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幸福的强心针:行动改变配合态度改变
如果行为习惯不发生改变,思想态度就依然会被被拉到原来的地方。这一规律不仅仅适应于幸福课,而是适用于所有的改变。
在之前的课程中,沙哈尔老师给学生们讲述了“身体反馈假说”:行动确实能够给大脑和情绪传递信息,进而影响它们。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道理,曾经有个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被实验的人是一些很害羞的男性,他们的普遍特点是在恋爱的时候表现得极为害羞。实验开始了,心理学家让他们和一位女性一起等候12分钟,其实那个女性是个研究者,但是测试者们都不知道。这位女性的任务是与他们交谈,并且要对他们所说的话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用很不可思议地语气夸张地问道:难道这是真的吗?
12分钟过后,这位女性被人叫进了实验室,同时另外又进来一名女性和他们一同“等候”,并用同样的方式与他们不停地交流,12分钟过后,这名女性又被叫进了实验室。然后再进来一位女性……这样重复了一共6次,总共72分钟。
到了第二天,这些实验者们又经历了与第一天相同的流程。
心理学家们进行这样的实验,真实的目的在于测试这些行为对他们害羞的作用。而后来的结果证实,这两天的经历对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而测试结果也是出乎了心理学家的预期设想:
在这次实验结束了6个月之后,这些实验者的总体焦虑感变轻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对于女性的态度变得不是那么害羞了,有很多的人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场约会——就在这144分钟的实验之后。
后来,实验者把整个实验过程都告诉了他们,并且还告诉他们那些和他们交流的女性只是实验的一部分。不过这些男性已经不会太在意了,他们已经变得很开朗,并且知道了如何和异性相处。当这个改变发生了之后,就很少再会反弹了。可以说这144分钟改变了他们的一生,至少在约会方面。
这个实验的原理就在于借助行动将一个人的心态改变过来。
沙哈尔老师说,有些同学反映在他听了幸福课之后,虽然从思想上理解并且认同这样的道理,但是在行动上却跟不上节拍,所以感觉到自己的收效不大。面对这样的问题,沙哈尔老师则认为:那是因为没有跟上行动。当一个同学通过上课改变了思想态度之后,如果行为习惯不发生改变,思想态度就依然会被被拉到原来的地方。如果可以立即在行动上发生改变,比如调整适应,做感恩练习,写信,锻炼身体等等这些活动,都可以很好地抑制焦虑与抑郁的心情。这一规律不仅仅适应于幸福课,而是适用于所有的改变。
所以,真正永久的态度改变必须和行动改变相配套。
沙哈尔老师在谈到行为与改变的重要性时说:如果要想真正改变自己的生活,就在以下两种基本方法中选择进行吧。
第一,试图集中精神,找准目标,坚定自己奋斗的信念,预见积极的成果,才能展现勇气,找到自信,并下定决心,充满动力地完成该做的事情。
第二,试着周密地计划自己采取一些行动,这样可以带领自己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缺少的是习惯,而不是自制力
用沙哈尔自己的话来说:运动员都是这样的,虽然别人都认为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很强,其实只不过是出于习惯而已。
采取行动来改变自己的幸福状况,听上去是个好点子,不过有的同学会表示出质疑:我知道行动的重要性,但是我没有足够好的自我约束能力来制约自己。这听上去确实是个问题,跑步锻炼身体肯定没有打游戏轻松。可是面对这个状况,要如何解决呢?
沙哈尔老师告诉大家:虽然大多数人都想拥有更多的自我约束能力,但是约束能力不可能有更多,这是人的本性所决定的;另外有很多人忽视了一个真相,那就是自我约束能力对于快乐成长和成功都不那么重要。
只要很小的自我约束能力就足能够保证一个人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成功了,知道如何做到吗?秘诀是就:从倚靠自我约束能力来获得转变转换成为养成一种好习惯。不要总是想着有朝一日自己可以获得更多的自制能力,那并不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有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他让实验者进来做实验之前,先坐到外面的房间等上10分钟,在这间房间里有一盘刚烤出来的香喷喷的巧克力饼干,但是实验者被告知这是实验用品,最好不要吃。过了10分钟之后,他们又被带到了另外的一个房间,只是在这间房间里放的是一盘甜菜根,味道远不如巧克力饼干好吃。实验者依然被告知这是实验用品,最好不要吃。
面对巧克力饼干和甜菜根,哪一个会最容易使人们经不住诱惑呢?也许,更多的人会认为巧克力饼干最容易使人失去控制。但实际不是的,这些参加实验的人大多数都吃了甜菜根。
读到这里,一定会有很多人感到奇怪,那些参加实验的人可以抵挡巧克力饼干的诱惑,为什么抵挡不住甜菜根呢?想当年沙哈尔老师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困惑,直到在后来不断学习研究心理学的过程中才明白其中的奥妙。
自制力也算是一个因变量,每一个人的自我约束能力都是有一定量的。因为实验者在第一组实验中花费的克制自己不吃的自制力更多,所以在完成第二组实验的时候自制力就变少了。这就是他们为什么无法坚持到最后的原因。
为了更清楚地解释这个问题,沙哈尔老师还通过自身经历来向同学们加以说明:
每个人都知道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坚持下来。沙哈尔老师本人是一个壁球运动员,很多人都惊讶于他有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但是他自己却不以为然,因为他早以习惯了这样。沙哈尔老师坦言自己对巧克力饼干的约束能力基本为零,但是对于壁球却能够坚持这样长的时间。他每天早上起来先跑步,然后去上课,上完课之后直接找教练进行常规的练习,然后去打比赛,再去健身馆锻炼,直到筋疲力尽,最后回家完成作业。正是因为每天如此,所以形成了习惯,而并不能解释为是一种自我约束力甚至是毅力。
用沙哈尔自己的话来说:运动员都是这样的,虽然别人都认为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很强,其实只不过是出于习惯而已。
习惯,这才是人们真正所缺少的。
养成习惯就是在特定的时刻完成特定的事情,动力来源于某人的深层价值观。
在这样一个充满着矛盾与需求的现代社会,习惯不仅重要,而且已经成为必须。
美国的畅销书作家吉姆·罗尔在《怎样全神贯注地生活》一书中提到有关“改变”的不同看法:与其强化自律性,不如建立固定的习惯。建立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维持一个已经就建立好的习惯就没有那么困难了。吉姆·罗尔说:“即便是微笑的成功,也比野心勃勃的失败要好得多。”
最好的做法是:一旦确定了新习惯的内容之后,就不要再犹豫,马上开始行动。刚开始可能并不容易,但是在经过21-30天的时间,一个新的习惯就可以固定下来了,就好像早上刷牙那样自然。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们的习惯造就了我们。卓越不是一次行为,而是一种习惯。”