毅然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积极报名参加。母亲知道飞行有危险,3天连发5封电报让他慎重考虑,但他始终没有动摇。
入伍后,李中华上了航校,又在航空兵部队锤炼了两年。1989年,就在团里要提升他为副大队长的时候,上级有关部门征询他是否愿意当试飞员。当李中华得知“试飞员将参与先进战机全程研制”时,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大家一致看好的前程,加入了试飞员的行列。199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国外学成归来,一些大航空公司竞相以诱人的地位、丰厚的待遇请他“加盟”,但李中华婉言谢绝了航空公司的邀请,他说:“国家花重金培养我不容易,部队的需要比什么都重要。”
曾有人把试飞比作“在悬崖上高速开行一辆不知道性能如何的新车”,还有人说,试飞因摸索极限而危险,因为突破临界点的时机和后果无法预知,试飞员几乎每天都是慷慨赴死的壮士。与李中华同批的14个双学士飞行员中,后来有8个转业到了民航,待遇好、风险低。一位好友曾问他:“哥们儿,你什么时候撤?”李中华则回答:“中国空军只要还剩下一个试飞员,那就是我。”
李中华把自己融入了试飞员的团队,他已把自己的团队当成了自己的家。在他工作的时候,他已不再是为自己工作,他是为自己的团队工作。哪怕是这个团队还剩下自己,他也要为团队奋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