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大的作家华兹华斯曾经徒步穿过法国,到阿尔卑斯山脉,到意大利,再返回英国。步行不仅让我们目睹了生活环境中丰富多彩的一面,在无形之中还会锻炼我们的心灵,磨炼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个性。
锻炼使人回到一种自然的状态。沙哈尔老师说,幸福革命的基础必须和锻炼革命一起提出,如果不去锻炼的话,那就只是在和自然作对,因此,沙哈尔老师说:
“幸福革命的基础必须从脖子以下开始。”
冥想可以变幸福,你知道吗?
当一个人放弃思考,将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呼吸上的时候,冥想自然地就来了。这就是冥想的练习步骤:失去,找回,失去,找回。通过这样的锻炼,可以使人的头脑变得更加专注。
一次,沙哈尔老师在玩回力球的时候受伤了,于是有个朋友向他介绍说试着做瑜伽可以帮助缓解背部伤势的疼痛。沙哈尔老师后来通过练习瑜伽,不仅使身体有所恢复,而且产生了一些心得,开始思考“冥想”这种思维运动。冥想只有在做很安静的运动时才会产生——比如太极拳、气功、瑜伽,在做冥想的时候人的意识就只集中在呼吸和心情上。
冥想的优势是什么呢?就是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冥想是一种没有目的性的活动。沙哈尔老师用现身说法,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是如何通过冥想获得启发的。
有一次,沙哈尔老师回到了他的故乡以色列,他住在一栋高楼的第十层,俯瞰欲望,楼下的风景实在是太美了,美丽得让人无法呼吸。以色列是个很小的国家,从楼上眺望,就可以看到国家的边境,景色十分独特。
沙哈尔老师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每天早上起床,通常比其他人起得都要早很多,自己独自一人坐在餐厅里面,透过高大的玻璃窗望着外面,他经常会这样。一天,沙哈尔老师望着窗外,突然眼前所有的色彩变得更加明亮,世界变得更加澄澈干净。然后他对自己说:“哇哦!我一定是受到了启发。”因为沙哈尔老师曾经读到过一本书,书上面说过当一个人受到启发的时候,一切事物都会变美,这个世界会变得比真实的更加漂亮。沙哈尔老师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细细品味着这难得的干爽心情。
“经过这么多年的调节,我终于得到了开导。”沙哈尔老师由衷地告诉自己,这时他发现,远处的山脉变得如此的漂亮。
冥想,它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
冥想要做的就是努力地感知现在。当一个人放弃思考,将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呼吸上的时候,冥想自然地就来了。这就是冥想的练习步骤:失去,找回,失去,找回。通过这样的锻炼,可以使人的头脑变得更加专注。
“我有多动症,所以对我来说,静坐这样的形式就比较困难,做瑜伽会更适合我,因为我必须要努力集中注意力在我的姿态上。”沙哈尔老师调笑着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冥想方式。冥想对于不同的人,各有不同的方式,对于有些人来说,静坐型冥想就很合适,只需要呼吸就行了;对于有些人来说,静坐却是在思考很多的东西;对于有些人来说,静坐实际上是一种祈祷。
丹尼尔·格尔曼在他的《毁灭性情感》一书中写道:“一个人吃惊的程度越大,这个人就会越倾向于产生烦乱的情感。”尤其是当他们研究过东方宗教之后,更加认定这一论断。通过冥想,可以使人达到一种相对冷静安宁的状态,抛开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烦乱,从而实现一种幸福感。沙哈尔老师说:“冥想这个过程本身有一些非凡的品质,但不一定是主体。最重要的思想是,任何能够让自己拥有足够决心的人都可以达到这种过程。”
在冥想中达到平和、满足
跟着身体的感觉走,去感知身体,去接受它,不要试图去修复它,它是什么就是什么,只要小有兴趣地观察它就好了,身体内在的修复机制会自动处理它的。
既然冥想这么好,有多少人会认真地说:“好啊,这听起来真是相当的不错。我去喜马拉雅山上冥想吧。我要花30年的时间,每天都坚持8个小时。”会有人可以做得到吗?退一步说,有多少人可以每天花上2个小时来冥想呢?是否每个人都会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来进行多次的冥想?
沙哈尔老师本人每天花上一个半小时来做瑜伽,感觉很有受益。偶尔会跟好朋友一起静坐45分钟,然后围着房间做很长时间的漫步冥想。在这个过程中,沙哈尔老师开始思考,如何能够帮助那些不想花很长时间但也能享有冥想益处的人呢?
沙哈尔老师说,人们每天只需要45分钟的时间进行冥想就足够了。每天只需要45分钟,呼吸方式都会得到很好的改变,更容易获得积极的感情。
有一位在医学院的老师每天坚持做30分钟冥想,一段时间之后,他的情感和身体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和改善,与那些不做冥想的人相比,他的状态要好很多。后来通过研究发现:冥想和人的心理免疫系统有着很强的关联性,会让人的身体机能更有活力和弹性。现在,冥想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精神病领域里,并且已经被证实十分有效,它可以帮助我们克服严重的抑郁症,焦虑以及其他的心理问题。
冥想不仅对治疗严重抑郁有帮助,而且对缓解悲伤也有很大的效果,那么它究竟是如何起作用的呢?
当一个人产生某种情感经历的时候,总会出现相应的身体特征。积极的情绪可能会让人的身体感到很舒适。但是当经历痛苦的感情时,比如比较焦虑的时候,可能人的身体就会出现不舒服的症状,比如脖子、肩膀或者是胃部不适,而这些身体状况都对应着相应的情感。因此当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不要钻牛角尖,沉思自己究竟是怎么回事,到底发生了什么,而要去立即感知身体中相对应的情况。
当感到很压抑的时候,那就要集中注意力在上面,并且接受这个现实,不要试图去确定它,只要简单地去接受它是什么。
“哦,现在心情很难受。难受就难受吧,这是不可避免的,以后就会好了。”
“天啊,我的胳膊上长了这么大的一个包,真是有趣。我想让它变小一点,呵呵,它真的可以变小。”
举个例子来说明,当人生病了的时候,通常会建立起一个新的神经通道,大多数的人在这个时候会使自己的思绪陷入到这种通道中来,而这条通道与压抑的负面情绪紧密相连,接着这条通道会被逐渐加强。这个时候需要做的是建立一条可替代的通道,而并不是打通一条新的通道。这条可替代的通道是什么呢?是我们自身的修复能力。
其实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大多数疾病,自己的身体都是有能力修复的,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但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这样的。跟着身体的感觉走,去感知身体,去接受它,不要试图去修复它,它是什么就是什么,只要小有兴趣地观察它就好了,身体内在的修复机制会自动处理它的。
而要做到适应这种方式的关键就是要练习,不断地重复,练习的过程并不是非要集中注意力45分钟,而是将失去的注意力找回来并且不断地重复。这样的训练方式其实就是一种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